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卿足下:
你勤于发扬美好的道德,在政治清明的时代登上了官吏名册,光彩的声誉迅速传扬开来,幸运得很,幸运得很!
远在异国他乡,从前人们为此悲伤;想望你的风采,不由得怀念起你来,怎么能不依依不舍呢?先前蒙你不嫌弃我,从远方寄来回信答复,又劝慰又开导,情意非常诚挚,超过了骨肉至亲,在下虽然不才,能不深受感动!
自从开始投降,直到今天,自己万般无奈,只是独自呆坐,心里忧愁痛苦。一天到晚什么也看不到,只看见那些异族男女。我臂上戴着皮套袖,住在毛毡搭成的帐篷里,以便遮挡风雨;吃着擅味的羊肉,喝着腥味的牛奶,用来充饥解渴;想要抬起头来说说笑笑,高兴高兴,可是跟什么人做伴呢?眼前只有胡人地方厚厚的冰雪,边塞一带冻裂的土地,耳边只是听到悲凉的寒风呼呼地响。深秋九月,天气寒冷,塞外野草枯黄,夜间不能入睡,侧耳细听,远方处处吹响胡笳,牧放的马儿发出悲鸣,有人吟唱,有人打呼哨,连成一片,四面响起边塞的声音。早晨起来坐着听,眼泪不知不觉地就流下来。唉呀!子卿!在下到底什么心境,能不悲伤吗?
跟你分别以后,心情更加无聊。想到上有年老的母亲,临到年迈还遭杀戮,妻子、儿子是无辜的,也一起被当作鲸鱼屠杀了。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情,让世人为我悲叹感慨。你回到祖国受到赞扬,我留在匈奴蒙受耻辱,这都是命运哪,怎么办呢?我出身于文明礼义的国家,却进入了风俗愚昧落后的地方,背弃了君王和母亲的恩义,长期流落在蛮夷的部落里,悲伤啊!使先父的子嗣,反而成了戎狄一类的人,一想起来更加悲伤了!我功劳大,罪过小,没有得到君王体察,辜负了我的小小的心意。每次一想起来,当时就不想活了。在下并不畏惧刺穿胸膛来表白自己,割断脖子来表明诚心,只是想到国家对自己已经不抱希望了,自杀没有什么益处,恰恰能够加重耻辱,所以我每次由于忍受耻辱心中愤激,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往往却又苟且偷生了。身边的人看到在下这样痛苦,便用那些不堪入耳的音乐来安慰我,让我振作起来。然而这种外国的音乐,听了只会令人悲伤,更加忧愁苦闷罢了!
唉呀!子卿!人们互相了解,最可贵的在于互相知心。前一封信仓促写成,没有完全表达我心里的话,因此再简要地说一下。当年先帝交给我步兵五千,出征偏僻遥远、人迹罕至的地方,五位将军都迷失了道路,在下单独遭遇敌人,展开激战。我带着行军万里的干粮,率领徒步作战的军队,从大汉天朝的疆域走出来,进入了强悍胡人占领的地方,用五千官兵,抵抗十万敌军,驱使疲乏无力的士兵,迎击刚刚装备的骑兵。即便这样,仍然斩杀敌军将领,拔取敌军旌旗,追击败退逃走的敌人,全部消灭,不留痕迹,杀了敌人勇猛的头领,使得三军将士,士气高涨,视死如归。在下不才,很少担当重大任务,心里觉得这个时候的功劳,恐怕难以胜过了。
匈奴败退以后,全国发兵,重新挑选精锐的士兵,人数之多,超过十万,单于亲临战场,调兵遣将,四面包围。汉朝军队是在外国作战,匈奴的军队是在本地作战,两者不能相比;汉朝军队是步兵,匈奴军队是骑兵,实力相差悬殊。疲乏的士兵再次作战,而且要用一个士兵对付一千个敌人,在这种形势下,还要带着伤痛,拼命杀敌,争先恐后。战死受伤的人堆满了原野,剩下不到一百将士,而且都撑着病体,连武器也扛不动了。然而在下一声呼喊,受伤有病的士兵都爬起来,举着刀枪指向贼寇,匈奴骑兵吓得仓皇逃走;直到刀枪都用完了,箭也射光了,人们手里连一尺铁器也没有了,到这时候还光着脑袋奋起呼喊,争着冲锋陷阵。当这个时候,天地为我震动发怒,战士为我含着血泪。单于估计再也没有办法抓住我了,便想带着军队回去。然而叛国的奸贼教单于继续追赶,于是便让他们又来进攻,因此在下没有突围出来。
从前高祖皇帝率领三十万兵马,被围困在平城。在那时候,勇猛的将领像云一样多,谋划的大臣像雨一样密,然而仍然七个昼夜吃不上饭,仅仅能够突围出来。何况我所处的情况难道容易有所作为吗?可是那般当权管事的议论纷纷,轻意责怪在下没有宁死不屈。然而在下没有宁死不屈,是自己的罪过。子卿看我难道是苟且偷生之辈,舍不得死的人吗?难道还有背弃君王、母亲,扔掉妻子、儿子,反而认为这是有利于自己的人吗?可是在下没有宁死不屈是有目的的。本来是想如前次信中所说,要报答主上的恩德呀。在下的确认为白白死去不如建立名节,灭绝名声不如报答恩德。从前范蠡不因为会稽被围乞求投降的耻辱而自杀,曹洙不因为连续三次战败的羞辱而去死,终于替勾践报了仇,为鲁国雪了耻。在下心里是迫切向往这一天罢了。哪里想到,愿望还未达到,仇恨却结成了,计划还未实行,骨肉亲人却遭受了刑罚。这就是在下所以仰望苍天,拍打胸口,流下血泪的原因哪!
足下又说:“汉朝给功臣的待遇不薄。”你是汉朝的臣子,怎能不这样说呢?从前萧何、樊哙遭到拘捕囚禁,韩信、彭越被剁成了肉酱,晁错被斩首示众,周勃、魏其侯被治罪,其馀辅佐天子即位、建功立业的人,贾谊、周亚夫之类,的确都是闻名当世的人才,怀着将相的才能,然而受到小人的谗害,都蒙受了遭祸丧身的耻辱,结果使这些怀有才能的人遭到毁谤,才能不能施展。贾谊、周亚夫这两个人的离开人世,谁不为他们痛心呢?我的先祖李广将军,功绩、智谋高出天地之上,道义、勇气在三军中占首位,只是由于没有得到显贵大臣的欢心,自杀于辽远的边疆之外,这就是功臣义士所以扛着铁戟长叹的原因哪,为什么说不薄呢?再说足下从前用乘着单车的使臣的身份,前往有一万辆兵车的匈奴国去,遇上匈奴内乱的时候,不愿受到污辱,以致拔剑自刎,无所顾惜,辗转流离,受尽辛苦,几乎死在北方的原野里;壮年奉命出使,满头白发回来,年老的母亲去世了,活着的妻子已经改嫁。这是天下很少听说过的,从古至今所没有的。外族的人尚且赞美你的气节,何况身为天下的主宰呢?在下以为足下将会享有分社土垫茅草的待遇,获得封为诸侯的赏赐;听说你回到汉朝,赏赐不过二百万钱,官衔不过典属国,没有一尺大小的封地,用来奖励你的功劳。可是那般压抑功臣、嫉妒贤能的属臣,全都成了万户侯;皇亲贵戚、贪婪奸佞之流,全都成了朝廷的执政大臣。你还是这样,在下又有什么希望呢?
而且汉朝因为我没有宁死不屈而严厉惩处,因为你坚守气节却给了很少一点赏赐,想让远方的属臣听到消息受到鼓舞积极献身,这实在难了!这就是我所以每次回顾以往并不感到懊悔的原因。在下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可是汉朝也有负于我的德义。从前的人有这样的话:“虽然怀有忠心没有表现出来,也能视死如归。”现在我即使真的能够安于以死报国,然而主上难道还能不忘掉我吗?男儿活着不能成名,死了就埋葬在蛮夷地方,谁还会低头弯腰跪下叩头,对着朝门请罪,让舞文弄墨的文案官吏捏造罪名呢?希望足下不要再指望我回心转意了!
唉呀!子卿!还能有什么说的?相距万里,交往断绝,道路不通,在下活着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死后成为另一个地方的鬼,无论活着死后,永远跟足下分开了!希望代我向老朋友们致意,努力为圣明的君王效劳吧。足下留下的儿子身体很好,不要惦记。望你努力保重自己。希望时常借着北风,继续赐予教诲。李陵顿首。
P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