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理学导论(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分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作者 张朝//李天思//孙宏伟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4章,以普通心理学内容为主,增加了心理卫生、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每章内容涵盖知识要点、正文、阅读资料及复习思考题等。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公共心理学是体现师范教育的一门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师范类学生教育科学素质的使命,对培养未来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师范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在面向师范教育特色的同时,兼顾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在加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共分14章,以普通心理学内容为主,增加了心理卫生、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每章内容涵盖知识要点、正文、阅读资料及复习思考题等。在全书正义的编写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未尽之意采用阅渎资料、附录的形式进行补充。补充资料和附录的内容多样,既有心理学的小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心理学小测验和心理学动态介绍,还有对所学理论的应用示例,有的则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和延伸。这样既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视野,又增加了趣味性,使其可读性更强。

本书适合师范院校学生作为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亦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还可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和其他对心理学感兴趣者的自学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1 个体的心理现象

1.1.2 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

1.1.3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1.2 心理学的性质、门类和任务

1.2.1 心理学的性质

1.2.2 心理学的门类

1.2.3 心理学的任务

 1.3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3.1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3.2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3.3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1.3.4 心理学的未来

 1.4 心理学研究方法

1.4.1 研究原则

1.4.2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科学的心理观

 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2.1.1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2.1.2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2.2 心理是脑的机能

2.2.1 脑是心理的器官

2.2.2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2.2.3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2.2.4 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反射

2.2.5 内分泌系统

 2.3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3.1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

2.3.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3.3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3.1 个性的概述

3.1.1 个性的一般概念

3.1.2 个性的基本特征

3.1.3 个性的心理结构

3.1.4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2 需要

3.2.1 需要的概念

3.2.2 需要的种类

3.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2.4 其他有关需要的理论

 3.3 动机

3.3.1 动机概述

3.3.2 需要、诱因与动机

3.3.3 动机的种类

3.3.4 动机的冲突与解决

 3.4 动机理论及应用

3.4.1 成就动机理论及应用

3.4.2 归因理论及应用

3.4.3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应用

 3.5 学习动机

3.5.1 学习动机的概念

3.5.2 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

3.5.3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气质

 4.1 气质的概述

4.1.1 什么是气质

4.1.2 气质的学说

4.1.3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

 4.2 气质类型及测量

4.2.1 气质的心理特征及气质类型

4.2.2 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4.2.3 气质的测量

4.2.4 气质类型的分布调查

 4.3 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4.3.1 气质对能力的影响

4.3.2 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4.3.3 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4.3.4 气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4.3.5 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性格

 5.1 性格的概述

5.1.1 性格的概念

5.1.2 性格的结构特征

5.1.3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2 性格理论

5.2.1 性格的类型理论

5.2.2 性格的特质理论

 5.3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5.3.1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生物学因素

5.3.2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家庭因素

5.3.3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学校教育因素

5.3.4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5.3.5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个体主观因素

 5.4 了解性格的方法

5.4.1 行为观察法

5.4.2 自然实验法

5.4.3 自陈量表法

5.4.4 投射测验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能力

 6.1 能力概述

6.1.1 能力的概念

6.1.2 能力与相关概念辨析

6.1.3 能力的种类

 6.2 能力结构的理论

6.2.1 能力的因素理论

6.2.2 能力的结构理论

6.2.3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6.3 能力的发展

6.3.1 能力的发展趋势

6.3.2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6.4 能力的个别差异

6.4.1 能力的类型差异

6.4.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6.4.3 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6.5 智力测验

6.5.1 智力测验概述

6.5.2 科学运用智力测验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情绪与情感

 7.1 情绪与情感概述

7.1.1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7.1.2 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7.1.3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7.1.4 情绪、情感与身心健康

 7.2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7.2.1 基本情绪

7.2.2 与他人有关的情绪

7.2.3 与自我有关的情绪

7.2.4 情绪状态

7.2.5 社会情感

 7.3 常见情绪问题分析与情绪的调控

7.3.1 情绪智力

7.3.2 常见情绪问题分析

7.3.3 情绪的调搾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意志

 8.1 意志概述

8.1.1 意志的概念

8.1.2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8.2 意志行动的心理分析

8.2.1 采取决定阶段

8.2.2 执行决定阶段

8.2.3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8.3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8.3.1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8.3.2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意识与注意

 9.1 意识

9.1.1 意识的基本概念

9.1.2 意识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变化

9.1.3 无意识

9.1.4 自我意识及其形成

 9.2 注意的概述

9.2.1 注意的基本概念

9.2.2 注意的功能

9.2.3 注意的外部表现

9.2.4 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9.3 注意的种类

9.3.1 无意注意

9.3.2 有意注意

9.3.3 有意后注意

9.3.4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者的关系

 9.4 注意的品质

9.4.1 注意的范围

9.4.2 注意的稳定性

9.4.3 注意的分配

9.4.4 注意的转移

 9.5 注意规律与教学

9.5.1 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9.5.2 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9.5.3 巧妙地利用几种注意交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

9.5.4 避免与控制分心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感觉和知觉

 10.1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10.1.1 感觉和知觉

10.1.2 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10.2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10.2.1 感觉的基木规律

10.2.2 知觉的特征

 10.3 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10.3.1 观察及有效观察的条件

10.3.2 观察力的培养

10.3.3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记忆

 11.1 记忆概述

11.1.1 什么是记忆

11.1.2 记忆内容储存的形式

11.1.3 记忆的分类

 11.2 识记

11.2.1 识记

11.2.2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1.2.3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11.3 保持和遗忘

11.3.1 保持

11.3.2 遗忘及其特点

11.3.3 遗忘的原因

11.3.4 复习

 11.4 再认和回忆

11.4.1 再认

11.4.2 回忆

11.4.3 再认和回忆的关系

11.4.4 影响回忆的因素

 11.5 记忆的品质

11.5.1 记忆的敏捷性

11.5.2 记忆的持久性

11.5.3 记忆的准确性

11.5.4 记忆的准备性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思维

 12.1 思维概述

12.1.1 什么是思维

12.1.2 思维的种类

12.1.3 思维与语言

12.1.4 思维的生理机制

 12.2 思维的过程和形式

12.2.1 思维的心智操作

12.2.2 思维的形式

 12.3 问题解决

12.3.1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2.3.2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2.4 想象概述

12.4.1 什么是想象

12.4.2 想象的种类

 12.5 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2.5.1 思维的品质

12.5.2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3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

 13.1 心理健康概述

13.1.1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13.1.2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3.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3.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方法

13.2.1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

13.2.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3.3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

13.3.1 学习心理问题与辅导

13.3.2 个性问题与辅导

13.3.3 人际交往问题与辅导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14章 学与教的心理学

 14.1 学习心理

14.1.1 学习心理概述

14.1.2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14.1.3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14.2 教学心理

14.2.1 教学心理概述

14.2.2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14.2.3 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与优化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心理效应

 A.1 罗森塔尔效应:真诚期待

 A.2 “破窗理论”与细节暗示

 A.3 鲇鱼效应——适时的压力会成为动力

 A.4 同体效应

 A.5 摩西奶奶效应

 A.6 瓦拉赫效应

 A.7 蝴蝶效应

 A.8 配套效应——给孩子合适的“睡袍”

 A.9 齐加尼克效应

 A.10 超限效应

 A.11 过度理由效应

 A.12 苏东坡效应

 A.13 瓦伦达心态

 A.14 暗示效应

 A.15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A.16 得寸进尺效应

 A.17 沉锚效应

 A.18 巴奴姆效应

 A.19 林格尔曼效应

 A.20 名片效应

 A.21 马太效应

 A.22 共生效应

 A.23 责任分散效应

 A.24 触摸的心理效应

 A.25 霍桑效应

附录B 心理测验

 B.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B.2 A型行为问卷

 B.3 气质类型问卷

 B.4 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

 B.5 内外向性格类型测定

 B.6 个性成熟度测验

 B.7 创造力测验

 B.8 职业适应性测验

 B.9 焦虑自评量表(SAS)

 B.10 抑郁自评量表(SDS)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