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空战、原子弹等词;最早建立火星人状似章鱼、体大如熊的经典形象;最早预言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概念,以及飞机、坦克在战争中的运用;最受科幻电影界青睐,一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无数次翻拍引起轰动的作品!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局限与通俗的科幻小说,而是将重心放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带来的政治冲突,这一点是威尔斯作品的进步意义所在。
本书收集了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和《水晶蛋》等多部科学幻想小说,充分显示出威尔斯幽默风趣、想象奇特的写作风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时间机器水晶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
出版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早提出空战、原子弹等词;最早建立火星人状似章鱼、体大如熊的经典形象;最早预言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概念,以及飞机、坦克在战争中的运用;最受科幻电影界青睐,一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无数次翻拍引起轰动的作品!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局限与通俗的科幻小说,而是将重心放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带来的政治冲突,这一点是威尔斯作品的进步意义所在。 本书收集了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和《水晶蛋》等多部科学幻想小说,充分显示出威尔斯幽默风趣、想象奇特的写作风格。 内容推荐 时间机器 一位科学家通过时间机器来到公元802701年,发现人类进化为埃洛依和莫洛克两类。他们各自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会遇到怎样的危险?他历经千辛万苦,又将去往哪里? 水晶蛋 收录了威尔斯《禁果传奇》、《奇兰花开》、《水晶蛋》等17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件件离奇而又让人深信不疑的“怪事”。邀你在他所描述所展现的梦境中一同畅游,仿佛自己就是梦中的主角,是梦的制造者。就在这不知不觉间,你却早已抽离了现实世界,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梦境…… 目录 时间机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尾声 水晶蛋 禁果传奇 奇兰花开 水晶蛋 怪物大闹天文台 红屋子 蚂蚁王国 手术刀下 蜘蛛谷 柏莱特尔失踪之谜 戴维森的眼睛 菲默尔 魔术店 墙上之门 月光之锥(球果) 食人海怪 天外来客撞击地球 紫色的蘑菇伞 隆鸟岛 发电机之王 海底探险记 新时间加速剂 制造钻石的人 善恶大决战之梦 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试读章节 一 时间旅行者(因为这样称呼他比较方便)正在向我们解释一件深奥难懂的事,他眨动着的灰色双眼闪着光,一向苍白的面容此时显得兴奋而生动。壁炉中燃着旺火,银质百合花灯罩中的白炽灯散发出柔和的光,映照着我们酒杯中冒起又消失的气泡。我们所坐的椅子是他的发明创造,我们不像是坐在其中而像是受到椅子的拥抱和爱抚。我们感受到一种类似饭后特有的舒适气氛:一种不求精确、可以从容表达思想的气氛。我们懒散地坐着,赞赏着他解说这一新奇怪论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 “你们必须仔细听我说。我得驳斥一两个几乎已被公认了的观点。比如说,你们在学校所学的几何学,是以一种错误概念为基础的。” “指望我们从这儿开始,是不是题目稍微大了一些?”红发好辩的费尔比问道。 “我并不要求你们接受任何没有根据的观点。你们很快就会同意我说的一切。你们当然都知道,一条数学上的线,即一条厚度为零的线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老师是这样教你们的吧?数学上的平面在现实中也不存在。这些都只不过是抽象概念。” “没错。”心理学家同意道。 “仅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立方体在现实中同样也不存在。” “这我可不同意,”费尔比说,“一个立方体当然可以在现实中存在。一切真实的东西都……” “大多数人是这样想的。但是请等一下,请问一个只有一瞬间的立方体能存在吗?”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费尔比说。 “一个在时间中完全不停留的立方体能在现实中存在吗?” 费尔比沉思了。时间旅行者又接着说:“显然。任何真正的实体必须向四个方向延展;它必须具有长度、宽度、厚度和——‘久’度。但是由于人类天然的缺陷(这点我一会儿会向你们解释),我们总是忽略以上事实。确实存在着四个度或维,即我们所称的‘空间’的三个平面,以及第四度或维:‘时间’。然而有一种倾向,即要在前三个‘维’与第四个‘维’之间划一条不存在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意识恰恰是沿着这第四个方向断断续续地向前移动的。” “这一点,……这一点……的确很清楚。”一位非常年轻的男人一面费力地凑在灯火上试图重新点燃他的雪茄,一面说道。 “是呀,真奇怪,竟然有这么多人忽视这一事实。”时间旅行者兴致更高了,便接着往下说:“确实。这就是人们所谓的‘第四维空间’的含义,尽管有些谈论‘第四维空间’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指的就是这个。这只不过是看待时间的另一种方式。时间与三维空间中的任何一维之间都没有区别,只除了一点:即我们的意识是沿着时间移动的。但有些愚蠢的人错误理解了这个观念。你们都听说过他们是如何谈论这个‘第四维空间’的吧?” “我没听说过。”外省城的市长说。 “很简单,是这样的:据我们的数学家们的说法,‘空间’被认为有三维,即人们所说的‘长’、‘宽’和‘高’,而且总是可以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来定义。然而有些富有哲学思想的人却一直在问:为什么偏偏是三维——为什么没有与其他三面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他们甚至试图创建一种四维几何学。大约一个月以前,西蒙·纽可姆教授就在向纽约数学协会讲解这个问题。你们都知道人们如何在一个只有两维的平面上,表现具有三维的立体图形;他们认为,通过三维的模型,同样可以表现一个四维的图形——如果他们能把握该图形的透视角度。明白了吗?” “我想是这样吧。”外省城的市长一面喃喃低语,一面皱着双眉陷入沉思,他嘴唇翕动着仿佛在反复念叨着什么神秘咒语。过了一会儿,他脸色豁然开朗,说:“是啊,我想我现在是明白了。” “好吧,我可以告诉你们,我自己研究这种‘四维’几何学已有一段时间了,其中一些研究结果很有意思。比如说,这儿有张某人8岁时的相片,另一张是15岁时的,还有一张17岁时的,再有一张是23岁时的等等。所有这些显然都是——事实上也是——这个人的‘四维’存在的不同片断的‘三维’再现,而这是固定和不可更改的。” 时间旅行者停了一会儿,以便让大家有时间思考和理解他的话,接着他又说,“学科学的人都很清楚,‘时间’只是‘空间’的一种。这儿是一张很流行的科学图表。一张天气记录图。我用手指顺着它移动的这条线显示了气压表的变化。昨天气压很高,昨夜它降低了,但是今晨它又回升了,所以略微上升到这儿。气压表中的水银顺这条线移动,肯定不是指一般人所承认的‘三维空间’的任何一个‘维’吧?然而它确实是顺着一条线移动,因此,我们必须得出的结论是:那条线是顺着‘时间’这一‘维’在移动。” “不过,”医生眼睛紧盯着火中的一块煤,说,“如果‘时间’真的仅仅是‘空间’的第四维,那为什么它被当作——而且总是被当作很不相同的某种东西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在‘空间’的其他三维中移动那样在‘时间’中移动呢?” 时间旅行者微笑了。“你能肯定我们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吗?我们是可以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自由移动,而且人们一直在这样做了。我承认我们可以在两维中自由移动。可是向上、向下移动怎么样呢?地球引力把我们限制住了。” “这么说并不确切,”医生说,“气球就可以。” “但是在气球发明出来以前,除了偶尔的蹦跳和地面的不平影响以外,人并没有垂直移动的自由。” “人还是可以做一点上下移动的。”医生说道。 “向下比向上容易得多。” “然而,你却完全不能在‘时间’中移动,你无法离开此时此刻。” “亲爱的先生,正是在这一点上你犯了错误。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所有的人都犯了错误。我们总是在离开现在的时刻。我们的心理世界——它是非物质的,也不属于任何维,正沿着‘时间’这一维,用始终如一的速度从摇篮走向坟墓,就好像我们的生存是从地面以上50英里的高度开始,然后向下行进那样。” 心理学家打断了他的话说:“但是重大的困难在于,尽管你可以在空间的各个方向移动,却不能在‘时间’中移动。” “那可正是我的伟大发现的出发点。不过,你说我们不能在‘时间’中移动,可就说错了。比如说,假如我正在非常生动地回忆一件事,我也就回到了这件事发生的那个瞬间:我变得心不在焉,像人们会说的那样。这一刻我跳回了过去。当然,我们不可能在过去停留任何一段时间,就好像任何野蛮人或动物不可能停留在地面以上五六尺的高度·样。但一个文明人在这方面就强过了野蛮人。他可以乘气球向上,以对抗地球引力;那么他为什么就不能抱有这样的希望,即最终他也可以在‘时间维’中停留或加速前进,或者甚至倒转过来,向另一方向行进呢?” “哦,这,”费尔比开口了,“完全是……” “为什么不呢?”时间旅行者说。 “这是不合情理的。”费尔比说。 “什么情理?”时间旅行者问道。 “你可以把黑的证明成白的,但你却永远不能让我心服口服。” “也许是不能,”时间旅行者答道,“但现在你对我在‘四维几何学’方面做的调查研究的目的开始了解了。很久以前我隐约听说过一种机器……” “在时间中旅行!”那个非常年轻的人叫了起来。 “这种机器可以按照驾驭机器者的意愿,自在地沿‘时’、‘空’的任何方向旅行。” 费尔比只好一笑了之。 “但是我有实验的证明。”时间旅行者说。 “这机器对历史学家来说倒相当方便。”心理学家建议道,“比如说,人们可以旅行到过去,核实一下流传至今的对哈斯汀斯战役的记载!” “你不觉得你会引起古代人的注意吗?”医生说道,我们的祖先对年代错位可没有多少宽容心。” “人们可以直接向荷马和柏拉图学习希腊语。”那非常年轻的人说。 P2-5 序言 侯维瑞 一 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在运用小说抨击时弊、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中,赫·乔·威尔斯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作家。 作为作家,威尔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获得的桂冠中有:科幻小说家、喜剧小说家、社会小说家、社会哲学家、未来预言家和人类历史学家。他的著述不仅涉及领域广阔而且产量极高,在他进行创作的53年中,平均每年两部著作,另外还有大量报刊文章问世。 威尔斯的出身和经历对于他的社会改良思想的形成和创作题材的选择都起过很大的影响。威尔斯在186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曾当过职业棒球手,后来经商成为小店主。他母亲早年当过佣人,后来在一家乡绅宅邸当管家。在这户人家位于地下室的厨房里,威尔斯度过了童年时代的许多时目。威尔斯在回顾这段生活时说,当他从地下室狭小的气窗向外观望时,他所看到的是各色各样的鞋子与靴子,仿佛世界就是由那些代表各种社会身份的鞋子和靴子组成的。14岁时,由于父亲破产,威尔斯不得不自谋生路,先后当过药房学徒、信差、售货员和初级教师。后来他靠奖学金资助接受了高等师范教育,师从著名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学习生物学,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后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间或从事新闻写作,给《星期六评论》等杂志投稿。威尔斯虽然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他的兴趣却在于写作。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的初稿写成于学生时代,出版以后十分流行。从此威尔斯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先后创作了11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50部长篇小说。所有这些都是他发挥热烈想像、探讨社会现实和人类未来的产物。 威尔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对社会问题表现出热情和关注。1903年他加入鼓吹社会改良主义的费边社,主张通过教育和技术来改造资本主义,认为“通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方式,可以逐步改革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后来,威尔斯因不满于费边社的渐进式改良方式而退社,转而宣扬世界主义,幻想通过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政府而达到人类大同的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热情支持进步力量,强烈谴责法西斯侵略。威尔斯曾两度访问苏联,受到列宁与斯大林的接见;访问美国时也曾与罗斯福总统晤谈。威尔斯虽然致力于社会进步事业,但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他虽然同情十月革命,却并不赞成无产阶级革命暴力,怀疑“社会革命一般说来是否需要”。列宁说他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他也乐于如此,并无异议。 威尔斯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可按时间及作品类别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1900年为止,作品多为“科学传奇”,即现在的科学幻想小说。第二阶段从1900年到1910年,作品主要属于社会讽刺小说一类。第三阶段主要是1910年以后,这个时期的不少作品通常被称为“阐述思想的小说”,客观实际上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阐述思想、宣传主张的通俗形式。 二 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借助他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展开想像的翅膀,驰骋于空间与时间之中,从月球、空中、过去和未来等各个角度来观察生活,通过美人鱼、天使、巨人和外层天体上的生物的眼睛来观察人类;故事紧张,情节离奇。威尔斯用瑰丽的色彩描绘了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用科学寓言的形式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种种荒唐、黑暗和丑恶的现象。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既有娱乐作用,又有讽刺意义;既介绍了科学技术的知识,又起到了针砭时弊的效能。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模型,他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奇才,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刚刚问世不久,评论界就将他称作英国的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但他自己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凡尔纳的作品侧重强调科学发展的实际可能性,而且做出了不少令人惊羡的科学预言。而他自己的作品则是“科幻传奇”,是想像的产物,梦里感觉它是真,醒来即知全是空,其目标不在于预见科学发展的可能性。然而他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他的想像也不乏科学的依据,因此他的某些科幻作品仍不失为杰出的科学预言。 《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是威尔斯最早获得成功的一本科幻小说,也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可被当作暴虐的工业化对阶级冲突作用的预言来读,而在19世纪,这种冲突已经是社会问题的火药筒”。小说展现了一幅未来世界的可怕图画。故事中的时间旅行者发明了一种飞行机器,能纵横驰骋于过去及未来的世界里。于是这个人乘上时间机器飞行到八十万年以后即公元802701年的世界去。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已分化为两种怪物,柔弱娇小的称作埃洛伊,住在颓败的宫殿中。过着幽闲优雅的生活,由于长期不劳而获而引起体力、智力的萎缩。但是,一到晚上,埃洛伊们便惶惶然挤成一团,因为居住在地下的猿猴样怪物——粗野怪戾的莫洛克每到月黑风高的夜晚便要出来捕食他们。莫洛克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世界,在机器工场里从事劳动,养肥埃洛伊作为他们的食物。这就是威尔斯笔下八十万年以后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关系。那位时空旅行者接着又往前飞行到几百万年以后,那时的世界已经一片荒芜,人类已经灭绝,海滩上只有白色的蝴蝶和巨大的螃蟹在乱纷纷地飞舞爬行。威尔斯通过那位时间旅行者之口明确地解释了作品的寓意:以前的剥削者经过千万年已退化堕落为脆弱的生物,丧失了劳动和自卫的能力;而被驱赶入地下的劳动者变得十分野蛮,并向以前的主人施行报复。威尔斯用当时别的作家描绘伦敦贫民区穷人的语汇描写莫洛克,暗示劳动者对剥削者的仇恨。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使“19世纪阶级斗争和人类进化相结合”,用幻想和寓言的方式预示劳动者和剥削者冲突加剧所可能造成的后果。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对于现代武器的预言尤其醒目。《星际战争》(The War of the Worlds,1898)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触目惊心的情况。火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成废墟。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都无济于事,一艘英国装甲战舰虽然与他们英勇奋战,结果还是化为一团火焰。火星人没有生殖器官,以分裂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他们不饮不食,也不会消化,靠把捕获的地球人的血液直接注入血管而生存。正当他们所向披靡,即将把伦敦夷为平地的时候,他们却不战自败。原来火星人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免疫能力,因而一批一批地死去。星球大战、死光武器等等都是现代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常见题材。威尔斯的“热线”与后来发现的激光相似,他的“黑烟”也与后来用于战争的毒瓦斯相当,小说所描写的大规模杀戮场面也终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变为现实。在他的短篇科幻小说《陆战铁甲》里,威尔斯预言了装甲坦克在战争中的运用。后来他曾长期打官司,声称是他“发明”了坦克,因此应当获得专利税。在《大空战》(The War in the Air,1908)中,他预见到飞机将用于战争。在《获得自由的世界》(The World Set Free,1914)中,他成了“原子弹”一词的发明者,他所描写的原子弹爆炸情景与后来的实际情形十分相似。 《莫罗博士岛》(The Island of Dr.Moreau,1896)反映了作者作为专修过生物的大学生的特长。在这部小说里,莫罗博士发现,对动物施行外科手术,对动物的肢体进行移植,对动物的大脑进行改造,就可以制作出一种半人半兽、会说会读,也能从事一些劳动的兽人,从而使动物通过人工方法演变为人类。威尔斯利用他的生物学知识,从人们见多不怪的皮肤移植说到骨头移植,逐步让读者相信莫罗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能性,从而使读者相信在那遥远的荒岛上确实存在过一群奇形怪状的“兽人”。按照作者的推导模式,现代读者不免会联想到后来20世纪科学的一些重要发现,如基因工程、“克隆”等。在其他的科学领域,威尔斯的一些预言也变成了现实。如在《昏睡百年》(When the Sleeper Wakes,1899)中。他幻想一种社会,在那里,印刷图书被与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录像带类似的媒介所取代。在威尔斯的乌托邦小说里,“生态学”一词频繁出现,多年以后,这一概念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901年,威尔斯发表了《月球上的第一批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描述两个地球人驾驶飞行球体登上月球后受到月球人追捕的惊险遭遇。再次表现出作者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像力。作者对于月球表面奇幻景色的描写与半个多世纪后人类真正登上月球时发回的彩色照片也不无相似之处。站在20世纪之末,重温这位多产作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种种预言,回首这些预言在这个世纪的一件件辉煌成就里变为现实,反思这些预言所蕴含的对某些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一种令人瞠目的惊奇感油然而生——对人类的智慧。对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对这位声称不想预言什么的杰出的预言家。 三 1939年,威尔斯73岁了。在一次招待会上,他的好友欧内斯特·巴克爵士发现威尔斯独自坐在一旁,便走上前去与他寒喧,问他近来干些什么。他回答说在给自己写墓志铭,一句很短的墓志铭:“上帝将要毁灭人类——我警告过你们。”这句略带玩笑色彩的墓志铭恰好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人类未来、科学未来的关注和担忧,也表明他的科幻小说具有“警示”灾难的意义。 阅读威尔斯的科幻作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与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还有一点重要差异。两人的着眼点颇为不同。凡尔纳赞扬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现与发明,用瑰丽的色彩描绘了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威尔斯在肯定科学技术发明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利用科学幻想的形式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种种黑暗与丑恶现象,抨击帝国主义战争和殖民主义掠夺的残酷性。这一点在前面提到的《时间机器》和《星际战争》里就有所反映。列宁曾将伦敦贫富悬殊的两个阶级称作“两个国家”,而威尔斯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极端的表述。在他的《时间机器》一书中,由于长期的阶级分化,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竟然进化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生物,相互之间不可理喻。充满仇杀。在《星际战争》中,威尔斯将火星人入侵与殖民行径相比较,揭示了二者等量齐观的残酷无情:“不要忙着谴责火星人心黑手毒,还是先回想一下我们人类曾干过多少伤天害理、灭绝生灵的勾当,我们不仅灭绝了一些动物。如欧洲野牛和渡渡鸟,而且也灭绝过低级的人类种族。塔斯玛尼亚人尽管具有人类的一切特征,还是在欧洲移民发动的历时五十年的种族灭绝战争中被屠杀得一个不剩。我们自己残酷无情,又怎么能责怪火星人争雄斗勇呢?” 有人称威尔斯是达尔文和柏拉图的结合体,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形成其科幻作品的社会伦理意义,而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则是其科学观的出发点,这不无道理。不过在威尔斯的科幻作品中,对人类未来和科学未来的关注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星际战争》一书中,作者也表明了这样一种担心:认为人类也有可能进化成火星人的形象,因为人类使用大脑和手的机会最多,脑袋会发达膨胀,每个手指也会长长,形似章鱼。而由于机器人的广泛运用,交通工具的发达。人类的腿脚也有完全退化的危险。这种前景不免触目惊心,然而在这种景象的描画里却蕴含着一种象征性的警示:科学发展有其副作用,人类的特征可能遭到扭曲。 威尔斯以他丰富的想像向读者展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科学技术如能掌握在社会手里为大众谋福利,它的前景当然是可喜的。但是,威尔斯清楚地意识到,科学技术一旦落到谋取权力私利、毫无道德顾忌的人手里,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莫罗博士岛》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忧虑。莫罗博士制造出一批批的兽人,又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强迫他们服从。但是他还是以悲惨的失败而告终,自己也死于怪兽的利爪之下,他制作的兽人也都回归到兽性状态中去了。作者通过小说人物之口说,这座孤岛上野蛮惨杀的景象“正是一幅人生的缩影”,表明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生活现实的看法。小说也表明,在一个失去人性和理性的世界里,科学的成果非但不能造福人类,反而可能危害社会。这一点也反映在威尔斯另一本广泛流传的幻想作品《隐身人》(The Invisible Man,1897)中。在这本小说中,一个穷困的教师怀着巨大的狂热进行试验,发明了一种隐身术,使自己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超人”,对他人实行恐怖统治。最后,他在众人和社会的反对和追逐中丧生。小说既说明了充满敌视的社会环境和自私自利的动机可以使一个有才华的科学家走上堕落和毁灭的道路,也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某些科学发明可能被用于自私和罪恶的目的。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脑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开发运用拓宽了人们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渠道,某些高技术产品及其应用工艺不再神秘莫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威尔斯的“警告”,也要看到科学技术具有的负面作用。核武器、生化武器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威胁。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恐怖活动的报道,人们不免要设想,假如某个个人或团体掌握了某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有关制造技术,并将其用于自私和罪恶的目的,那么,出现威尔斯墓志铭所说的情景似乎不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需要把人文科学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得以在中国问世确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1998年11月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