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师谈儿童能力培养/大师讲坛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作者 张启福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按照教育类别从浩瀚的大师创作中遴选出经典的教育篇章,将大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智慧系统、集中、分类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为读者亲近大师提供了一条比较便捷的途径。该书主题鲜明,它们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或是将来,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教育话题,也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话题;内容经典,书中所选取的文章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从众多的大师著作中选出的经典教育美文,都有一定的高度,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体;大师众多,全书所选大师以教育家为主,囊括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既有先辈,也有就在我们身边的智者。

全书的选文时空跨度大,观点和主张精彩纷呈,在遴选过程中未受某种体系限制,在一个主题下尽量让多种观点并存,以期给读者多元的思考及吸收之用。

内容推荐

有不少书能让读者马上“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教学指南类的书能让教师完成一篇教案,考试参考类的书能让学生通过一场考试,健康手册类的书能让家长学会一些烹饪技法等。然而,还有一些书,它们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它们看似对读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能在无形中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怡人性情。

古今中外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就属于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书。阅读它们,不会让我们立即掌握一项技术、学会一门语言、通过一次测试、获得一种资格认证。但它们能慢慢地丰富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气质、滋养我们的生命。它们就像是“名贵中草药”,在不知不觉中强健我们的体魄;它们还是一幅“山水画”,能让我们看到云蒸霞蔚的风景,产生魅力无穷的遐想,让我们的心灵丰富和丰满起来。

目录

第一篇 教育者应具备的智慧

 记忆、思维和学习能力/3

 如果我当教师/6

 十四岁前的课程/73

 智能是什么/20

 智育/33

 盯住你孩子的强势智力/39

 谈人的潜力/46

 家庭教育的扩展/57

 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54

第二篇 发展儿童思考的能力

 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67

 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68

 手和理智/72

 “学习”不只是“记诵”/75

 使思考的力量完善/78

 论科学训练/87

 创造力:创造是人的最高本性/89

 没有创造力就不可能有领悟/92

 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99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101

第三篇 按照成长的需求锻造孩子的能力

 家庭经济/105

 练就你孩子的学习能力/114

 培养儿童对自己机体的支配力/119

 读书的方法/124

 怎样精读/126

 怎样略读和摘读/130

 掌握性学习的一种策略/134

 受教育与受教材/142

 教育须适应自然/146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150

 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考场的发挥/154

 教海伦写作/157

 时间与金钱/165

 改变想法,从决策力培养开始/168

第四篇 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

 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

 不要替他做/173

 培养孩子自我训练的能力/176

 培养孩子自由探索的精神/183

 疑思问/186

 造就发动性质的教育/189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193

 想象力: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196

 孩子不需要“代言人”/199

第五篇 多角度地培养孩子

 快乐智力的培养/205

 论天赋才能的培养/277

 谈初级阶段的计算教学/276

 怎样学习外国语/220

 文字教育和记忆教育/225

 以后几年的教育/228

 劳动教育/234

 增进技能和知识/243

 政治教育/247

 教育面临的挑战:专业知识与通用知识之间的平衡/257

 海伦的语言教育/257

试读章节

教学是从基本的科学原理——基本知识开始的,缺乏基本知识不可能掌握知识的顶峰。牢固地、自觉地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是进行完备的智能教育的最重要的条件。

孩子们在低年级掌握了起码的书写知识(牢记单字的正确写法),掌握了算术概念、规则和公式。少年期仍然要目的明确地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如果在记忆中没有牢固地保存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就谈不上自学。

在准备给五至七年级上课时,我们每个教师都明确哪些内容是应当牢记的;哪些内容只要理解,不用识记。我们制订了学习乌克兰文、俄文、法文的最基本的书写知识的3年计划。我们认为,少年的思想应当为创造性的智能工作作准备,这项创造性的智能工作要求对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探索。多年的经验使我相信,持续不断的死记硬背是学生智能劳动中的反常现象,它会造成只注意熟记的人可能记了很多东西,但是如果需要他从记忆中找出最基本的原理,他脑袋中就一片糊涂,他面对基本的智能题目束手无策。如果一个人不会选择去记最需要的东西,他也不会思考。

假如说,1个少年在写作文时,他要考虑怎样写每一个单字,而在解题时,他要冥思苦想简化乘法的公式,这样他是什么也想不出来的。学生对许多东西不需要考虑,在智力工作中应当运用自如。正如熟练的钳工拿工具时不需细看一样,因为它熟悉自己工具的每个特征。同样的道理,智能工作熟练的学生从自己记忆的库房中去取出最基本的原理也用不着紧张的集中思想。

这对少年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抽象思维的蓬勃发展使少年对必须牢记的基本原理产生独特的轻视心理。(既然世界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为什么去记某一个公式?)但是进行抽象思维不可能没有对具体事实和具体事物的了解。如果一个人的记忆中没有“随手可取的”基本原理,他在少年时期就会思想表达不清楚——因为他的思想很乱,而这对整个智力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很重视引导学生对最基本的原理进行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思想教育室”中放着直观教具和仪器,专门用来做自我测验和训练记忆(例如,数学电笔)。每个少年都有一本笔记本“供自我测验”用,学生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是需要永远保存在记忆中的:代数公式,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在有关心理素养的座谈会上我教少年们把时间分成几段,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记住教材的情况。

在低年级我们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学会阅读、书写、议论、观察和表达思想上。如果到了少年期这些能力得不到加强和提高,少年学习起来就很困难。

我们每个教师都十分重视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少年期最重要的是训练默读。六七年级学生应当会抓住长句各个部分的完整意思。不具备这种能力少年的思维就迟钝,思想仿佛停留在无数死胡同面前。如果抓不住长句中各个完整的、逻辑上独立部分的意思,不能猜出句子某一部分的内容,甚至一个句子读不到底——这一切不仅会影响当时学生的成绩,而且影响他大脑中的生理解剖过程。不会阅读的情况压抑了最细的联想纤维的可塑性,而这些纤维是保障思维器官中枢之间的联系的。谁不会阅读,谁就不会思维。

所有这些事物都不是无足轻重的,其间潜伏着智能上局限、智力生活贫乏的可怕危险。不仅在低年级需要进行训练。对少年进行这种训练要求所有教师具备很高的教育素养。我们每个教师都做到了在五六年级继续训练表情朗读。训练表情朗读是必要的。没有表情朗读不可能培养既用眼睛又从意思上抓住长句中的逻辑完整部分的能力,培养理解并及时转到阅读下面部分的能力。换句话说,需要教少年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种能力所形成的心理上的难度是激起大脑内部力量的外部动因。  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的学生在童年期思想灵敏、接受力强、好钻研,到了少年期都变得智能平平,对知识冷漠、怠惰呢?因为他不会阅读。人脑——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某一部分不够发达,整体的工作就停滞。脑半球的皮层上有管理阅读的部位,它们是同大脑的最积极的、最有创造力的部分联系着的。如果在管理阅读的部位有了死角,皮层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发展就停滞。还有一种危险性:脑半球皮层上完成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有学会既用眼睛又从意思上抓住句子的逻辑完整部分和整个句子,那么他将永远也不会有这种能力了。

我们思考一下这种情况:个别少年很少做家庭作业,却仍然成绩不差。这不一定能用他们有非凡的才能来解释,这往往是由于他们善于阅读。善于阅读本身发展了他们的智力。

我们也注意使书写运用自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书面练习体系,少年们每门课程所规定的单字和词组练习书写。我们教少年分头注意听和写的训练。谁在课堂上完成不了这个工作,就要做补充练习。

在语文课上发展观察力和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去思想和语言的源泉旅行已纳入自我教育的范畴。

P3-5

序言

我去过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发现绝大多数教师的办公桌上放的都是教参教辅类的书;我也去过很多地方的书店,发现绝大多数书架上摆的都是实用和畅销类的书。这反映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由效率和技术主宰的时代,阅读者和出版者都变得十分“精明”,他们非常注重看得见的“实惠”,摸得着的“用处”和立竿见影的“效果”。

确实,有不少书能让读者马上“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教学指南类的书能让教师完成一篇教案,考试参考类的书能让学生通过一场考试,健康手册类的书能让家长学会一些烹饪技法等。然而,还有一些书,它们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它们看似对读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能在无形中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怡人性情。

古今中外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就属于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书。阅读它们,不会让我们立即掌握一项技术、学会一门语言、通过一次测试、获得一种资格认证。但是,它们能慢慢地丰富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气质、滋养我们的生命。如果说实用的书是“速效感冒药”,能顷刻解决问题,那么,大师著作就是“名贵中草药”,在不知不觉中强健我们的体魄;如果说实用的书是“地图”,能让我们找到抵达某个地方的路径,那么,大师著作就是“山水画”,能让我们看到云蒸霞蔚的风景,产生魅力无穷的遐想,让我们的心灵丰富和丰满起来。

是的,走进大师的著作,就如同驶入一片大海,我们会感受它的博大与雄浑;走进大师的著作,就如同走进一片大森林,越往里走,我们越能领略到其中的丰富、深邃和神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阅读大师、亲近大师是提升自我、获得成长的良好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显而易见的道理,譬如说要启发诱导、要因材施教、要长善救失、要循序渐进等,这些道理早就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大师经典著作中,它们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颠扑不破,历久弥新,如同一棵棵扎根深土的老柳树,只要有读者的春风,就会吐出新芽,绿意盎然。教师们所要做的,就是亲近这些古老的道理,而不是追求时髦;就是坚守这些古老的道理,而不是买椟还珠;就是将这些古老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信念、智慧和实际行动,而不是将它们尘封于书本和阁楼。只有这样,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创新才会有扎实的底蕴和根基。

这套“大师讲坛”丛书,按照教育类别从浩瀚的大师创作中遴选出经典的教育篇章,将大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智慧系统、集中、分类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为读者亲近大师提供了一条比较便捷的途径。依我看来,这套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丛书共有10个主题,如《大师谈启蒙教育》《大师谈教育沟通》《大师谈教育激励》《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等,这些主题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或是将来,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教育话题,也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二是内容经典,丛书所选取的文章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从众多的大师著作中选出的经典教育美文,都有一定的高度,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体;三是大师众多,丛书所选大师以教育家为主,囊括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既有先辈,也有就在我们身边的智者。

丛书的选文时空跨度大,观点和主张精彩纷呈,在遴选过程中未受某种体系限制,在一个主题下尽量让多种观点并存,以期给读者多元的思考及吸收之用。

阅读这套丛书,读者会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心智的快乐,从而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当然,这些收获不是囫囵吞枣就能获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反复的咀嚼、不断地玩味,需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功夫,做到“学、问、思、辨、行”的有机结合,才能从微言中晓其大义,才能从平凡处见其神奇,才能真正体会教育的真谛,发现教育的乐趣。

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