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货币博弈的角度重新演绎了世界金融发展史,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国际银行家与美国百年战争的关系、美联储的实际操控者、一战与大衰退及其幕后的神秘制造者、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与影响、日本股市崩盘及中国的借鉴意义、恐怖主义袭击及引起的股市动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阴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等,并大胆前瞻了未来全球金融的新格局。
通过阅读本书,广大读者对世界金融发展史(包括货币大战的开始、
货币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银行家与政治家的对抗、世界大战与
国际银行家的阴谋等)、次贷危机、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对策、中国股
市的现状和未来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为自己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
本书从货币博弈的角度重新演绎了世界金融发展史,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国际银行家与美国百年战争的关系、美联储的实际操控者、一战与大衰退及其幕后的神秘制造者、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与影响、日本股市崩盘及中国的借鉴意义、恐怖主义袭击及引起的股市动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阴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争斗等,并大胆前瞻了未来全球金融的新格局。
本书开创的新视角挑战了世界传统的货币发展机理及其货币关系的决定机制,并说明了金融是21世纪经济博弈的夺命武器,谁能熟练地掌握它,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章 货币大战:“游戏”开始了/1
货币利益的远古之战/3
古希腊的货币经济与金融活动/5
货币经济对希腊的冲击/9
金融活动的黄金时代/11
希腊人眼中的货币/14
弱肉强食的古罗马人/16
凯撒大帝与银行家的周旋/19
文艺复兴时期的金融角逐/21
第二章 “大隐隐于市"的世界首富:罗斯柴尔德家族/25
250年:一个金融家族的传奇/27
“宫廷御甩商”梅耶·罗斯柴尔德/28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金融帝国/34
列昂内尔:“第三代”续写辉煌/37
欧洲真正的统治者/38
罗斯柴尔德家族亲历的四次战争/43
反犹主义的腥风血雨/44
第三章 国际银行业:一个庞大的金融王朝/47
英格兰中央银行的诞生/49
被银行家打败的拿破仑/51
英殖民政府与《独立宣言》的签署/53
美国内战背后的欧洲金融强权/56
华尔街银行:硝烟中的繁荣/60
国际银行业:一个繁荣的“封建王朝”/64
第四章 美国:历史上的五次“银行战争”/67
北美殖民地第一场货币战争/69
两大战役:从北美银行到美国第一银行/71
1812年战争:第一银行之死/75
杰克逊:“把第二银行杀死!”/76
林肯绿币:内战时期的政府美钞/83
国际银行家的眼中钉/85
扼杀“绿币”:林肯之后的货币市场/88
1907年:银行危机中的摩根集团/92
一战期间的迅速崛起/94
第五章 1929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99
灾难,悄然来临/101
1929年:华尔街大恐慌/105
“黑色星期二”:跌入深渊的股市/109
股市大崩盘何以会发生/112
法西斯主义思潮在美国/114
1932年:罗斯福的“百日新政”/116
第六章 德国:经济复苏的“神话”/1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金融格局/123
“百万富翁的救济金”/124
奇迹般的复苏与纳粹的兴起/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背后的图谋/130
华尔街银行的算盘:两大计划/131
第七章 美联储:北美大陆上的“中央银行”/135
1907年:华尔街大恐慌/137
哲基尔岛上的秘密聚会/140
1913年:《美联储法案》,决胜的一步/142
谁的“中央银行”/146
美联储纽约银行/148
利用美联储赚钱的具体流程/150
“华盛顿一华尔街轴心”/15 1
美元泡沫的工厂/153
美联储的三大利器/155
光芒四射的艾伦·格林斯潘/157
第八章 公司自由主义者的强大联盟/163
一股日益强大的力量/165
公司自由主义者的辩护:人性本贪/166
公司自由主义者的政治联盟/169
公司:一个人造的独立实体/171
格拉斯一斯蒂格尔银行法案/173
第九章 是谁控制着这个世界/179
美外关系协会:美国的“中央党校”/181
彼尔德伯格,精英的俱乐部/182
“影子政府”三边委员会/188
国际清算银行:世界的银行总部/190
第十章 黄金:一种金属的恒久魅惑/193
黄金:一种金属的恒久魅惑/195
中世纪的金匠“银行家”/200
金本位的黄金岁月/203
“黑色星期五”:黄金市场的大恐慌/209
恢复金本位:党派与利益之争/212
第十一章 从黄金美元到石油美元/219
回顾美元的中东之旅/221
从黄金美元到石油美元/223
两伊战争中的美式援助/225
美元霸权与海湾战争/227
欧元与美元争夺中的中国因素/230
第十二章 伊拉克战争背后的战争/233
发动伊拉克战争究竟为哪般/235
倒萨:一次反恐围剿/237
美国赢了,还是输了/240
欧元:抗衡美元霸权的生力军/242
第十三章 华尔街上的“金钱豹"索罗斯/247
金融导弹瞄准东京/249
金融大师:乔治·索罗斯/252
索罗斯:华尔街上的“金钱豹”/254
索罗斯的立体布局/258
1997:东南亚金融风暴/263
第十四章 次贷危机:新的金融威胁/265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267
次贷危机的本质/269
金融市场的全球性震荡/270
次贷危机中的美联储/274
次贷风暴登陆中国大陆/278
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280
第十五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货币大战/283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经济现状/285
欧盟的经济现状/287
从泡沫中走出的日本经济/288
人民币VS美元/290
中国石油战略的金融思考/293
次贷危机冲击下的东亚/295
中国的金融安全/297
金融开放风险莫测/300
货币战争中的中国未来战略/302
货币利益的远古之战
人类为了钱而第一次“大规模地动粗”是在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为什么要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呢?说到底还是钱在作怪。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早在公元前第3000纪,埃及就多次发动过对叙利亚地区的征服战争,力图建立和巩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但埃及建立霸权的努力遇到了其强邻赫梯的有力挑战。约公元前14世纪,当埃及忙于宗教改革无暇他顾时,赫梯迅速崛起,在其具有雄才大略的国王苏皮卢利乌马斯的率领下,积极向叙利亚推进,并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马士革的整个叙利亚地区,沉重打击了埃及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约公元前1290年,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约公元前1290-公元前1224年在位)。他决心重整旗鼓,与赫梯一争高低,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地位。为此,拉美西斯二世厉兵秣马,扩军备战,组建了普塔赫军团,连同原有的阿蒙军团、赖军团和塞特军团,加上努比亚人、沙尔丹人等组成的雇佣军,共拥有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公元前128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的第4年),埃及首先出兵占领了南叙利亚的别里特(今贝鲁特)和比布鲁斯。次年(公元前1285年)4月末,拉美西斯二世御驾亲征,率4个军团从三角洲东部的嘉鲁要塞出发,沿里达尼河谷和奥伦特河谷挥师北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进至卡迭石地区,于卡迭石以南约15英里处的高地宿营。位于奥伦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耸立,地势险要,是联结南北叙利亚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军队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埃军试图首先攻克卡迭石,控制北进的咽喉,尔后再向北推进,进而恢复对整个叙利亚的统治。但经过若干次回合,双方却胜负难分。
此后的16年中,战争接连不断,但规模都不大。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战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曾一度回到奥伦特河。虽然赫梯力避会战的策略,但最终还是被打败了。
约公元前1269年,由继承自己兄长穆瓦塔尔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吐什尔(约公元前1275一公元前1250年在位)提议,经拉美西斯二世同意,双方缔结了和平条约。哈吐什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为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再寄给赫梯国王。条约全文用象形文字被铭刻在埃及卡纳克和拉美西乌姆(底比斯)寺庙的墙壁上。
条约规定:赫梯国用黄金向埃及支付战争赔款;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条约签订后,赫梯王把长女嫁给了拉美西斯二世为妻,通过政治联姻,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
后来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的迁徙浪潮,与利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法老的统治,曾经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瓦解之中。赫梯虽然占有叙利亚大部,一度雄视西亚,但战败后,本来就不甚稳固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动摇,不久也开始衰落。
到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纷起来反抗,赫梯国家迅即崩溃。至公元前8世纪,完全被亚述所灭。而在此之前的一千年里,以黄金作为交换媒介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交易已经很普遍了。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天埃及法老做了一个梦,梦里先是出现7头肥肥的奶牛,随后又跟出7头极其瘦弱的奶牛;接着7个鼓鼓的麦穗被7个干瘪的麦穗吞噬了。这个神秘但又似乎很重要的梦境难倒了所有的解梦者,只有刚刚从监狱释放出的约瑟能够解释这个神谕。他说此梦预示着7个丰年和7个灾年,并且向法老建议,在丰收的年份要大量贮存收获的庄稼,以备随后的欠收年之需。法老顿时恍然大悟,并且深受感动。他任命聪明智慧的约瑟为埃及的宰相,并对约瑟说:“在埃及全地,若没有你的命令,不许人擅自行事。”
约瑟是一个聪明而狡猾的家伙,他利用这个预言策划了一个长期的投机战略。在收成好的年份他以低价购进大量粮食,在贮仓中囤积起来。估计农民们当时还暗自庆幸,有“国家干预基金”购进丰年多余的粮食,这样粮价就稳定了。但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当7个歉收年真正到来的时候,约瑟和他的生意搭档——法老展现出了作为投机家的出色才华。
对于一个信奉“神”的人来说,约瑟绝对是在毫无廉耻和肆无忌惮地工作。法老和约瑟利用他们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供应商的垄断地位,强迫购买者接受不公正的价格。他们第一步先将国内的货币占为己有,随着购买者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弱,为了免于挨饿,他们不得不出让自己的牲口,接着这些贫穷的埃及人还要被迫交出土地,最后如果想要生存,他们只能卖身给法老做农奴。至此,人们对这位约瑟宰相彻底失望了。尽管后来农民被允许保留了耕地,但约瑟就此引入了高达20%的收入税。这样,这场投机活动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一整个国家的土地在事实上都落入法老之手。它的成功是持久的,因为这次投机使埃及的自由民沦为法老的附属,并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统治者都可以通过税收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攫取收益。如此规模的投机效果,几个世纪以后的股票大炒家们也望尘莫及。P3-P5
从公元前14世纪的古埃及时代到当今的21世纪,经济领域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着战争,有的是硝烟弥漫的,有的则是没有硝烟的。经济领域从来都是智者们竭尽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奋力拼杀的地方。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在经济领域一展自己的才能,策划或参与策划一起影响千万人的财产和性命的金融风暴,使千千万万人陷入困境和贫穷。他们的金融活动包括金融阴谋构成了一部有关货币投机活动的历史。
本书从货币博弈的角度重新演绎了世界金融发展史,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国际银行家与美国百年战争的关系、美联储的实际操控者、一战与大衰退及其幕后的神秘制造者、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风暴的过程与影响、日本股市崩盘及中国的借鉴意义、恐怖主义袭击及引起的股市动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阴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争斗等,并大胆前瞻了未来全球金融的新格局。这本书开创的新视角挑战了世界传统的货币发展机理及其货币关系的决定机制,并说明了金融是21世纪经济博弈的夺命武器,谁能熟练地掌握它,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新经济框架内的金融投机活动与以往的股市崩溃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投机活动的工具以及操作技术可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运行机制和对投机者本人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手段比以前更隐秘、更具杀伤力。
历史的脚步已经走进2008年,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面临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了,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因素让人们的心理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与恐慌,尤其是广大股民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多。所以人们应该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动态特别是股市,谨防自己的钱财付诸东流。
通过阅读本书,广大读者对世界金融发展史(包括货币大战的开始、货币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银行家与政治家的对抗、世界大战与国际银行家的阴谋等)、次贷危机、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对策、中国股市的现状和未来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为自己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
温总理在今年的答记者问上说:“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我们也应该学会用自己的钱为自己谋求财富。
我们正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金融危机的半山腰上。
——索罗斯
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利益。
——保尔泰
中国这头巨狮已经睁开了眼睛。
——巴罗佐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拿破伦
长期而言,总体通胀是检验通胀是否受控的最佳衡量工具。
——伯南克
人性本身导致了跌市的恐慌和升市的贪婪。
——格林斯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