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飞侠彼得·潘(小学部分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英国)詹姆斯·巴里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04年幻想剧本《彼得·潘》在伦敦首次公演,轰动一时,从此每年都在伦敦重新上演。

《小飞侠彼得·潘》把离奇的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讽刺幽默以及成年人的人生感叹,全都编织在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里。它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梦幻似的狂想曲。

内容推荐

彼得潘是一个顽皮、淘气、会飞翔、勇敢、有绅士风度、又有些傲气的小男孩!作者在这部幻想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十分诱人的童话境界——梦幻岛!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可以帮助你找回童年和暂时逃避这个复杂的世界!

在梦幻岛上,有孩子们早就从童话故事中熟知的仙女、海盗、红人、美人鱼,在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生活快乐无忧。彼得与海盗,海盗与红人之间的“大战”,鲜明地烙着儿童打仗游戏的印证。作者正是通过奇妙的梦幻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由此,也可以窥见作家对自然、纯朴天性的热情召唤。

目录

导读

知识链接

阅读延伸

第一章 彼得·潘冲进来了

第二章 影子

第三章 走啦,走啦

第四章 飞行

第五章 到达了真正的永无岛

第六章 小房子

第七章 地下的家

第八章 美人鱼的礁湖

第九章 永无乌

第十章 快乐的一家

第十一章 温迪的故事

第十二章 孩子们被抓走了

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小精灵吗

第十四章 海盗船

第十五章 与胡克决战

第十六章 回家

第十七章 温迪长大了

附录 编委会成员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彼得·潘冲进来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要长大的,只有一个孩子例外。所有的孩子很快就会知道他们将要长大,温迪是这样知道的:在她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在花园里玩,她摘下了一朵花,拿在手里,朝妈妈跑过去。我猜想,她那时的样子看上去一定非常快乐,所以达林太太把手放在胸口大声地说:“哦,要是你永远都这么大该多好啊!”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从那以后,温迪就明白了,自己将来肯定是要长大的。

在两岁以后,人们通常就会明白这一点的。两岁是长大的开始。

当然,温迪住在门牌号为14的那所住宅里。在温迪出生之前,她妈妈一直是家中的主要人物。这是位招人喜欢的女士,脑子里有很多浪漫的想法,还有一张甜甜的、爱逗弄人的嘴。她那些浪漫的想法,就像从东方来的神奇的小盒子,一个套着一个,不管你打开多少个,里面总还藏有一个。她那张甜甜的、爱逗弄人的嘴边,永远挂着一个温迪无法得到的吻,可那吻明明在那儿,就挂在她的右嘴角上。

达林先生是这样赢得他太太的:她还是个女孩时,周围有很多男孩。当这些男孩成为先生以后,发现他们都爱上了她,于是都跑到她家里去求婚。达林先生的做法却和别人不一样,他雇了一辆马车,抢先来到了她家,所以得到了她。达林先生得到了她的一切,除了她那些小盒子最里层的一只盒子和那个吻。那个盒子他从来就不知道,也放弃了去得到那个吻的想法。温迪认为,那个吻或许拿破仑能得到。不过我猜想,拿破仑要是试图想得到那个吻,也会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达林先生曾向温迪炫耀说,她妈妈不仅爱他,而且尊重他。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懂得股票和红利之类的事情。当然,这些事谁也搞不清,可达林先生像是挺懂的,他常谈论股票涨了、股息跌了这类的话题。看到他头头是道的样子,任何女人都会佩服。

达林太太结婚的时候,穿了一身雪白的嫁衣。起初,她把家庭帐单记得一丝不苟,而且非常开心,就像在玩游戏似的,连一个菜芽都不会漏记。可是渐渐地,她把整个大菜花都漏掉了,一些没有脸的小宝宝的图画则出现在了账本上。她肯定是在记账的时候,把这些宝宝画上去的。这些画像是达林太太对未来宝宝的憧憬。

第一个出世的是温迪,接着是约翰,然后是迈克尔。温迪出生后的一两个星期,她的父母亲开始怀疑是否能养活她,因为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达林先生有了温迪后觉得很骄傲,可他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他坐在达林夫人的床,边,一边握着她的手,一边计算着一笔笔的开销。达林太太带着恳求的神情看着他,不管怎样,她觉得都要冒险试一试。但这不符合达林先生的做法,他觉得应该拿来一支笔和一张纸,仔细地计算。要是达林太太的建议扰乱了他,他就只好再从头算起。

“别插嘴了,”他恳求说,“我这里有1镑17先令,在办公室还有2先令6便士。办公室的咖啡我可以取消,这就省下了10先令,加起来就有2镑9先令6便士,再加上你的18先令3便士,一共就有3镑9先令7便士了。我存折上还有整整5镑,这样就有8镑9先令7便士了——谁在那儿动?8镑9先令7便士,小数点进位7——别说话,亲爱的——哦,你还借给了找上门来的那个男人1镑——安静点,孩子——小数点进位,孩子——瞧,到底还是被你们给搅乱了——我刚才说的是9镑9先令7便士吗?对,我说的是9镑9先令7便士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靠着这9镑9先令7便士度过一年呢?”

“我们当然能,乔治。”达林太太大声地说。当然她这样说是偏袒温迪的,可达林先生才是他们两人中的主角。

“别忘了腮腺炎。”达林先生带着几乎是威胁的口气警告他太太,接着他又继续往下算,“腮腺炎花掉1镑,不过我敢说,很可能还要多花30先令——别说话——麻疹花掉1镑5先令,德国麻疹花掉半个几尼,加起来就是2镑15先令6便士——别摇手指——百日咳,算15先令。”他就这样不停地算下去,可每次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不过,最后温迪总算熬过来了——腮腺炎的费用减少到了12先令6便士,两种麻疹合在一起治疗。

约翰出生后,也遭遇了同样的风波,迈克尔遇到的麻烦更大。不过,他们两个最后还是被留下来养活了。不久,你就能看到姐弟三个排成一行,由保姆陪伴着到福尔萨姆小姐的幼儿园上学去了。

达林太太认为凡事过得去就行,达林先生却喜欢样样事都要和左邻右舍攀比。所以,他们当然也要请一个保姆。可是他们家太穷了,连孩子们喝牛奶的钱都不够,所以找的保姆是一条庄重、整洁的纽芬兰大狗,名叫娜娜。娜娜在被达林夫妇雇佣前没有固定的主人。不过,她对孩子是非常在意的。达林夫妇在肯辛顿公园遇到娜娜,这只狗有空的时候常去在那儿,经常偷偷地把头伸进摇篮里张望。那些粗心大意的保姆很讨厌娜娜,因为她会跟着她们回家,向她们的主人告状。娜娜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保姆。给孩子洗澡时,她非常仔细。夜里她听到一点动静,哪怕是照看的孩子中有一个发出最轻微的哭声,她也会一跃而起。当然,狗屋是设在儿童房里的。娜娜有一种天赋,她知道什么时候的咳嗽是不可忽视的,什么时候的咳嗽要用一只袜子围着脖子。她对过去的老式疗法深信不疑,比如用大黄叶,但一听到什么细菌之类的新名词,她总是不屑一顾。你要是看到她护送孩子们去上学的情景,会感到像上礼仪课一样。当孩子们规规矩矩的时候,她就镇定地走在他们身边,要是他们乱跑乱动,她会把他们推回到队列里去。约翰踢足球时,她总是不会忘记带上他的运动衣。为了以防下雨,她常常把一把伞衔在嘴里。福尔萨姆小姐的幼儿园里有一间地下室,孩子们的保姆就在那里等候。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别人坐在长凳上,而娜娜则卧在地上。大家装作没把她放在眼里的样子,因为她们觉得她的社会地位比她们低,其实娜娜才瞧不起她们那些无聊的闲谈呢。她不喜欢达林太太的朋友到育儿室来参观。如果真的有人来了,她先是会扯下迈克尔的围裙,给他换上那条带蓝色穗子的,再把温迪的衣服抚平,最后匆匆地梳理一下约翰的头发。

没有一间育儿室能管理得如此井然有序了,这一点达林先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有时侯还是感到心里不安,怀疑邻居背地里议论他。他不能不考虑自己在城里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让达林先生觉得心烦的是,他有时觉得娜娜并不大佩服他。“我知道,她非常佩服你,乔治。”达林太太向他担保说。她还示意孩子们,要特别尊重他们的父亲。接着,他们就欢快地跳起了舞。家里唯一的女仆丽萨有时候也被允许一起跳舞。她穿着长裙,戴着仆人的帽子,显得非常矮小。在被雇佣的时候,她发誓自己已经超过10岁了。他们跳得多么快乐啊!最高兴的是达林太太,她踮着脚尖疯狂地旋转着。你只能看到她的那个吻,这时要是你向她扑过去,肯定能得到那个吻。再也没有比他们更单纯、更快乐的家庭了,一直到彼得·潘的到来。

达林太太第一次听说彼得·潘,是她清理孩子们头脑中想法的时候。每一位好妈妈,晚上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孩子们入睡以后,仔细地检查他们的想法,把白天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重新整理,提前把明天早晨的一切事情料理好。假如你能醒着(不过,你当然做不到),就会看到你的妈妈在做这件事,你会发现观察她做这件事很有趣,这和整理抽屉差不多。我想,你会看见她跪在那儿,非常有兴趣地检查你的东西,纳闷这件东西你到底是从哪里捡来的;她会觉得这件很可爱,那件不那么可爱;她把一件东西贴在脸庞上,就像它是只可爱的小猫,然后又赶紧把它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在你早晨醒来的时候,临睡时的那些淘气的想法和不好的心情,都被折叠得小小的,压在你心里的最底层。而在上面平平整整摆着的,是你那些清新美好的念头,它们正等着你去穿戴。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个人心思的地图。医生有时会画你身上其他部位的地图,你自己的地图可能十分有趣。但如果你碰巧看到医生在画小孩子的心思的地图,你会看到,那不光是杂乱无章,而且总是在转圈。那上面拐来拐去的线条,就像你的体温卡上的曲线,这些也许是岛上的路。永无岛也算是个岛屿,上面布满了一块块惊人的颜色。远处的海面上露出了珊瑚礁,轻快的小船灵巧地漂着。岛上住着野蛮人,有荒凉的野兽洞穴,还有土地精灵——他们大多数都是裁缝。岛上还住着王子和他的六个哥哥,一问快要倒塌的小屋有一位长着鹰钩鼻的小老太太。如果只有这些,这张地图倒是很简单。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第一天上学的情况,宗教、神父、圆水池、针线活、谋杀案、绞刑、带短语的动词、吃巧克力布丁的日子、穿背带裤、数到99、自己给自己拔牙奖励的3便士,等等。这些要不是岛上的一部分,那就是画在另一张地图上了。它们相当乱,没有一样东西是静止不动的。

P1-7

序言

金波

始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进到现在已经七年有余。这次改革中,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力图构建出一个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的蓝图。在这次改革中,对于曾承受了种种诟病的当代语文教育来说,震撼最大,痛苦最大,同时也是收获最大。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被教育部聘为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这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认为是语文课和课外阅读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给我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我的儿童文学创作又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一直是我文学创作的标杆。

我是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参加了教材审查工作。我以一种绝对的笃诚态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向语文教育专家学习,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它让人受用一生。我也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忻然意动,引发着我深入思考,检视着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在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中,阅读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从来都是关涉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行为之一。学生时代的阅读一般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在老师引领下的学习行为,而课外阅读是学生们的个人阅读行为。教育学家和文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一再强调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孩子语文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多半源于课外阅读的质量如何。

与课内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往往更自由,更宽泛,也更有乐趣。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一片天空中采撷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云朵,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本书”,找到自己所渴望的人生暖意的所在。

也因此,在这次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设置“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实际上就是对中小学生个人阅读的新的观照。此举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新课标”推荐的传统经典书目,来感知外界、唤醒自我,促成个人价值观、创造力的生发。我们也期待,通过这种纯正的经典文学阅读,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心中立起一个精神标杆,进而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学、美学乃至精神世界的建构。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组织了各路学者和专家,包括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阅读推广专家、语文教育研究学者、名校校长、特级教师等等,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建议,并吸收了一些权威学者最新的青少年阅读研究成果和阅读书目的推荐意见,精心编撰了这套《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本丛书经过周到的考量和严格的遴选,最终选定了学生必背古诗词、神话寓言故事、中外儿童文学、历史故事、科普文学、中国古典小说、中外文学名著、中外知名作家作品选等各种类别的必读书目共67册,按小学部分、初中部分、高中部分分辑推出。

这套丛书选目齐全,选本精良。有些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等不同年龄层次而编选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的精品读本,如《宝船——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小桔灯——冰心儿童文学作品选》,充分照顾到了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阅读兴趣。

与其他“新课标”读本相比,本丛书加重了青少年阅读中的诗歌部分。除小、初、高必背古诗文外,此次增加了《中外儿童诗精选》《中国新诗精选》《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等诗歌读本。我一直这样认为,诗意是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读诗不是一般的消遣,它可以让读者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获得阅读的审美快感和滋养,那种如同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似的意境,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读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优美诗歌名篇和诗歌大师的作品的阅读,能够使我国千百年来美好和丰厚的“诗教”传统得以继续发扬和传承;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这种优美和高雅的文学形式,提高他们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培养出最纯正、最优雅的文学趣味。也只有这样,文学教育才能得以实施和推行。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套丛书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和开放的阅读向度。67册必读的“经典书目”,在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也仅是数点星光。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阅读魅力,我们在每一本书的导读中,加入了一个“相关作品推介”的板块,即以一本书为原点,再延伸出与本书或与本书作者有关的、适合于深度阅读的一些推荐书目。以《宝船——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为例,在“相关作品推介”板块里,又推荐了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名著《四世同堂》,老舍散文集《抬头见喜》,作家传记《小说家老舍》,以及一本论述老舍幽默艺术的《老舍幽默论》等一。这样不仅为青少年全方位了解作家老舍提供了一份阅读线索,也希望借此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为了贴近中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增强文字阅读中的视觉愉悦性,我们特别为每一本书都配上了风格清新的文学插图。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朋友们在读到一首诗、读完一篇小说、读完一篇童话和散文,或者在欣赏到一幅美丽插图的同时,也会同时领悟到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人生之可爱,进而明白那些崇高的、美好的、真诚的思想与感情究竟美在何处。这,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的“个人阅读史”的建立过程。

个人的阅读史,往往也是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我们用双眼看到的文字,我们用双手触摸过的纸张,有足够的力量变成一个无限大的世界,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能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光芒。如果说,牙牙学语时,母亲讲述的故事(亲子阅读)是个人阅读史的第一步,那么,学生时代的课外阅读就是个人阅读史的第二步。它是自发自觉的,是以个人自身感到了对阅读的渴望为前提的。因此,在这一阶段,“读什么”变得尤为重要。

今天的这一代少年儿童所面对的阅读选择是多元的。仅就纸质图书的种类来看也非常多元化,卡通漫画、通俗小说、明星写真、绘本故事、网络文学等等,都在争夺着孩子们那十分有限的一点课外阅读时间。也因此,当下的少年阅读出现了一种远离经典的趋势。

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轻松、快乐的流行阅读。但我们更希望青少年在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向时,能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审美趣味,建立一种良好的阅读心理秩序,能保持经典文学的永恒的选择尺度。这是因为,只有纯正的经典阅读,才可能打造出一个人坚实和宽广的精神世界的基础,才可能引领你朝着崇高、美好和完整的精神史的方向走去。挪威儿童文学家,《苏菲的选择》的作者乔斯坦·贾德曾说:如果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期待将来有一天,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我们每天要刷牙一样不可缺少;牙齿卫生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亲一代,我们更应该对后一代人的“精神卫生”担负起责任来。他认为,与那些“电子毒贩子”利用孩子们天赋的好奇心和喜欢玩耍游戏的需要,剥夺了他们的想象力与自发的活跃性相比,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们选择出更多的文学童书,那才是真正的献给孩子们的“温暖之源”。

我记得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自《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不少富于敬业精神、有才干的老师,在他们的阅读课堂中,担当起阅读教育的重担。他们在严谨的选材中,利用优秀的文学资源,向学生推介了大量优秀的图书,实施了以“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为重要内容的阅读教育。我相信这种阅读教育,必然会培养起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必然会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必然会让学生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

(金波: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