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宋(帝国书生意气)/读史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铮强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月光宝盒,让你可以穿梭时空到中国古代的某个王朝去旅游,那么你一定要选择北宋。因为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北宋社会与现代生活最为接近。高雅,浪漫,繁华,精致,品质卓越,这些都是北宋的标签。

内容推荐

北宋是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理学的诞生,儒学在北宋实现了复兴,儒、道、佛三家也开始相互交汇地深入发展,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北宋完成了唐朝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运动,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占据了六家。

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黑胖子,喜欢喝酒、赌博。他武功高强却防范武人,瞧不起文人却又喜欢重用文官。这个人文化不高,算计不深,倒是有点大大咧咧。他的好处在于重义气,人脉之广超乎想像。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人最后混成了成功人士。

作为一名资深的阴谋家,赵晋确信阴谋正在实施中。

如果你要去开封府找包青天包拯大人,你一定要仔细核对年份,包大人并不是长年在开封府上班的,他任开封尹的时间仅有一年半左右。如果你恰好与包拯同朝为官,而包拯刚好担任谏官,那你要注意了。虽然宋朝官场上利用职务之便捞点好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时因太清闲办公室里找不到人也很正常,不过包拯在大家还是注意点,不然你就等他弹劾你吧。对了还有,千万不要找人打听包大人身边的大帅哥展昭,压根没这号人。

目录

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赵匡胤

1.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001

2.千里送京娘 003

3.军官生涯 004

4.出门靠朋友 007

5.点检为天子 009

6.陈桥兵变 010

7.宋朝建立 012

8.杯酒释兵权 013

9.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015

10.皇帝的睡眠问题 017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 普

1.赵普的秘密 019

2.危险的遗命 020

3.以天下为己任 023

4.完美的阴谋 025

5.雪夜访普画轴 027

6.何以能负周世宗 029

7.皇弟政治势力的养成 031

8.罢相与封王 033

9.悔恨与焦虑 035

10.程德玄与酒 036

11.又见兵变 039

12.政敌卢多逊 042

13.政治是可以交易的 044

14.不可触摸的真相 046

落落中原几将材:曹 彬

1.庸将负盛名? 049

2.“良将第一” 051

3.儒将风度 053

一国君臣如病狂:赵 恒

1.大哥得了疯病 057

2.野心勃勃的二哥 059

3.百余年来第一位太子 061

4.依赖型人格的养成 062

5.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065

6.恼人的御驾亲征 067

7.完美的用阵图 069

8.相公睡着了,鼾声如雷 071

9.我只要现在的太平 073

10.澶渊之盟 074

11.王钦若与寇准 076

12.再做一番大事业 078

13.封禅大典 080

14.我希望变成上帝 082

开封有个包青天:包 拯

1.狸猫换太子 085

2.朴学大师修订《七侠五义》 087

3.仁宗皇帝的身世 088

4.假皇子冷青案 089

5.嫂娘的故事 091

6.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093

7.包公怒铡陈世美 095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1.范仲淹与滕子京 098

2.范仲淹与吕夷简 100

3.将军白发征夫泪 101

4.西夏闻之惊破胆 102

5.朋党论 104

6.庆历新政 105

7.岳阳楼记 108

少一进士及第耳:狄 青

1.北宋第一大帅哥 110

2.英雄不问出身 111

3.征西遇贵人 112

4.主帅之争 114

5.狄青平南 115

6.天声远振,系公之才 116

7.面涅将军 118

8.少一进士及第耳 119

9.迎一赤老,累日不来 120

英特迈往不屑流俗:王安石

1.做官要做地方官 123

2.王安石的拗脾气 125

3.偏爱法家的神宗皇帝 126

4.朝中无人 129

5.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130

6.唐太宗算什么 131

7.王安石和司马光 133

8.要从道德的高度提升皇帝的境界 134

9.生老病死苦 136

10.青苗法 137

11.《答司马谏议书》 139

12.三不足 141

13.熙宁变法 142

14.王韶平戎策 144

15.市易法 145

16.唐闹殿 147

17.宣德门下马事件 148

18.《流民图》 149

19.吕惠卿 151

20.权力的恶斗 152

21.王安石的时代结束了 154

22.半山园 156

23.永乐兵败 157

24.能了诸缘如梦幻 158

25.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 160

我生百事常随缘:苏 轼

1.孺子近道 163

2.读轼书,不觉汗出 165

3.鸿飞那复计东西 166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67

5.在“冒险夜行”的政局中 168

6.更欲题诗满浙东 170

7.西湖虽好莫吟诗 171

8.惟有诗人被磨折 172

9.我生百事常随缘 173

10.难以追陪新进 176

11.这回断送老头皮 177

12.小臣愚暗自亡身 179

13.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180

1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82

15.礼岂为我辈所设 184

16.人人皆戴子瞻帽 185

17.鏖糟陂里叔孙通 186

18.一肚子不合时宜 188

19.譬如原是惠州秀才 190

20.天女维摩总解禅 192

21.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194

22.道大不容,才高为累 195

世间本无花旦石:范 寥

1.当年游侠成都路 196

2.世间本无花旦石 197

3.范公来寻八桂路 199

4.范君胆勇如季路 202

5.宋朝文人的另一面 204

6.年光专用酒留连 207

花城人去今萧索:赵 佶

1.北宋的病灶 210

2.端王轻佻 212

3.画图犹喜见文雄 213

4.李师师与浪子 217

5.非用蔡京不可 219

6.丰亨豫大 221

7.教主道君皇帝 222

8.天下都无叹息声 223

9.海上之盟 224

10.收复燕云 226

11.东京保卫战 227

12.靖康之变 229

13.亡宋太上皇 231

14.屈身辱志兮恨难雪 232

15.昏德公与重昏侯 233

16.恩莫隆于兄弟 234

试读章节

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青年赵匡胤,是手持棍棒、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常常与一帮出身高贵却又市井无赖的人结义为兄弟。一般人会认为这只是曲艺作家虚构的艺术形象。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赵匡胤的真实形象可能和这些话本描绘的相距不远。因为即使在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游侠特有的豪爽习性,比如经常是大碗喝酒,喜欢在酒宴上决定国家大事,并且特别钟爱独自一人微服私行。

1.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

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太祖拳”。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总结平生武学,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了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变泰,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并名之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宋初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十八家之一。后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

21岁那年,赵匡胤告别结婚三年的娇妻贺氏,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一年是公元948年。

就在前一年,北方的契丹攻入大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后晋的皇帝石重贵。后晋因此灭亡,而契丹在开封改国号为“辽”。

与此同时,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国号(后)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后来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纵兵抢掠,结果被中原民众赶出了开封。刘知远乘机出兵攻占了洛阳、开封。

赵匡胤离开家乡时,刘知远已经去世,皇位传给了儿子刘承佑。

赵匡胤的家就在当时的都城开封。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便是后汉朝廷的一名禁军将校。

在那样王朝更替司空见惯、战乱之中民众朝不保夕的年代,倒是军人的家庭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有充足的军饷。相比被任意蹂躏抢掠的平头百姓,军人的生命和生活反而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当时有出息的男子都去从军,而有眼光的女子则希望能够嫁给一位强壮的年轻军官。

赵弘殷年轻时也曾走投无路,四处游荡。后来来到洛阳郊外的杜家庄,遭遇大雪,赵弘殷躲在杜家庄门前。杜家庄庄主平日豪侠好客,因此仆人见到一位壮汉落难杜家庄,便请他进屋,好生招待。不久杜家庄庄主看中了赵弘殷,就把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赵弘殷因此成了杜家的第四个女婿,后来与杜小姐生下三男三女。长子赵匡济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据说杜家庄前曾经有一个小池塘叫做双龙潭,预示着两位皇帝的降临。

赵匡胤出生在这样一个军官之家,所以后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在21岁时离开父母,四处游荡。

有人认为,当时赵弘殷事业不济,很难帮儿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或许根据多年的经验,赵弘殷深知,如果让儿子在禁军中从普通士卒起步,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与其如此,不如让儿子去拜访各路军阀,机遇凑巧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份更加适合的差使。  不过有一篇叫《赵太祖飞龙记》的话本小说却告诉我们,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却不用心学习。他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赵弘殷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

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大都是被逼杀人“犯罪”后闯荡江湖的。

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他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

2.千里送京娘

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强。

自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在当时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

《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

宋朝的开封、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做瓦子的娱乐场所。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讲故事)、舞蹈、歌曲、戏剧等等,一天到晚,热闹非凡。

从北宋中期起,说话的内容除了《三国志》、五代风土人情之外,还表演名人故事。到了南宋,又出现了有关婚姻爱情、神仙鬼怪、公案传奇、英雄豪杰等各类说话。这些说话的底本,以后就发展、扩充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流传到今天的宋元时期话本还有不少,《新编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等就是其中几种著名的话本集。

可惜的是,当时讲述赵匡胤传奇故事的《赵太祖飞龙记》已经失传。其实《赵太祖飞龙记》在当时很受老百姓欢迎,明代初期有一本写朝鲜人的汉语教科书叫做《朴通事谚解》,  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去部前买书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买了什么书?

买了《赵太祖飞龙记》和《唐三藏西游记》。

除了《赵太祖飞龙记》之外,还有一部讲述赵匡胤行侠仗义的短篇话本,叫做《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话说青年赵匡胤,力敌万人,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闲事的侠客。由于在开封闯下大祸,触犯王法,被迫从都城远逃他乡。

一路上赵匡胤继续惩治各地恶棍。当他来到山西太原时,遇到了叔叔赵景清。当时赵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观的道观中出家当道士,于是赵匡胤在那里停留下来。一次偶然看见道观中一座紧闭着的殿房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打听,原来这位少女是蒲州人,被强盗抢到这里。侠义心肠的赵匡胤听了这位少女的悲惨遭遇,毅然决定把她送还家里。途中遭到抢夺姑娘的那伙强盗的袭击,但大侠赵匡胤将之一一击退,最后终于平安地将姑娘送回家乡。

序言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月光宝盒,让你穿梭时空到中国古代的某个王朝去旅游,那么你一定要选择北宋。因为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北宋社会与现代生活最为接近,高雅,浪漫,繁华,精致,品质卓越,这些都是北宋的标签。

来到北宋,你就走进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开封府城楼以西,商店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宽阔,生意兴隆,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街市如此喧嚣繁华。开封市中心的相国寺是北宋的皇家寺院,同时也是四方商品汇聚的大商场,每月定期开放八次,寺内大批房屋辟作营业性质的邸店,供各地来京商人居住和堆放货物。

越来越多的商人在街道两旁开设店铺,曾经宽阔的街面逐步缩减,于是发生了“侵街”现象。真宗咸平五年(1002),宋廷下令在开封城内拆毁侵街而建的贵要邸舍,并在街道两旁设置标志。但后来又出现了大批房舍店铺,突破真宗时所立的标志,所以仁宗再次下令拆毁。到12世纪初的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开封城内的税务机关向侵街店铺收税,这标志着沿街建筑的合法性终于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政府规划的坊市制早已崩溃,侵街现象出现,标志着沿街开店设铺这种近代型的城市风貌,在宋代奠定了它的基本格局。

宋代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再冲破原有城墙的束缚,向四周近郊地区扩展。城市近郊出现越来越多的居民点,商业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导致郊区的经济功能和外表景观与市区内日趋接近。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曾经感慨:“直至11和12世纪以前,中国并未显示出商业上的才干。但打那(宋代)以后,经商的能力便成为中国人最卓越品质之一。”北宋是个全民皆商的社会,从事商品经营者包括:官员胥吏,皇室国戚,士人乡绅,寺庙僧尼,乡村农户,乡镇个体手工业者,行商坐贾,城镇市民,浮游流亡人户,其他人户等等。在宋人的观念中,要想致富,就要经商,“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思想越来越流行。

随着商品市场的扩大和进入流通市场的商品量的增加,宋代商品经济越来越发展为规模经营,社会上日益出现一批资产雄厚的大商人。譬如有的饭店拥有50余炉,雇工达100~200人;有的金银彩帛铺,交易动辄上千万;有的布商一次可交易5000匹等等。商业的经营方式有长短途贩运、产销一体化经营、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预买预卖等类型。

由于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上众多的官吏士人加入到商品经营的行列中,宋代社会对商业的看法与前代相比有了某些变化。如有些士大夫认为,应当改变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士农工商都是百姓的本业,应当同等对待。宋代许多商人拥有大量财富,又往往突破政府对各阶层服饰与交通工具的规定,衣着与出行豪华讲排场,往往会引起士大夫们的妒忌。

北宋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都是在宋朝完成的。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做蛮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北宋是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理学的诞生,儒学在北宋实现了复兴,儒、道、佛三家也开始相互交汇地深入发展,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北宋完成了唐朝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运动,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占据了六家。

词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随着由科举入仕的官僚阶层的成长,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日益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的词自然异常兴盛,因此在词史上,北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流派众多,名家辈出。柳永精通韵律,开始创作慢曲长调新体裁,长于铺叙,用语俚俗,情景交融,深受下层平民的欢迎,以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词作有“俚词”之称。高才逸气的苏轼,则冲破了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境界,清新豪放,开创了豪放词派。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宋代城市平民的文艺活动也大放异彩,瓦子、勾栏是宋代市民文娱游乐的重要去处。瓦子是城市中固定的娱乐中心,勾栏是瓦子内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戏台、称为“戏房”的后台、称为“腰棚”的观众席,四周以栏杆圈围起来,勾栏上面张有巨幕,以蔽风雨寒暑,因而也唤作游棚、乐棚等。市民的文艺活动就在这样的场所展开,主要的形式有说唱、戏剧、杂技和武术等。

北宋几乎所有的精英都被科举制度吸纳进入了朝廷。朝廷之中,官场之上,正上演着一幕幕华彩的戏剧,情节曲折复杂,冲突激烈深刻,台词高贵华丽,悬念永无休止。如果你能在北宋长期生活,一定要想办法通过科举考试,混入北宋的朝廷,结识高官与名流。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北宋的社会与生活,什么是文人的统治与武人的悲歌,什么叫做帝国书生意气。

所谓科举,即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最后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有贡举、武举、制举、词科、童子科等不同的科目。贡举也称常科,是科举制中最主要的科目,主要考察应考者的儒家经典与作文水平。宋代三百余年间,共开贡举118榜,所取官员共约11万人。北宋庞大的官僚系统,特别是高级文官,主要是通过科举,特别是进士科选拔的。据统计,北宋共有宰相71名,其中进士出身的65人,占92%;副宰相共153人,其中进士出身的139人,占91%。

宋代贡举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层选拔的制度。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后,根据殿试成绩对应举者排定名次,其中前十名是由皇帝最后确定的。殿试评定完毕后,即进行唱名赐第仪式,皇帝亲临崇政殿或集英殿,殿试官、省试官及宰臣、馆职等入殿侍立,举人等候于殿门外。然后朝廷依次传唱举人姓名,中举者接受皇帝赐予的科举等第。唱名又称传胪,仪式十分隆重,“殿上胪传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真宗朝开始,唱名赐第之日,释褐赐绿袍、笏,表明中举者虽还没被授予官职,但已经脱离穿褐(粗布衣服)平民,步入仕途了。从太宗至仁宗朝,第一甲的进士一般都可以直接出任州军的副长官或一县的长官。进士出身者,升迁也较为迅速。其高科及第者,有不到十年即至宰执的。如吕蒙正,太平兴国二年(977)考中进士第一名,六年后即升为参知政事,十一年后升为宰相。

等你混入官场,向你介绍十一位最值得结识的人物:

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黑胖子,喜欢喝酒、赌博。他武功高强却防范武人,瞧不起文人却又喜欢重用文官。这个人文化不高,算计不深,倒是有点大大咧咧。他的好处在于重义气,人脉之广超乎想象。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人最后混成了成功人士。

赵匡胤的身边总是跟着一个书记官,这人叫赵普。他嗜爱读历史书,是个真正老谋深算的家伙,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他曾经成功谋划了一场兵变,不过在皇弟赵光义篡位的过程中,他几乎扮演着无间道的角色。无间道中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赵普同样一败涂地。但令人称奇的是,在长时间的不动声色之后,他突然重拳反击,打了一个极漂亮的翻身仗。这一次出手反击,赵普是为尊严而战。

曹彬的名字听上去文质彬彬,其实这个人也的确文质彬彬,不过他不是文人,而是一名武将。通过曹彬你会明白,在北宋的官场上,只有文质彬彬的人才吃香,哪怕你是一个武将。

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可以用一种轻松搞笑的心态去了解宋真宗赵恒,这个人其实有轻度的精神疾病。当然不管觉得他如何好笑,你还是要在他面前装得特别正经。有一天宋真宗会告诉你他是上帝的儿子,那时你一定要装出无比崇拜的样子。

如果要去开封府找寻包青天包拯大人,你一定要仔细核对年份,包大人并不是长年在开封府上班的,他任开封尹的时间仅有一年半左右。如果你恰好与包拯同朝为官,而包拯刚好担任谏官,那你要注意了。虽然宋朝官场上利用职务之便捞点好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时因太清闲办公室里找不到人也很正常,不过包拯在时大家还是注意点,不然你就等他弹劾你吧。对了还有,千万不要找人打听包大人身边的大帅哥展昭,压根没这号人。

你猜对了,范仲淹范大人就是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谁让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呢。这也难怪,他有个不幸的童年,父亲去世太早,母亲一个人养不活襁褓中的他,只好改嫁朱家,范大人考进士时填的名字还是“朱说(音yuè)”……唉,这些都是范大人的隐私,咱就不说了。不过在这里要“很严肃滴警告”你,为了你的官途,千万不要跟着范大人去搞什么庆历新政,那伙人最后都被贬官了。不过,想要建功立业,倒是可以在庆历新政前追随他到西北前线去,那里既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风光,又有“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的豪迈情怀。

见到狄青大人了?你一定想问他脸上为什么有一块刺青?很久以前他的脸上就有一块刺青,要不怎么叫“面涅将军”呢。你说他这个嗜好很特别?什么嗜好,在大宋,罪犯脸上才有刺青呢。另外,士兵享受罪犯待遇也在脸上刺字。刺那玩意儿遭人白眼,其实皇上也曾让他用药水把脸上的刺青消掉,他居然不愿意,你说奇不奇?当然了,不奇也就不是狄青大人了,从士兵做到枢密使的,大宋朝也就数他了。

看得出来你很痛苦,因为这是一个王安石的时代。你既崇拜王安石的道德文章,又不能认同他激烈的改革措施。这已经让你非常不安,你本打算三缄其口、静观其变,可是朝廷已经分裂为两派,要么支持改革,要么离开朝廷。你该怎么办?

你想跟着苏轼去杭州西湖、去黄州的东坡与赤壁,你想与苏轼一起赋诗饮酒,吃他煮的东坡肉。你读苏轼的诗词,总以为他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可事实上跟随着他你才知道贬官的生活如此艰辛,所谓的神仙生活只是一种心境。

如果你真的跟随贬官苏轼到了海南岛,那么等到朝廷大赦天下、苏轼获准到常州宜兴定居时,你最好不要再跟着苏轼了。因为苏轼很快就要去世,而朝廷中蔡京已经完全控制了政局,打击元祐党人将变本加厉。建议你直接去广西宜州,不久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就将贬到这里,然后你就会结识一个很特别的人物——范寥。范寥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经历曲折,任侠好赌,这次是专门从江南来广西追随黄先生的。黄先生不久去世,范寥为黄先生料理后事,然后再次回到江南。不久范寥卷入了一件蹊跷作怪的谋逆案中,但他神奇地从谋逆的参与者变成了告发者,并因此成了朝廷命官。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你要抓紧时间游览宋徽宗设立的宣和画院,在那里你或许会结识一位画师张择端,他正在创作一幅千古奇画《清明上河图》。如果你有机会参与编纂《宣和画谱》、《宣和书谱》,那么你就太幸运了,你将因此见到宫廷收藏的和从民间收缴来的无数珍贵书画文物。  玩过瘾之后,请你果断地结束你的旅程,因为金兵的铁骑很快就会踏来,优雅的宋徽宗将变成无耻的太上皇,然后再沦为可怜可鄙的阶下囚,大宋的军队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溃败,你的心脏将无法承受靖康之变的残暴,你的灵魂更不堪面对靖康之变的耻辱。

……

书评(媒体评论)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