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译丛是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哲学的系统考察。它系统地对国外教育的理论思考进行了系统的译介,以期把握西方教育和实践的理论底蕴,以帮助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理解国外教育实践的哲学背景。本书为该译丛之一。它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沃夫冈·布雷钦卡探讨宗教教育、世界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的文章集,并试图从规范的角度尽可能把这种探讨建立在国际人权宣言和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教育法之上。
共同理想是教育的前提,因为他是社会维系的纽带以及必然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的生活能力的核心,但在现代多元主义社会中,却缺乏一种共同的必要的宗教信念,或意识形式,或道德观,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崇尚批判理性主义的布雷琴卡,这里转向了规范哲学的教育探讨,明确指出,共同理想不仅扎根于知识和认识,还扎根于非理性主义的价值体验。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今日的教育目的:问题与对策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一般问题
1.产生问题
2.内容问题
3.语言问题
4.论证问题
5.实现问题
6.法律问题
三、多元主义社会中的教育目的问题
1.价值变迁问题
2.自由主义问题
四、制定必要的教育目的的指导方针
1.对于共同的人格理想的不可或缺性的澄清
2.对伪教育目的的批判
3.对不充分的教育目的的批判
4.对教育目的中的法律与道德因素的现状与不足的考察
5.评价、决定和奉献
第二章 信仰与教育:作为教育哲学问题的信仰的功用和真理
一、承担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活能力的任务的教育者
二、信仰作为生活能力的组成部分
三、生活能力的世界观方面的现代不确定性
四、实用主义的出路:双重“真理”,“有用”即“真理”,“有用”对“真理”的优先性
五、关于信仰的实用主义诠释的几个例子
1.康德:必要的假设
2.朗格:不可或缺的理想
3.瓦英格:有用的虚构
4.莱奥帕尔蒂:美丽的幻象
5.詹姆斯:促进生命的信仰
6.席尔勒:经过实践考验的信仰
7.帕雷托:有用的理想
8.莱姆伯格: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
9.乌纳姆诺:慰藉性的信仰建构
10.克拉科夫斯基:不可避免的神话
六、从规范的教育哲学的视角对信仰的实用主义诠释的评价
1.宪法的规定:良心自由、宗教自由和宗教教学
2.受教育者以及共同体的福祉是最高的评价原则
3.相反的立场:唯科学主义及其不足
4.实用主义的长处:务实的人相和较少的风险
第三章 尼采的“必要幻象”说
一、“必要幻象”说
1.知识、幻象和精神健康
2.真理、怀疑和科学的危险
3.所建议的解决途径:根据承受压力的能力来承受知识与信仰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对“必要幻象”说的评价
1.真理和信仰
2.“必要幻象”说之利
3.“必要幻象”说之弊
第四章 价值观不确定社会中的“均衡教养”
一、作为一种人格理想的“均衡教养”
二、“均衡教育”观念史的基础
1.“均衡教养”在古希腊人相中的发端
2.人的各种力量和谐发展的理想
3.形式教育理想的用处和局限性
三、“均衡教养”在决定人格理想和教育目的方面所起的作用
1.特殊理想和共同的基本理想
2.“有教养之人”可能会萎缩为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
3.文化危机和法定的教育目的
四、总体教育与子教育:有关父母、教师和国家的教育责任
第五章 价值教育:问题与可能
一、“价值教育”的口号的起源
1.美国的文化危机
2.德国的道德取向危机
3.“基本价值”及“价值变迁”
二、“价值教育”的问题
1.理解问题
2.选择问题
三、世界观多元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条件下的教育目的
1.作为世界观的、宗教的和道德的教育的价值态度教育
2.父母承担首要的责任
3.政府和教师的合作责任
第六章 当今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共担
一、对于教育的承担者以及他们共同承担的责任的理想观
1.父母的教育责任和国家的教育任务
2.儿童的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的责任
3.国家在信仰方面保持中立
4.学校的教育责任以及家长的参与权
二、现实的状况
1.教育的破碎化
2.家长对教育的不确定性并试图摆脱自己的教育责任
3.不恰当的教育任务加重了学校的负担
4.家长和教师缺少合作并且有不同的利益要求
三、家长、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责任
1.家长的教育责任
2.国家、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3.家长和教师共同的教育责任
第七章 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学校的教育任务和教师的职业胜任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三、教师为什么需要职业道德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领域
第一部分:一般的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应该知道他们的职业义务
2.教师应该完全地献身于他们的职业
3.教师应该达到并保持很高的职业胜任水平。为此,他们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
第二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规范
4.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福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