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共4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余秋雨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首部彩色图文版余秋雨散文游记,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四部独立作品。

旅行不止是对风景的品味,更是对文化的一种细心品茗!体会余秋雨更开阔、更深沉、更具文化的苦旅人生!

本系列在呈献上述作品的同时,配插了一千多幅精美图片,目的是为使读者在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时,能有身临其境、风华尽览之感。

内容推荐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是国内首套彩色图文版余秋雨旅行散文集,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四部独立作品。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本系列在呈献上述作品的同时,配插了一千多幅精美图片,目的是为使读者在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时,能有身临其境、风华尽览之感。

目录

《非亚之旅》

埃及

开罗

 第一印象

 沙漠小街

金宇塔

 胡夫金字塔

 站在尼罗河边

 金字塔群

 歌剧《阿依达》

孟菲斯

 撒卡拉金字塔

 神牛墓

 拉美西斯二世卧像

卢克索

 七百里岗哨

 哈特谢普索特女王祀殿

 帝王谷

 门农石像

 太阳神庙

 “法老人”

阿拉伯沙漠

红海

 “红疙瘩”

 红海之畔

苏伊士运河

西奈半岛

 穿行西奈半岛

 宗教圣地

 圣卡瑟琳修道院

 

以色列·巴勒斯坦

埃拉特

死海

耶路撒冷

 沙漠里的农庄

 夜色笼罩耶路撒冷

 器墙

 金顶岩石清真寺

 悲哀之路

 大屠杀纪念馆

 老城

杰里科

从戈兰高地到拿撒勒

 关卡风景

 耶稣的家乡

特拉维夫

 恺撒利亚

 雅法

 拉宾广场

加沙地带

 蓝灰色关卡

 难民营

 

约旦

约旦河

安曼

 安曼印象

 侯赛因国王陵墓

佩特拉

 从安曼到佩特拉

 玫瑰色的城堡

 

伊拉克

奔向伊拉克

底格里斯河

 人类文明之源

 岸边烤鱼

巴格达

 拉希德饭店

 货币阅换

 国家博物馆

 巴比伦

 巴格达的《一千零一夜》

 巴格达的小学

 巴格达的儿童医院

圣地卡尔巴拉

 

伊朗

沙漠那边是伊朗

 冷战中的边境

 黑克玛塔纳

 夏略底街的犹太人坟墓

 波斯帝国

 丝绸之路

 伊朗的自然景观

 高原明月

德黑兰

 拥挤的交通

 黑袍与头巾

伊斯法罕

居鲁士大帝陵寝

 南行之路

 石筑的陵寝

大流士宫殿

拜火教遗址

 “阿胡拉-马兹达”

 拜火教遗址

札黑丹

 北姆城堡

 危险三角区

 

巴基斯坦

穿行印度河平原

 奎达

 古河流域之惑

 寻找木尔坦

 崭新之都

塔克西拉

 亚历山大大帝的影子

 犍陀罗

 乔里央讲经堂遗址

 玄奘与法显

印巴边境

 

印度

往新徒里之路

新德里

 新德里印象

 老德里

 红堡

 莫卧儿皇帝们

 库都布高塔

 阿育王柱

 印度门

 甘地陵

阿格拉的泰姬陵

斋浦尔的粉红色房子

瓦拉纳西

 恒河晨浴

 火葬

 鹿野苑

菩提迦耶——巴特那

 神圣菩提树

 拐进尼泊尔

 

尼泊尔

比尔根杰

 比尔根杰之夜

 通向加德满都之路

加德满都

 泰米尔街深处的

 Rum Doodle酒吧

 喜马拉雅

博克拉

蓝毗尼

中国大门

《中国之旅》

北部

渤海国都城遗址

 荒原上的城墙遗迹

 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城市

 盛唐文明与游牧民族

 “海东盛国”毁于契丹人的大火

 从废墟到镜泊湖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

 康熙的“长城”

 木兰围场

 一所“吉宅”

 乾隆的“十全武功”

 两个文明的碰撞

 从避难所到归于沉寂

平遥

 19世纪的中国金融中心

 百年票号——“日异昌”

 一场纠纷

祁县

西部

兰州

敦煌

 道士塔

 三危山

 莫高窟壁画

 鸣沙山、月牙泉

阳关

成都

都江堰

 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伏龙观

 李冰

 二王庙

中部

开封

天柱山

 文学大家的精神家园

 名人纷至

 寂静的山道

 半途而返

三峡

 白帝城

 进入三峡

 神女峰

 叛逆者的故乡

黄州赤壁

 真假赤壁

 苏东坡的再生之地

 “乌台诗狱”

 被贬黄州

 在寂寞中反省

庐山

 文人的天地

 虎溪三笑

 牯岭

 西人避暑

 三叠泉

青云谱

 南昌郊外的道院

 青云谱随想

 徐渭

 朱耷与原济

 青藤门下走狗

东部

南京

苏州

 肇始于2500年前

 美女西施

 唐伯虎与金圣叹

 漫步在小巷中

周庄

 缘起《故乡的回忆》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沈厅

同里

 三桥

 名宅

 退思园

狼山

 蹲在长江边的狼山

 骆宾王墓

 张謇墓

西湖

 折扇上的“人间天堂”

 西湖的盛大

 白堤和苏堤

 名妓苏小小

 白娘娘

岳麓书院

 神秘的庭院

 世界上最老的高等学府

 教学体制

 学田

 朱熹和张拭

 两位大师的对话

 教育家之死

洞庭湖

 岳阳楼

 三醉亭

 君山岛

柳候祠

 唐朝的流放地

 罗池庙

 柑香亭

白莲洞

 回归3万年前

 人类与洞穴

 联想到“理想国”

广州

鹿回头和天疆海角

崖州

儋州

海口五公祠

 李德裕

 李纲、赵鼎

 李光、胡铨

琼山

 冼夫人庙

 邱浚与海瑞的故乡

文昌

《心中之旅》

故乡

余姚桥头镇

 余姚桥头镇车头村

 吴石岭

 上林湖

 杨梅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着实又使家乡风光顿生

 那些在湖面上跳跃奔跑的碎片

 历史故事压缩在泥土层的尺寸之间

老屋

 我摩到了窗台

 楼上南间,是我出生的房间

 兜眼是一排银亮的雪岭

 这么多女教师一起来到山那边

 竟然开起了学生运动会

 我踏雪找到了他的小店

乡间牌坊

村外的尼姑庵

 花圃占了整个尼姑庵的四分之一

 布包里有一叠绣品

 老师是愿意吃杨梅的

 老师们为什么不结婚呢

庙字

 佛号浩荡而悠扬

 庙里只有两个和尚,一胖一瘦

 金仙寺和五磊寺传来的晨钟暮鼓,堂皇而又沉着

 “现代”莽莽撞撞地闯到了庙门跟前

奉化锦屏山

 奉化大桥镇锦屏山的半山老楼

 中正图书馆久已无人问津

 80多岁的沈老先生算是一名保管员

 我全身心地钻到那些旧书里去了

 奉化是一个不断被“望乡”的地方

 山下那个食堂门口有一个阋报栏

 只要钻进去,里边就不枯燥了

 那天走得很匆忙

宁波天一阁

 天一阁对于我,有一种奇怪的阻隔

 一种极端艰难悲怆的文化奇迹

 天一阁以一种怪异的力度屹立着

 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在身后

 黄宗羲先生长衣布鞋,悄然登楼了

 家族性的收藏变成了一种行政性的播扬

 古老的藏书楼开始了新的历险

 文化良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失去光亮

余姚人物

 王阳明的故乡,了不得

 黄宗羲和朱舜水都可称为满腹经纶的血性汉子

 叉一头撞在余姚人的手下

 我真正的故乡在哪儿呢

 四明山上的状元后裔

 逻辑救国论者

 张先生酒量大增,猜拳的本事无人能敌

 张先生惊恐地看了一下黑板

 他惟一可写的,只是墓碑

 三个坟,状元、张老先生和他的安然并列

信客

 最困苦的远行者

 老信客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扎伤的手

 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邮箱挂出,从此信客赋闲在家

 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

南方永乡

 深夜,笃笃笃的声音从河畔传来

 船老大总是背着那支大橹

 张岱显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

 橹声欺乃,山村流动起来了

 我终于坐了一次夜航船

 

他乡

大江大河

 长江

 黑龙江

 自己一生是来寻找河流的

山西·走西口

 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地

 山西人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人生代价

 山西商人的商业人格

 商业实务上的成功者没能成为历史意志的觉悟者

 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摧毁了山西商人

新疆喀什

 为了摆脱拥挤,我们来到旷野

 有情的贾平凹

 发生在旷野的故事

 人类是宇宙间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湖北武汉·黄鹤楼

 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

 李白:不知何处是他乡

 艾芜:《南行记》

 冰心:《我的家在哪里》

江苏太湖

 吴江松陵镇不是我们旅程的终点

 终于来到了太湖身边

 帐子里的秘密

 最有诱惑力的是游泳

 她真正成了太湖的女儿

上海

 摆脱故乡的第一步是摆脱方言

 到上海读初中时,我11岁

 高中我换了一所离家更近的学校

 16岁,我高中毕业

 我的竞争对手还有巴金的女儿

 我被推进了上海戏剧学院

我的母校:上海培进中学

 四小撮阶级敌人

 李卜克内西

 天地间最大的人情失衡

 做你们院长的学生不必如此炫耀

我的母校:上海戏剧学院·不懂恨的张可

 这是你们自己写的?

 张可老师是个传奇性的人物

 随口几句也带给我一个文雅的世界

 你还应该再用功一点

 好好照顾自己

 到故乡休养去了

 震撼和惶恐促使我向古代欧洲走去

 余秋雨死了没有?

 张可老师的身影越来越鲜明

上海龙华

 龙华成了一个殡仪馆的代名词

 龙华是一位年迈、寥落而昧于自己生平的历史学家

 朋友们走了,我还在

庐山夜雨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窗而立

 夜雨是行旅的大敌

 夜雨中,人生和历史都在蹒跚

 庐山夜雨

《欧洲之旅》

希腊

巴特农神庙

迈锡尼遗址

 从雅典进发伯罗奔尼撒半岛

 寻找迈锡尼

奥林匹亚

克里特岛

意大利

庞贝古城

 疲倦之旅

 大剧场与“人形模壳”

 老普林尼

罗马

 遭遇空城

 小镇的海鲜面与大人物

 从恺撒到罗慕洛斯

佛罗伦薛

但丁的故居

美第奇家族

威尼斯

 独特的生态景观

 想到马可·波罗

 威尼斯商人

奥地利·匈牙利

捷克

维也纳

因斯布鲁克小镇

萨尔茨堡

 悬崖上的城堡

 修道院墓地

 莫扎特的诞生地

埃盖尔小城

布拉格

 七座山丘之上

 胡斯塑像

 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和

 哈维尔总统

德国·瑞士

柏林

 普鲁士精神

 寻找黑格尔墓

 纳粹遗址

波恩

慕尼黑

魏玛

 歌德的住宅

 从歌德档案馆到席勒故居

海德堡

 学生监狱

 马克斯·韦伯

伯尔尼

 阿勒河

 爱因斯坦故居

 瑞士兵

日内瓦胡区

 希隆古堡

 拜伦与《希隆的囚徒》

 

法国·摩纳哥

巴黎

 万恶之都,我爱你

 塞纳河畔

 失去了18世纪

 德弗罗朗咖啡馆

马赛

摩纳哥

西班牙·葡萄牙

马德里

巴塞罗那

 流浪者大街

 真人雕塑

 哥伦布高塔

 圣家族大教堂与天才建筑师

 ——高迪

塞维利亚

阿汗拉布拉宫

里斯本

 罗卡角

 古城堡

爱尔兰·英国

都柏林

伦敦

 温莎堡

 伊顿公学

 贵族、绅士、足球流氓

牛津大学

 圣玛丽教堂

 隐秘的风范

斯特拉福小镇

比利时·卢森堡

荷兰

布鲁塞尔

 蓝旗和孩子

 滑铁卢

卢森堡

阿姆斯特丹

丹麦·瑞典

挪威·冰岛

安徒生之乡

 古城里伯

 奥登塞红房子

 夜的哥本哈根

哥德堡

斯德哥尔摩

奥斯陆

雷克雅未克

 由斯德哥尔摩飞向冰岛

 世界上最谦虚的首都

试读章节

大剧场与“人形模壳”

使我久久驻足的是那两个剧场,一大一小。大剧场设露天座位,我算了一下,可容四五千观众;小剧场有顶盖,可容干余观众。这两个剧场和一座神庙组成一个结构紧凑的建筑群,外面有广场和柱廊。广场上的树现在又长得很大,绿森森地让人忘记毁灭曾经发生,只以为剧场里正在演戏,观众都进去了。

在欧洲戏剧史上,我对罗马的戏剧评价不高,平素在课堂上总以罗马戏剧来反衬希腊戏剧,以说明一种伟大艺术衰落之后所产生的诸多特征。但是站在庞贝的剧场,我就不忍心这样想了。他们当时在这里演的,有塞内加的罗马悲剧,也有米南德的希腊喜剧;有很世俗的闹剧、哑剧、歌舞剧,也有一些高雅诗人戴着面具朗诵自己的新作。今天我在两个剧场的环形座位上方分别走了一遍,知道出事那天,这里没有演出。

灾难发生的时候是中午。在缺少安全光源的时代,夜间演出不多,更多的是下午。那么如果灾难来得晚一点,这儿可能出现台上台下混成一体的真正大悲剧。从大剧场观众席上支撑遮阳大篷的柱桩遗迹看,坐在这里看戏的观众会比街上的市民晚一点发现云色的变化、灰潮的飞泻,因此也就迟一步感知灾祸的将临。但一旦发现和感知,状况将更加凄惨。

那么,这儿也许有点象征意义?艺术文化无力抗拒灾难,却能让人们获得暂时的精神躲避或心理蒙蔽,然后立即惊醒,撕肝裂胆。艺术也好,文化也好,有时为了完整呈现不得不暂时与街道隔开,但是能隔开多远多久呢?我不知道庞贝城里当年有没有几个自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独精英,可惜即便有,也早已彻底地同流合污,谁也找不出他们来了。

我们说那天出事的时候没有演出,是因为19世纪的考古学家们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结物时没有在这里见到可认定为观众的大批“人形模壳”。什么叫“人形模壳”呢?当时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群,留下了他们死亡前的挣扎形体,火山灰冷却凝固时也就成了这些形体的铸模硬壳。人体很快腐烂了,但铸模硬壳还在,19世纪的考古学家一旦发现这种人形模壳,就用一根管子把石膏浆缓缓注入,结果剥去模壳,人们就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连最细微的皮肤皱纹、血管脉络都显现得清清楚楚。这个办法是由当时庞贝古城挖掘工作的主持者费奥莱里(G.Fiorelli)发明的,使我们能够看到一批生命与死神搏斗的最后状态。

我所看到的这种人体遗形,大多是痛苦地躺在地上或台榻上挣扎,只有极少数靠壁站着。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能站着死亡,让人顿生敬意。在一个瓦罐制造工场,有一个工人的人体抱肩蹲地,显然是在承受窒息的晕眩。他没有倒地,只想蹲一蹲,憩一会儿就起来。谁知这一蹲就蹲了1000多年。更让他惊讶的是,重见天日之时,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变成了自己的作品,都成了硬邦邦的石头。

因此,庞贝废墟中这位抱肩蹲地的工人,仿佛是又一座《思想者》雕塑,思考着人类如何异化为劳动对象,然后以身作则。

记得马克·吐温在一篇文章中说,他在这里见过一具挺立着的庞贝人遗体,非常感动。那是一个士兵,在城门口身披甲胄屹立在岗位上,至死都不挪步。我没有见到这位士兵的人体模型,算起来马克·吐温来的时候庞贝古城只开挖了一小半,费奥莱里为模壳注石膏浆的方法还没有发明,因此他见到的应该是一具骨骼。

马克·吐温除了感动之外也有生气的时候。庞贝城的石材路上有深深的车辙,他走路时把脚陷进去了,绊了一下。他由此发火,断言这条路已经很久没有整修了,责任在城市的道路管理部门。这个推断使他见到死亡者的遗骨也不悲伤了,因为任何一个死亡者都有可能是道路管理人员。

我觉得马克·吐温的这种推断过于鲁莽。石材路一般都不会因为有了车辙就立即更换,有经验的驾车人也不会害怕这些车辙。从庞贝古城的道路整体状况看,有关管理人员还算尽职。马克·吐温把自己偶然陷脚的原因推给他们,又无限上纲,直到连他们惨死了也不原谅,过分了。即便是幽默,也不应该超越最起码的人道界限。

比马克·吐温更为过分的指责,出自一大批虚伪的道德学家,我们在各种介绍庞贝的文章书籍中常常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未必来过这里,仅凭着道听途说,就想象这座城市的生活非常奢侈糜烂,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奢侈糜烂的证据是公共浴室、私家宅院、妓院和不少春宫画。其实在我看来,这里呈现的是古罗马城市的寻常生态,没有任何需要被惩罚的理由,只不过后人见到的其他废墟里全然失去了感官生活信号,一在这里见到就大惊小怪了。平心而论,庞贝在整体上还显得比较收敛,反衬着后世帝王如何一步步把排场撑大,随之又撑大都市的。歌德1787年3月11日到达这里,他在当天的笔记里写道:

庞贝又小又窄,出乎参观者的意料。街道虽然很直,边上也有人行道,不过都很狭窄。房屋矮小而且没有窗户,房间仅靠开向庭院或室外走廊的门采光。一些公共建筑物、城门口的长凳、神庙,以及附近的一座别墅,小得根本不像是建筑物,反而像是模型或娃娃屋。但这些房间、通道和走廊,全都装饰着图画,望之赏心悦目。墙上都是壁画,画得很细腻。可惜多已毁损。

《意大利之行》

歌德的这种感觉我们也有,但这里包含着某种错觉。我们平时去看正在建筑中的楼房地基时也会惊讶每个房间为什么如此之小,其实这是因为室内空间尚未形成和装饰,一个个房间只以有限的地基面积对比在无限的天地之间,只能显得狭窄。庞贝废墟的多数民房遗迹也成了这种开放式的地基,因此就有了歌德的这番惊讶。后来他进入了那些比较完整、又有器物装饰的房间后感觉就不同了,说:“庞贝的屋子和房间看似狭窄,却仿佛又很宽广。”

法国史学家泰纳(Taine)比歌德早来20多年,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生活享受远不如我们现在这样舒适多样,这样多彩多姿。”从时间上说,几乎所有断言庞贝城因奢侈糜烂而受到上帝惩罚的道德评论家们都是在泰纳之后,甚至在歌德之后才来的,他们没有心思去阅读泰纳和歌德的文章。

在我看来,庞贝城也有奢侈糜烂,但在整个城市如此惨烈地毁灭之后,居然会有那么多评论家说它只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实在有点不道德,尽管他们也算是道德评论家。他们不敢像泰纳那样承认,自己的生活其实要比庞贝人舒适得多。

我鄙视一切嘲笑受难者的人。我怀疑,当某种灾难哪一天也降落到他们头上,他们会做什么。他们当然绝对不会去救助别人,因为别人有道德缺陷,正在接受惩罚,于是他们就趁火打劫、谋财害命,来帮助完成那种处罚。事后,他们万一幸存,又会滔滔不绝地成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学家。

P30-34

序言

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来岁吧,延长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比,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相关。

在交通艰难的古代,很多学人走不了太远,但他们心中的天地却很辽阔。这种辽阔,是一些无畏的旅行家给予的,用他们的脚步,用他们的记述。这样的旅行家不仅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整个文明的质量。

正由于比,与我钻研书库多年之后,越来越钦佩古往今来那些用生命历险来阅读空间大书、写作空间大书的人。终于,我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感谢广大读者一年又一年地关注着我,追随着我,使我的旅程哪怕再艰告、再危险也不寂寞。如果说,我的文化知识大半来自书房,那么,我的文化感悟则大半来自旅途。在半路客栈中把新获得的文化感悟匆匆写下来与广大读者分享,是我的一大幸福。

我开始出行时事事困乏,连照相机也没有,因此对于所见景象只能靠文字来描绘。这当然也有好处,使文字承担起了更完整的责能,具有一种可以舍弃图像的独立性。我的很多读者也习惯了这种不带图像的文字,后来看到我在书中印了一些照片还来信提意见,认为是画蛇添足之举。但是我的旅行方式毕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最后甚至成了与电视台的紧密合作,已经很难离开图像了。

广州市文化传播事务所拥有庞大的图片库,他们计划从我的旅行文字中选摘一些出来配上足够的图片编一套书,交由希望出版社出版。提出过类似要求的人不少,有的还真编了书,让我上当受骗,但我这次看他们每一步都做得扎实有序、诚信可靠,也就答应了。

编这套书,我没做什么事,若有功旁,全应算在编排者和出版者身上。我希望这套书能鼓励更多年轻读者踏上更开阔、也更文化的人生旅程,也希望更多由于事务繁忙或年迈不便如此出行的读者能由这套书而弥补人生缺憾。

是为序。

2004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4: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