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亚拉巴马之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吉勒·勒鲁瓦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纸娃娃

士兵们的舞会

突然,我们这个沉睡的城市涌来了成千上万个年轻的士兵,大多是贫穷的小伙子。他们来自农场、种植园和店铺,来自南方旦诸州,而他们的长官则刚刚从军校毕业,来自北方,来自五大湖地区,来自草原(妈妈对我说,自国内战争之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大兵)。

士兵们满脸笑容。他们是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吵吵嚷嚷,然后消失在我们的街道尽头,就像一群群蓝色的、灰色的或绿色的鸟,有的闪着金色或银色的羽冠,有的身上布满深浅不一的斑点和五彩缤纷的小条纹——然而,所有的鸟,不管是军官饭堂里的鸟还是兵营里的鸟,不管是分裂派还是废奴派,如果说不是妥协了,至少是联合了起来,大家很快就重新上路了,要越过茫茫的海洋,前往古老的欧洲。当时,它还不是我们梦想中的欧洲,而是一个让人忧虑的大陆,这种陌生的忧虑意味着战死在一场奇异的战争中。

如果说他们害怕,他们却并没有显露出来。大街上、郊区的机场和训练营中,到处都有舞会。(非常奇怪,是的,这是独一无二、难以解释的事情:没有一个像蒙哥马利这样的小城市有这么多的机场。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这个可笑的小城才成了选拔年轻人的地方,然后把他们送去战斗——人们说是打仗,是行动。)

我至今好像还听见他们发出的巨大的嘈杂声:骄傲的脚步声噼噼啪啪,喧哗声和酒瓶声互相掺杂,好像两万士兵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身躯,一个青筋暴露的巨人,可以听见他的肾上腺素在咆哮,激情难耐。巨大的危险、不可避免的激战和其他暴力,要置人于死地的暴力,好像使这些人更加吵闹、更加幼稚、更加莫名其妙地兴奋。

而我们,南方的美少女们,不知道这些小伙子是怎么看我们的:也许是一群嗡嗡叫着的蜜蜂,一群蜂鸟,也许是一群狂乱的鹦鹉。每天起床和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等着在城里重新炫耀自己。而像我这种喜欢唱歌而父母又没有严加管教的女孩,则是在等待乡村俱乐部或谢里登兵营食堂里的下一场舞会。

爸爸曾想把我关在家里,只要士兵们还在城里,就不让我出去。他是个脸色苍白、胆小怕事的官员,一个太阳下山就睡觉的严肃的法律界人士。也许他把这些士兵当做是没有教养、道德败坏的卑鄙之人,是强奸犯,是杀人犯。明尼——谢谢妈妈——则允许我去乡村俱乐部,但不准去参加其他舞会,也不准去其他舞厅,而且午夜前必须回家。她守候到很晚,等我回家才去睡觉。那是午夜以后的事了。

菲茨杰拉德中尉才21岁,但已经很有才华了。所有流行舞他都跳得很出色,他教我跳土耳其小步舞、马克西舞和飞机舞。他写了几个中篇,报纸上很快就会发表的,他对此很有信心。他很干净,风度翩翩,而且懂法语——正因为他懂法语,他从普林斯顿的军校毕业后就被任命为炮兵中尉。懂法语的人享有特权,他们很快就能升官——尤其是当你干净而注意仪表的话。他衣着讲究,几乎像个花花公子。他的军装是在纽约的布鲁克斯兄弟服装店里订做的,量体裁衣。他穿着橄榄绿的马裤,下面不是绑着破旧的布带,而是穿着一双高高的靴子,淡黄色的,加上马刺,使他看起来不像是真人,倒像是画中的一个英雄。

他不高,是的,但差几厘米的这一缺陷被他瘦削的身材、高高的额头和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感到一种远大的前程在呼唤着你)弥补了。紧身的制服使他显得更加瘦削,而一种疯狂劲儿似乎给他额外增加了一个头的高度。女人们对此都感到吃惊,男人们也同样。他的战友没有一个妒忌他,也不会感到不安,不会的,好像别的男人都接受他的这种魅力并且加以鼓励……我哪天得好好想想这一奇特的现象。  他越是让我心慌意乱,便越让我感到生气。离开你梦想的东西。马上!

是的,每天都会诞生一场新的舞会,我全都知道。我可以在镜子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让自己的舞步跳得更美,让自己开怀大笑。

我用戴着白丝线手套的手抓住俱乐部的男孩和军官饭堂里年轻军官的手。我是泽尔达·塞尔。法官的女儿。未来的大作家的未婚妻。

从我看见他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等他。

一直在坚持,为他而坚持,与他一道坚持,为了反对他而坚持。

在快乐大街的花园里,他弯下腰来看妈妈种的欧洲玫瑰,好像在品尝它们当中最鲜艳的那朵。第一次来我家,他的表现就接近完美。布鲁克斯兄弟服装店裁剪的制服干净得一尘不染,从裤缝可以看出那是出白天才之手;他金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从中间分向两边,好像是用线拉过去似的。

“我叫司各特。”他说。

“很高兴认识你。我叫明尼·马歇·塞尔。泽尔达的妈妈。”

她很不客气地盯着他看,微笑中有一种贪婪的光芒,但没有脱下种花用的手套跟他握手。

几小时后,她对我说:“我不知道你的大兵中尉是否就是你所说的那个舞王,但他无疑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帅的男人。轮廓优美规则,皮肤细腻……肤色如桃,一头金发是那么柔软,就像是桃子上的细毛……真像个女孩子。你无法长时间留住他的。太漂亮的男人对女人来说是祸水。他们肯定会堕落……瞧他的眼睛多蓝啊,天哪!”

“他的眼睛是绿的,妈妈。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这样说,你对漂亮的男人有些什么经验?”

“泽尔达·塞尔,别放肆!你不了解你父亲年轻的时候。相信我的话,我的许多女朋友都妒忌我!”

我是个老男人的女儿。司各特在这一点上跟我相似:我们两人的父亲都很老。老人生的孩子遗传基因会有些异常,司各特说。

男人们在制服里面隐藏些什么?制服会给男人带来些什么?哦,我明白了,我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件制服带给男人的,正是从我这儿夺走的东西。我没有为此而反抗。那种浪漫,我把它留给战士们。我把寡妇、孤儿和残疾人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理解。

但我是个心肠很硬的女孩(但不残酷),我的未婚夫那么青春、那么富有朝气,他是永远不会去打仗的。去他的军饷和升官吧!我为我们俩安排了别的计划,我要制止他上前线。欧洲,我们会拥有的。我们会去,但必须是站在头等舱的甲板上。而且不穿军装。我一生中最美丽的夜晚宣布停战了。司各特在谢尔丹军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他当了雷安将军的副官,或者说是将军从事社交活动的秘书。他们天天举行庆典,不分时间地点。昨天,他们检阅了部队。吹军号,鸣炮。全城的人都赶来看这些失业的士兵,士兵们非常自豪。司各特这个可怜的傻子,骑术太差了,刚刚上马,就当着将军的面摔了下来。将军非常惊愕,但他也像大家一样,拼命忍住笑。

可怜的傻子,舞场里那么出色的骑士却不会骑马。

但他把日常舞会管理得太好了,将军还是很喜欢他,给了他更多的钱,让他在乡村俱乐部和城里的其他地方组织热闹的晚会。他经常带我去,我这个南方的傻妞,从来没有见识过那么豪华的场面。

他很快就要复员了,要走……年轻的男人,只要有点血性,谁会留在蒙哥马利城呢,哪怕是为了爱情?

4个月前,7月27日:司各特派了一辆敞篷马车到快乐大道来接我。法官竖起了眉头,明尼折了一枝玫瑰,别在我的胸前,车夫放下了脚蹬。当我坐着这辆古老的马车穿过城里时,我隐约感到有些羞耻,觉得自己是个傻子,是个骗子——我是个篡权的女人,还是个一夜公主?那是我的18岁生日,我祝愿大家都这样进入成年。司各特动作潇洒,无论哪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都会受宠若惊,但在这种潇洒中,我感到受了冒犯,觉得被人控制了,好像自己成了个玩具——我会骑马,我讨厌那个穿着奇装异服的车夫:我真想亲自去赶那辆马车。乡村俱乐部的贵宾席上,起码有八九个军官,司各特神气地看着他们,充满自豪、傲慢和挑衅。那些年轻人都把自己的那份晚餐和点心让给我,有些人还十分幽默,借着香槟酒的酒劲儿,我们笑翻了天,第一道菜还没吃完就醉眼蒙咙了。“菲茨杰拉德中尉,我的帅哥,你给了我一生中的最美丽的夜晚。”我们俩在舞池中旋转。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下,我们飞舞着,脱离了众人的视线(尽管看不见他们,但我能猜到,感到他们的目光在尾随着我们,偷看我们迎风展翅的舞姿)。“都是父亲的错,”他说,“他让我学舞蹈。沙龙舞,还有形体课、礼仪基础。你明白吗,宝贝?命运刚好相反,我们失去了社会地位,而父亲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困境中,在艰难中,我们接受了我们这个姓氏所要求的和配得上的教育。因为我所拥有的这个姓氏缔造了这个国家,是的是的,竖起你的耳朵!”他唱起了国歌,这陈年旧曲,或者说是平淡无奇的歌曲,穿着节日盛装在此跳舞的孩子和大人,大家都感到非常自豪。国歌是他的曾祖父作的(或者是叔公,被爱尔兰移民弄乱的家谱学让我都不知如何排辈了)。我想就那个先辈的诗开个玩笑:

如果事业是正义的,我们就该去征战

我们信任上帝,这将是我们的座右铭。

我惹他生气了。如果男人神气活现,高谈阔论,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我真想逃离他们,在隆冬季节潜入地底。

然而,最后逃离的,却是男人们。这是他们的特权:他们消失了。那个如此美丽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忍冬和紫藤的味道。现在,我又回忆起那个令人窒息的夜晚,心情复杂,既充满感激,又忐忑不安:性冲动很快就让人按捺不住了。喝了酒之后,我感到很不舒服,突然觉得那八个小伙子在一起不断地乱摸、乱抓、乱抱,互相喂食,互相对骂,然后又互相亲吻起来,不再吻脸,而是吻嘴了,并发出巨大的湿漉漉的声音,他们觉得这就是阳刚之气——天真无辜。出于对我的尊重,他们把我撂在了一边。这是第二天他们自己私下里说的。那时,他们还嘴干舌燥,说话不灵便呢!

同是在这两天,我还来不及寻思自己为什么会产生那种朦胧的感情,为了感谢司各特,我去了城里的一个金银匠家里,让他在一个小瓶子上用银字烫上了这几个法语单词:那个美丽的小瓶子将很快发生作用,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个奇特而让人犯罪的礼物啊!司各特几次弄丢了它,然后大骂自己,责备自己为什么要从上衣口袋里拿出来,最后,他像个疯子一样去寻找。他可以在半小时之内把旅馆的房间或整个屋子翻个遍。可以看到他越来越不安。但究竟担心什么呢?担心失去了他心爱的宝贝,还是怕失去这个宝贝里面的东西——杜松子酒、玉米威士忌或是别的走私来的美国威士忌?

“别忘记我”:这难道不是真话吗?喝酒既是为了回忆也是为了忘却。同一枚奖章的正面与反面。这枚并不光荣的奖章就叫做不幸。

啊!别出声!沉默一会儿。巨大的空白出现了,它好像用棉絮和乙醚包住了我们脑袋上的裂缝。

P19-27

书评(媒体评论)

《亚拉巴马之歌》,多美的书名,具有杜拉斯风格的书名,讲述了一个如此美丽又如此悲惨的故事。

——《世界报》

必须一口气读完的书,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美国人可一定要翻译这部小说啊!

——《费加罗报》

这部“真实一虚构”的小说出自一个大师的笔下。

——《观点》杂志

一部抓人、感人的书,读完不能不让人激动。

——《新观察家》杂志

后记

早在获奖之前,这本《亚拉巴马之歌》就已经摆在我的案头。但我没有细看,法国秋季书潮一下子涌现了六七百本新小说,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每天大包大包寄来的新书,说实话,我有些无所适从。我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我所熟悉的、也是今年龚古尔奖获奖呼声最高的两个名作家——阿梅丽·诺冬和菲力蒲·克洛岱尔。直至这个“国王”(勒鲁瓦Leroy在法文中与“国王”le roi发音相同、拼写相近)击败所有竞争对手,一举夺得法国最重要的这个文学奖时,我才开始认真阅读这本带有浓郁美国色彩的小说。事后,我对作者表示了歉意,说自己其实挺俗的。作者却宽容地说:这很正常。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真能得奖。获奖前一天,他还在家中的花园里种树呢!

《亚拉巴马之歌》写的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妻子泽尔达的故事。这个题材很讨巧,因为菲茨夫妇太有故事了,而且太浪漫、太曲折、太动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哪怕由一个三流作者写出来也会有人看;然而,对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这却是一个危险而富有挑战性的题材: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对“疯狂鸳鸯”的故事不知有多少人写过。如何写出新意?如何突破?尤其当这个作家又是外国人时,这种挑战就显得更加严峻。

勒鲁瓦的聪明之处在于,他首先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他没有像以往的大多数作者一样平面地或主要从司各特的角度来讲述那段故事,而是把自己想象成泽尔达,以她的口吻来叙述她和菲茨的故事,用她的眼睛来看待那个疯狂的年代,以她的心来体验和感受她那暴风雨般的激情和撕心裂肺的痛苦。这就使得作者不但更容易挖掘和把握人物的复杂心理,抒发其丰富的内心感情,也必然更多地把天平倾向于泽尔达,从而颠覆人们对菲茨杰拉德夫妇的普遍看法。在勒鲁瓦的这本书中,泽尔达不再是一个轻浮、浅薄、自私、爱慕虚荣、无理取闹、破坏丈夫创作、影响其前途的疯子,而是一个文学天才。“写作,我懂……我懂得比他早。早在他在第一个本子上的第一页写下第一笔之前,我就懂得如何写作了。”当司各特灵感枯竭,多年写不出一部作品,她却两个月就写出了那本著名的《留给我这曲华尔兹》。她不但是司各特创作的源泉,更是他写作的素材,司各特参考甚至直接抄袭她的日记和书信,还采取欺骗的手段在她的作品中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泽尔达悲愤地喊出:“她那个当作家的主人好像认为,婚约意味着丈夫可以剽窃妻子的东西。”

没错,是泽尔达首先红杏出墙,但那是因为她后来发现,她在司各特那里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司各特和我,我们彼此需要,两人都在利用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爱情,对我来说,只持续了一个月”,那就是与法国飞行员在弗雷瑞斯沙滩度过的那个月。她抽烟、喝酒、走私,当着男孩的面裸泳,还做过比“穿着透明的裙子下水坏一百倍的事。我在曼哈顿所有俱乐部的每张桌子上都跳过舞,裙子掀到了腰部,我高高地架着双腿,当众抽烟,嚼口香糖,喝酒醉得滑到了阴沟里”。在一个妇女尚未走出家门、只能在家中做家务带孩子的时代,她的这些举动显然是对旧习俗、旧道德的一种反叛。她不要父母介绍的“有前途”的未婚夫,而是勇敢地追求自由和爱情,发出了妇女解放的信号。然而,她“最后被困在病房里,变成一个断腿女人,穿着束疯子的紧身衣”,不许参加自己的画展,接受种种非人道的治疗,这种悲剧无疑是对那个男权社会的控诉。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种对前人的“颠覆”不但“颠”出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和批评精神,也、‘颠”出了新意,一个全新的、立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泽尔达有理想、有追求,面对司各特的抛弃、“偷窃”和禁锢,她奋起抗争,谋求独立,写作、画画、学习舞蹈。她很坚强,抱怨、仇恨和指责司各特,但当司各特去世时,这个“怨妇”却又旧情不忘,只念他的好,“我的司各特……别走,留下来陪我。你为什么要走?……你答应过我们将呆在一起的!……如果你死了,如果你真的死了,我也会死的。”她发现,司各特“是一个让人无法生气的王子”,并开始反思:“是我误解了生活,还是我愚蠢的骄傲毁了自己的一生?”

为了塑造好这个人物,作者查阅了有关菲茨杰拉德夫妇的大量资料,阅读了他们的所有作品,还实地走访和考察了他们生活过的地方,参观了他们的住所和博物馆,以至于作品完成后,他还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走出故事,仿佛自己真的成了泽尔达。这种情绪深深地浸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构成了小说的独特魅力。

《亚拉巴马之歌》不是一部传记,也不是在通常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真实+虚构的小说”,所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比传记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小说有更强的可信性。作者没有不顾历史事实随意编造,而是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前提下勾勒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他选择了菲茨夫妇真实故事中最出彩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虚构合理的细节来完善整个故事。这种有目的的取舍和巧妙补充,使书中鲜有杂质,留下的尽是精华。这部作品篇幅不长,但跨度很大,人物不少,事件却很多。它呈线性发展,但一波三折,回忆、插叙、倒叙颠倒了时空,使结构具有立体感。小说的节奏很快,章节很短,暗示着一个剧变中的社会,也象征着主人公短暂而跌宕的人生。作者很快就把读者带进了故事,时而跳跃,时而空白,最后,作者本人也走进了书中,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再作解释和说明。于是,书里书外,台前幕后的一切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小说的现代性和真实感。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涉及到的许多历史人物都使用了真名,如塔卢拉赫、莉莲·吉什、威尔逊等,唯有海明威用了化名。是因为海明威名声太大,得罪不起,还是对有关的事实拿捏不准?但从那个绰号来看,作者对海明威确无好感。事实上,书中的海明威是个十分可憎的小人,“这个胖子只有一个目的:从司各特那里夺得荣誉”,然后诽谤他昔日的朋友和保护者。他极度仇视泽尔达,挑拨菲茨夫妇的关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作者本人的鼎力相助。面对译者开列的长长的单子,勒鲁瓦先生在圣诞假期放弃休息,不厌其烦地作了解释,有的甚至反复解释了好几遍。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译者

2007年12月29日

目录

十一点四十分

 第一章 纸娃娃

  士兵们的舞会

  我一生中最美丽的夜晚

  今晚没有足球赛

  乡下人的王后

  龙卷风

  纽约,比尔特莫尔酒店,2109号套房

  纽约第五大道,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第二章 法国飞行员

  无可救药

  我生命中另一个最美的夜晚

  聚会

  奶妈的别针

  回到母亲家中

  “离开这个临时逗留的地方”

 第三章 节日之后

  鸵鸟

  跳舞

  马尔梅松疗养院

  普昂甘河边

 第四章 回到故乡

  1932年,巴尔的摩,马里兰州

  1932年,和平

  写作,1932年

  1934年,两家诊所和一家医院

  哥哥的故事

 第五章 清教徒之夜

  来访

  1940年12月21日

  12月22、23日

  还给我

午夜十二点

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费尔德大街919号

作者附记

勒鲁瓦访谈

译后记

内容推荐

我用戴着白丝线手套的手抓住俱乐部的男孩和军官饭堂里年轻军官的手。我是泽尔达·塞尔。法官的女儿。未来的大作家的未婚妻。从我看见他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等他。一赢在坚持,为他而坚持。与他一道坚持,为了反对他而坚持。

1918年,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当“南方美人”泽尔达遇到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中尉时,她的生活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菲茨杰拉德发誓要当一名作家,处女作的成功已经表明了这不是空话,成功已经在向他招手。这对郎才女貌的夫妻成了整个纽约的偶像。但司各特和泽尔达还都是孩子。他们过于任性。迨求灵与离的享乐,世俗生活的烈火很快就烧灼了他们的翅膀……

吉勒·勒鲁瓦深入泽尔达的内心世界。体验她的快乐和痛苦,用极为感性的笔触描写了这个非凡女人的传奇一生,成了名的丈夫像食人魔一样吞噬着她,为了生存,她要与命运斗争……

这是真实故事和丰富想象的二重唱,吉勒·勒鲁瓦创作了一部伟大的“美国式小说”。

编辑推荐

再现美国文坛“疯狂鸳鸯”传在奇关于爱情与希望、背叛与毁灭的悲歌。

本书写的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妻子泽尔达的故事。在勒鲁瓦的这本书中,泽尔达不再是一个轻浮、浅薄、自私、爱慕虚荣、无理取闹、破坏丈夫创作、影响其前途的疯子,而是一个文学天才。它呈线性发展,但一波三折,回忆、插叙、倒叙颠倒了时空,使结构具有立体感。小说的节奏很快,章节很短,暗示着一个剧变中的社会,也象征着主人公短暂而跌宕的人生。作者很快就把读者带进了故事,时而跳跃,时而空白,最后,作者本人也走进了书中,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再作解释和说明。于是,书里书外,台前幕后的一切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小说的现代性和真实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