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遵从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术语,至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本书在借鉴国际上税收遵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系统的税收遵从理论分析框架,并在许多问题的研究上具有创新性。总之,这是一本不仅具有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著作。
税收遵从水平的高低意味着纳税人遵从税收法制、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度。离开了纳税人的遵从,设计得再好的税制也将形同虚设。因而努力确保税收遵从也就成为税收管理的根本目标。
从国际上看,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把税收遵从作为公共经济学或财政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加以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对税收遵从的研究似乎刚刚起步。本书试图在借鉴国外税收遵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弥补我国税收遵从理论的空缺,并从遵从能力、遵从压力和遵从动力等方面构建一个提高我国税收遵从水平的政策体系。
1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前人的研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和框架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对若干基本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1.6.1 税收遵从
1.6.2 税收不遵从
1.6.3 税务审计、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
2 税收遵从成本研究
2.1 税收遵从成本的一般分析
2.1.1 税收成本与税收遵从成本
2.1.2 国际上对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历程
2.1.3 税收遵从成本的一般构成与评估模式
2.1.3.1 税收遵从成本的一般构成
2.1.3.2 税收遵从收益的一般构成
2.1.3.3 纳税人遵从成本的评估模式
2.2 我国企业纳税人遵从成本的实证研究
2.2.1 我国企业税收遵从成本与遵从收益的测算公式
2.2.2 样本选择与问卷调查
2.2.3 结果分析
2.3 我国税收遵从成本最小化的政策选择
2.4 结论
3 威慑风险下的税收遵从
3.1 威慑风险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3.1.1 威慑风险下征纳双方的博弈分析
3.1.2 威慑风险对纳税人遵从决策的影响
3.2 最优查获率的确定与查获策略的选择
3.2.1 最优查获率的确定
3.2.2 第三方税源信息报告系统的构建
3.2.2.1 构建第三方税源信息报告系统的国际经验:以美国为例
3.2.2 .2 我国第三方税:源信息报告系统的构建
3.2.3 税务审计选案策略的选择
3.2.3.1 最优审计策略的选择原则
3.2.3.2 我国目前税务审计选案方法评析
3.2.3.3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自动化的审计选案系统
3.3 最优处罚率的确定与税务罚则的优化
3.3.1 最优处罚率的确定
3.3.2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税务处罚制度之不足
3.3.3 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我国税务处罚制度
3.4 结诊
4 激励、赦免与税收遵从
4.1 诚信激励与税收遵从
4.1.1 激励与威慑并用下纳税人的最优遵从决策
4.1.2 纳税信用等级制:一种有效的诚信激励制度
4.1.3 我国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的优化
4.2 税收赦免与税收遵从
4.2.1 税收赦免概述
4.2.2 一次性税收赦免研究
4.2.2.1 一次性税收赦免的国际实践与主要特征
4.2.2.2 一次性税收赦免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4.2.2.3 一次性税收赦免的案例分析
4.2.2.4 一次性税收赦免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4.2.3 常设性税收赦免研究
4.2.3.1 国际上常设性税收赦免的实施概况
4.2.3.2 常设性税收赦免与一次性税收赦免的比较
4.2.3.3 常设性税收赦免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4.3 结论
5 从理性遵从到现实遵从: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
5.1 从预期效用理论到前景理论
5.1.1 预期效用理论的缺陷与前景理论的创立
5.1.2 前景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
5.2 从前景理论看税收遵从决策
5.2.1 参照点效应与税收遵从决策
5.2.2 框架效应与税收遵从决策
5.2.2.1 纵向比较框架下纳税人的遵从决策:税款预提状况的影响
5.2.2.2 横向比较框架下纳税人的遵从决策:税收公平程度的影响
5.2.3 分离性效应、确定性效应与税收遵从
5.2.3.1 分离性效应与税收遵从
5.2.3.2 确定性效应与税收遵从
5.3 前景理论对促进我国税收遵从的政策启示
5.4 结论
附 录:关于2003年度企业纳税成本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