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
分类
作者 郭杰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书贯穿着这样的一个观点:诗歌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和精神文化传统中形成的艺术形态。作者试图运用现代美学理论、审美价值探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研究古代哲学思想与诗词歌赋的内在联系。本书有较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夏商时代的天命观念及其文化形态

 一 天命观念:思想的核心

 二 巫史卜问:智慧的职业

 三 甲骨文字:文化的载体

 四 青铜饕餮:观念的凝聚

第二章 周代的天命观念及其诗化表现

 一 天命观念:古老的传统

 二 周代思想:自觉的继承

 三 时代特征:“天”与“德”的统一

 四 末世反映:天命的衰落

第三章 周代的礼乐文化及其源流演变

 一 礼乐的源起:从巫仪到政教

 二 礼乐的关系:主辅相依

 三 礼乐的变迁:本质性影响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类型与文化心态

 一 历史定位:一个社会阶层的崛起

 二 类型分析:策士、学士及其他

 三 文化心态:从交换意识到历史责任

第五章 上古民歌习俗与《诗经》对答之体

 一 对答之体:遥远的习俗

 二 男女互唱:《诗经》的艺术表现

 三 绵延不绝:历史意义与影响

第六章 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

 一 文学传统:超时空的回响

 二 艺术结构:惊人的一致性

 三 形象塑造:神性与人性相交融

 四 视点变化:从“他”到“我”

第七章 孔子的诗学思想

 一 孔子:哲人与艺术

 二 “尽善尽美”:功利诗学的奠基者

 三 “文质彬彬”:中和之美的倡导者

 四 “兴观群怨”:诗歌特质的阐发者

第八章 孟子的精神世界

 一 孟子:乱世的哲人

 二 “仁政”:孟子的社会理想

 三 “性善”:孟子的道德思想

 四 “浩然之气”:孟子的个性文采

第九章 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

 一 “道可道,非常道”:本体无限性与语言有限性的悖论

 二 “‘道路’(Weg)即道(Tao)”:本体观念的跨文化回响

 三 “诗与思的近邻关系”:从本体无限性转向审美无限性

第十章 陶渊明诗歌风格之阐释

 一 “平淡”:一位诗人和一种诗学理想

 二 “自然”与“平淡”:性格与风格

 三 “平淡”的艺术内涵:作为一种风格

 四 余言:总归“平淡”还是并不“平淡”

第十一章 欧阳修人生历程及其文学成就

 引言

 一 寒苦家境走出的俊彦青年

 二 投身改革,积极参与“庆历新政”

 三 从“醉翁”到“六一居士”

 四 杰出的文学家、文坛盟主

第十二章 元好问诗歌创作及其诗学贡献

 引言

 一 诗人的时代

 二 家世与早年生活

 三 避乱南迁

 四 家居登封

 五 三为县令

 六 癸巳之变

 七 “家亡国破此身留”

 八 读书山下的遗民生涯

 九 杰出的诗歌成就

 十 《论诗三十首》

第十三章 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

 一 生命意识:作为一种人文精神

 二 立德、立功、立言:生命意识的基本表现

 三 怀古、饮酒、山水:生命意识的泛化现象

第十四章 古典诗歌艺术鉴赏举隅

 一 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读楚辞《渔父》

 二 眼观风波浩荡,胸怀日月运行:读曹操的《观沧海》

 三 睹新春之景,咏乡思之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四 仰望泰山,志在高远:读杜甫的《望岳》

 五 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读李清照的《如梦令》

 六 夏夜的图景,丰年的欢乐:读辛弃疾的《西江月》

第十五章 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传统的渊源与发展

 一 诗文融合:鲜明的民族特征

 二 先秦两汉:诗文融合的渊源

 三 魏晋南北朝:诗文融合的形成

 四 唐宋时代:诗文融合的高峰期

 五 明清时代:诗文融合的新局面

附录一 诗学二题

 一 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理论

 二 公木的诗学世界

附录二 书评二则

 一 中国上古诗歌的历史文化观照——评姚小鸥的《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

 二 广阔的视野,崭新的高度——评周惠泉的《金代文学论》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