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和提高读者精神素质的最好老师。它们是大师们对不同时期百态生活和百样人性的再现、总结、提炼与升华,所以透过一篇篇优美的作品,我们不仅发现了什么是人生中最值得学习与珍视的,也知道了什么是不值得去浪费生命和时间的。
本书收录了美国作家麦高的经典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怪人怪事怪美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麦高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和提高读者精神素质的最好老师。它们是大师们对不同时期百态生活和百样人性的再现、总结、提炼与升华,所以透过一篇篇优美的作品,我们不仅发现了什么是人生中最值得学习与珍视的,也知道了什么是不值得去浪费生命和时间的。 本书收录了美国作家麦高的经典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本书为麦高的又一新作《怪人怪事怪美国》,全书分为美国的小镇生活、亦敌亦友鱼兽鸟、衣食住行人间事、美国的深入研究和幽幽默默过一生,前四辑是叙述美国的文章,主要包括美国的南瓜比傻瓜多,静观万物皆自得,秋去冬来宜喂鸟,美国人也穿裤子,美国总统的运动趣闻,美国人与狗,三教九流,条条大路通天堂等作品;第五辑则收录了一些幽默小品,供读者们消遣。 目录 战争中的幸运者(代序) 第一辑:美国的小镇生活 财迷·过剩·游牧民族 美国的小镇生活 美国的南瓜比傻瓜多 为求健身走商场 我在美国做义工 静观万物皆自得 我太太一年找到三个工作 我家来了个美国人 我在美国赌场输掉两百美金 第二辑:亦敌亦友鱼兽鸟 “猪”类拔萃人物 北美猎鹿记 大西洋上赏鲸记 秋去冬来宜喂鸟 处女岛上处女游 追寻长篙到康桥 龙虾不聋也不瞎 呔!大胆的美国鼠辈!拿命来! 那年,我追踪夜莺 第三辑:衣食住行人间事 美国总统的运动趣闻 美国人也穿裤子 世代交“剃” 迷你裙保卫战 吃“饺”子老虎 草鞋·布鞋·金缕鞋 天下无难事,就怕美国人 什么是ABC? 洋人与裸体 烦恼生在头发里 如此突然是中年 第四辑:美国的深入研究 美国人与狗 美国人与性 美国人喜欢打官司 怪姓处处有,美国何其多 千奇百怪的美国地名 美国的国会图书馆 美国也有洋泾滨 三教九流,条条大路通天堂 第五辑:幽幽默默过一生 我喜欢当作家 数学害我五十年 中国特产白五类 我多么喜欢打个喷嚏 我丈夫要出书(代后记) 试读章节 过剩 过剩的名字叫丹尼。他生下来就患精力过剩症。他的病不是最重的,但也不太轻。吃药可以使他安静,但也使他呆滞,更影响他未来的身心发展.所以医生主张尽量少用药物。 过剩六岁时变成我们的邻居,我们立刻就了解精力过剩的意义。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惹麻烦。他身上经常带伤,但受伤的好似不是他的身体,而是别人。仍然到处闹、到处碰。 他来我们家玩,总是马不停蹄地在房中奔走。玩不了三分钟就和我儿子打到一起。我儿子虽和这个美国孩子同岁,但却比他高大。打起架来丹尼经常吃亏,但他却从来不吸取教训,总是先向我儿子找麻烦。有一次二人一上校车就打,一直打到下车。校车司机报告了校长,校长罚他们二人一星期不准坐校车,二人只好走路上学。走路时二人打成什么样子,就没人知道了。 我们房前的路灯经常坏掉,原来是过剩把灯泡当成标靶,用气枪把它打破的。路旁的信箱不断出现凹凸伤痕,也是过剩用木棍把它敲打出来的。五月里我们后院柏树下的草鞋兰盛开,他一朵朵拔下来揉成碎片。 他爸爸让他养了一条狗,半夜无法入睡时,他便起来伴狗在街头狂奔。 《圣经》上说你要爱你的邻居,还说人家打你的右脸,你也把左脸伸过去。但像丹尼这种孩子,实在是惹人生气,有时真想把他拉过来,狠狠把他揍一顿。不过他父母是很好的邻居,我们只好忍受。 医生说精力过剩的孩子在长大后便超脱此症,恢复正常。可是丹尼一直到人高中仍无复元希望。精力过剩的孩子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勉强读完高一便被学校开除。不久他在餐厅找到一个工作,工作消耗他大半精力,不过他下班回家仍经常惹祸。 有一天我感到四周忽然静下来,好像缺少了点什么。见到丹尼的父亲时便问了一句:“我怎么很久没看到丹尼了?” “我把他踢出家门了。”他父亲回答。 游牧民族 当游牧民族到我家时,我才知道他叫塔德。 其实我早就见过他,但一直没记住他的名字。 塔德住在和我们的街平行的一条街上。在第一个街口向右转,第四幢房子就是他的家。房子很大,很漂亮。院前是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后院有一个大游泳池。邮政局的邮筒就在他家附近,我寄信就经过他家门口。 塔德是我儿子的同班同学,我们经常从儿子口中得知他家如何富有。没想到三年不到,塔德竟变成游牧民族。 先是塔德的父亲在四十二岁时便因心脏病去世,然后他母亲找了一个男朋友来同居。这个男人吃里爬外,不久便把塔德父亲的家财花光。他母亲只好卖掉房子,住进公寓。 塔德的母亲本来就喝酒,经过这些打击便经常大醉,醉得人事不知。搬走以后的情形我们便不太清楚了。 那一天下班回家,内人对我说塔德的母亲又住院戒酒,塔德无处栖身,现在在儿子房间。儿子问我们可不可以让他暂住我们家中。我们深深同情他的遭遇,便答应他住下来。 后来我们才知道,塔德恨母亲,母子二人水火不能相容。塔德早就不断在外流浪。东住几天,西住几天。住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他在我们家一住就是两个月,暑假将尽,学校马上开学,我们只好要塔德打电话给他母亲,把他接走。不久他母亲便来了电话。她说她不是好母亲,也无力照顾塔德,要求我们收养或收留他。她说塔德一定愿意,因为他很喜欢我们家。她还说市政府会发救济金给我们,足够塔德的生活费用。我知道当地政府对贫穷儿童很慷慨,很多贫民窟的单身母亲都不怕孩子多,因为孩子多就可多领救济金,生活得更好。 太太和我商量了三天,内心实在是一种痛苦挣扎。假如我们不收留他,他的前途没人敢预料。但内人身体不好,最怕孩子吵。他那么大的一个男孩子,在家实在不怎么方便。而且暑假他就读高一,正是最难管教的青少年时期。我们实在没有把握把他管教好。 考虑完毕,我们便打电话给塔德的母亲,告诉她我们没办法收留他。最后他母亲要求我们让塔德再住一个星期,等他哥哥退伍后,他便可去和哥哥同住。 一个星期以后的一个早晨,塔德便提着那只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我们家,我送他到公交车站。我没敢问他哥哥的情形,因为问了可能会令我更担心。我也不敢安慰他,因为一安慰,他一定会流泪。他如一流眼泪,我便不忍心让他离去。 看着他上了市内公交车,我才发现自己是个很冷酷的人。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们已很久没听到塔德的消息。不论他的情况是好是坏,我们一直对他怀有无限歉疚。 在此我们给他永远永远的祝福。P6-8 序言 我在台湾是文艺界的小卒,在大陆更是默默无闻。这本书是我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书。 读者可以看出来我写的文章多与美国有关。除了小说与散文以外,我大约写了一百多万字有关美国的文章,赚了不少稿费。但瞎子不点灯省不下油钱,到今天并没发财,也不知道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 赚钱当然是件幸运事,但最幸运的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有点离奇,经历了两次战争,一直在炮火中成长。从讨饭吃的幼年到美国留学,我自己没花一文钱。战争害了我大部分同伴,却成全了我。大学毕业后我到了美国。 美国人人想去,但像我一样光着屁股到美国的人并不多。 我说光着屁股只是比喻之词,并不是真的光着屁股,而是比光屁股还光,我是欠了一屁股债到美国的。现在的青年人只喜欢读欢乐与发财的文章,不喜欢战争与受苦受难的故事,所以我在此仅对自己做简短的介绍。 我生在山东泗水县的卞桥镇(现在叫泉林镇),除了麦高以外,我的另一笔名叫汴桥,就是为纪念这个小镇的。因为祖父打过一次花钱的官司,父亲遭过一次绑架,后来又是日本的入侵,我们家越过越穷,最后已无以为生。所以父亲带我们出外逃难,逃到了峄县城。说峄县你可能没听说过,枣庄和台儿庄比较有名,它们就是峄县的两个大镇,现在的峄县城变成了枣庄市的一个小区。 穷人似乎到哪里都穷,在峄县城的日子也不好过。让人家破人亡的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幸好共产党与国民党打起内战。我说“幸好”有点幸灾乐祸,但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点幸运。当时我们家仍然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只好开始第二次逃难。父亲是个穷教员,实在无力带着一家六口冒险,只好把我和大弟送出家门,让我们二人随着学校开始从峄县向南流亡。那时我正十三岁。流亡时都是校长老师出外向当地单位求救,我们学生才有饭吃。求救不成,我们就到街上讨饭吃,坐火车时(流亡学生向来坐霸王车,从不买车票)就下火车到月台上抢饭吃。 流亡到湖南衡山县时,我们七八个人为了找一位郑达三牧师讨饭吃,去了长沙。到长沙时已经天黑,只好在车站月台的水泥地上睡了一夜。我们挤在一起,把衣服都脱下来盖在身上。第二天很早就被冻醒,醒来才发现我们的衣服全被偷走。那是九月,天好冷,我们穿着内裤冻得全身发抖。我们没办法时会用衣服换大米充饥,现在衣服也没有了,只剩下内裤。也顾不得路人围观,我们从火车站一路走到了长沙韭菜园。找到了郑牧师,他收留我们住了两天,吃了六顿饱饭。吃的是白米饭抹牛油。教会也发给我们每人一套橘红色的棉袄棉裤。这种颜色虽然没流行过(为了引人注意,有些修路工人和消防人员穿这种颜色的衣服),但现在我一看到橘红色的衣服就感到温暖。除了那套衣服以外,我在美国打猎也穿那种颜色的衣服。 从长沙回到衡山县的李家大屋,国民党节节败退,共产党不久便来到衡山。我们既然跑了那么远,只好再向南逃亡。一直逃到广州。经历了一年.我们从峄县到徐州、上海、杭州、赣江、湖南、广州,最后到了澎湖,坐的是105号登陆艇,时间是民国三十八年,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1949年。 到澎湖的山东流亡学生联合中学共有八个,大约八千人。它们是烟台联合中学、昌维临时中学、海岱临时中学和国立济南第一、二、三、四、五个联合中学。兵荒马乱中的流亡学生像乞丐,抢饭吃时也有点像强盗,不怎么受人恭维。当时的台湾省长陈诚不准像乞丐的学生登陆台湾本岛,我们的校长和山东乡长只好安排我们到澎湖。 到达澎湖我们的灾难仍未停止。那时的国民党的防卫司令官是李振清。我们学生也不知道山东教育界与李振清有什么安排,反正我们一到澎湖就住进了防卫司令部。第三天我们接到大同学的秘密传话,要我们吃过早饭听到哨子便向司令部门外冲,我们不要当兵。 哨音一响,我们好几千人便一起从房中跑过操场,冲向司令部大门。但到了大门口我们停住了。卫兵刺刀已上枪,门口的机关枪也对准了我们。 僵持了不久,司令官李振清坐着吉普车来了。他拄着拐杖登上司令台,他大声骂“他妈的!你们不当兵谁当兵?”李振清是山东人,行伍出身,打仗时负过伤,所以走路需要拐杖,他把拐杖往讲台上一摔向台下挑战:“有种的上台来!” 有三个学生首领随声上了司令台,李振清一声命令,他身旁的卫兵,抓住第一个上台的首领,一刺刀刺向他胸前,学生一躲,刺到他的右臂。血流下来,顺着白袖子向下流。 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学生们害怕了,很多人对着操场中间的“国旗”跪下,如不是祈祷,就是不敢再往下看,有人暗自流泪,吓哭了。 所有的学生立刻编兵。编兵的立刻剃成光头。光头比较好找,纵然跑出军营,也很容易抓回来。 剩下来的女生和三百多个比步枪矮的小孩子不能当兵,只好送到当时的马公小学暂住。后来经过山东教育界的奔走,李振清为我们成立了“国立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我就是三百多个小孩子中的一个。真的很幸运,我没在流亡途中饿死,也没被迫当兵,最后还有书可读。这三百多个小孩子中后来有很多人有不平凡的成就。 “国立”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后来迁校到台湾彰化县员林镇,更名为“国立”员林实验中学。目前台湾大概有七八本书是报导和研究这个学校的,因为它太独特了,在澎湖那段期间是一部恐怖与谋杀、有血有泪的历史。 二次大战和国共内战中使无数人家破人亡,无数人流离失所,几乎没有人在战争中得到好处。我这个穷苦人家的乡下孩子若留在家乡。恐怕连中学也读不起。没想到却因战争从中学一直读到大学,然后到关国留学。 因为国民党“政府”在台湾安定下来,对我们这批无家可归的学生不得不照顾,我们靠政府公费读完初中及高中。高中毕业我考入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也是公费学校,吃住不要钱。 1964年去关国读书时,我的路费、学费、保证金全是向朋友借来的。因饿怕了,担心毕业后不能在美国找到工作,所以便选择了快速的图书馆系。一年半修完硕士,找到工作之后,州立图书馆便替我申请了绿卡。我一直在新罕布什尔州州立图书馆工作,它是全州最大的公立图书馆,我从小职员一直做到编目部副主任。 虽然图书馆的薪水不高,但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我从中学就喜欢写作,高二就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在编目部工作时几乎所有的新书都经过我的手。书的序言我都要溜上一眼才知道一本书的内容。知道内容才能编目。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便带回家细读。我写有关美国的文章可说是顺理成章,写来不太费工夫。我工作的一部分是选择新书,选书就要每天读书评。很幸运,美国有很多书评报章杂志,找资料不难。我曾用我的书评常识替台湾的两个杂志写过三年的书评专栏。别的不敢吹嘘,书评我至少读过万篇。有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没有神助,但会努力写。 因为我在美国工作那么久,我写的美国比较充实,不是走马观花文章。文中所用的统计数字可能有偏差,这事在所难免。因为今天的数字。明天可能就有变化。 遇到好书我也翻译,我翻译了十五本书。加上这本书,我有十一本是创作。翻译虽然轻松,稿费也与创作相差无几,但它们终究不是自己的作品,我早已不再翻译,而开始写些幽默文章。如《我多么喜欢打个喷嚏》和《丑男心事谁人知》,读者一看书名就知道是幽默文集。这些书都是在台湾出版的,大陆读者大概读不到。大陆百花文艺出版社替我出版的《原汁原味的美国人》中大部分文章都很幽默。这本书仍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对百花文艺出版社和编辑李家文先生在此特致谢意。 我写幽默文章是出于本性,因为我本性就非常幽默。美国的幽默文章非常流行,我受美国文章的影响很深。另外,我没什么才气,写的小说与散文与古往今来的名家相比,自叹弗如,所以只好落荒而逃,走上旁门左道.开始写幽默文章。 有个关国作家说“死很容易,幽默很难”,这句话本身就很幽默,我深有同感。写幽默文章并不简单。美国有很多幽默文章高手,中国大陆却寥寥无几,台湾倒有几个。洋人认为我们中国人不够幽默,其实中国人很幽默风趣,主要的是洋人读不到中国的幽默文章,便认为中国人都是刚毅木讷.不苟言笑的动物。幽默文章总要有人写,相信也一定有人读。我看透世事,认为人生也不过是一个大幽默。 我写普通文章也非常重视幽默,有时有点离经叛道,荒诞不经,但在台湾有人读,因为这些文章都在台湾报纸上发表过。 这本书共有五辑。前面的四辑是叙述美国的文章,第五辑是幽默小品。 献丑。请指教。 后记 麦高在2002年出版了第十九本书,书名是《丑男心事谁人知》这里就是麦高太太替麦高写的序。她写得既深刻又风趣,特在此一字不改地转载。 既然又出一本新书,所以就要写一篇新序。 麦高每次替自己的书写序都犹豫再三,不知如何下手。并不是他不会写,而是左右为难。出书人都想在序中自我吹嘘一番,以便名扬中外,日进斗金。但麦高不愿吹嘘,又不愿不吹嘘,写起序来总是掷笔三叹,欲说还休。 我是沉默大众妇女群中的微末人物,本不敢替他写序,但忝为人妻,看到丈夫写序的痛苦表情,好生不忍,只好被他赶鸭子上架,替他写了。而且他还劝说我们结婚四十多年,一直保持距离,相敬如宾,写起序来绝对公正客观。另外他还说这是不按牌理出牌,别人都是找显赫名人写序,他却找来个无名小卒。 假如写书像生孩子,我丈夫这本书是在难产中降生的。他的上本杂文集在1994年出版,屈指一算,已有八个年头。 八年抗战可以把日本打败。企业家喜欢“八”字,八年间可以大发特发,富甲天下,麦高却仅能写出一本书。与那些多产作家相比,他实在不算什么文艺界的热门人物。他有点孩子气,专会调皮捣蛋,也许可算一只文艺界苍媚. 不过话又说回来啦,虽然慢,他还算有恒心。很多才气纵横的作家来到美国便销声匿迹,不再写作,原因是他们找到赚钱更多的工作。麦高却断断续续,对作家这个头衔制造了藕断丝连的危局。有悬疑,也有紧张。在亲友正担心他要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时,他却又发表了一篇文章。 麦高是个矛盾动物,我一直不太了解他。最初我不太懂他为什么那么辛辛苦苦地写文章,认为他是为了逃避洗碗才出此下策。后来才发现他写文章完全是为兴趣,很难说是为名为利。 麦高在美国有工作,薪水足以糊口。若是为利,他不必折腾好几个星期写一篇仅仅赚三四十块台币(三十五元台币换一块美元)的文章。有位开餐馆的朋友每小时给他十五块美金他都不去当晚间的管账。若是为名,就更替他难过。我在台湾教书时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听到过麦高的大名。原来这个学生是自己的儿子。 作家多数不是好丈夫,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特别会制造垃圾,几分钟撕掉的稿纸就塞满垃圾桶。最讨厌的是经常扰人清梦。他写稿写到深夜两点忽然把人叫醒问:“太太,梦魇的‘魇’怎么写?” 我揉着眼睛回答说:“讨厌……” “谁讨厌?”他还理直气壮:“不要随便骂人!” “咯咯,”我忍不住笑笑:“讨厌的厌下面加个鬼字。” “早知这么简单就不问你了。你再去睡吧!” 说完他又埋头稿纸,毫无歉意,认为我睡觉也像他写稿一样简单,倒头便可入睡。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再来谈他的书。 他这本书由健行出版社出版,叫《丑男心事谁人知》,共有四个单元,包括三十四篇文章。作家都不识数,这是我替他数的,应该不会错。 他住过两岸“三”地,大陆十多年,台湾十多年,美国三十多年。这些文章都是他在美国工作时抽暇写的,所以题材涉及美国的比较多。三十四篇文章多数刊于《联合报》缤纷版及美国的《世界日报》。其中刊于缤纷版的最多,几乎占了一大半。《联合报》是台湾数一数二的报纸,能登上这个报纸的文章,可说已经过考验。麦高本来是写传统小说和散文的,近来忽然不务正业,写起幽默荒诞文章来。缤纷版偏爱幽默风趣文章,这正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经常把文稿寄给缤纷版。书中多数文章与他的前一本《我多么想打个喷嚏》一脉相承,能幽默的地方绝不放过,不能幽默的地方则走入荒诞。他认为人生苦短,每天活得那么严肃,实在是一种很重的负担,不如轻松滑稽一点好。有一夜小偷破窗而入,麦高竟抓住机会,和他讲了个笑话才让他逃走。 除了生性滑稽幽默以外,他还接受了美国文艺潮流的影响。我来美国后,很早就感觉到美国报章根本不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仅登一些幽默杂文、体育、妇女家庭专栏及报导文学文章,而且幽默杂文越来越受读者欢迎,最近终于压倒了其他文章。目前美国幽默杂文很受读者的欢迎。幸或不幸,台湾近来也卷入此一潮流,麦高可说是躬逢其盛。 除了尽力幽默以外,他也要求完美,把文章一改再改。有时稿子寄走后他马上接二连三再寄修正稿,编辑先生一定不胜其烦。他虽尽力写好,但作家认为好的书却不一定有销路。此书能够出版,实是不幸中之大幸。首先要谢谢诗歌出版社的蔡文甫先生青睐,很快接受了麦高的书稿,这本书才能与读者见面。 除此之外,他要特别感谢老友中央研究院主任秘书陶英惠先生在百忙中替他改正、校对。 另外他也给我一张好几千人的名单,要我在此一一提名致谢,但因为名单太长,只好忍痛割爱,请各位厚爱他的亲友多多原谅。你们不要口出怨言,太太是有权削减丈夫的预算的。 最后他要谢谢各位买书的读者。这本书虽叫《丑男心事谁人知》,但丑男的心事我全知道,他最怕没人读他的文章。假如有人出示市政府颁发的乞丐证明书(在英国当乞丐要领许可证),麦高一定会赠送一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