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课余饭后的碎片化时间里,你不妨拿起这本小书,随便翻翻,读上一两则,记下三言两语。阅读的时候不必死记硬背,得其大意即可;运用的时候也不需引经据典,适用管用就行。在情境需要时,我们也不妨临时活用、化用,推陈出新。零打碎敲地随便翻翻,知识会积少成多,兴趣也会与日俱增,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了内心世界,提升了文字修养,自然成习惯,习惯成品性,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相信,严军编的《中国成语故事精选(青少年彩绘版)》一定能为你带来知识,带来愉悦,让你觉得有趣,觉得有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成语故事精选(青少年彩绘版)/春雨经典中外文学精品廊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同学们,在课余饭后的碎片化时间里,你不妨拿起这本小书,随便翻翻,读上一两则,记下三言两语。阅读的时候不必死记硬背,得其大意即可;运用的时候也不需引经据典,适用管用就行。在情境需要时,我们也不妨临时活用、化用,推陈出新。零打碎敲地随便翻翻,知识会积少成多,兴趣也会与日俱增,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了内心世界,提升了文字修养,自然成习惯,习惯成品性,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相信,严军编的《中国成语故事精选(青少年彩绘版)》一定能为你带来知识,带来愉悦,让你觉得有趣,觉得有用。 内容推荐 成语,是我们语言中“现成的话”。如果将其比作朋友,那么它们的身材、容貌、眼神、性格、脾气,都是“现成的”,定款定型定性,我们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如果将其比作财富,那么它们是前人留赠给我们的宝贵的生活经验和奇巧的语言智慧。这样的“现成话”深入浅出、言简意丰,只要和它们足够熟悉,你就不妨招之即来,随意调遣。 严军编的《中国成语故事精选(青少年彩绘版)》,是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快餐式阅读文本。全书故事精当,篇幅简短,点睛之笔,要言不烦,正本清源,点到为止。 目录 巧语连珠,妙笔生花——走进《中国成语故事精选》的世界 爱屋及乌 按兵不动 暗度陈仓 暗箭伤人 按图索骥 安然无恙 拔苗助长 八仙过海 抱薪救火 百步穿杨 班门弄斧 杯弓蛇影 比肩接踵 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为五斗米折腰 豺狼当道 草木皆兵 沧海一粟 程门立雪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唇亡齿寒 打草惊蛇 呆若木鸡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二桃杀三士 尔虞我诈 恶贯满盈 分道扬镳 风吹草动 风马牛不相及 风声鹤唳 负荆请罪 高山流水 割席分坐 狗尾续貂 刮目相看 过门不入 害群之马 邯郸学步 河东狮吼 狐假虎威 囫囵吞枣 画饼充饥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黄粱一梦 讳疾忌医 疾风知劲草 鸡鸣狗盗 家喻户晓 江郎才尽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校人烹鱼 狡兔三窟 结草衔环 井底之蛙 惊弓之乌 精卫填海 九牛一毛 开卷有益 开天辟地 刻舟求剑 口蜜腹剑 夸父逐日 滥竽充数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老马识途 乐不思蜀 厉兵秣马 梁上君子 柳暗花明 鹿死谁手 马首是瞻 盲人摸象 毛遂自荐 门可罗雀 孟母三迁 名落孙山 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盘根错节 庖丁解牛 奇货可居 杞人忧天 歧路亡羊 千里送鹅毛 黔驴技穷 如火如荼 入木三分 塞翁失马 三顾茅庐 三人成虎 杀鸡儆猴 势如破竹 世外桃源 守株待兔 首鼠两端 树倒猢狲散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谈虎色变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兔死狗烹 望梅止渴 亡羊补牢 味如鸡肋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吴牛喘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胸有成竹 悬梁刺股 掩耳盗铃 养虎为患 叶公好龙 夜郎自大 一箭双雕 一鸣惊人 一目十行 一诺千金 一丘之貉 依样画葫芦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衣带水 一字千金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愚公移山 鱼目混珠 凿壁偷光 朝三暮四 郑人买履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忠言逆耳 煮豆燃萁 专心致志 自相矛盾 试读章节 爱屋及乌 商朝末年,在军师姜尚等人的辅佐下,周武王姬发联合各诸侯,出兵讨伐残暴无道的商纣王。双方在牧野展开了激战,结果周武王大获全胜。最终,商纣王自焚而亡,标志着商朝的灭亡。 然而,尽管灭掉了商朝,周武王并不觉得可以高枕无忧,总感觉天下还没有安定。于是,他召见姜尚等人,问道:“现在商朝已经灭亡,但该怎么处置这些旧王朝的臣子呢?” 姜尚说:“我听说:若爱一个人,那么连他屋顶上的乌鸦都会喜爱;若讨厌一个人,连他家的墙壁篱笆都会讨厌。纣王作恶多端,并不是我们的所爱,所以干脆把他的臣子统统杀掉算了。"武王听了,摇了摇头。武王又问召公。召公说:“把那些有罪的杀掉,无罪的释放。”武王听了,依然摇了摇头。 这时,周公上前说道:“依臣看,不如让他们各自回家种地吧。用仁政来感化他们。”武王听了,心中豁然开朗,高兴地采纳了周公的建议。 按兵不动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卫国实力弱小,一直受到强大的晋国的压迫。为了自保,卫国国君卫灵公选择和与晋国势均力敌的齐国缔约结盟。消息传到晋国,晋国便决定攻打卫国。 在出兵之前,大夫赵简子派亲信史墨去卫国了解情况,并约好以一个月为期。可是,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史默一直杳无音信。这时,晋国上下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史默一定是被卫国人发现,然后被杀害了;还有人说史默一定是倒戈投降了。并且大家一致认为,卫国不过是一介小国,没必要惧怕,不如直接攻打。赵简子听了种种言论,急在心头,但没有听信大臣们的说法。他认为,卫国既然敢公然叛晋联齐,必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绝不能轻举妄动。 一年后,史墨终于返回晋国了。赵简子生气地问他说:“你怎么去了那么长时间?”史墨说:“为了详细地了解卫国的情况,所以耽误了很长时间。卫灵公为君开明,任人唯贤,臣子们个个有才干。卫国上下井井有条,君臣一心。我想在卫国多待些时间,找找他们的弱点,但实在找不到,这才赶紧回来了。” 赵简子这么一听,知道此时不是攻打卫国的时候,只好按兵不动,准备伺机而行。 暗度陈仓 在推翻秦朝的时候,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攻入秦都咸阳,谁就做关中王。刘邦率先攻下了咸阳,不料项羽却仗着自己有强大的兵力,违背了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自封为西楚霸王,只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 为了不让项羽起疑心,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到汉中时,烧毁了路上的栈道,以表明自己不再进入关中的决心。果然,项羽就信以为真了,对刘邦放松了警惕。 后来,刘邦的实力越来越强,他就想着与项羽争夺天下。大将韩信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的样子,实际上是为了将项羽的主力吸引到栈道附近。另一边,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了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 暗箭伤人 春秋时期,在鲁国和齐国的支持下,郑国准备讨伐许国。五月的一天,为了为征伐做准备,郑国国君郑庄公亲自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 这时,有两个人为了争一辆兵车吵了起来。其中一位年龄较长的是老将军颍考叔,另一位年纪较轻的是青年将军公孙子都。颍考叔老当益壮,当然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一向自视甚高,看不起别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就飞奔追去。然而,等公孙子都追到大路上时,颍考叔早已不见踪影,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 七月间,郑国正式出兵攻打许国。郑军攻城的时候,颍考叔手持大旗一马当先,迅速爬上了城头。眼看着颍考叔就要立下大功了,被嫉妒冲昏头脑的公孙子,便抽出箭,射向了他。颍考叔,这位勇敢的老将军当即中了一箭,一个跟斗摔了下去。 另一位将军瑕叔盈不知其中的缘故,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就连忙把大旗拾了起来,继续指挥士兵战斗,郑军终于成功攻城。郑军全部攻入了城内,许国国君许庄公逃到了卫国。郑国将许国的十地纳入了版图。P1-4 序言 巧语连珠,妙笔生花——走进《中国成语故事精选》的世界 成语,是我们语言中“现成的话”。如果将其比作朋友,那么它们的身材、容貌、眼神、性格、脾气,都是“现成的”,定款定型定性,我们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如果将其比作财富,那么它们是前人留赠给我们的宝贵的生活经验和奇巧的语言智慧。这样的“现成话”深入浅出、言简意丰,只要和它们足够熟悉,你就不妨招之即来,随意调遣。 这本《中国成语故事精选》,是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快餐式阅读文本。全书故事精当,篇幅简短,点睛之笔,要言不烦,正本清源,点到为止。 一条成语常常是由一个历史故事或诗书典故浓缩而成的,比如“爱屋及乌”“拔苗助长”“草木皆兵”“东施效颦”等。它们有的出自神话故事,像“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害群之马”;有的出自民间传说,像“八仙过海”“南柯一梦”“哪吒闹海”;有的出自历史事件,像“风吹草动”“负荆请罪”“狗尾续貂”;有的出自寓言故事,像“买椟还珠”“画蛇添足”“邯郸学步”;有的出自文章典故,像“杞人忧天”“九牛一毛”“开卷有益”。 我们的成语生命力极强,如不老的青山,源远流长的绿水,至今依然鲜灵活跳、生生不息。经过千百年来时间的锻炼和酝酿,它变得更为隽永,更具活力,也更加凸显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今天的网络世界和这些成语“出生”的时代及生态,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情世故,一脉相承,物态事理也古今相通。像“画龙点睛”“三人成虎”“刻舟求剑”等,用于今天的语境,也是完全没有任何隔阂的,绝无穿越之感。央视2014年重点推出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成语大会”走红荧屏,受到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当然,成语“古已有之”,而且一成不变,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尽相同之处,我们在理解、运用的时候,对这一点也应当加以适当的注意。成语中的字词,有的已经不太常用(如“郑人买履”中作“鞋子”讲的“履”字),有的读音也不能一望而知(如“一丘之貉”中的“貉”——读作);有的成语的文面和它们的旨趣并不完全一样(如“胸有成竹”,是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内蒙、宁夏、甘肃地区有一种曾经见识过久远的恐龙时代的风景的常绿灌木,叫作“沙冬青”,是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古代遗种。而今,沙冬青依然生机盎然,四季常青,坚守在漠漠大荒,为我们固沙保土,改良土壤,实在是惠人多多。 我们的成语就是这样,既古风又时髦,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担当,成就了非同寻常的价值。读成语,是聆听故事,是复习历史,也是品味智慧。了解成语,熟用成语,并不只是增益了你的“嘴上功夫”,不只是为你的文字增添了华丽点缀,更是表现着知识的力量,体现着自身的修养。 读成语,可以接受朴素的真传。成语大多用语平易,比喻浅白,并不故作高深,却又生动传神,如“风吹草动”“打草惊蛇”“柳暗花明”。就说有关学习的吧,“一目十行”的读书,往往只得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接受,常常只会食而不化;行文要能够“一字千金”,描写要能够“入木三分”,不能安于“守株待兔”,也不可止于“一知半解”,而必须“闻鸡起舞”“一心一意”,开动脑筋,下真功夫。——这一小段里提到的十来个成语,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看得见的事,是摸得着的物。学习的道理,就这么朴素;说话、作文的进阶,也就这么简单。你要是愿意,要是向往,就可以从多学成语、常用成语开始。 听故事,能够得到处事的启发。没有人不渴望进步,但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人能够坐享其成。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渴望是一回事,成功是另一回事。心动不如行动,“叶公好龙”的结果,只会让你成为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黄粱一梦”中实现了生活的富足、成为一方望族的卢生,自己做上宰相,儿子都成栋梁,而他的一番“富贵人生”醒来之后,店家的米饭还没有烧熟呢。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那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当口,就只能“名落孙山”,与你的理想境界“南辕北辙”;而“夜郎自大”的、自以为天下第一的,其实只是痴人说梦罢了,这样的人的未来,必然是自取其辱,贻笑大方。 在读成语、听故事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人生的智慧。轻声细语,自可振聋发聩。我们常说“要做事,先做人”。做人,要讲信用,要像古时候楚地的季布那样“一诺千金”,而不能信口开河,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只要是自己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设法办到。交友,要重品德。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本是同窗,但一个对荣华富贵毫无兴趣,专注于学问,一个却一心羡慕权贵,不愿好好读书。于是,管宁只好和华歆“割席分坐”,以免“近墨者黑”。他以这样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向华歆表达了郑重的劝诫。 生活的道路上总是有坎坷,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意,但你还是要坦然面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必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如果你的言行受到了别人的误解,自己善意待人的诚心诚意一时也没有得到理想的回应,这时候你也不必着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持之以恒,人家早晚都会了解你,认可你,喜欢你。 同学们,在课余饭后的碎片化时间里,你不妨拿起这本小书,随便翻翻,读上一两则,记下三言两语。阅读的时候不必死记硬背,得其大意即可;运用的时候也不需引经据典,适用管用就行。在情境需要时,我们也不妨临时活用、化用,推陈出新。零打碎敲地随便翻翻,知识会积少成多,兴趣也会与日俱增,潜移默化之中,丰富了内心世界,提升了文字修养,自然成习惯,习惯成品性,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相信,这本小书一定能为你带来知识,带来愉悦,让你觉得有趣,觉得有用。 沈培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