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族荣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邵玉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家族企业在现代商品浪潮中的奋斗历史,同时也借由企业的兴衰见证了一段复杂浪漫的爱情。这个做羽绒服的企业的创业灵感来源于小叔子沈晓海对嫂子刘晓庆的关爱,他为了让嫂子感到温暖,用拣来的鸭毛做了一件羽绒衣给嫂子穿。用沈晓海的话说,这个庞大的企业是因为爱而诞生的……

27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正在热播,刘晓庆、沈晓海联手演绎当代家族恩怨。

内容推荐

“海天”集团总经理段刚一下飞机,就陷入种种矛盾中。“海天”集团是嫂子段慧君和段氏家族创办的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羽绒服企业,段慧君含辛茹苦,不仅将小叔子段刚培养成人,还一步一个脚印地使“海天”成长壮大。二十多年前,段刚的哥哥段健出走,叔嫂相依为命,段刚曾对嫂子许下了诺言:我长大后要娶你。因为这个诺言,嫂子拒绝了二狗子的爱情,期待着事业有成的那一天与段刚的新婚之夜。可是段刚的心里,当年对嫂子的爱情,己变成亲情,更多的是对嫂子的敬畏。

段刚遇到的另一个矛盾是,“海天”集团己走到辉煌的顶点,在这个现代化的大型民营企业里,存在嫂子“专横”、 家族专权、董事之间勾心斗角谋私利。段刚认为,国有企业要改制,是因为“国企不分”;私营企业要改制,是因为“家企不分”。他多次向嫂子提出改制的建议,但均遭到拒绝。“海天”家族矛盾不断,股票下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与此同时,当年的二狗子,今天的彼得罗夫,还有神秘的跨国公司,为吞并海天,不断给“海天”制造新的矛盾,使得海天更加危机重重。

段慧君和段刚在困境和危机中,又建立起新的感情和信任,他们在白冬萍、杨洋等人年轻人的支持下,终于迈过家族的羁绊,克服了内部的腐败,逼迫跨国公司收敛野心……就在“海天”走出困境之时,段慧君病倒了。病床前,段慧君问段刚:你当年为什么想到了做羽绒服。段刚说:因为爱……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试读章节

1

中国海天羽绒制衣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段刚,对“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成语感受颇深。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常常面临着嫂子段慧君的风云变幻。嫂子是集团的董事长、企业的法人代表,她的工作方式很独特,也很难预料,半夜三更召集会议、突击检查听汇报是家常便饭。她的行踪也很诡秘。上午,你明明看到她在办公室里布置工作,下午她竟能出现在百里之外的分公司开会、找人谈话、发号施令。

对自己的亲嫂子,段刚总有一股复杂的心绪。用“爱恨交加、敬重畏惧”来形容并不过分。美国刚离世的93岁高龄的前总统福特曾经说过:“我宁愿让我的旗帜在半山腰飘扬,而不愿让我的旗帜从巅峰掉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可是段慧君则不然,她一生的目标就是峰巅,哪怕摔得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

段慧君尽管刚人到中年,海天的员工们却在背地里称她为“老佛爷”。在老佛爷的手下,段刚这个常务副总经理真当得累、当得窝囊,他被海天的员工喻为没落的大清朝可怜的光绪。听到这种议论,段刚啼笑皆非。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冷静想想,不无道理,说破了是对海天家族管理体制的讽刺和挖苦。这种比喻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一个现代化的民营企业里却存有一个掌控它的封建小王朝,这个小王朝中皇权式的人物就是段慧君!直到今天他还弄不明白,他嫂子有没有听到这种议论?听到了嫂子又有何感想?

段刚对嫂子最大的反感是“计划不如变化”。可不是,这天上午他奉嫂子之命驱车到上海办事,刚跨进酒店客房的门,屁股还没坐热,嫂子一个电话打来,让他立即回公司参加董事会。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好在段刚早已有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见怪不怪了。在海天,段慧君一言九鼎,她的话就是不可抗拒的圣旨。无奈,段刚只好打道回府。

2

当段刚驾驶着黑色“大奔”,行驶在烟雨蒙蒙的高速公路上时,地处江南水乡段家湖畔的一座巍峨屹立的高层写字楼里,海天集团的二十几位董事已陆续走进了会场。

这是一间很特别的会议室,层高、宽敞。正面墙上,巨幅《江山如此多娇》的油画,气势恢弘,其建筑结构和设施模仿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贵宾厅。会议厅的左面墙上,挂着段慧君接受中央、省、市领导人会见的大幅照片,右面墙上,是一排玻璃柜,里面陈列着奖杯、奖章和奖状。后面墙上,一幅“董事长誓言”引人注目,上面写着一

前人没走过的道路,我敢走!

前人没上过的高峰,我敢攀!

前人没铸过的辉煌,我敢创!

室内,长方形红木会议桌四周坐满了与会者,电子大屏幕上显示着“海天全国销售网络图”。这时门外有人喊,董事长到!顿时,本来乱哄哄的室内一片寂静,董事们纷纷起立,目光注视着门口。

会议室的门开了,海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段慧君步入会场。她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神态威严,尽管人到中年,身材还是那么苗条,秀气的瓜子脸上看不到一丝皱褶。只有她的目光代表了她真实的年龄——深沉而又锐利。

“董事长,您请坐。”说话并谦恭让座的是海天集团的董事、副总经理段林。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穿西装、扎领带,稀疏的枯发梳成了“三七”开,还抹上了一层油光闪亮的进口“摩丝”。

段慧君坐下,目光扫视了一下仍然站着的与会者,双手压了压,说了声,“大家都坐吧。”于是,众人小心翼翼地坐下,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气氛很沉闷嘛,啊?”段慧君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我怎么见到了当年‘大决战’中前线指挥部的影子啊?”众人发出一阵笑声,划破了室内沉闷的气氛。段林反应敏捷,连忙站起来说:“董事长,你的比喻太恰当了,这个会开得太重要、太及时了。今天的会,就是海天夺取全国销售金牌的动员会、誓师会。”众人连声附和。

段慧君用深沉而又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左右,不用她发问,段林马上回答:“就缺段刚了。”年轻的董事长秘书李莎莎连忙站起,用一口甜甜的、细细的、标准的普通话报告,她刚刚和段刚总经理通过手机,他正从上海往回赶。段慧君点头宣布.“那就不等了,现在开会。”众人正襟危坐,纷纷掏出笔,打开笔记本。

“各位董事,我们在全国销量第三名的位置上已徘徊了3年,为什么这3年不能再上一个台阶?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有的人小富即安,有的人裹足不前,还有的人满足于现状守摊子,所有这些阻碍我们拿全国销售金牌的思想,必须清除!”

段慧君简短的开场白后,起身走到电子大屏幕前,拿起一根细细的不锈钢金属棒,往屏幕上一指:“诸位请看——我们销售的主战场应该在华北、东北、西北。这三个地区有中国1/3的人口,年平均气温低于全国19.2度的平均气温。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在北方的销售量仍停滞不前。这种状况再继续下去,我们何谈夺取全国销售的金牌?北方公司总经理杨洋!”

杨洋起立。这是位年近30岁的小伙子,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来海天工作3年多了,身上还散发着几分大学生的气息。

段慧君单刀直入地问杨洋,“对北方公司目前销售的状况,你怎么解释?”杨洋说:“董事长,我接连向总部打了几份报告,请示改变北方市场的营销战略,可是石沉大海。”段慧君问报告递给谁了,杨洋沉默,在段慧君再三催问下,才说报告递给了副总经理段林。

段林一阵尴尬,然后恼羞成怒,振振有词地冲着杨洋说,“你的报告是异想天开,说得难听一点是吃里爬外!”杨洋争辩着,“这不公平……”行了行了,段慧君阻止了两人刚要兴起的争吵,息事宁人地问财务部主任段莲:“我们与全国销售金牌还有多大距离?”

段莲是个三十大几的“老姑娘”,因相貌平平,对婚姻一直缺乏自信,她父亲是海天的元老,当年扛着一台破缝纫机加入了海天的创业者行列。段莲初中毕业那年,父母亲双双去世,段慧君就让段莲顶替她父亲,包括继承她父亲当年一台缝纫机现在升值为4%、价值千万的股权,并安排到海天的财务室工作。段莲脑瓜子灵活,算盘打得滴溜溜地转,逐渐成了海天财务部的骨干。后来段莲在段林的帮助下,弄到了一张大专文凭,这为她日后晋升为财务部主任奠定了基础。平心而论,段莲至今孤身一人,相貌平平是个因素,重要的是她这几年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上,放在了争夺海天财务部主任这把交椅上了。当她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到这个位置上时,才后悔错过了一个女人最佳的光阴。

段莲告诉段慧君:“据国家服装行业协会刚刚公布的权威数字,我公司销售总量离金牌标准还差约50万件,销售总额相差约1.5个亿。”

段慧君说:“不就是50万件嘛,这个坎一定要跨过去。”

与会者中,海天集团年近70岁的董事段二福,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此翁身材干瘦得似一根柴火,身着中装大褂脚蹬老布鞋,和这现代豪华的会议厅极不协调,简直是个出土文物、老古董。他说:“慧君啊,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拿全国第一,我举双手赞成。这件为‘海天’增光添彩、为家族荣宗耀祖的事,我盼了几年,再也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了!”段二福有点激动,手里的拐杖捣得地板咚咚地响。

段二福虽是古稀之人,其实老而不朽,在段家湖这块土地上,他曾当过十几年的大队长,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如今他在段氏家族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是个重量级人物。连一言九鼎的“老佛爷”段慧君见了他也得礼让三分,热情地称他为“二大爷”。段二福过去看重的是“贫下中农的印把子”,现在看重的是“海天”,在他的眼里,这个日益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是棵摇钱树,是段氏家族光宗耀祖的功德大牌坊。

有段二福的撑腰,段慧君争夺全国羽绒服销售金牌的战略方案无人置疑,会场上响起的是一片铮铮誓言。段慧君请众人起立,宣誓企业精神,于是众人起立,会议厅变成了课堂,响起了小学生背课文似的琅琅之声:前人没走过的道路,我敢走!前人没上过的高峰,我敢攀!前人没铸过的辉煌,我敢创!

段刚开着黑色“大奔”顶着瓢泼大雨回到了“海天”,车在海天大厦一楼大厅前刚刚停下,在门口等候的李莎莎撑着伞迎上来,拉开车门说:“段总,一路辛苦了。”段刚下车忙问:“会开了?”李莎莎回答说:“开了,您快进去吧。”于是,段刚快步走进电梯间,来到会议厅,在会场角落找了个位置悄悄地坐下。

会场内,为了完成夺金牌还差50万件的指标,段慧君正在下达销售任务,她唤起了海天集团西部分公司经理段明,问他年前销售10万件羽绒服有没有把握,段明信誓旦旦地回答:“就是掉了一身肉,也在所不辞!”段慧君夸了一声好样的。又叫起了中原公司经理段荣,给他下达的销售任务是15万件,段荣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说“董事长,放心,我豁出去了!”

段慧君高兴得直点头,连说:“很好,很好,又是一个‘拼命三郎’。”她常说:“要做事不难,把事做好却就不易。一个人,一个企业,既然看准了一个目标,就得到达峰巅。切不可半途而废。”接着,她又点了北方公司经理杨洋的名,以征询的口吻问他:“北方市场面广量大,你的任务是20万件,有什么问题?”

想不到杨洋泼了一盆冷水,答案是不可能!顿时,全场寂静了,段慧君的笑容消失了。她用深沉锐利的目光盯了杨洋一眼,耐心地让杨洋再考虑一下。想不到杨洋这小子是个不扛顺风旗的愣头青,异常严肃地说明这是他深思熟虑的回答,他认为……段慧君右手一挥,打断了杨洋的回话,毫不客气地说:“杨洋,20万件的销售任务,你不能完成,有人能为你完成。我宣布,免去杨洋海天集团北方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他的工作由市场部副经理段路生接任。”

众人一下子愣住了,段刚也傻了眼,刹那间,会场内的空气凝固了!

与会者中,一个虎头虎脑、胖墩墩的小伙子站了起来,微笑着向众人摆了摆手。这就是接替北方公司经理杨洋职务的段二福的儿子段路生。

战前换将,这是兵家之大忌,这个道理段慧君不是不明白。会前,她亲自找杨洋单独谈了话,苦口婆心地劝杨洋接受任务,可杨洋始终是一股畏难情绪,使段慧君不得不做好第二手准备。段路生积极请战,还递交了年前销售20万件的促销方案,段慧君这才下定决心撤掉杨洋,换上段路生。

段慧君让段路生会后立即飞往呼市展开促销工作,不得有误。段路生身子一挺,爽快地答应了。段慧君又问众人有什么不同意见,想不到段刚站起来,大声回答说有。于是,众人又一次将惊讶的目光聚集在段刚的身上。

段刚说:“我赞同进一步开拓市场,但是我反对压指标、搞摊派的做法。市场是有规律的,只能循序渐进,不能冒进,更不能单纯追求数字效应,欲速则不达。比如北方市场,我刚刚做了调查,那里的羽绒服厂家大大小小上百个,他们的销售,多数委托一个叫远东的商务公司代理。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铺摊子,减少人力,节约成本。”

“什么委托代理?”段二福马上站起来反对,“这是想切我们海天一块蛋糕。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要我段二福还有一口气,谁也别想干吃里爬外的事!”

段二福的话音刚落,董事纷纷附和,什么“谁反对拿全国金牌,谁就是海天的罪人”啦,什么“海天不需要小脚女人守摊子,能者上,庸者下”啦,一股脑儿地泼向段刚。

争夺金牌的路上蹿出一只“拦路虎”,这虎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相依20多年的亲小叔,而且他竟敢在董事会上公开与她顶撞、唱反调,这在海天是史无前例的。段刚犯了大忌!段慧君窝着火,接着众人的话题说,“段刚,市场有规律,市场更有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市场需要企业家的魄力和勇气,不需要畏首畏尾的小脚女人,更不需要泼冷水。”

段刚争辩着,“嫂子……”想不到段慧君脸一沉,语气也十分严肃,“这里没有嫂子,在你面前的是海天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段慧君。段刚,你怎么说?”段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保留意见。”

段慧君沉默了片刻,脸色也铁青起来,在这种十分重要的场合段刚驳她的面子很少见,联想到他昨晚秘密会见杨洋,他现在的表现绝对不正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段刚简直失去了理智,她不得而知。她用威严的目光扫了段刚一眼,说:“你可以保留个人意见,但不可以推翻董事会做出的决定。我宣布,从现在起,争夺全国销量金牌的领导小组组长由我亲自担任,免去段刚领导小组组长职务。”

众人沉默,只有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雨声。众人知道,董事长和总经理忽然翻了脸,任何话都是多余的,谁也不想引火烧身。段慧君又沉默了片刻,宣布散会。

段刚是最后离开会议室的,刚才与嫂子的顶撞,他感到很突然,是洪水冲破了闸门,还是井喷?他说不清道不明,于是又感到一阵茫然。当段慧君宣布散会时,与会者匆匆离开会场,连平时对他眉来眼去的李莎莎也不例外,这是什么征兆?是逃避是非还是墙倒众人推?他知道今天最倒霉的是杨洋,挨了骂还丢了官,可杨洋是对的,为什么连他的解释权都给剥夺了?这不公平!在海天,不少人都知道杨洋是他段刚的左膀右臂,而段林说得更难听,称杨洋是他的“狗头军师”。由此他更有理由认为,撤掉杨洋,是敲山震虎,是冲着他段刚来的。自打他当上常务副总以后,就有一股暗流在海天涌动着。

段刚脚步沉重地蹂着过道里厚厚的羊毛地毯,向总经理室走去。走着走着,听到段慧君在身后叫他“阿刚”,他装作没听见,没停住脚步,也没有掉头。

段慧君快步走来,拉住段刚,赔上一个微笑:“阿刚……”段刚以牙还牙,虎着脸回敬道,“这里只有段刚,没有阿刚!”段慧君问:“想气死我是不是?”段刚苦涩地一笑:“我敢吗?你一言九鼎,力排众议,谁能说个不字?”段慧君缓和了口气,仍还面带起了微笑:“大丈夫应该拿得起放得下,你呀,过了不惑之年的人了,还耍小孩子脾气。走,咱俩好好沟通沟通。”

……

P1-6

序言

如果时光倒退30年,中国人对“家族”一词是很忌讳的。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中国农村的“一大二公”,数亿农民真正的个性被无情地湮没了,更何况是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的家族?又何谈让某个家族去释放什么能量、体现什么价值?那时,给某个家族冠上“荣誉”二字,更是天方夜谭!

其实,中国的农民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改革开放的阳光一旦从乌云里放射出来,哪怕是最贫瘠的土地,也能孕育出茁壮的幼苗,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本书讲述的中国海天羽绒制衣集团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这个当年靠8台缝纫机起家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带着深深的家族的烙印脱颖而出,成了中国民营企业群体里一颗耀眼的明星。

诚然,用“荣誉”一词冠名一个家族式企业不全是歌颂,更多的是困惑、叹息、泪水和无奈。像许多中国家族企业一样,中国海天羽绒制衣集团,这个经历了30年创业、发展和成功的家族企业,这个不甘碌碌无为、充满着争强好胜而又带着铜臭和血腥气味的段氏家族企业,在人到中年的女董事长段慧君的带领下,一路拼杀,翻越了一个个难以攀登的峰巅,气喘吁吁地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明天的路在何方?这是段慧君的困惑。

曾几何时,一些民营企业之星在中国的上空光芒四射,不可一世。可是正当他们名声显赫之际,或轰然倒塌,或销声匿迹,如流星划过,如昙花一现。每当想到此,段慧君便不寒而栗,“兔死狐悲”的巨大压力不期而至。

“祸起萧墙,真正导致一个家族企业灭亡的不是市场,而是自我,是那个盘根错节的家族裙带关系,是那个打着封建烙印的陈腐的体制。”这是本书主人公段慧君经过一段生死拼搏后发自肺腑的感叹。

成败论英雄,企业家更不例外。当今,成功的民营企业家面临种种诱惑,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农民沿袭了数千年的“养猪理念”。创办一个企业好比养猪,猪壮了就得卖、就得杀。同样,一个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不是卖出就是转手,当年创业者坐地分肥,只要有一大笔钱后半辈子享受富足生活,哪怕是抛出了名牌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当今一些家族企业步入的怪圈。

无怪乎,当今世界上畅销的名牌中少见中国品牌的身影;

无怪乎,充斥地球每一个角落的廉价商品,其加工地大多来自于中国。

同样,葭慧君面临上述的困惑,所不同的是她不甘将中国海天羽绒制衣集团变成外国商品的加工基地,为了保住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名牌,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旧家族体制的决裂,不惜倾家荡产,包括与她生死相依的小叔子段刚苦守了二十几年的恋情。

这就是我为本书所讲述的段氏家族冠以“荣誉”的原因所在。

邵玉清

2006年12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