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分类
作者 詹文龄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詹文龄校长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孩子,她勤奋工作了40年,“发明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她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她被选入教育部组织的“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是10位全国知名校长中唯一的民办学校代表:她曾应中共中央党校的邀请在教育展战略理论高级进修班作案全例教学,课题《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詹校长在全国各地已作各种教育演讲近百场,在校内外造成深远影响。从2003年1月开始,她受邀在电台为家长、老师和同学们作《爸爸妈妈时间》节目,形成巨大的影响,《爸爸妈妈》包含了教育者应该拥有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并针对教育孩子遇到的常见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家长和老师有着非常具体的指导价值。

内容推荐

詹校长总结自己多年办学经验认为,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结成教育共同体,这也是她办学成功的秘诀之一。

詹校长认为:家长和老师只能用心地分析、研究,用心地透过生命的表象去追本溯源,寻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她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都有向上、向善、向美的天性,这是潜藏在孩子心灵深处的生命的种子。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天性,才能认识自己的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目录

第1章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天性,研究孩子的潜能

 1.不能让孩子只是手中有画,心中没画/2

 2.妈妈要抓好教育的契机,不可错过/4

 3.孩子爱说话,这是好事,要好好提升和引领/7

 4.教育孩子要从了解孩子开始/8

 5.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不要拔苗助长——培养孩子要有驯小猫小狗的耐心/10

 6.0-3岁——家庭是孩子精神生命的子宫/10

 7.和孩子沟通从妈妈喂奶时的聊天做起/12

 8.自我成长的信号——2岁的孩子想自己做事/13

 9.孩子值得我们学习/14

 10.要尊重孩子才可能得到孩子的信任/15

 11.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6

 12.父母要体谅孩子的痛苦/17

 13.聊天——父母和孩子的“精神脐带”/18

 14.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天性/23

第2章 如何帮助这些“亮起红灯”的孩子

 1.好学生为什么想“轻生”/27

 2.乖孩子为什么感到很寂寞/28

 3.学习原来是件这样快乐的事/29

 4.我的孩子为什么“恋网吧”/32

 5.警惕啊!妈妈们,孩子身边也时刻有危险/34

 6.孩子已经惯坏了怎么办/35

 7.孩子爱说谎话怎么办/36

 8.孩子吸烟怎么办/38

 9.孩子为什么屡教不改/40

 10.爱看电视的孩子应该如何纠正/41

第3章 “差”孩子是家长教出来的

 1.“西瓜”与“芝麻”/44

 2.教育孩子更需要用心、精心、费心/45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最重要的老师/46

 4.不要错过孩子学习生活的关键期/48

 5.家庭要形成教育孩子的共同体/50

 6.“差”孩子是家长教出来的/51

 7.孩子的自信是怎么丢失的/52

 8.警惕“片面的横向比较”造成的问题孩子/54

 9.内向会不会遗传给孩子/55

第4章 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一颗“好种子”

 1.“我小,我应该吃最小的苹果”——应该教育/58

 2.慎用表扬,避免虚荣心,引导孩子说实话/59

 3.警惕表扬的负面效应/61

 4.培养孩子的数字概念/63

 5.把数学教育融人生活中/64

 6.不能让孩子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65

 7.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65

 8.重视孩子的性格成长/67

 9.要关注孩子幼小衔接时出现的问题/67

 1O.不要给孩子贴“笨孩子”的标签/68

 11.让好习惯内化成终生受用的好品质/69

 12.孩子为什么连自己的财物也不爱护/70

 13.要把自己的教育目的隐藏在对孩子的奖励之中/72

 14.让孩子自己去克服缺点/73

 15.爱心需要激活、需要培养、需要体验/74

第5章 如何正确地评价孩子

 1.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78

 2.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79

 3.沉重的爱对孩子也是一种负担/79

 4.不要只用考试成绩评价孩子/80

 5.孩子不一定要学奧数/81

 6.积累词汇不是写作文的基本功/82

 7.怎么对待“考第一”的问题/83

 8.不能只以分数来评价孩子/84

 9.学习是广义的,不仅仅是在书桌前/86

 10.改补课为补预习——小心地呵护孩子的自信/89

 11.要正确地评价孩子/91

 12.妈妈要捍卫孩子的想象力/91

 13.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习惯/93

 14.孩子粗心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93

 15.家长不能替代孩子独立自主的成长/95

 16.不要把孩子的缺点经常挂在嘴上/96

 17.怎样纠正孩子写作业潦草不认真的毛病/96

 18.帮孩子增强毅力/98

 19.错误不是擦掉的,是改掉的——从“不用橡皮”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98

第6章 帮助孩子过好学校生活

 1.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和老师的关系/102

 2.怎么和难以沟通的老师交往/103

 3.千万不能采用送礼的方式和老师搞好关系/105

 4.怎样让孩子在上课时大胆回答问题/106

 5.孩子课堂上爱说话、考试提前交卷,怎么办/108

 6.孩子为什么厌学/108

 7.教育要从深入了解孩子入手/110

 8.如何帮助高三孩子调整情绪/11 1

 9.如何让高三的孩子保持进步状态/112

 10.让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112

 11.激活孩子的自信心/113

 12.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114

 13.不要扼杀孩子的“自我”意识/116

 14.成功更是成功之母/118

 15.给孩子搭建成功的舞台/119

第7章 父母与孩子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1.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122

 2.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过失负责/123

 3.千万不要破坏亲子关系/124

 4.赏识不是放任,惩罚也是教育/125

 5.家长要尽到监护人的责任/127

 6.孩子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正的/128

 7.孩子的问题要对症下药/129

 8.帮助孩子顺利走出青春期的困惑/130

第8章 如何让您的孩子融入同伴

 1.让孩子在小伙伴中快乐成长/136

 2.每个孩子都是教育源/136

 3.帮助孩子学会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137

 4.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怎么丢失的/138

 5.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怎么办/140

 6.父母的教育为何不起作用了/141

 7.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141

 8.孤独的孩子没有玩伴怎么办/143

 9.帮助孩子找回丢失的自己/1<4

第9章 如何从“玩”中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1.游戏是为孩子走向人生做准备/147

 2.孩子不会玩是危险的事情/]48

 3.在孩子知道错的时候,不要打他/151

 4.如何为孩子选“兴趣班”/152

 5.身心和谐会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佳发挥/154

 6.不要提前掠夺孩子学习新知识的兴趣/155

 7.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孩子的读书兴趣/157

 8.有体育特长的孩子应该怎么选择/158

 9.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耐心/159

第10章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

 1.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161

 2.要让孩子感受真实的贫困生活/162

 3.要让孩子认识真实的自己/163

 4.不做夫妻了,还要做好父母/164

 5.教孩子自己建账是一个好办法/167

 6.亲情教育更重要/169

 7.忙爸爸怎样与孩子沟通/170

 8.不要低估了孩子在支配金钱方面的潜能/172

后记:我的故事——为了40年前的那首诗/175

作者简介/184

试读章节

1.不能让孩子只是手中有画,心中没画

家长:我的孩子很不听话。在少年宫参加美术培训班时,别的小朋友都努力地画的和老师的一样,画的不一样也要改咸一样的。可是我的孩子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老师让画一朵花,而他却画许多各种各样的花,我让孩子改,孩子还不听。怎么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

詹校长:你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个性,这是很珍贵的。你要好好地保护,不能破坏。现在,你着急的原因是因为你不了解他。他和老师画的不一样,说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爱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常常是用自己的形象语言——画画来表达心情,表达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孩子的眼光是真实的,有灵性的,如果你认真地去看孩子的画,会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有一个3岁的孩子,他画了许多不同色彩的波纹线条。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鱼。老师说:“鱼的眼睛呢?”他说,鱼在很深很深的海里,不要眼睛的。不知孩子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想法,真是不可思议。

老师让画一朵花,而你的孩子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花,这多好呀!你一定要问一问孩子为什么画那么多花,也许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呢!

一次美术课,一位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要画绿太阳,他说,夏天太热了,如果太阳是绿的,就不会热了。这位孩子多了不起呀,他在进行环保创新。但是这个创新思想就像嫩芽,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摧残的。假如孩子遇到的是一位只要求和自己画得一样的老师,他就会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老师教了多少遍,你怎么就不知太阳是红的?”如果小朋友也笑话他不会画太阳,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错了,从此后就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努力地按照老师的样子去画了。我小外孙5岁时画了一只老虎,眼睛只是一条缝,小朋友说他画错了,老虎的眼睛是圆的。他大声地抗议:“我知道,可我就是不想让它睁开眼睛,要不,它就把小白兔吃了。”

你能看出这是一只大猩猩吗?那时,我就看成兔子和蜗牛了。这是一位4岁孩子的画。当时正在上美术课,老师在教孩子怎么画花边。我满以为孩子们一定会像老师那样,画一条条的花边,没想到,孩子们画什么的都有,动物、植物、房子等等,只不过是其中有一些装饰的花边而已。其中这位吴亚新小朋友让我猜她画的什么,我仔细看了看说:“这是兔子,还有蜗牛”她非常奇怪地问:“哪里有兔子?”我说:“这不是兔子的耳朵吗?”她说:“不是,这是大猩猩的眼睛。”我惊讶极了,又远远近近地反复看了好多遍,不由得被孩子的创作震撼了,这是多么大,多么大的一只大猩猩啊!头上还带着美丽的花环,“可这不是蜗牛吗?”我开始怀疑自己了,指着那只蜗牛问。孩子说:“是啊,大猩猩睡着了,一只蜗牛爬在了它的鼻子上。大猩猩一睁开眼说:‘你怎么爬到我鼻子上了?’蜗牛说:‘我还以为是石头呢。’”

这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可能有这样的神奇,这样的灵性。我把这张画挂在了我办公室的正面墙上,有很多人都被我问过:“这是什么?”很多人也都和当初的我一样,认为是兔子,也有人说有蜗牛,至今也没有一个人直接看出是大猩猩,都是当我告诉他们时,他们才和我当初一样为孩子的神奇而惊讶。

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你的孩子不会画画。如果按你的要求,孩子必须和老师画得一样,将来最终的结果只是孩子手中有画,心中没画,一个孩子当他心中没画的时候是最可悲的。还有的家长,孩子刚开始画画的时候,家长认为画得不像,就着急去代替孩子或者去帮助孩子。这种帮助和代替,会使孩子失去灵性,失去童真童趣,失去自己的思维过程,没有了思维的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不愿去想,也不愿去动手做了,对画画也会失去兴趣。  2.妈妈要抓好教育的契机,不可错过

家长:我女儿7岁,上一年级,因她从小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对学习一点也不开窍,老师说她是启而不发。每天一回家,也不和我们说话,就是关心从她奶奶家带回的蚕子孵出的小蚕,我一说要给她扔掉,她就发疯似地大哭。这个孩子是不是没治了?我们同事说她可能是种田、养蚕的料。

詹校长:你的女儿在奶奶家长大,农村环境和城市有着截然的不同,孩子现在还没有适应。女儿非常珍惜从奶奶家带回的蚕子孵出的小蚕,一是说明她对奶奶的思念,二是看出农村的自然环境对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有了很好的激活和开发。孩子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是大自然赐给孩子的宝贵财富,非常非常珍贵。你一定要好好地观察和了解,好好地呵护和开发,千万不可简单粗暴地处理。这也正是你走进孩子心灵深处,打开孩子心灵秘密的突破口。你是孩子的妈妈,和孩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这种“亲情”就是打开孩子心灵秘密的钥匙,你要用好,千万别丢弃。否则你就会失去你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像一颗生命的种子,带着自己生命的秘密来到人世。家长和老师应该像科学家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一样,用心去发现孩子成长的秘密,探究孩子成长的规律。

我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对你可能会有启发。那是发生在1993年,我的一位朋友说她的儿子李强(化名)从小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养了一身坏习惯,连话也不会说,希望我们好好教育一下。果然,孩子上了一年级没几天,班主任就反映说:“这个孩子可真是启而不发,怎么鼓励,怎么启发都不回答问题,而且谁都不理,很不合群。”学习成绩就更不要提了,永远是倒数第一。我去找李强的妈妈,和她谈到了李强的孤僻和不爱说话。她说:“没办法,他就这样,我也很发愁,回到家除了和他的小猫说话,和我们都不说,要说也是提些古怪的问题。”我一听李强会提问,就着急地问:“什么问题?”他妈妈说:“不是什么正经问题,比方一次他问我小鸟为什么跳着走,我说,这还用问,不是因为它有两条腿嘛,你的小猫四条腿不就爬着走吗!’他一听还要问:‘小鸡也是两条腿,为什么就是迈着走?’我一听就火了,狠狠地骂他,不想学习上的正经事,尽想这些没用的东西,你管那么多干啥?”他妈妈的一席话使我很惊讶,李强这样爱观察事物,这样爱动脑筋,多么可贵啊!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一下,抓住这可贵的教育契机正确引导,那李强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非常幸运,我终于有了机会。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忽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李强。他流着眼泪急促地说:“校长奶奶,小鸟鸟死了!”说完拉着我就跑,我莫名其妙地跟他来到他们宿舍。这时才刚刚6点钟,起床铃还没打,可这个宿舍的孩子们却齐刷刷地站在地上,一位小个子同学含着眼泪,双手捧着一只死去的小麻雀。“小麻雀是怎么死的?”我问大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他”是气死的,有是说小麻雀是饿死的……原来,前一天晚上一只小麻雀飞进了他们宿舍,孩子们追啊、扑啊、逮啊。恰在这时,熄灯铃响了,老师督促他们入睡。没办法,孩子们恋恋不舍地陆续上床睡了。可李强一直在想着小麻雀,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迷糊了一会儿,天还没亮就又醒了,一看老师出去了,就打开灯寻找小麻雀,发现小麻雀已经死了,便伤心地哭起来。小朋友都醒了,捧着小麻雀集体在伤心。

看到孩子们具有这样的爱心,我心里一阵惊喜,爱小动物、爱大自然、爱人类……我眼前出现了一道彩虹。对,要好好地、小心地保护这可贵的爱心。我亲切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小鸟是属于蓝天的,属于大自然的,可它已经死了,我们为它送葬好吗?”“好啊!”孩子们高兴了。我带着他们,捧着小麻雀,向校园走去。在学校植物园,我们把小鸟安葬了。我说:“孩子们,在小麻雀墓前发个誓吧!”每个孩子都非常神圣地、庄严地在小鸟墓前发誓:“小鸟鸟,我们再也不逮你了。小鸟鸟,我们永远爱你!我们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第二天,我把小鸟的故事讲给全校同学听,还特别表扬了这个班的全体男生,尤其是李强小朋友的爱心,同时,还把李强爱观察、爱动脑筋的事情告诉了全校同学。从此以后,李强成了新闻人物,很是风光。同学们常常向他询问小鸟的故事,常常和他争论小鸟为什么跳着走之类的问题。李强不停地表达,变得能说会道了,变得讲卫生了,变得关心集体了,变得爱学习了。期末考试时,他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语文数学双100分的好成绩。2006年李强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有人说,小时不观察蚂蚁的孩子人生不完整,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人本身就是动物,关注动物世界,爱小动物这也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大人小时也是这样,只是人们一长大就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孩子。常常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孩子没有了自己玩的时间,没有了看蜘蛛织网、看蚂蚁搬家的时间,要知道,这是孩子生命中的一大片森林,一大片绿洲,一大片蓝天,在其间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自由自在地发挥、想象,多么美好啊!而这一块,如果小时不打开,或干脆被堵死,长大就来不及了。那样,孩子的人生肯定有缺憾,肯定不完整。试想,有多少人是带着这样的缺憾走完人生的,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还可以有另外更好的一面。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幸福完美的人生,绝不能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

P2-7

序言

今天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尤其需要强有力的家庭教育来支持。但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状况并不让人乐观。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大家看得很清楚,但解决问题的对策却较模糊。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正视困难,直面困惑,提出对策,引领家长,这是今天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呼声。山西通宝育杰学校现任校长詹文龄同志倾注心血完成的此书,正是奔着这一目标来的。

真话可贵

翻阅书稿,句句朴实的话如山涧小溪在奔流。这是作者的心里话,是说给家长的知心话,是直击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症结的真话和实话。当我们在教育上面临诸多困惑而又一时找不到有效对策时,真话就显得更为可贵。

“问题孩子”是大人播种的“恶果”,本书中的这一观点也许有人早有耳闻,但到底“恶果”长什么样?家长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完成”的播种,那就不一定人人清楚了。从这个角度讲,人要讲出真话,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发现问题的敏锐,探寻真相的智慧。

詹文龄校长从教40年来一直在学校第一线工作。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满足于埋头拉车,而且常常抬头看路。她发表的有关教育的文章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就在于能从众多的教育难题中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了饱含教育智慧的教育方法和方向。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十名成员中惟一的民办学校校长,詹校长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在全国巡回演讲;她两次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学术报告厅邀请,作有关办学理念的专题学术报告。这些展示了她在教育上的独到思考和富有创新的工作业绩。

和家长的良好合作是詹文龄校长成功的教育经验之一。常年重视家庭教育并在指导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这本书面世的厚实基础。

成功之镜

詹文龄校长在本书中提到的那位“揪着妈妈的头发要‘上网’钱”的孩子,那位把优秀的孩子逼成病态,哭着喊着“我只要一个健康孩子”的妈妈,虽然属于个例,但还是让人震撼,发人深省。家庭教育中太多的悲剧要么源于家教知识的不足,要么源于家长“盲目自信下的执著”。“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在同一家庭教育中并不适用,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家教的失败,有时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是不可挽回的沉重灾难。但是,一个家庭家教的失败无疑可以成为其他家庭的“前车之鉴”,告诫更多家庭在“规避”中走向成功。

无论是购买家教方面的书,还是听有关家教的报告,最主动和最积极的,恐怕要数孩子身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的家长。这是人之常情,并不稀奇。但是,也有一些积极主动的家长“未雨绸缪”,走在了“问题”的前面。作者于长期实践中积累的这些真实案例,用意就在于以知识和智慧帮家长们建起一道防范问题的“防火墙”。

我很同意作者的一句话:“当您倾听成功的家长含着笑讲述教育孩子成功的秘诀时,我真诚地希望您也听听失败的家长含着泪的忠告。”

做人为本

家庭教育中应对难题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少家长迫切找寻的。詹文龄校长凭借她在电台做家庭教育栏目嘉宾的长期积累,为家长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尝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窍门。当然,正如作者一贯坚持的,方法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在方法和技巧,而在家长的做人。如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而言,首先是自我教育。很多没有知识没见过大世面的家长,却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真正的秘密也许就在于此。  和詹文龄校长的结识,是很偶然的机会。真正让我们成为朋友的,是我们在教育上的许多共同认识和追求。她对教育的激情与热爱,她对教育的探索与奉献,特别是其内心对教育爱的持守,以及在行为中无时无刻自然流露的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总是一次次地冲击我的心,推动我一遍遍地追问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我相信,只有真正关注人的命运、操心孩子精神人格健全的教育才是可爱的。今天,处在社会深刻转型中的中国教育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正因为有一批像詹文龄这样执著追求教育本性的校长,让我们对中国教育的前景抱有希望。

借此表达对詹文龄校长以及所有像她一样辛勤耕耘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敬意,是为序。

2006年3月9日

后记

一天,我接到了郭文慧老师的电话,让我为母校100周年写篇回忆文章。当时我心情非常激动,太原师范学校——40年来我魂牵梦绕的母校,迎来了她的百年寿辰,真想洋洋洒洒地写一篇回忆文章,以表自己的赤子之心,可是几次提笔都放下了,师范生活的回忆已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点点片段。那时的我表现平平,学习上很不专心,一下课就去抢那台放在教室后面的脚踏风琴,一有空就钻图书馆,看到别人吹口琴我也学口琴,看到别人拉二胡我也买了二胡,还特别用心地去参加美术组的画展,至于老师方方面面的教育,以及课堂上所讲的语文、数学、物理等各门功课的知识,却一句也想不起来。但是在潜意识中,我还是觉得母校给了我很多说不清的东西。40年来,我做教师、做校长、走南闯北办学校,哪一点不是出自母校对我教育的积淀,可到底具体是些什么呢?怎么才能表述清楚呢?我苦苦地思索着,整整一天了,我还是模模糊糊的一句也写不出来,猛然间,我想起一位科学大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里老师教过的东西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母校留给我的教育是什么呢?是播撒在我心中的教师职业美的种子,是对教育的热爱,是做教师的快乐!

记得当时母校对我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有一首题为《教师之歌》的朗诵诗,那首诗是从哪里来的,以及当时朗诵的情况等等,都已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被诗中优美的句子激活,久久地沉浸在诗中的美好意境中,我们还常在一起编织着自己的教育诗篇,也曾憧憬着:参加工作后,几个人能都到一所学校去,使那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学习生活。没有想到,当时的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竟成了我一生的追求。

非常奇怪的是,这首《教师之歌》虽然我没有刻意去背,但诗中的每一句,每个字却溶化在我的生命中,点燃了我做教师的梦想,伴随着我走过了十年浩劫,激励着我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冒着风险去创办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学校。

一、经历十年浩劫,丰富人生积淀

“清晨的阳光,/把山川河流染上了一片金黄,/祖国的大地上,/汽笛轰鸣钟声悠扬,/在这劳动的交响乐里,/我走进教室,/明天,听着同样的钟声,/我将踏上讲坛,/一切都在开始,/一切都在成长,/我有一支教师的歌儿,/在这美好的时光歌唱。”

1966年师范毕业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能踏着清晨的阳光,在劳动的交响乐里,走进教室踏上讲坛啊!可惜我们遇上了十年浩劫,一切美好的理想都变成了泡沫。那时,做教师不仅是太苦,而且是太可怕了,随时都有污水往身上泼,都有“大帽子”往头上扣。但我一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稚气的脸庞,纯净明亮的眼睛,就有一种沐浴春风的感觉。

“鲜花一样的笑脸,/开满我的身旁。/火苗似的红领巾,/炫耀我的眼帘。/稚气的脸庞,/会看到聪明和智慧。/明亮的大眼睛,/爱憎是那样分明。”

我和我的学生相依为命。我们在一起做诗、唱歌,我们把所有能改编的课文都编成了课本剧,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成就感给我带来了快乐。就这样,《教师之歌》伴着我度过了那些可怕的日子。这一切都给我今后的教育生涯奠定了最敦厚、最扎实的基础。日后的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有的甚至是巨大风险,但就是这种“快乐”的心态,使我坚持了下来,并有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我经常对年青老师说,如果你看到孩子就心动,就喜欢,这就说明你适合做教师。坚持下去,你就会从中找到终生的幸福和巨大的快乐。

二、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

1989年,我从一名教师变成了一所重点学校的领导,分管令人羡慕的招生工作。大家都认为我应该很满足了,可我却常常快乐不起来。因为我无法给来这里上学的孩子选择合适的老师,常常是语文老师好,数学老师还需要搭配,其他科目就更不用提了。一次,一位老师上午十点了还不起床,不按时给学生上课。我们认真研究做出了决定:停止这位教师一个月工作,让他好好反省。没想到这位教师连续两个月都不来上班,天天坐到教育局,让领导给他饭吃。教育局领导为了“安定团结”,要求我们解决好这件事,我们不知说了多少好话,才把这位老师“请”回了学校,可我不知道自己今后该怎样面对全校的师生:如此品行的人为什么还能做教师?做一个真正具有办学自主权,不受“窝囊气”的校长,办一所能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学校,从此成了我的梦想。

就在这时,山西省最早的一所全日寄宿制民办学校开始创办,要选择首任校长,我也是人选之一。要不要去?当时的情况是,到民办学校去工作的大都是退休的教师,可我离退休还有十几年,再说,这是山西省第一所民办学校,全国也为数不多,谁心里都没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如何?人们议论纷纷。可我还是决定放弃原来的工作,毅然接任山西通宝育杰学校首任校长,放开手脚去做一些我认为是对的事情。这个决定连我的家人都认为我疯了,我先生生气地说:“别人不砸你的饭碗,你却要自己砸。”

时至今日,我仍觉得,没有《教师之歌》这首诗的激励,我是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走不出这片新天地的。

三、坚持做你认为是对的事情

多年来在教育工作中的探索,使我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一些思考。1993年办学初期,我向家长阐明了我的目标:对于每一个进入通宝育杰的孩子,我们关心的并不仅仅是孩子在考场上的优异成绩,更希望他们能够在整个人生的“大考场”上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崇高的价值取向,有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培训教师时,我对老师们说:我们决不应仅仅满足于在考场上衡量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掘孩子心灵深处那些最美好的东西,使之不被泯灭,使孩子成为整个人生道路上无往而不胜的强者。也就是说,教师和学校应当为孩子一生发展负责,而不仅是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负责。由于我招聘的老师都有着共同的梦想,1993年我们的素质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然而,挑战马上就来了。第二年,即1994年,太原市“民办学校热”骤然兴起,很多民办学校不仅校舍漂亮,而且提出保证学生出国上大学,保证学生享受贵族的生活待遇的承诺,迎合了一批家长的心理。致使我们学校的家长对我们提出的“为孩子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开始质疑。

在一次家长会上,有个孩子得了一朵“助人为乐”的小红花,高兴地拿给爸爸看。没想到,这位父亲不仅没有赞扬孩子,反而狠狠地把小红花踩在脚下,生气地说:“我花钱送你上学不是让你助人为乐,我要的是数学100分,外语100分!”其他家长也一起附和,认为为孩子一生发展负责太遥远,助人为乐是虚的,要求我们要像其他学校一样承诺对孩子的分数负责,否则就要退学。这时,我的一个好朋友也告诉我:“赶快改变办学初衷,否则一个退学的大潮将要向你们涌来。”

果然,接下来的连续几天里,每天都有学生退学。我签着退学的单子,看着学生一个个离开,这时的我才知道什么是风险。我心里又害怕又难过,真想大声地告诉家长:“助人为乐不会影响孩子考100分!”可我觉得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单薄,怎么办呢?坚持还是退缩?

我认为问题在于家长还不懂教育,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既要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还必须要教育家长,决不能迎合家长。只要我们真心为孩子一生发展负责,相信总有一天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准能和我们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我们一边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沙龙,家庭教育讲座,一边坚持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家长终于认可我们的教育理念。

1994年春季,虽然有38个孩子转学了,但8月份开学前,又有400多名新生走进我们的校园,当我问他们为什么选择通宝育杰时,家长们回答:是因为看到通宝育杰学校的孩子们全面发展。一位家长说,他们和朋友带着孩子一块去游泳,他们的孩子丢三落四,一直让妈妈照顾,而朋友的孩子不仅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井然有序,还一路帮助妈妈。他们认为朋友的孩子在通宝育杰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把自己的孩子也送来了。

在15年艰难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尊重生命,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我认为教育是生命的事业,尊重生命,就是本着对学生生命和教师生命的敬畏和珍惜,研究生命,唤醒生命、探寻生命成长的规律,挖掘生命成长的潜能,让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教育,为学生储备真正决定其终生幸福的品德、性格、习惯、人格、能力和勇于创新等精神财富。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宝育杰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拥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60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320名教职员工的全日制寄宿学校。

我们学校的孩子,都很想上学,他们的眼睛亮晶晶的。校园里常常荡漾着歌声、琴声、读书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寸土寸金的校园,我们专门修建了艺术楼、天文台、体育馆,开辟了植物园,种植了桃、杏、苹果、枣、梨、山楂、核桃、葡萄等几百种植物,办起了动物园,饲养了兔子、鸽子等数十种动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观察和体验到生命的多姿和力量,孩子们很多感人的作文和绘画作品都取材于对校园多种生命的感悟,生命教育只有通过体会和感悟生命才能完成。学校的百人管乐团、手风琴队、架子鼓队、小提琴队、还有书法组、美术组、合唱团、舞蹈队、独轮车队、少年科学院等孩子们的社团欣欣向荣。外国友人来参观说,这所学校虽然没有华丽的校舍,但,是一所最像学校的学校。

高中在不能选择生源的情况下,自2001年有了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以来,连年高考成绩位居太原市前列,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和奖励。2006年学校被评为太原市示范高中,2007年又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这是山西唯一的一所民办学校获此殊荣。

2001年我被教育部选为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十名成员中唯一的一名民办学校校长。

认识到什么是对的,其实并不难。坚持做你认为是对的,才是成功的关键。风风雨雨40年,从教师到领导,从普通到重点,从公办到民办,从北方到南方。2001年受北大附中教育投资集团邀请,我创办了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2002年受广州侨鑫集团邀请,创办了广州天河区汇景新城国际幼儿园,2006年又创办了广州天河区汇景新城国际小学,忙碌着、实践着。人们常常问我,是不是很辛苦?我觉得我不是辛苦而是幸运,因为,我的职业是我的爱好。

我对教育的执著,这么多年来,可能还有许多原因,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40年前的那首“教师之歌”,她是我认识教师职业美的种子。40年后的今天,我仍能准确地朗诵这首诗歌:想要享受教育快乐的朋友们,请你看看心中有无这样的种子。这也许看似无关紧要,却是最起作用的一个因素。

这就是我一生的幸福,/这就是我劳动的结晶。/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愿以毕生的心血,/种得人类的花朵灿烂如锦。/我愿以满头的白发,/换得祖国的栋梁成荫成林。/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美好的职业。/我多么想工作三百年啊,/如果我有五倍的生命。  附:教师之歌(摘)

清晨的阳光,

把山川河流染上了一片金黄,

祖国的大地上,

汽笛轰鸣,钟声悠扬,

今天,在这劳动的交响乐里,

我走进教室,

明天,听着同样的钟声

我将踏上讲坛,

一切都在开始,

一切都在成长。

我有一支教师的歌儿,

在这美好的时光歌唱。

虽然,我没有穿上军装,

可我一样保卫祖国,

虽然,我没有站在炼钢炉旁,

可我一样给长江大桥输送钢梁。

医生、演员、作家,

劳动模范、战斗英雄,

他们都曾是我的学生,

他们的事业里,有着我的劳动,

我的岗位永不变换,

我的足迹却遍布四方。

我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

我的青春却会千百倍地延长

鲜花一样的笑脸,

开满我的身旁,

火苗似的红领巾,

炫耀着我的眼帘,

稚气的脸庞,

会看到聪明和智慧,

明亮的大眼睛,

爱憎是那样的分明,

给孩子一把钥匙,

去打开宇宙的秘密,

把学生排成队伍,

向着共产主义进军。

也许多少年后,

天天我都会收到,

许多不同模样的照片,

许多不同语音的问候,

从昆仑发电站,

从戈壁新绿洲,

从温暖的北极,

从遥远的星球……

熟悉而亲切的眼神,

和我一起回忆以往的岁月,

神采焕发的英姿,

站在历史的前面向我招手。

这就是我一生的幸福,  这就是我劳动的结晶,

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愿以毕生的鲜血,

种得人类的花朵灿烂如锦,

我愿以满头的白发,

换得祖国的栋梁成荫成林,

太阳下面。

再也没有比这更美好的职业,

我多么想一直工作三百年啊,

如果我有五倍的生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