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袖珍纸阅读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轶名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迄今保存完整、产生最早、使用最久、影响最广的启蒙书籍。此次出版,旨在为当代读者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考察封建社会提供一份参考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少年儿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是有益的。

本书还附录了《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人生必读》《增广昔时贤文》等篇章,内容庞杂,瑕瑜并存,历代评价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读者朋友参考。

内容推荐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幼儿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一部小型通鉴纲目,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

《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

《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前朝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目录

三字经

三字经注解备要

重订三宁经题词

重订三字经

百家姓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字文释义

附录

弟子规

朱子治家格言

人生必读

增广昔时贤文

试读章节

人之初,性本善。

【注解】 “人”,泛指众人。“初”,是有生之初。“性”,是性理之性,与下面性情的“性”字不同。这两句是指立教之初、发端之始。

【释义】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即赋予理。先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配偶为夫妇。

阴阳合而后雨泽降,夫妇合而后家道成。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为天,属阳;坤为地,属阴。父为天,气禀乾道,属阳;母为地,气禀坤道,属阴。天覆于上,地载于下,合成卦体,乃乾健坤顺。天以阳气下降,地以阴气上升,阴阳交会,云雨施行,然后万物化生;此以天道言之。以人道言之,男以阳气下降,女以阴气上升,阴阳交会,云雨施行,父精母血,成其胎元。待等胎儿以满月,生出其母胎,不论是男是女,都称为人。

天之所生谓之人,天之所赋谓之性,秉懿之良谓之善。人之初出母胎,“呱”的一声,此时节性即命焉,故日天命之谓性。

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所谓性,就是性理。在天为元亨利贞,在人为仁义礼智。

元亨利贞,天道之常;仁义礼智,人性之良。藏于心,则为性;发于事,则为情。心,性,天,皆为一理: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心如谷种,而性从心生,又从心灭。心者人之神灵,乃虚灵不昧,而为万物之灵,所以聚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性则心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自出者。天赋之性,浑然至善,纯乎天理,未尝有恶。性是心中所发:发于侧隐之心,是仁,皆自是此性;发于羞恶之心,是义,皆自是此性;发于恭敬之心,是礼,皆自是此性;发于是非之心,是智,皆自是此性。

仁、义、礼、智四者,是人性;恻怛、羞恶、恭敬、是非四者,是感情。所以说藏之于心则为性,发之于事则为情。情随事迁,性静情逸。性之本善,人所固有。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气有清浊,禀其气之清者则为贤,禀其气之浊者则为愚。所以有过与不及之差,而人之贤愚善恶,便从此划分。

性相近,习相远。

【注解】 前“性”字为性理之性,此“性”字为性情之性。“近”,相去不远。“习”,幼年的习性。“远”,相去太远。

【释义】 凡识之明者为智,暗者为愚;徇乎理者为贤,徇乎欲者为不肖。则智愚贤不肖之人,自有生之初,天赋以仁义礼智之性,人人皆有,个个同得;虽有贤愚善恶之气质不同,而在幼年时则相去不远。待其长大,知识渐开,世情已晓,或为物欲所蔽,或为七情所染,或因贪嗔痴爱以丧其心,或因酒色财气以失其德,而放旷为非,便无所不至。

在有生之初,天所赋以仁义礼智之性,至于尽没,或为不忠不孝,或做无廉无耻,岂有仁义之心?况心如明镜一样,本体原自光明。而一旦尘埃污垢,闭了光明,就失其本体,丧其真性。所以说性从心生,又从心灭。若论修身养性,在各人操存省察,学习的环境不同。

操之则存,舍之则亡。习于善者,思其所善,行其所善,自然日进于高明,则为贤、为智、为君子;习于恶者,思其所恶,行其所恶,自然日流于污浊,则为愚、为不肖、为小人。

君子为善,只怕做得不足;小人为不善,也只怕做得不足。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解】 “苟”,是苟且。“性”,是性情。“迁”,是迁流往下。“教”,是训诲。“专”,是专心致志。

【释义】 凡为人家父母,养子贵有善养,而尤其贵有善教。若是苟且由他而不教训,则所行所为都由他性情,胡为乱作,自然日流污下,而迁流为愚、为庸、为下贱。所以孕妇则有胎教之法。胎教之道,总在一个“正”字。凡母亲正派,而生子自然无不正派的。

古时妇人在平居之时,凡举止动静、进退出入,无一不由于正,况在怀孕之时?若有怀孕在身,当睡不敢以侧其体,当坐不敢以偏其身,当立不敢以偏伸一足,其凡起居之正如此。

至于日间饮食茶饭,亦未尝不由其正。或烹饪不调、筷匙不正、名号不端,一切邪味之物,从不敢乱吃,此饮食之常出于正者如此。对于视听,尤宜谨慎:目不视邪色,视必以正;耳不听淫声,听必以正。此日间视听所交,固不敢失其正。至于夜,物交既息,志气清明,则使瞽者诵诗以养其性情,感发其志气。所见所闻,无不归于正者如此。

古时妇人胎教之法,事事都归于正,孩子未生之前先教以正派,岂有不正派的吗?说到其体貌,则形容端正,而外表无不正;说到其德性,则才能过人,而内心无不正派。

教子于既生之后,不如教子于未生之初,所以生时形容端正,才过平常之人者远。这是妇人怀孕之正,时乃形生神发之初,感于母气之正者,则为善为美,感于母气之邪者,则为恶为不美,此是自然的道理。自古胎教之法,凡当了母亲的妇女,不可不知。

子于乳养之后而能食,教以用箸,男女均教以右手,顺手之便。子能言,勿使娇声,男子教以应之速为惟,女子教以应之缓为俞。到了六岁,教以一、十、百、万之数,与东、西、南、北之方,教之易晓之事,以开其知识之窍。到了七岁,男女不许共席而坐、共器而饮,教之要宜早。若至八岁,上小学之时,则有事师事长之道。凡出入门户、即席中、饮食茶饭,必在长者之后;而教以逊让之道,从此开始。

凡出入后长者,行之让;即席后长者,坐之让;饮食后长者,食之让。若有九岁,则教之以朔望六甲之日,而天时阴阳之道,从此便可知晓。从师读书后,父母之教也不要倦怠。

P4-8

序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三种幼儿启蒙读物,俗称:“三、百、千”。

作为各自独立成篇的启蒙文章,“三、百、千”各有特点:《三字经》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百家姓》常见常用,便于记诵;《千字文》构思巧妙,合辙押韵。而一旦配合使用,又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所谓“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诵《百家姓》,以便日用;懂《千字文》,通晓义理”。所以,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关于《三字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明清学者多认为是南宋名儒王应麟所著,也有宋人区适、明人黎贞著等说,但都出于传闻,并无史籍可考。根据《三字经》的内容,此书似当成书于元代延祜年间。书中对明清历史的简述,则是历代增补的结果。近代人们发现南宋陈淳用三字句写成的《启蒙初诵》,起首为“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以下还有“性相近,君臣义,父子亲,长幼序”等语,很像是《三字经》的先河。说明此书从雏形到定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历代文人都参与了增删修订,很难说是某个人的专著。

中华民族的姓氏,随着时间的变迁,历史的发展,氏族的演化,显得非常复杂。这些姓氏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渊源和过程。在母系氏族社会中,有以母姓为姓,传说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氏都有女字旁,如姬、姒等;有的姓氏取自国名,如上古有个汪芒国,其后代乃姓汪;有以出生地为姓,虞舜生于姚墟,其子孙便姓姚;有因居住地为姓,帝尧后裔逃难定居杜城,便以杜为姓;有以封地为姓,黄帝嫡孙大田封于傅,子孙便姓傅;有以官职为姓,周朝主持卜卦的官员称做太卜,子孙便姓卜。此外还有皇帝赐姓,为避祸而改姓等等,以至于姓氏越来越多。其实姓氏仅是一种用来区别氏族血统的符号,一种在社交中代表个人的标记,并不像封建卫道者所宣扬的那么神秘和神圣。

在我国早期,姓氏并不多。据《日知录》记载,在春秋时代,各种姓氏不超过五十个。到了汉朝,史游的《急就篇》上就罗列了一百三十个姓。宋代成书的《百家姓》已载有四百三十八个姓,又猛增了一倍多。大幅度增加还是元、明两个朝代,据元朝《文献通考》记载,已有三千七百三十六个姓;明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已有四千六百五十七个姓。时至今日,中国人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但民间仍把《百家姓》视做中国姓氏的权威著作,广泛应用,世代流传。

《百家姓》的成书与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此书“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吴越钱氏在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后即到东京朝拜,至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率士归降,《百家姓》可能成书于这一时期。作者是一个民间才子,姓名失传,身世不详。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梁散骑侍郎周兴嗣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公元535年)所编。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梁武帝萧衍令人在诸子百家中挑选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写在一张纸上,让诸王子学习。这天,武帝把周兴嗣召来,说:“听说爱卿有文才,你就把这一千个杂乱无章的字编成有意思的韵文吧!”周兴嗣奉命,一夜之间编缀成文,鬓发皆白。《千字文》中,除了“洁”字两见外,其余皆无重复。周兴嗣能在一夜之间编成韵文,而且对仗工整,条理贯穿,文采斐然,令人拍案称绝。

“三、百、千”是迄今保存完整、产生最早、使用最久、影响最广的启蒙书籍。我们此次出版,旨在为当代读者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考察封建社会提供一份参考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少年儿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是有益的。

本书还附录了《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人生必读》《增广昔时贤文》等篇章,内容庞杂,瑕瑜并存,历代评价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读者朋友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