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挑战与应对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本书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这一主题,从意识形态的定义与重要性出发,重点探讨并深入阐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网络等六方面如何进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着重分析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举措。本书稿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加强理论武装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及化解能力。 作者简介 高德胜,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委法律专家库专家,吉林省应用思想教育学会秘书长。近年来,主持二十多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红旗文稿》、《求是学刊》等重要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观点转载。 目录 序言 邓纯东 导言 总体统筹两个大局 建设意识形态安全 一、时代站位:两个大局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二、总体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总体原则:坚决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第一章 何为意识形态 一、从两大意识形态谈起 二、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三、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第三章 政治领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一、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傲慢与偏见” 二、西方国家主导或干涉主权国家政治的阴谋与本质 三、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政治信仰 四、培养公民的国家观念与政治认同 第四章 经济领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需要谈意识形态吗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观危机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值观危机的化解路径 第五章 文化领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 二、文化复古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侵蚀 三、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四、深化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六章 社会领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一、民生问题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二、警惕境外宗教的意识形态渗透 三、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第七章 生态领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一、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二、高下立判,资本主义的“征服”还是社会主义的“共生” 三、强化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四、提高话语权,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路人” 第八章 网络领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挑战及应对 一、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 二、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 四、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引导力 第九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 一、中国的话语权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 四、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现实路径 后记 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从宣传教育、责任机制、 网络阵地等多方面进行加 强和改进, 意识形态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我们仍应清醒认识到,意 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 杂,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 防范工作必须时刻紧抓, 不能松懈。回顾历史,20 世纪 90 年代东欧剧变,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 挫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苏联的意识形态工作出现 了问题,没能够有效应对 和处理国内外因素交织的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致使 苏联全党范围内产生了理 想信念动摇的趋势,进而 导致了苏联社会动荡以及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 。可以看出,作为维护国 家安全的精神屏障,意识 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 中居于重要地位,维护和 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意 义重大。 本书的主旨是通过对国 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面 临的各种挑战进行梳理、 分析和阐释,以通俗易懂 的语言向广大读者宣传意 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本 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 导,梳理了意识形态安全 与国家各领域安全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毋 庸讳言, 意识形态安全的 本质是政治安全,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建设直接关系 到新时代是否能够坚持和 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 项重大问题。同时,作为 一种科学的思想观念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 家建设的各领域都发挥着 引领和指导作用。所以,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并不局 限于传统的政治和文化领 域,还向公民社会生活的 其他领域渗透。本书认为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面临的挑战包括“外源性”和 “内源性”两个方面。“外源 性”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主要 来自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 威胁,“内源性”意识形态安 全风险则是人们在经济社 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 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认知 偏差。本书正是按照这一 思路,详细梳理和分析了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并指 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 断进步,网络已成为意识 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需 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 安全风险。国际层面,网 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主要 来自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国内层面,我国内部的 网络舆论形势依然严峻复 杂,网上舆论工作需要长 期坚持。同时,新媒体的 发展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我们必须营造风清 气正的网络环境,并充分 利用好新媒体,不断扩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 阵地。 本书认为,维护国家意 识形态安全并不是要挑起 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对抗, 国际合作应秉持“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超越意识形 态差异。然而,长期以来 国际话语权一直被西方发 达国家控制,一些西方国 家政客在不同场合攻击中 国和中国制度,中国的国 家形象遭到了损害。面对 这种情况,只有不断提高 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国 际话语权, 才能向世界更 好地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维护中国良好国家 形象,进而巩固我国国家 意识形态安全。 总的来说,“意识形态安 全”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 而又意义重大的理论课题 。一方面,要持续对其进 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及时 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做出 预警判断。另一方面,特 别要加强广大群众对意识 形态安全的学习。既要讲 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 ,也要敢于对各种错误思 想亮剑,明辨是非,从而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 觉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奠定更加广泛的思 想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 主义研究院原院长、党委 书记 邓纯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