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插图本)/全球百大名著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斯陀夫人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汤姆叔叔的小屋》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有其局限性。它描写了两组身份、命运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人物。作者怀着无比同情的笔触,描写了不同类型的黑奴形象:汤姆的情爱、忠厚、勤劳、助人,以及他俯首贴耳的性格特征,通过作者的笔跃然纸上;而伊莱扎、乔治等则体现了不服黑奴制,奋不顾峰争取自由的斗争形象。同时,作者也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奴隶主形象。小说正是通过这些各具性格、思想的人物烘托出主题。虽然,在美国“汤姆叔叔主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专指阿谀奉承、惟命是从的双相贬词,但综观本书,我们却始终体悟到形象涵义的艺术力量。

内容推荐

书中塑造了崇尚基督精神、逆来顺受的黑奴汤姆,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伊丽莎与乔治冲破重重磨难,最终逃到加拿大,获得自由。忠诚善良的汤姆却被辗转卖掉几次,最终落到一个残暴的主人手里,由于不肯说出逃跑的两个女黑奴的下落,被主人活活打死。这部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黑奴的悲惨遭遇,赞扬了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一部分觉悟了的奴隶主。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截然不同的命运的描述,告诉读者,敢于反抗,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才能获得新生。

目录

一 好心人

二 母亲

三 丈夫和父亲

四 小屋之夜

五 黑奴易主的心情

六 发现逃跑

七 母亲的挣扎

八 逃亡生活

九 议员也是普通人

十 黑奴的离开

十一 黑奴的梦想

十二 合法交易里的平常事

十三 教友村

十四 遇见伊娃

十五 汤姆的新主人

十六 女主人及其见解

十七 自由保卫战

十八 奥菲莉娅的经历及见解(上)

十九 奥菲莉娅的经历及见解(下)

二十 托普西

二十一 肯塔基

二十二 花埘草凋

二十三 恩瑞克

二十四 不祥之兆

二十五 小福音使者

二十六 归天

二十七 世界末日来临

二十八 团聚

二十九 丧失保障的人们

三十 黑奴交易所

三十一 途中

三十二 黑暗之处

三十三 卡西

三十四 混血女人的经历

三十五 母亲的纪念品

三十六 卡西和埃米琳

三十七 自由

三十八 胜利

三十九 计谋

四十 殉道者

四十一 小主人

四十二 真正的鬼故事

四十三 牧原

四十四 被解放的人

四十五 跋

试读章节

一 好心人

二月的某天黄昏,天气依然寒冷。P城一间布置典雅兼做餐厅的接待室里,两位绅士相对而坐。虽称做“绅士”,但实际上,其中一位实不配称为“绅士”。他身材矮小,长相一般,但趾高气扬,一看便知他是那种混迹于社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势利小人,他的穿着反倒与他的气质相配,谈吐间也始终带有粗鄙、猥亵的话。室内的摆设和情调都说明希尔比的家庭生活殷实、安逸。现在这两个人正商量着某件重要的事情。

“我想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希尔比说。

“希尔比先生,这太难为我了。”对方边回答边举起酒杯,看着客厅的灯。

“赫利,汤姆不是普通的奴隶,不管要他做什么,他都值极高的价码。他做事稳重、为人诚实,我的农场就靠他才能井井有条。”

“是黑人式的诚实吧?”赫利为自己斟了一杯白兰地。

“是真正的诚实。他为人善良,十分能干,头脑也灵光,而且他笃信上帝。在一次野外布道会上,他人了基督教。从此,我的一切,包括钱、房子、马匹都由他管理。”

“但没人相信黑奴会对上帝真正虔诚!”赫利挥挥手,“不过我相信。今年,我最后一批送往新奥尔良的黑奴中就有一位很虔诚,听他祷告,还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他性情温和,话不多,只因卖主急着卖才让我捡了个便宜。不错,笃信上帝的黑奴能让我多赚一些钱,但冒牌的信教者就不同了。”

“汤姆是个真正的基督徒。去年秋天,我派他一个人去辛辛那提取回五百美元的巨款。我说:‘汤姆,因为我知道你笃信上帝,所以我相信你不会趁机逃跑。’汤姆果真没有失信。后来我听说有人怂恿他,他只说:‘我不能失信于我的主人。’你要知道汤姆对我的重要性。如果你还有一点儿良心,你应该让他抵掉我所有的债务。”

“我敢说我拥有一个商人所应有的良心,我还会为朋友赴汤蹈火,但现在的生意难做啊!”赫利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又倒了一些酒。

“赫利,到底怎样你才会答应呢?”希尔比打破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默说道。

“难道不能再添上一个男孩或女孩吗?”

“真的没办法。若不是情势所逼,我才舍不得卖掉任何一个奴隶。”

这时门打开了,一个约四五岁的男孩走了进来。他圆润的脸上有一对浅浅的酒窝,一头卷曲的黑发,浓长的睫毛下,一双炯炯的大眼睛好奇地朝屋内打量。他穿着一件鲜艳的红黄格罩衫,衬托出他那黝黑、清纯的美,一分自信夹着几分腼腆的神态,都表明了主人对他的恩宠以及他对主人恩宠的熟稔。

“哈里,捡起来!”希尔比边吹着口哨边扔了一把葡萄干。

孩子来回拾取主人的赏赐,模样惹得主人大笑。

“过来,哈里。”希尔比喊道。哈里走了过去,希尔比轻拍着他满头的鬈发,并抚摸着他的下巴,“唱首歌、跳个舞给这位先生看。”于是,孩子便唱了一首在黑人中颇为流行的欢快歌曲,他的嗓音清脆、圆润,他舞动着身体,动作和歌曲的节拍完美地搭配,还不时做一些滑稽的动作。

“太棒了!”赫利扔几瓣橘子给哈里。

“你再学学库乔大叔患风湿病时走路的样子。”希尔比吩咐着。

孩子马上装出四肢残疾的样子。他弯着腰,拿着主人的拐杖,以跛脚在房间里挪动着。他学老者拉长自己的脸,使那张本来稚气的脸布满皱纹和愁容,还不时吐痰。两位“绅士”被逗得捧腹大笑。

“再让我们看看老罗宾斯长老唱赞美诗的样子吧。”

孩子把小脸儿拉得更长了,一副严肃的样子,再以平静、低沉的鼻音唱了起来。

“我看就这样吧,”赫利突然拍打着希尔比的肩膀说,“再加上他,你的债就抵消了,这样够公平吧?”

此时,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位大约二十五岁的第二代混血女子走了进来。从她的外表,一看就知是那孩子的母亲。合身的衣着衬托着她那苗条的身材,纤细的手及圆润的脚踝使她的外表更加端庄。赫利面露贪婪地观察着女黑奴身体的重要部位,当她发现时,脸上立即泛起了一抹红晕。

“伊丽莎,有事吗?”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希尔比问道。

“对不起,先生,我找哈里。”孩子看到母亲,便蹦蹦跳跳地跑到母亲面前,并向母亲炫耀衣兜中的战利品。

“你带他出去吧。”

女奴抱起孩子走了出去。

“老天!真是好货色,”赫利向希尔比称赞道,“送这个女人到新奥尔良绝对能大赚一笔,我见过有人花一千多块还没买到这么美的女黑奴。”

“我没想靠她发财。”希尔比打开一瓶酒,并问赫利对酒的评价以岔开话题。

“味道很好,希尔比先生,是上等酒!”赫利称赞道,然后像熟人似的拍拍希尔比的肩又说,“把那女奴隶卖给我吧,要多少钱你说!”

“不可能,即使你付与她等重的金子,我妻子也不会答应的。”

“哎,女人都这样小家子气,那是因为她们没有金钱概念。如果告诉她们能买几只表、多少个小饰品,她们就会改变主意了。”

“赫利,不行就是不行。”希尔比语气坚定。

“好吧,但我一定要那小孩,你知道,即使添上他,我也是作了很大的让步。”

“你要小孩做什么?”P1-4

序言

看“全球百大名著”,享受经典阅读的快感

当今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舟车劳顿到一日千里,从鸿雁传书到电子邮件,人类用智慧和经验不断地进行着除旧创新。但在人类文明的更迭变迁中,总有一些事物是我们永远无法割舍且历久弥新的,世界名著即是如此。

世界名著是全人类的文明财富,特定的历史时代赋予了它鲜活的精神和深刻的内涵,使之包含着穿越时空的见识和真理,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史迹和人类的苦乐善恶。名著的魅力,就在于百看不厌,经久不衰,就在于能够常读常新。

现在常常有人抱怨说,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哪里还有时间去读书,更何况是世界名著,还不如去看一下实用类的图书。浮躁的社会让许多人都变得急功近利,而这些人大都忘了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变得聪慧、善良、睿智、谦虚……许多优良品质的塑造都得益于阅读经典名著。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这世界太过复杂时,不妨让我们回归到最纯真的原点,去呼吸最澄净的空气,去享受最地道的原汁原味……

特此,我们组织一批中外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专家与知名翻译家,精心打造了一套独具权威的“全球百大名著”,志在为读者构筑一座经典书籍的心灵伊甸园。我们的选材标准:精选世界上名气最大、影响最大、价值最高、流传最广者;含历史、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童话、民间故事等多种文学体裁;涉及到军事、科学、爱情、婚姻、哲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正如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洛亚所说:名著之多,我们已经无暇一一问津,要想念前人的选择。一个人兴许会看错,一代入也兴许会看错,而整个人类不会看错的。

让我们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心情来俯首拜读。我们相信在阅读“全球百大名著”的全程中,会让您的内心一直充斥着阅读的快感。阅读的快感是早就憧憬的一本书,终在书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被发现,在未阅读前便已欣欣然。阅读的快感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融入角色中,阅读的感觉是激动人心,妙不可言的。随着剧中人物同悲喜同怨恼,甚至于深陷其境不能自拔。阅读“全球百大名著”的最大魅力即是快感不会随着阅读的结束而烟消云散,恰如恋爱与旅游,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仍会令人心驰神往,无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感觉,均化为美好、快乐的幸福生活片段。阅读也是如此。早期开始的阅读快感和记忆定会让我们难以忘怀,甚至会铭记一生。

最后,引用伟大的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及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的一句话与读者共勉:阅读所有的优秀名著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进行交谈,而且是一种经过准备的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别的,那都是思想中的精华。

看“全球百大名著”,让我们阅读并快乐着!

后记

我常收到来自各地的信件,想知道故事的真伪。故事中涉及的情节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大多是我或者我的朋友亲眼所见,书中的人物也大部分是我或者我的亲友见过的原型,而且许多语句也曾经是当事人的原话经人转述或是我亲耳所闻。

现实生活中的伊丽莎,无论容貌还是性情都被如实地写入书中。依据她的说法,我塑造了汤姆叔叔坚贞隐忍、忠实诚信的性格。其中普吕的事件,是我一位兄弟亲眼所见的,我又从他的叙述中演绎了烈格雷的形象。

全国到处都有汤姆这样的悲剧,还健在的目击者仍数不胜数。在南方的法庭上,凡是控诉白人的案件中,黑人的证词根本无效。因此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奴隶主残酷无比,完全不顾虑他的暴虐会损失一个奴隶,而对手又是个顽强至极、决不屈服的奴隶时,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有时候,这些残酷的事件传人众人耳中,他们的评论却往往比事情本身更令人寒心——这种事情有可能偶尔会发生,但不能代表全部。如果新英格兰法律明文规定:老板可以摧残学徒,甚至折磨至死,那么人们是否能以如此平淡的心情来讨论这一事件呢?奴隶制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本身固有的不公正现象。

“珍珠”号被拦截以后发生了许多令人不齿的事件。最使它名声败坏的是进行拍卖混血女孩的勾当。作为此案的辩护律师,霍勒斯·曼先生曾叙述:“一八四八年‘珍珠’号轮船起程远行,船上有七十六个来自哥伦比亚想逃跑的黑人。我是这艘船船员的辩护律师。这些逃亡者当中有许多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其中有个女孩叫伊丽莎白.拉塞尔,她被奴隶贩子抓获,准备送到新奥尔良的拍卖市场。看到如此美丽的女孩子身陷厄运,大家纷纷筹钱想赎她,筹金总额达一千八百美元。阴险的奴隶贩子并不就此罢手,仍然将她运到新奥尔良。幸运的是,她半路就患了重病,不治而亡。这群人中还有一对姐妹,姓埃德蒙森,也在被贩卖之列。她们在即将被押送拍卖市场前,姐姐去旅馆寻找主人;哀求他看在上帝的分上放她们走。可那个卑鄙的奴隶贩子却说,她们今后会享有荣华富贵,若想舍弃这些,就是不识抬举。姐姐回答说:‘不错,今生今世也许能够享富贵,但来生来世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最终她们还是在拍卖市场上被卖掉了。后来,听说她们被人以高额赎金救回来了。”从霍勒斯·曼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有许多个类似埃米琳和卡西的例子。

圣克莱尔乐善好施的性格在现实中也有迹可寻。在此我要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有位年轻的南方贵族带着男仆抵达辛辛那提。男仆虽然对主人情意深厚,却还是趁机逃走了,被收留在一位教友会会员的家。这位教徒一向以收容逃亡的黑奴闻名遐迩,主人寻线拜访他。教徒接待了这个主人,和他讲述自己的看法,主人才渐渐平息了怒气,因为这是他从未想过的观点。他说,如果能够与仆人当面谈,只要仆人还想获得自由,他一定成全。于是主仆二人见了面,主人问男仆是否对宅里的生活感到不满。

男仆回答:“不,您对我是那么宽厚仁慈。”

“那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

“主人,也许有一天您会出事,到那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我希望自己是自由的人。”

主人思考了一会儿说:“设身处地想,我也会这样做。我给你自由!”

他给男仆写了自由证书,并请教徒替他存一笔钱,留给男仆将来使用。他还给男仆写了一封信,满怀善意和劝导之情。我曾经看过这封信。但愿我能够公道地评论,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使我们对人类仍抱有希望。可是是否随处可见如此优秀的人呢?

多年来我一直拒绝看关于奴隶制的书,也不愿谈论这个问题。因为对奴隶制的研究使我痛苦无比,我相信随着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奴隶制必将消失。但我在自由的北方土地上听到某些善良仁义的人和一些基督徒,居然宣扬着要让逃亡者重新受奴役和制约,他们认为基督徒有责任尽力实现它。真是无知啊!他们根本就看不清什么是奴隶制,假如知道奴隶制的本质,他们绝对不会持有这种看法。基于此,我萌生了描写奴隶制的想法,尽量用生动写实的笔法向读者揭开奴隶制的面纱。

我在书中概略地描述了黑奴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如此无助和悲哀,甚至会使人濒临崩溃的边缘。许多在世的老人回忆里仍然留有过去凄惨的痕迹,有的母亲为了免遭生离之痛,被迫杀死自己的孩子,然后再自杀。美国政局的立场和基督教义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那么,我们怎能尽述这无数的悲剧呢?

我呼吁美国的公民关注此事,并且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尽力。美国的母亲们,因为你们爱自己的骨肉,所以学会了爱别人。你们在孩子的摇篮旁曾度过了一段最圣洁、最美好的时光。想想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中你们如何用母爱督促他们进取向上;想想你们为他们的成长而担忧振奋;想想你们对上帝祷告,让他们永远善良、公正。我诚挚地请你们向那些可怜的母亲施舍一些怜悯吧,她们也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可是却被法律制度剥夺了爱护、教导自己骨肉的权利。万恶的奴隶制造成了一幕幕惨剧,难道你们能够容忍这样的罪恶,维护它的存在与蔓延吗?

事实上,美国人纵容奴隶制的合法化,他们始终对奴隶制抱有容许的态度。我多么希望这不是事实啊!

假如自由州的人公正明理,正确引导儿女,他们就不会成为罪恶昭彰的奴隶主;不会容许奴隶主在美国的土地上肆虐横行;也不会买卖奴隶。许多黑奴在被不断地买卖中辗转到了北方的城市,难道除了南方人该被指责,剪他人就不应该担当这项罪名吗?北方的母亲、男人和基督徒们,你们应该看清自己的过错,不该一味谴责南方人。

每个人都该具备判断力,决定自己能够做出多大程度的努力,至少可以让自己的正义感和怜悯心在四周的同情气氛中传扬开来。那么请你们反省自己的情感吧!是否与基督精神一样圣洁伟大?抑或是受制于冷漠狡诈的社会现实而变得有所偏移?除此之外,你们还拥有祈祷的力量。你们既然能够替国内外所有的非教会人士祈祷,那么也请你们为那些处境悲惨的基督徒祷告吧!

然而还有另一种奇迹。许多离家弃子的奴隶有幸得到上天的帮助,从奴隶制的黑暗地狱中逃脱,来到自由州的沿海地区。他们脱身于一个基督教义和人伦道德贫乏混乱的制度,所以本身根本不曾接受完善的教育,他们意志脆弱,需要你们的帮助,向你们求教文化知识和基督精神。

基督的信徒啊!难道你们不该为非洲民族尽一份心力以弥补伤害吗?难道美国的教会和学校该拒绝黑人吗?难道黑人不该向基督控诉他们所受的耻辱和欺凌吗?难道基督可以容忍种种迫使他们逃离国土的暴虐行为吗?如果这种局面再不改善,将会有凄惨的后果等着美国人,美国人怎能不恐惧呢?

上帝高瞻远瞩,在非洲给他们安置了一个避难所。然而教会不该因此而抛弃了拯救非洲民族的重任。

刚刚脱身奴隶制的黑人没有社会阅历,甚至没有为人处世的经验。许多黑奴到北方的自由土地上寻求生存,北方的基督教会应该收留他们,让他们沐浴在基督的爱里,为他们提供接受学校教育和共和主义教育的机会。当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渐臻成熟时再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少数北方人始终坚持着帮助黑奴接受教育,并且也有了成效,一批出身于奴隶阶层的杰出人士,渐渐赢得了财富、名誉和教育,他们自身的禀赋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我一直居住在奴隶制横行的几个州相邻的地方,常接触些曾经沦为奴隶的黑人。我家里曾有过黑奴,为了让他们也能受教育,我让他们和我的孩子一起在家里听课,因为没有学校肯让他们入学。有些黑奴后来到加拿大从事传教工作,黑人具备如此优秀的潜质,确实令人欣慰。获得自由的黑人总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他们为了使儿女将来能接受系统教育,往往努力不懈。其实,黑人的资质相当不错,学新知识很快。

斯陀教授曾任教于俄亥俄州雷恩神学院,他提供了一些有关自由黑人的数据给我,数据中的黑人现在都居住在辛辛那提。这些材料足以证明,黑人即使得不到特殊帮助,他们过人的才能仍然会展现。

记忆中父亲曾雇佣过一个老婆婆当洗衣妇。她女儿非常勤快,与一个奴隶结为夫妇。为了给丈夫赎身,她勤俭持家,很快就存了九百美元。她把这部分赎金先付给主人,只要再有一百美元就可以赎回丈夫了。可就在此时她丈夫不幸去世,九百美元被主人独吞。黑奴重获自由后,他们身上固有的勤恳、隐忍和忠诚的特质都会显露出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今时代局势动荡,不时会有剧烈的影响动摇着整个世界。美国能否处于安全保障之中呢?对于一个缺乏正义、不伸张正义的国家来说,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隐忧。

上帝亲自统治的国家即将出现,在这个国度里神的意图将被实现。但是谁能耐心地等待神显灵的那一天呢?“当这一天来临时,上帝会在我们当中降临,指责所有欠债的无赖,欺凌孤寡的恶徒和寄人篱下、不肯劳作的懒者。他将惩治所有欺压者,让他们尸骨无存。”

这些严厉的谕旨不正是针对一个缺乏道义和正义的国家而说的吗?基督的信徒,当你们祈祷那属于耶稣的国度实现的时候,是否曾想到:全能的先知总是在拯救他的子民时,也惩治所有的罪恶?

可是上帝仍然仁慈宽容,给我们时间去挽救祖国。在上帝眼里,南方和北方都一样有罪,基督教会本身也犯下了严重的过错。让我们获得救助的唯一方法就是忏悔、伸张正义和仁慈。所有邪恶和残酷手段必会遭受上帝的惩罚,这是一条不会更改的、严酷的法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2: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