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体例与《论语》相近,在篇幅上远超出《论语》,内容十分丰富,对孔子的先世,孔子的出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的教学活动,政治活动,以及孔门弟子的言行,都有记录和介绍。全书重点记述孔子的思想主张,尤其是政治主张、偷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和方法,现在仍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该书与《论语》珠联璧合,是研究孔氏家学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孔子家语/中国古典文化珍藏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刘乐贤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体例与《论语》相近,在篇幅上远超出《论语》,内容十分丰富,对孔子的先世,孔子的出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的教学活动,政治活动,以及孔门弟子的言行,都有记录和介绍。全书重点记述孔子的思想主张,尤其是政治主张、偷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和方法,现在仍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该书与《论语》珠联璧合,是研究孔氏家学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内容推荐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一说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虽然出生于贵族之家,但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长大后做过仓库保管员、牲畜管理员等低级职务,以养活自己和寡母。在困境中,孔子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到处问学,渐渐以博学多能闻名。到三十岁左右,他开办了一所私学,便有许多好学之士前来求教。从此,孔子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大约到四十岁左右,他被任命为鲁国中都的行政长官,不久升任司空,后又当上了司寇、大司寇之职。五十四岁时,曾代理宰相三个月。孔子素有治国安邦之志,上任后很想有所作为,确也做过几件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事情。但那时鲁国的政治日趋腐败,孔子不受重用,他越来越失望。于是辞去职务,率领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遇上一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贤明君主。他们一行历经艰辛,十四年间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诸侯国,但都没有得到任用。到六十八岁时,孔子已觉仕途无望,便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回到父母之邦鲁国,一面认真整理古代典籍,一面广招门徒传授学术及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诲人不倦,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弟子们迅速成长,据称其门人当时多达三千,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多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 《孔子家语》的内容十分丰富,无法在这里一一缕述。相信读者细读这本书后,会对孔子的人格和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目录 卷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卷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辨政第十四 卷四 六本第十五 辨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卷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卷八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辨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纪解第四十 政论解第四十一 卷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试读章节 相鲁第一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 定公谓孔子日:“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日:“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上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成得厥所。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日:“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译文 孔子最初做官是当中都宰。他规定了老百姓生活有保障、死亡得安葬的制度。依据年纪的长幼提供不同的食物;体力强的人和体弱的人干的活不一样;严守礼教,男女走路时各走一边;在路上不捡别人遗落的东西,所用的器物不求雕绘加工。用里棺四寸外椁五寸厚的棺材,依傍丘陵修墓,不堆土不栽树。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鲁定公问孔子:“学习这些办法,来治理鲁国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样的方法整个天下都可以学,岂止只能治理好鲁国呢?” 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他做了司空。他区别了各种土质的性能,作物都各自得到所适宜生长的土地。 早先,季平子把鲁昭公葬在墓道南面,孔子做司空后,挖沟让昭公墓和诸鲁公的墓圈到一起。孔子对季桓子说:“贬抑国君.张扬了自己的罪过,不合平礼呀。现在把陵墓合到一起,是掩盖了令尊不守臣道的罪名。” 之后,孔子又由司空提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但也派不上用场,国内就没有做坏事的百姓了。 P1-2 序言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孔子家语》由两个彼此应该明确划分的部分组成。 首先,由汉代以前和汉代早期关于孑L子的传说组成的纂集本,它是由其学派的门徒为了提供一个《论语》增补本的目的而相传下来的。这个目的在跋里有清楚的说明。两个其他的早期有关孔子的文献在《孔子家语》中未予考虑,大概是因为在后者纂集的同时它们已经别本单行了。它们是《曾子问》和《孔子三朝记》,现在分别在《礼记》第七章及《大戴礼记》第六十七至和七十和七十四至七十六章中可以见到。这部典籍的主体的主要特点是它本质上是个纂集本。 其次,有不少段落、句子及短语大概是在三世纪期间窜入的。这些大概是由王肃(195~256)增入的,他是使这部书流传下来的编者,而这是为了反对郑玄的经义,为其驳论提供权威的证据。这一部分,分布在典籍的其余部分,只占全文的一小部分。 《孔子家语》因此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夫子这个人物——他的教育和他的原则以及其生平大事为中心的古代传说的文集,这部文献多处展示了儒家对人类行为中伦理性一面的强调,而且经常用寓言或者隐喻的方法说明这些观点。最为反复呈现的单一主题是仪式或者礼仪,以及它们与社会秩序及适当的人类行为的关系。 总之《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体例与《论语》相近,在篇幅上远超出《论语》,内容十分丰富,对孔子的先世,孔子的出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的教学活动、政治活动,以及孔门弟子的言行,都有记录和介绍。全书重点记述孔子的思想主张,尤其是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和方法,现在仍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该书与《论语》珠联璧合,是研究孔氏家学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