“电气设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强电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安全生产及管理,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安全运行巡视、维护检修和事故处理,学习电气主接线及其设计方法、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学习短路和实用设备选择,学习配电装置、安全运行基本知识,了解设备计算机监控技术,学习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检测、实验和维修技能等。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电力行业的设计、运行、安装检修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电气设备》是高职高专强电类系列教材之一,其主要介绍了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知识,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模块(包含中性点运行理论、电弧机理和接触电阻机理)、电力系统设计模块(包含网络规划设计和设备选择)、安全运行模块和计算机监控模块。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强电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深入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理论,具备电气运行、安装、检修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增强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对一些理论性强、计算复杂的章节进行了删减,增加了面向高压进网证考核、上岗考核培训的知识环节,重点介绍了新设备和新技术。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电力行业的设计、运行、安装检修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电力工业的发展
1.2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1.2.1 电力系统概述
1.2.2 电力系统联系的优越性与存在问题
1.2.3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1.2.4 发电厂、变电站的类型及其生产过程简介
1.3 电气设备概述及额定参数
1.3.1 主要电气设备
1.3.2 电气设备的额定参数
1.4 电能的质量指标
1.4.1 电压
1.4.2 频率
1.4.3 波形
1.5 电力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1.5.1 电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1.5.2 电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2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
2.1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2.1.1 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系统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2.1.3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2.1.4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2.1.5 中性点各种运行方式的适用范围
2.2 电弧理论
2.2.1 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2.2.2 熄灭电弧的措施
2.2.3 直流、交流电弧特性及熄灭
2.3 接触电阻的概念
2.3.1 电气触头
2.3.2 触头的接触电阻及接触机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3章 电力系统设备
3.1 高压开关电器
3.1.1 高压断路器
3.1.2 隔离开关
3.1.3 高压负荷开关
3.1.4 高压熔断器
3.2 互感器
3.2.1 电流互感器
3.2.2 电压互感器
3.3 裸导线
3.3.1 母线
3.3.2 架空导线
3.4 电力电缆
3.4.1 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3.4.2 电力电缆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处理
3.5 绝缘子、电容器和限流电器
3.5.1 绝缘子
3.5.2 高压电容器
3.5.3 限流电器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4章 负荷计算
4.1 负荷曲线
4.1.1 日负荷曲线
4.1.2 年负荷曲线
4.2 电力负荷
4.2.1 电力负荷的组成
4.2.2 电力负荷的分类
4.3 负荷计算
4.3.1 计算负荷概念
4.3.2 负荷计算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5章 电力系统接线
5.1 电力系统接线方式
5.1.1 电力系统的结构
5.1.2 电力网络的接线
5.2 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
5.2.1 主接线的概念
5.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5.3 主接线方案拟定
5.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5.3.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5.3.3 电气主接线方案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6章 短路计算
6.1 短路的一般概念
6.1.1 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
6.1.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与计算假设
6.1.3 实用短路电流计算的流程
6.2 标幺值的概念
6.2.1 标幺值的意义
6.2.2 标幺额定值和标幺基准值
6.2.3 标幺值、有名值及百分值之间的换算
6.2.4 标幺值的特点
6.3 实用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6.3.1 电力系统元件电抗的标幺基准值计算
6.3.2 绘制等值电抗网络并简化网络
6.3.3 计算电力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
6.3.4 计算发电机提供的短路电流
6.3.5 计算总短路电流
6.3.6 实用短路电流计算举例
6.4 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
6.4.1 对称分量法和基本电压方程
6.4.2 序阻抗和序网络
6.4.3 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7章 电力系统设备选择
7.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7.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导体和电器
7.1.2 按正常使用环境进行的修正
7.1.3 按极端异常情况进行的校验
7.2 高压开关电器的选择
7.2.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7.2.2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7.3 导线、电缆的选择
7.3.1 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选择导体的材料、类型和敷设方式
7.3.2 按额定电流对应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初选导体截面
7.3.3 按环境温度对应的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修正初选截面
7.3.4 异常条件下热稳定校验
7.3.5异常条件下动稳定校验
7.4 常见电气设备选择综述
7.4.1 常见电气设备的选择
7.4.2 带电气设备型号的电气主接线实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8章 电力系统配电装置
8.1 配电装置概述
8.1.1 配电装置的类型及基本要求
8.1.2 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8.2 屋内配电装置
8.2.1 屋内配电装置的结构型式
8.2.2 屋内低压成套配电装置
8.2.3 屋内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8.2.4 屋内配电装置设计实例
8.3 屋外配电装置
8.3.1 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型式
8.3.2 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
8.3.3 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实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9章 电气安全技术
9.1 电击
9.1.1 电击概述
9.1.2 电击方式
9.1.3 防止电击事故措施
9.2 接地装置
9.2.1 接地的基本概念
9.2.2 保护接零的概念
9.2.3 低压系统接地型式
9.2.4 接地工程
9.3 变电所两票三制
9.3.1 工作票制度
9.3.2 操作票制度
9.3.3 交接班制度
9.3.4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9.3.5 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9.4 电气装置防火
9.4.1 电气火灾
9.4.2 扑灭电气火灾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第10章 电力系统计算机监控技术
10.1 概述
10.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10.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硬件配置
10.3.1 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
10.3.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
10.4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
10.4.1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0.4.2 计算机监控系统性能要求
10.5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抗干扰
10.5.1 干扰
10.5.2 抗干扰
本章小结
思考与复习题
调查与实践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