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今注今译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仁者爱人、为人知礼、学以致道、仁义之交、孝悌齐家、处世之道、君子境界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的思想精髓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德不孤,必有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儒家经典,让《论语》指导现实人生!本书配以注释,以飨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本丛书由我国近现代著名出版教育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各部经史子集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学者进行注译释。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深得学界赞誉,再版二十余次。全书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本册由国学大家毛子水注译。

目录

《论语今注今译》新版序

自序

《论语今注今译》凡例

卷一 学而

卷二 为政

卷三 八佾

卷四 里仁

卷五 公冶长

卷六 雍也

卷七 述而

卷八 泰伯

卷九 子罕

卷十 乡党

卷十一 先进

卷十二 颜渊

卷十三 子路

卷十四 宪问

卷十五 卫灵公

卷十六 季氏

卷十七 阳货

卷十八 微子

卷十九 子张

卷二十 尧曰

试读章节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⑤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乎!”

[今注]

①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按:《谷梁宣十年传》:“其曰‘子’,尊之也。”《诗大车笺》:“子者,称所尊敬之辞。”《论语》里这个“子”字,乃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专用的尊称。

②这里的“学”字,是指学修己的道理和学济世利人的知识而言的。“时”,是适当、适宜的时候。“习”,通常有温习、实习两种意思。温习似乎偏重在书本上的知识;实习则可兼行为和事务讲。(我们在译文中用“实行”一词。)“之”,指所学得的知识言。

③“亦”字平常有“承上”的意思,这里的“亦”,乃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说,音悦。(《论语》里“说”字有二音。说乐的“说”,注中音悦;说话的“说”,读失热切,注中例不音。皇疏本《论语》,说乐的“说”多作“悦”;正平本《论语》,说亦有作“悦”的。)

④臧庸《拜经日记》:“《白虎通辟·雍篇》:师弟子之道有三。《论语》曰,朋友自远方来。朋友之道也。又《易·蹇》正义、《周礼·司谏》疏并引郑康成此注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考班孟坚引用《鲁论》,包郑所注亦《鲁论》,然则《鲁论》旧本作‘朋友自远方来’。陆氏所见本有作友,正与班郑等合;特友字当在朋下。”按:臧说固有理据。但“有朋”句似是论语最早的原文;作朋友或友朋的,当由于传写者的改变。

⑤乐,或乐,音洛。(论语里乐有三音。礼乐或音乐的“乐”,音“岳”;喜乐的“乐”,音“洛”;训爱好的“乐”,则音“五教切”。乐,音岳注中例不出音;音洛和音五教切则各注出。)孔子生平,以“学不厌而教不倦”自许。以“学而时习”为可悦,乃“学不厌”的气象;以“朋友自远方来”为可乐,乃“教不倦”的气象。

⑥“人不知”,意思和“不见知于人”相同。愠,是怨恨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好像已到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境界了。

[今译]

孔子说:“学得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可喜悦的吗!有弟子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可快乐的吗!即使不见知于人而心里毫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子吗!”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⑥!”

[今注]

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通常都称字,如“子贡”或“颜渊”(字上加氏)等;只有有若和曾参称“子”,如“有子”、“曾子”。宋程颐以为,《论语》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论语》里独称这二人为子。这似是一种可信的说法。)

②孝,是孝顺父母,弟,是尊敬兄长。“弟”字的通常意思为兄弟的“弟”,引申为“尊敬兄长”的意思。这个意思后来有一个专字“悌”,但古书里用“弟”字作“尊敬兄长”讲的很多。兄弟的“弟”上声,注中不音;孝弟的“弟”去声,注中音悌。好,喜好;呼报切。犯,干犯、冒犯;上,普通指君父和在高位的人讲。

③鲜,意同少,仙善切。(鲜本是一种鱼的名字,但多借用为鲜洁、鲜少字。鲜洁字音仙,论语中没有;鲜少字则注中音出。)

④“未之有也”的“之”,是“有”的受词。(中国古代文法,如动词随有弗词,则受词便放在动词的前面。)  ⑤“务”字是“专用心力于……”的意思。本,意为基本或根本(的事情)。

⑥仁,是指仁爱的行为,是人生最高的德行;这里的“为仁”,是指“行仁道”讲。(宋陈善的“扪虱新语”以这个“仁”为“人”的假借字。明王恕的“石渠意见”亦说“仁当做人”。这种讲法,似亦可通。但我们从上文的“道”字想起来,作“仁”似较合。)与,音余。(与,本训党与,古书里多用为感叹或疑问的语词,或用作参与字。作语词音余,参与字音预;注中都音明;党与字不音。《说文》有“欤”字,训“安气也”,似是语词“正字”,但古书仍多用“与”。)

[今译]

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为有道的世界了。孝和弟应是仁的根本!”P1-3

序言

《论语》为中国的第一书,是世人所共同承认的。我记得英国近代一位文学家威尔斯(H.G. Wells)曾把《论语》列为世界十大书之一。他的选取,当然有他的标准,可惜我们不知道他详细的意思。三百年前,日本一位学者伊藤仁斋(1627—1705)在他所撰的《论语古义》的首页刻有“最上至极,宇宙第一”八个字。他这个“第一”,当是就孔子所讲的道理而言。想起伊藤仁斋的年代,我们自然可以说他的见解是很公正的。

但若专就人文方面的道理讲,即在现代,我们还可以赞同伊藤先生的意思。近世西方所称的“金律”(Golden Rule),乃指《马太福音》七章十二节或《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一节而言。这就是孔子所以为“终身可行”的“恕”。我们很正当地可以把恕道看做人类行为道德的基础。世界上文明民族的先哲,很多都曾说过恕道,但原始记载恕道的话而现在尚存的书,则实以《论语》为最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都有意同“金律”的话,但他们的年代都后于孔子。如果我们要凭这一点说《论语》是现代世界上人文范围中的第一书,自然可以说得通。

但我以为,我们若把孔子生平的志虑作为选取这个“第一书”的依据,理由似更为正大。《论语》中曾记了孔子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字,不是“吾道一以贯之”的“道”,乃是“鲁一变,至于道”的“道”,它含有“天下有道”全句的意义。(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意思极近于后人所说的“天下太平”。)孔子一生栖栖,心中所期望的只是“天下太平”,到了老来,禁不住吐了心声:“我若有一天听到‘天下太平了’,我便什么时候死去也愿意!”我们从这句话可以想到孔子全副的心情。世界各民族古代的圣哲中有这样忧世忧民的志怀流露出来的,就我所知,以孔子这句话为最显著。《论语》确是世界上宣扬仁爱的首部经典,从人文的立场讲,自应为“第一书”。

这本《论语今注今译》,于一九七五年出版。九年来虽重印过几次,但内容并没有很大的更动。去年秋天,出版者要将这书重新排印,嘱我加以修改。我因而自行校订一遍。除改正错字外,有许多章节的注文和译文乃是重写的。我在衰老的年龄中,得有机会改正这书里的误谬,使更适于学子的阅读,颇为欣喜;而这一生能为这样一本书尽点心力,亦自庆幸。

我很觉得我这书中还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并世学人如肯不吝指教,使我得以减少这本书中的错误,乃是我所企望的!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毛子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