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精神/大国精神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黄相怀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是英国精神?这个在历史曾屡遭外来入侵和征服的国家,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帝国;这个在文化上颇受讽刺和嘲弄的国家,却成为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最重大影响的国家;这个不曾有任何政治功业可夸耀的国家,却成为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祥地。

这个曾经在全盛时期,统治着超过3亿世界人口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充满复杂矛盾而又难以把握的国家,引发了无数学者的研究。

让我们走进《英国精神》,从一个个的小故事中去窥视英国崛起的谜底吧!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用剧情展示的方式,截取能够体现英国精神的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教育等方方面面,以点睛之笔穿插勾连,以多棱镜的方式、蒙太奇的手法,以一个个小故事串联成一幕幕英国精神活剧,重新形塑英国精神的外观,传达英国精神的内涵,追溯并解读了其大国崛起的历史渊源、根由之谜。

目录

推荐序

序:英国精神的多向度审案

第一辑 请不要忘记自己是英国人

 第一节 英国人的伟大之处

 第二节 请不要忘记自己是英国人

 第三节 吃掉苹果把的英国人

第二辑 对于原则问题,丝毫不打折扣

 第一节 岂不影响了你的声誉

 第二节 高贵的人将受到高贵的统治

 第三节 自信者,人生之王

第三辑 这样的国民,你怎么能够跟人家比呀

 第一节 让敌人自乱阵脚

 第二节 你们自以为可以这样击败我们吗?

 第三节 英国人给中国的忠告

第四辑 重新开始,向前迈进

 第一节 决不放弃

 第二节 同生死、共患难

 第三节 法国人会逃跑的

第五辑 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 英国人的征婚启事

 第二节 攻心为上

 第三节 英国人评出的最佳笑话

 第四节 为空气征税

 第五节 正中下怀

第七辑 本来不该,它凭什么

 第一节 英国富强实基于此

 第二节 让我们尽可能在死前争取光荣

 第三节 在英国,从商不如从政

 第四节 英王的权力所在

 第五节 英国人的政治是用英磅计算

第八辑 高贵的自由

 第一节 高贵的自由

 第二节 爱的故事

 第三节 不爱江山爱美人

第九辑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本身

 第一节 小题大做英国人

 第二节 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老

 第三节 比金子还贵的东西

 第四节 伟大的回报

 第五节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第六节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十辑 什么也阻止不住我们

 第一节 工业革命是一场财富和繁荣的收获

 第二节 你须为上帝辛劳致富

 第三节 英国绅士与法国女人

 第四节 英国人的守时

第十一辑 为了真理,坚决站在一起

 第一节 珍惜科学、尊重科学吧

 第二节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第三节 人并不仅仅是为自己而生存

 第四节 做妈妈的妈妈

 第五节 人的悔恨

试读章节

“约翰牛”是英国人的绰号。这个雅号是英国人自己取的,出自16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兼宫廷御医约翰·阿布斯诺特的政治讽刺作品。

阿布斯诺特在1712年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名叫《约翰牛的历史》,该书的主人公约翰牛就是英国的人格化、形象化。

作者笔下的约翰牛,是个英国“自由民”,为人粗暴冷酷,桀骜不逊,颇有些牛劲。他盛气凌人、欺辱弱者,如果谁流露出对他稍微不满的反抗情绪,他立即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势。作者通过这个赳赳武夫的形象,暗喻当年英国的专横跋扈.抨击“民权党”(英国自由党的前身)的好战策略。显然,这个绰号最初含贬斥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约翰牛”的形象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由最初那个身强力壮、满脸横肉的中年船长形象。变成了一个年过半百、五短身材的矮胖子。于是漫画上出现的“约翰牛”,是个头戴宽边礼帽.足蹬翻口皮鞋.身穿茄克衫的绅士摸样。当年那种杀气滕滕的气概收敛不少,其原来的贬义似乎变成了褒义。“约翰牛”逐渐变成了一位饱经世故的实干家形象,他的行为成了英国人的标准行为。这样一来,john bull这个词语就成了英国人或者英国的代名词了;而与之相关的john bullism就指“英国精神”、“英国习气”或“英国的典型性格”;john bullist则常指“英国迷”。

约翰牛的性格

在外国人的眼中,英国人的“牛”性又是怎样的呢?意大利作家、著名记者路易吉·巴尔齐尼对此有形象而生动的描述:

“他们死守着,或确切地说,他们过去全都常常死守着,而许多人现在还在死守着使其伟大和强大的美德——他们从本国的土地、四周的海洋、天气以及他们历史的变迁中所吸取的美德。这些美德来自:面对怒海飓风或一连几周等待无风静海结束的航船水手;听命于无法预报的天气,立足于荒凉土地上的农民;北方惊涛骇浪、浓雾弥漫的海上渔民;渺无人烟的野地里的孤独牧羊人;荒郊野岭里的狩猎者:遍布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在敌军骑兵冲击下毫不退缩的方阵中的士兵:掠夺成性的海盗,还有战斗在沙场上的骑手。或许,这些美德在骑手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在狩猎场或在尸横遍野、喧嚣迷乱的战场上.要对付一头跳跃不止的野兽或是强大的敌手,骑手除了反应敏捷并勇

英国国旗。英国国旗由代表英格兰的红色圣乔治十字,代表苏格兰的白色圣安德鲁斜十字和代表爱尔兰的红色圣帕特里克斜十字组成。英国国旗也被称为“Union Jack”,(直译为“联合杰克”,这一名称来自于海军舰船上的联合旗帜),其具体含义是一个君主统治下的三个国家。英国国旗上图案的意义就是三个守护圣人的十字。气十足以外,还要表现出沉着与镇静,他必须双手不动,全身放松.重心放在正中。确实,正是艰苦的生活教会了英国人如何表现得勇敢、机智、耐心,看得远,自我克制,或者表现得一如既往。”

英国式的求人与亲热

老舍曾撰文说英国人,文中提到:

求人帮助是必不可免的事,就是在英国也是如此;不过英国人的脾气还是以能不求人为最好。他们的脾气即是这样,他们不求你,你也就不好意思求他了。多数的英国人愿当鲁滨孙,万事不求人。于是他们对别人也就不愿多伸手管事。况且,他们即使愿意帮你忙,他们是那样的沉默简单,事情是给你办了,可是交情仍然谈不到。当一个英国人答应了你办一件事,他必定给你办到。可是,跟他上火车一样,非到车已要开了,他不露面。你别去催他,他有他的稳当劲儿。等办完了事,他还是不理你,直等到你去谢谢他,他才微微一笑。到底还是交不上朋友,无论你怎样上前巴结。假若你一个劲儿奉承他或讨他的好,他也许告诉你:“请少来吧,我忙!”这自然不是说,英国就没有一个和气的人。不,绝不是。一个和气的英国人可以说是最有礼貌,最有心路,最体面的人。不过,他的好处只能使你钦佩他,他有好些地方使人不便和他套交情。他的礼貌与体面是一种武器,使人不敢离他太近了。就是顶和气的英国人,也比别人端庄的多;他不喜欢法国式的亲热——你可以看见两个法国男人互吻,可是很少见一个英国人把手放在另一个英国人的肩上,或搂着脖儿。两个很要好的女友在一块儿吃饭,设若有一个因为点儿原故而想把自己的菜让给友人一点,你必会听到那个女友说:“这不是羞辱我吗?”男人就根本不办这样的傻事。是呀,男人对于让酒让烟是极普遍的事,可是只限于烟酒,他们不会肥马轻裘与友共之。P4-6

序言

英国,这个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家。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国家的面积只有24万平方公里,而且是个岛国,其任何地方距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在其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却统治着世界上人口超过3亿、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成为“日不落帝国”。

这一个在历史上曾屡遭外来入侵和征服的国家,却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帝国;这一个在文化上颇受讽刺和嘲弄的国家,却成为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最重大影响的国家:这一个不曾有任何政治功业可夸耀的国家,却成为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祥地。这一定是它盗取了宙斯的天火,窃走了波塞冬的金叉,掌握了上帝的密钥。

提到英国,人们首先想到一些专属于英国的词语,比如,英国绅士,这是一个在精神气质上有类于贵族但在行为规范上又与之有差别的群体,从而有研究者从中提炼出了“绅士道”这样一个文化概念。再比如,“约翰牛”,这是一个饱经事故又颇有些牛劲的实干家形象,经过渲染,john bullism从而成为了“英国习气”或“英国的典型性格”的代称。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之伟大,总是以其民族精神为支撑的。但,作为一个对世界政治历史关注比较多的研究者,我始终以为,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之所以伟大,总是以多面向的民族精神为内涵的。正如中华民族并不只是勤劳勇敢一样,英吉利民族也并非仅仅是“绅士道”和“约翰牛”,或者再加上“英国病人”。

如何展现作为“复杂综合体”的英国精神呢?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谚云:一个英国人,一个呆子;两个英国人,一场足球:三个英国人,一个不列颠帝国。我以为,把一个个英国的人或事分开来讲,难免得到一个呆板的形象。用剧情展示的方式,截取能够体现英国精神的方方面面,以点睛之笔,穿插勾连,形成一幕幕英国精神活剧,让事实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家体会,恐怕是展示英国精神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或许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三个英国人身上看出一个不列颠帝国。

在英国精神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普世主义色彩。大文豪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了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这种普世主义色彩。体现在英国以及英国人的方方面面,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教育、理性、冒险、事业等等。这种普世主义对于英国精神——英国文明和价值观——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应一个大国的角色,正在逐步学习成为一个大国。如英国一样,中国之成为大国,总是以其文化与文明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著称。我想,在中国具备文化与文明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前提条件里面,恐怕离不开向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学习与借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国家,可能就是英国。

如果读了这本书,读者能够深刻体会这个被拿破仑蔑称为“小店主的国家”的民族精神——我肯定这一点,因为这是第一本系统勾绘英国精神的专门书籍——如果对于学习、生活和性情有所助益的话,那么,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是为序。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赵海立教授

书评(媒体评论)

  英国人从不依逻辑去行事,而是靠着他们的触角去行事的。他们完全不能了解别人的意见,他们深信英国人的工作方法是惟一正当的方法,英国人的食品是惟一精美的食品。

——林语堂

英国人不爱着急,所以也不好讲理想。往坏了说,他们只顾眼前;往好里说,他们不乌烟瘴气。他们不爱听世界大同,四海兄弟,或那顶大顶大的计划。他们愿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走到哪里算哪里。成功呢,好;失败呢,再干。英国兵不怕打败仗。这种骑马找马的办法常常使人以为他们是狡猾,或守旧;狡猾容或有之,守旧也是真的,可是英国人不在乎,他有他的主意。

——老舍

英国的历史文化虽然不及中国悠久,但她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却不亚于中国。从政治方面来说,英国是近代宪政民主的发源地,英国的国会开启了代议民主与内阁制民主的典范。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黄藿

英国就是这样,一个发达的二流国家,其精华绝对是世界一流,像布莱尔所说:“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大,但是最好。”但说到底我们的平均国民素质自然比不上人家,距离并不小。

——文学硕士、资深翻译黑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4: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