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书读懂印度历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王贵水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其历史可以和中国的历史对照阅读的古老国度,同样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屹立在世界东方。它,就是印度。由王贵水编著的这本《一本书读懂印度历史》共分十章,以印度历史为主脉,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印度历史文化。阅读此书,可以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当中,感受印度文明的伟大和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内容推荐

王贵水编著的这本《一本书读懂印度历史》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印度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印度这个古老文明国家传承更新、发扬光大的复戛历程、生命活力和珍贵遗产,以及印度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印度这一文明古国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感受这个千年文明古国的万种风情。

目录

第一章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衰落

 旧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

 哈拉帕文明

 文明衰落之谜

第二章 雅利安人文明的起源

 历史猜想之谜

 铁器革命

 种姓制度

 史诗中的世界

 宗教改革序幕

 婆罗门教的精神

第三章 列国争霸时代的那些过往

 十六国战争

 摩揭陀王国

 波斯入侵

 亚历山大入侵

 帝国的统一

第四章 笈多王朝时代的黄金时期

 重现割据局面

 贵霜王朝

 万王和诗人之王

 伟大帝王

 君主集权制

第五章 穆斯林入侵带给印度新文明

 入侵北印度

 国家的旗手

 穆斯林女人

 入侵南印度

 传奇的德里君王

 命运之笔

 文艺复兴

第六章 莫卧儿帝国的兴衰成败

 中亚征服者后代

 巴布尔的战术

 到手的烂摊子

 与舍尔沙的决战

 真主的召唤

 亲政之路

 以战争为己任

 囊中之物

 伟大的帝王

 为南方而战

 莫卧儿帝国解体

 新力量诞生

第七章 英属殖民地统治时期

 东印度公司改组

 “永久殖民”

 马拉塔战争

 孟加拉兵变

 锡克战争

 对印政策转变

 “不列颠和平”

第八章 印度民族自由回归之路

 近代宗教改革

 民族主义运动

 印度国大党

 穆斯林联盟

 甘地与民族运动第二次高潮

 印度之父

 西姆拉会议

 内阁使团方案

 蒙巴顿方案

第九章 印度独立共和时期

 黎明之前

 教派冲突

 自治政府的建立

 大国战略

 英迪拉·甘地

 第三世界的领袖

 印度铁娘子

 甘地遇刺

第十章 大国崛起与印度大国梦

 顶层政经改革

 和平交往政策

 区域合作大战略

 大国崛起的梦想

试读章节

旧石器文化

在辽阔的南亚次大陆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矮小、扁鼻、卷发、黑肤,居无定所,为了躲避野兽的侵袭,经常栖居在巢穴之中;他们不会耕种,靠茹毛饮血生存;他们不知道如何锻造金属和烧制陶器,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磨粗糙的石斧。如果把这一群人同现居于孟加拉湾安达曼群岛的矮黑人放到一起,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那么,他们会是出现在南亚次大陆的最原始的人类吗?答案很难确定,因为留下的线索仅仅是几块形状各异的粗糙石斧而已。然而根据这些有限的证据,聪明的现代人还是模拟出了这群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并把其归入印度史前旧石器时代人类。

考古学界认为,印度次大陆的旧石器文化从喜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开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旧石器文化的典型是梭安文化和马德拉斯文化。梭安文化取名于印度河支流梭安河,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北部,存在年代估计为公元前40万年至前10万年或前5万年。该文化中心位于拉瓦尔品第一带,杰卢姆河流域以及南印安得拉邦也有零星存在。梭安文化由生活在第二冰期的人类创造,其发展演化过程较为漫长,先后经历了前期梭安石器文化、早期梭安石器文化、晚期梭安石器文化三个阶段。这期间他们从打制以砍砸器为代表的圆石砾开始,逐渐学会了控制火和驯养动物,并会用兽皮、树皮和树叶御寒,最后能打制出较好的刮削器和石片工具等。虽然梭安文化没有人骨化石出土,但在晚期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了用勒瓦娄哇技术处理的工具,这大大提升了这一文化的文明程度。马德拉斯文化是南印度旧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1863年欧洲人在马德拉斯地区的阿布维尔、阿舍利等地发现此文化遗址,故名。又因该文化以马德拉斯附近发现的一种两面打制的手斧为典型,也称为手斧文化。马德拉斯文化按照雨期和间雨期分为若干层次,前期的石器主要用石核加工,后期开始利用石片,原料也从石英石转为玄武岩。从石器工具的打磨程度上看,马德拉斯文化似乎比梭安文化更为先进。另外,在次大陆西部、中部的拉贾斯坦、古吉拉特、中央邦和东印的孟加拉、比哈尔、奥利萨也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些遗址的文明程度同上述两种文化较为相似,当然有的属于梭安文化和手斧文化的混合型。

旧石器时代遗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些石质工具,也包括人类化石。讷尔默达人类化石就是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因发掘于讷尔默达河谷,故名。该化石的出现,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对于其生存年代,考古学家估算为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过,因出土的化石仅仅是零散碎片,故对讷尔默达人属于直立人还是智人,至今未能界定。

总之,旧石器时代的人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他们或住森林,或住河岸,游徙不定。不过,在安得拉邦库尔努尔山洞遗址中,还是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的遗迹。从一些遗迹中出土的工具性质上也不难推测,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有了朦胧的宗教意识。另外,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画也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

按照印度学者的意见,旧石器时代以后接着就是新石器时代。但根据石器工具发展的特征,一般仍从新石器时代中分出中石器时代阶段,其年代大约始自公元前3万年,并经过2。5万年的时间跨度。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得较为广泛,从俾路支到孟加拉,从西北边境到南印度都有发现。其中,在斯里兰卡的遗址为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古吉拉特的朗格拉杰、拉贾斯坦的巴戈尔和纳巴达河边的阿达姆加尔等遗址较为重要。中石器文化的特征是使用所谓细石器。细石器较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小,加工也更加细致,有刮削器、切肉刀、手斧、钻头等多种类型,主要材料是用燧石。另外,在一些中石器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粗制陶器、人类骨骸和兽骨。

中石器时代的居民仍然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表明此时已有人从事驯养动物和小规模农业活动的证据,但是,农业和畜牧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在中石器时代人生活的山洞里,岩画更加频繁地出现,它们表现了狩猎等人类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些遗址还保存了最早的宗教活动的痕迹。

P1-3

序言

印度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美国人威廉·麦克高希在其编写的《世界文明史》中,将古印度与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合称为“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英联邦成员国。印度具有绚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印度还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在软件业出口方面表现突出,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也有快速发展。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半完整的体系。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间易产生摩擦与隔阂。尤其在遭遇外来侵略的时候,民族之间的矛盾往往会被激化,引起内部分裂,最终导致外族侵略者坐享渔翁之利。

另外,印度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这增加了其在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性。印度恰好居于印度洋东西两门户的中间,位置优越,幅员辽阔,若不能确保印度,则整个印度洋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最明显的例子就发生在19世纪中叶。当时,英国攻占了印度,印度洋的海上霸权就自然落人了英国人之手。

高度文明和奇特的印度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又是包含25个联邦的民主制国家。各邦不仅仅是行省,各邦之种族、语言、历史、环境错综复杂,很多情况下甚至会让人错以为各邦是独立的国家,因为从一个邦跨进另一个邦,你会感觉到是在不同的世界里徜徉。而这也正是印度保持魅力的原因之一。

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印度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印度这个古老文明国家传承更新、发扬光大的发展历程、生命活力和珍贵遗产,以及印度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跟从着历史足迹,感受这个千年文明古国的万种风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