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隐匿真正的登陆地点,盟军进行了一系列缜密战略计划及战术欺骗行动,最终获得巨大成功,在军事行动的计划与准备方面谱写了“一部战争史上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杰作”,为后世军事家们留下了一笔永远开采不尽的丰富宝藏,更为军事家们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闪光一页……
《诺曼底登陆/二十世纪著名战役》作者李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诺曼底登陆/二十世纪著名战役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李洁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隐匿真正的登陆地点,盟军进行了一系列缜密战略计划及战术欺骗行动,最终获得巨大成功,在军事行动的计划与准备方面谱写了“一部战争史上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杰作”,为后世军事家们留下了一笔永远开采不尽的丰富宝藏,更为军事家们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闪光一页…… 《诺曼底登陆/二十世纪著名战役》作者李洁 内容推荐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半岛对行军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美英联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诺曼底登陆/二十世纪著名战役》内容真实、生动,力求为读者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提供有力的帮助。 《诺曼底登陆/二十世纪著名战役》作者李洁。 目录 第一章 血腥的第二战场 一、侵略者送来的两个盟友 二、三国拟议开辟第二战场 三、丘吉尔的两条原则 四、德军身陷苏联战场 五、丘吉尔出访莫斯科 六、错失开辟第二战场的良机 七、“三叉戟”会议 八、魁北克会议敲定“霸王”计划 九、美否定“巴尔干计划” 十、德黑兰会议 十一、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 第二章 作战计划敲定 一、“霸王”行动计划方案 二、“霸王”行动指挥人 三、希特勒的失误 四、龙德斯泰特的“大西洋壁垒” 五、希特勒的决策 六、隆美尔的出道 七、隆美尔的西线防御 八、战前形势分析 第三章 准备作战 一、驻兵英伦岛 二、深入探查 三、“运输”作战计划 四、诱敌之计 五、保密行动 六、疑兵诱敌、 七、棘手的抉择 八、最后的时刻 第四章 海峡之战 三、诈兵之计 四、大反攻拉开序幕 五、空降兵们的遭遇 六、戴高乐将军的讲话 七、为登陆准备就绪 八、艰难的抢滩登陆 十、参战者的回忆 九、负隅顽抗 第五章 扩大战场进军巴黎 一、阵地视察 二、德军节节败退 三、“大西洋铁壁”已经不存在了 四、攻破瑟堡 五、艰难的争夺战 六、盟军取得的战果 七、冈城争夺战 八、盟军的攻势 九、马顿的闪电进攻 十、可怕的“炼狱” 十一、凯旋而归的盟军 附录一 希特勒收到女特工的警告 附录二X 2特工在瑟堡 附录三 独臂人救两位盟国将军性命 附录四 “刀疤脸奥托”的特珠任务 附录五 诺曼底的“百慕大之谜” 试读章节 事情果然不出魏德迈所料,在卡萨布兰卡的会议上,美军首脑们发现,英国人已经知道美国所要提交讨论的计划的细节,并作了充分研究,是有备而来。双方讨论还没有几个回合,马歇尔钟爱的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作战计划便成为一张废纸。 据魏德迈猜测,肯定是与马歇尔过从甚密的英国人约翰·迪尔爵士获取了作战计划,并透露出去。此人为英国军队驻华盛顿首席联络官,他和华盛顿的上层军方人士相处得不错,后来成为马歇尔推心置腹的知己。 卡萨布兰卡会议在军事上虽然推翻了美国拟定1943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作战计划,但没有取消未来入侵法国的最佳行动。 会议决定:继续在英伦三岛集结美国部队,计划到1943年12月31日集结93.8万人,以便最后入侵法国。设立一个新的联合指挥部——COSSAC(盟军最高统帅参谋部的缩写),立即着手这一紧要行动,即以后人所周知的“霸王”战役。 这次会议后,英、美双方在伦敦建立了COSSAC,专门挑选出英国陆军中将弗雷德里克·摩根爵士任参谋长,但最高统帅还尚待任命。 对这次会议的结果,丘吉尔十分满意。盟军的军事活动终于按他的要求集中于地中海地区,下一步顺理成章,就应向意大利或巴尔干地区进攻了。丘吉尔念念不忘的是那个从“鳄鱼的腹部”逐渐发展起来的巴尔干计划。这一计划包含着政治和军事两重目的:从军事上说,从德国军队的外围打起,逐步推进,这些外围并非是德国防守的重点,花费的代价较少,英国人可少受损失;对德战争的主要战场就让苏联人去面对吧。至于政治上,就更有好处了。一旦盟国进人反攻,选择巴尔干地区进军,可直达中欧,能先于苏联人控制中欧,对恢复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这可是一条捷径。 以马歇尔为首的美国军方人士,对会议又一次推迟渡海峡攻击欧洲大陆而闷闷不乐。但美国人也自有其打算,此时自己的军队还没有多少战争经验,军队还在扩编之中,假如跨海峡作战真的在1942年或1943年进行,担任进攻主力的将是英国军队,所以还不能强迫英国接受自己的建议。在这同时,在马歇尔的头脑中以后再不能让丘吉尔和英军首脑们左右渡峡攻击计划的主意也已然牢固确立了。 在苏德战场正浴血奋战的苏联人,听到第二战场开辟的时日又推到一个未定的日子,则十分不满。本来,马歇尔按原计划在会议结束后,要专程去莫斯科,通报会议的结果。斯大林听说渡峡作战方案已被英国人否定,便索性通知马歇尔也别到苏联来了,取消了这次访问。进而他向罗斯福和丘吉尔电诉其不满,说盟军的北非行动绝没有使德国人抽调一些师团离开苏德战场,反倒由于盟军在突尼斯进攻缓慢,却让希特勒得以把27个师调到东线,更加重了苏联的困难。 其实,从英、美军队的当时实力看,虽然在1942年或1943年在欧洲实施大规模登陆突击有一定困难,但也不是克服不了的。“铁锤”行动如要决心进行,送五六个师到欧洲大陆,占据一个桥头堡,则完全有这个能力。 1942年11月,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13日,斯大林答复美联社记者亨利·卡西迪所提出的问题时曾说过:“非洲战役再次驳倒那些断言英、美领导人不能组织重大战役的怀疑论者。横渡大洋成功地登陆北非,迅速占领港湾和大片土地,以及如此巧妙地击溃意、德联军,像这样一些重大的作战行动,只有第一流的组织者才能实行。”这些话表面上是赞扬北非战役的成功,但实质上则是说,百万盟国军人成功地在北非登陆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穿越英吉利海峡,登上诺曼底的海滩进行类似的攻击,他们所缺乏的只是在西线出击的意志而已。 据德国当时海岸防御专家、德国海军中将弗雷德里希·卢格的观点认为:“同盟军本来完全能够在1942年以较小的兵力在法国建立一座桥头堡。当时德国大部分陆军和空军正在东欧作战,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在西欧只留下了33个步兵师(其中有许多正在进行训练)和一些缺乏战斗力的空军与海军部队(潜艇部队除外)。当时的大西洋壁垒还徒有虚名,海岸防御工事很不完善,许多火炮很旧,且无防护设备,匆忙凑合起来的炮手也没有受过海上目标射击训练。”机会再次被错过。P21-22 序言 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战争如影随行。战争与文明相互交错,既催化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战争带来的是社会的变革,是即将面临的新的局面。这种局面可能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也可能是阻挠社会向前发展的。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战争中,使这一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加宏大、场面更加残酷、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这段时期的战争注定要记录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从机械化战争走向了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随着战争像信息化发展,战争出现了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三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 当战争被科技包装之后,人们的权利和欲望开始无限扩大,企图在生死较量中获得想要的地位、金钱、土地。这一次,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被战争包围。当历史的大幕拉开,枪林弹雨的残忍杀场,令人作呕的血腥画面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当时的人们是不是会感叹战争的。忧惧?如果墨子在世,是不是会长叹一句:“然,胡不已乎?” 为了哪些荒芜的土地,为了哪些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千千万万人葬送了鲜活的生命。战争,两个充满了血腥的两个字眼,虽然给当权者带来了荣誉与地位,带来了新的世界格局,却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带来了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带来了爱人之间生生世世的遗憾,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翻开这本书,重新回到那个遍地硝烟的年代,感受这些战争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悔悟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