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家庭急救的角度,以通俗流畅的语言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32种急症、6种异物误入、19种外伤、7种中毒事故、6种意外灾难情况的紧急施救与科学处置措施、方法,还对5种急救基本技术的操作方法作了详细解说。内容实用,方法可行,可供日常各种急性伤病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也可供各类医疗工作者选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发生的危重急症往往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或猝不及防的。鉴于此,本书设计了常见危重急症的家庭急救方案,并尽量让每个人都能读懂和掌握,以便于应用。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和四种外伤急救术的操作方法,呼吸道等异物误入的现场急救技巧,中毒、意外事故以及其他危重病症的初步急救方法、注意点和预防措施等。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有操作示意图,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本书适合于大中专学生、机关干部,及内外资企业、市政、消防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作为科普知识阅读,也可作为初级急救培训机构的教材。
症状和体征
(1)发病年龄:青年人胸痛常见于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病;老年人胸痛常见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胸痛部位:胸壁炎症,常局限且表现为红、肿、痛、热;带状疱疹呈成簇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食道和纵隔病变引起的胸痛,发生在胸骨后;心绞痛常发生在心前区或胸骨后。
(3)胸痛性质:带状疱疹呈刀割样痛或灼痛;食管炎多为烧灼痛;心绞痛呈现绞榨性并伴窒息感;干性胸膜炎常呈尖锐性刺痛或撕裂痛。
(4)胸痛的诱因:劳累、过强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等可诱发心绞痛发作,胸膜炎和心包炎的胸痛,可随大力呼吸及咳嗽加重等。
(5)胸痛和病因:胸痛伴吞咽困难提示食道疾病,伴咳嗽或咯血提示肺部疾病,伴呼吸困难提示肺部大面积病变,如大叶性肺炎或渗出性胸膜炎。
紧急处理
(1)病人出现呼吸痛苦或呼吸困难时,可取坐位,背后垫被褥。
(2)可让病人取坐位,手抱枕头干胸前,可减轻胸痛程度。
(3)如心绞痛可就地休息,并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4)其他原因的胸痛,可口服吲哚美辛25毫克,每日3次;布洛芬0.2克,每日3次,亦可服用安乃近、去痛药片等。
(5)局部可贴敷伤湿止痛膏。
(6)如经以上处理,胸痛仍无缓解,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注意事项
(1)心绞痛的胸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运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2)突发性胸痛伴呼吸困难,常提示肺破裂后产生自发性气胸,应立即去医院急救。
P20
一位急救专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突然病倒在你面前,你该怎么办?”事实上,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很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和危重急症,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出血、烫伤、中毒、触电、溺水等。当这些危重急症发生时,如果现场目击者或当事者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并在现场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必要的救助,一些危重急症病人就很可能获救,从而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一些危重急症病人,其病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现代医学证明,严重创伤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受伤后1小时内,对猝死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的最初4分钟内。目前,国外十分强调对危重病人实施阶梯式急救,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急救链”。其“急救链”的起始部分正是现场自救互救,如对猝死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对外伤者实施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对其他危重病人实施最关键的对症处理,并将急救“接力棒”及时传递给救护车上的随车医生。这样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和降低伤残率,并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发生的危重急症往往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或猝不及防的。鉴于此,本书设计了常见危重急症的家庭急救方案,并尽量让每个人都能读懂和掌握,以便于应用。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和四种外伤急救术的操作方法,呼吸道等异物误入的现场急救技巧,中毒、意外事故以及其他危重病症的初步急救方法、注意点和预防措施等。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有操作示意图,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本书适合于大中专学生、机关干部,及内外资企业、市政、消防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作为科普知识阅读,也可作为初级急救培训机构的教材。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道斧正。
编者
2005年12月
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