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积——从欧洲、美国到中国香港
承仲林和孙玉兰毕业后被分配到外贸部所属的两个进出口总公司。他们曾各自在不同领域为国家服务,开拓创新,勤奋向上。他们曾共同在国外常驻,各有专长,比翼齐飞。
1969年,承仲林被派驻英国大使馆商务代表处常驻。当年国内的大背景是“备战备荒为人民”。配合这一战略,他的任务是代表五矿公司购买战略物资——每年约15万吨铜。德语出身的他,只在大学四年级时选修了第二外语——英语,因此只是初级水平。在英国,他边工作边从电视广播报纸学外语,从工作实践学业务。有时,为准备第二天的谈判,前一天他先写好英语谈判稿,晚上睡觉前把谈判稿背熟,有时背不下来,开灯再看,直到背熟。经过一年时间的攻读,他能与外商较好地沟通了。而他最大的闪光点,则是善于动脑筋,钻研业务,注意市场规律的变化,很快在市场经济的最前沿发现了价格浮动的规律,从而在生意中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他的先进事迹材料在整个外交部系统所有驻外使馆进行了转发。这段经历,也第一次展示了承仲林在经营上的潜能。
在此期间,孙玉兰在中机公司也努力钻研业务。1971年,她有幸参加中国政府贸易代表团访问民主德国。那时,中国与苏联及东欧的贸易都是易货记账贸易,每年由政府代表团签订协议,所有进出口产品都是外贸专业总公司垄断。作为代表团成员,孙玉兰带着中国进口机电产品的全部货单。由于她懂业务,翻译纯熟,她的工作受到大使和商务参赞的好评,她于是被留在驻东德商务处工作。不久,已经在英国常驻三年半的承仲林也被调到了东德。夫妇二人又共同常驻了4年。
1976年,他们双双回到北京,先去小汤山劳动“补课”。一年后,承仲林回到五矿总公司,1978年被提为出口有色金属业务的八处任副处长;三年后升任处长。孙玉兰回到机械总公司,在业务处工作,1983年任副处长,1985年升任处长。
1981年,承仲林被派往美国,负责当时外经贸部与美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美国企美金属有限公司)。中国钨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列世界第一,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中国的钨砂运到美国,由当地合资公司生产成钨制品,再在美国市场销售,直接供美国厂商使用。
1984年,原外贸部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部,外经外贸合为一家。根据部领导的指示,五矿公司成立了中国国际工程材料公司,向国内外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钢材、水泥、小五金等建筑材料,承仲林被任命为总经理。公司启动贷款200万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该公司在部里具有开创性,对推动外贸公司“走出去”、自主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是开创性的事业,公司上下凝聚了一股闯天下的劲头。5年后,到承仲林离开时,公司在深圳、厦门、香港、澳门并在国外如科威特、加拿大、美国等地开设了子公司,总资产达到了1.5亿元。这一工程承包领域的经验,也为承仲林日后创业涉足房地产领域提供了经验积累。
1989年9月,承仲林被五矿公司派到香港接手一家港资公司。他到任的第二年,公司即扭亏为盈。随后4年,公司业务得到较快发展。之后这家公司重组,承仲林夫妇面临回五矿公司或留香港两个选择。
机遇——五十六岁共同创业
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承仲林、孙玉兰夫妇却在知天命之年选择了创业。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几大创业有利条件:一是恰逢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好形势;二是他们拥有在英国、德国、美国、中国香港的工作经历,了解世界市场;三是勤奋精神和良好信誉;四是多年来积累了人脉和业务渠道。
但是,也有一个重要条件是他们当时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创业资金。在香港创办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须在银行有7位数的美元存款作为信誉保证。庆幸的是,承仲林的叔叔,一位常州农民企业家,愿意为这个勤奋而守信的侄子提供这一资金保证,为承仲林在香港银行注资200万美元。1993年,承仲林夫妇的香港创成企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年,他们的年龄分别是56岁和54岁。P12-13
昨日,峥嵘岁月;今朝,桃李满门。从建校东条九,到迁校车道沟;从撤校信阳地,到复校惠园里,流逝的是六十余年艰苦奋斗的漫漫时光,留下的是几代校友纵横拼搏的熠熠华章,不变的是代代相传求索不止的贸大精神。六十余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祖国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六十余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杰出校友们遍布祖国各地,现身各行各业,用自己的青春才华书写着一篇又一篇的风流华章。
贸大精魂代代相传,校友榜样届届流芳。本次以“校友寻访”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正是榜样力量的传承。同学们与杰出校友们的深入交流,不仅实现了校友与同学们之间的双向互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校、荣校、兴校之情,也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校友们求索不止的贸大精神、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以及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都是对同学们的教育与激励。同时,同学们通过了解校友的经历,结合自身感悟,制定个人生涯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不悔!
本书作为本次“校友寻访”实践活动的缩影,精选编辑了36篇校友生涯传记,生动再现了校友们奋斗、求索、拼搏的人生之路,旨在全面展现贸大校友的杰出风采和卓越成就,为一代又一代的贸大学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1970届之前
雪域埋忠骨,高原祭青春
——追踪原日喀则行署外贸局副局长兼日喀则海关关长甄宜勃
缤纷五十年
——访63届校友、香港创成企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承仲林、孙玉兰夫妇
法语人生
——访68届校友、上海交大外语学院法语教授邱公南
1976—1980届
能者勤奋之
——访78届校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董松根
雁荡瓯江峰与海,西行万里云和月
——访78届校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
1981—1990届
超伦传奇
——访8l届本科校友、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林超伦
“金”的质地
——访81届校友、星巴克大中国区总裁、星巴克咖啡公司
全球高级副总裁王金龙
温婉对红枫
——访8l届校友、加拿大联邦政府人力资源和
社会发展部司局长严小沂
投篮与运球之间
——访82届校友、美国泰科电、子亚太区通讯及工业
解决方案事业部人力资源副总裁康跃
以药为师
——访82届校友、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医药保健品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本智
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加美好
——访83届校友、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小平
投向远方的“标枪”
——访84届本科、87届研究生校友,加拿大约克大学
奥斯古德法学院教授李金艳
厚积十载行跬步,薄发一朝定乾坤
——访84届校友、弘毅投资董事孙永红
律师咏叹调
——访84届本科、87届研究生校友,英国石油(BP)
集团中国法律总监许向民
忠诚与责任、选择与承担
——访86届校友、上海荣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羽
公务员之路
——访87届校友、海关总署科技司司长陈振冲
不以“优秀”自称的优秀校友
——访87届校友、南京苏尧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竹贤
从营销学学者到打造品牌的实践者
——访87届研究生校友、美国康胜啤酒公司中国区总裁张景智
发现新大陆
——访89届本科、92届研究生校友,中非发展
基金投资总监王勇
1991—2000届
一路坚持至功成,心“跃”龙门自从容
——访91届校友、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吴新跃
平和踏实,终成栋
——访93届校友、华泰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梁平
专而精,成一事
——访93届校友、江苏苏豪轻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宏伟
清粥心境,灵魂飘香
——访94届校友、北京优利绚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军
书香铺路,职场辉煌
——访94届校友、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监事会办公室主任张文武
打造中国律师业的民族品牌
——访95届校友、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
秉慷慨意气,筑精彩人生
——访96届校友、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辛伟
2001届至今
兴趣所在,方向所在
——访2002届校友、渣打银行金融机构部证券和
基金机构中国区主管翁琪玮
博士女市长
——访2003届博士研究生校友、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
三十景行峰与海,八千里路云和月
——访2004届校友、江泰公司工程保险技术部总经理金振毅
扬兴趣之帆,航职场之路
——访2008届校友、复星国际集团投资总监李牧
笑对征程,一路花开
——访2010届本科、2013届研究生校友,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品牌部部门主管张茜
论“淡定哥”是怎样炼成的
——访2011届校友、中国电建青年商务经理孙世伟
倔强女孩的美丽绽放之旅
——访2012届校友、SXD艺术培训学校创始人夏莎
非典型性“贸大学霸”
——访2013届校友、东航载重平衡助理王文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访2014届校友、六膳门创始人哈楠
扶摇直上九万里
——访2014届校友、追梦网轻松筹合伙人钱聪
后记
六十余载栉风沐雨谋进取。自1951年建校以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校训,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实力强劲的多科性、有特色、高水平的“211”重点大学。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提高,在开放中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为己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代校友薪火相传谱华章。忆往昔,风雨兼程求发展;看今朝,惠园学子遍天下。建校六十多年来,在国际化、专业化办学特色的培育下,一批又一批的贸大学子从惠园走出,带着国际化视野、外语外贸专业知识和“博学致用、诚信立身、上下求索、万里笃行”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中,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亚太到欧美,从中心城市到国境边陲,从广袤平原到戈壁沙漠,贸大校友在成长、在奋斗。在不同的地方绽放同样的光芒,充分展示了贸大人的卓越才华,为母校和中国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华美乐章。
百余学子实践征途习榜样。杰出校友是支持母校发展的重要主体,他们为人治学的优秀品格、璞玉百砺的奋斗之路和求索不止的精神风貌,是贸大学子成长发展的优秀榜样。为了延续榜样的力量,我校于2014年暑假和2015年寒假,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开展了“校友寻访”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活动于2014年5月中旬开始策划,在校友总会、各地校友会和校团委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广泛搜集校友联系资料,积极征求校友意见,细致完善实践活动方案与内容,并邀请校友会丁激中老师为实践团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56支团队、226人次于2014年暑假和2015年寒假,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福州、厦门、深圳等地对70余位优秀校友进行了走访,形成了48篇的校友生涯传记稿件,留下了许多生动丰富的影像图片资料,详细地展示了整个实践过程,生动地再现了校友们的成长奋斗之路。本书精选编辑了36篇校友生涯传记,生动再现了校友们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的奋斗、求索、感悟的人生,旨在全面展现贸大校友的杰出风貌,为贸大学子树立人生榜样,同时也促进母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校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衷心希望一代又一代的贸大学子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母校、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6支团队、226人次于2014年暑假和2015年寒假,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福州、厦门、深圳等地对70余位优秀校友进行了走访,形成了48篇的校友生涯传记稿件,留下了许多生动丰富的影像图片资料,详细地展示了整个实践过程,生动地再现了校友们的成长奋斗之路。文君、杨长春主编的《远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友访谈录)》精选编辑了36篇校友生涯传记,生动再现了校友们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的奋斗、求索、感悟的人生,旨在全面展现贸大校友的杰出风貌,为贸大学子树立人生榜样,同时也促进母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校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贸大精魂代代相传,校友榜样届届流芳。本次以“校友寻访”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正是榜样力量的传承。同学们与杰出校友们的深入交流,不仅实现了校友与同学们之间的双向互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校、荣校、兴校之情,也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校友们求索不止的贸大精神、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以及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都是对同学们的教育与激励。同时,同学们通过了解校友的经历,结合自身感悟,制定个人生涯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不悔!
文君、杨长春主编的《远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友访谈录)》作为本次“校友寻访”实践活动的缩影,精选编辑了36篇校友生涯传记,生动再现了校友们奋斗、求索、拼搏的人生之路,旨在全面展现贸大校友的杰出风采和卓越成就,为一代又一代的贸大学子树立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