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西洋彼岸的金融飓风
美国次贷危机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2007年初,大西洋彼岸刮起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飓风”,以美国著名的住房按揭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为代表的贷款机构、以美林公司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以及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金融超市和以全球财富管理著称的瑞银集团成为这场“金融飓风”的直接风眼,同时,受这场“金融飓风”的影响,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海外投资者等都遭受了飓风的波及。众多金融机构报露出的巨额亏损消息,一时成为美国社会的热点新闻,当时有人认为这只是美国金融的一次小感冒,也有人认为这是新一轮经济危机的预兆。2007年下半年,有关报道和评论逐渐平息下来,人们似乎已经忘了次贷事件。然而,事情并没有真正过去,2008年初,有关次贷危机的报道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不断出现的报料提醒人们次贷危机仍在继续。人们终于意识到对美国经济来说,这决不是一场感冒。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次贷危机不应该被忽视,包括美国人在内。要看清楚整个事件,就应该回顾一下这场史无前例的“飓风”是如何被引发的。
新世纪金融公司埋了什么样的“雷”
埋地雷的人都有这么一种信念:这雷肯定炸不着自己。可总一旦地雷埋下去,到底炸着谁就不一定了。在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的金融市场,从事高风险交易的人就是踏进雷区赚钱,不管是他自己埋的雷也好,还是别人埋的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新世纪的惊雷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2007年的这一天,当人们正为新春披上绿装而忙碌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却传来了一则“惊雷”般的消息。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公司从此不再发放新贷款,由于没有现金付给摩根斯坦利、花旗和高盛等债权人,目前公司已收到上述债权人的催债致函。受此消息影响,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股价立即做出反应,短期内跌至87美分,被证交所迅速停牌,企业濒临破产。从此,新世纪金融公司辉煌的一页告一段落。
新世纪金融公司成立于1995年,起初是由三位从事多年抵押贷款的专家组建,公司成立初期的资本金来自风险投资基金。该公司于1997年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专营抵押贷款业务,曾被誉为抵押贷款市场中的耀眼新星,在《财富》杂志评比的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中,排名在第12位。在美国,像新世纪这类的金融公司只能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其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和债券投资者,它的最具特色的业务是向那些低收入、个人信誉等级低、不符合一般贷款条件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贷款。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该公司承诺对客户有关贷款申请,在12秒内予以答复,这开创了抵押贷款行业内的先河。为了讲求效率,追求业务增长,公司还不惜降低了贷款标准。
新世纪金融公司除了利用分支机构、网络和客户服务呼叫中心(Call Center)外,营销客户更主要的手段是利用独立的抵押贷款经纪商。这些经纪商通常是规模很小的公司,经纪人出去寻找客户,向其介绍可提供的各类贷款,收取贷款初始处理费。2007年初在美国就有50 000多家类似的经纪商机构,参与了60%以上的住房贷款,而且这些经纪商往往是大型抵押贷款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争夺对象,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分销渠道。新世纪金融公司所以能争得更多的份额主要靠的是效率和便利,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方面。
拉客户就如拉壮丁
在市场一片火热的形势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新世纪金融公司将营销客户的工作外包给独立经纪人,这使新世纪公司减少了员工和办公成本,因此业务增长迅猛,很快成为了行业新星。但另一方面,新世纪公司也失去了对客户资料审查的控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盲目追求数量,甚至不要贷款评估材料。过分依赖独立经纪人给一些缺少职业道德的营销人员提供了造假的机会,虚报贷款申请人收入和房屋估值的事情频频发生。弄虚作假的结果是一些借款者连第一笔还款都有困难,违约案件因此不断攀升。P15-18
我当时也了解到一些次级抵押贷款的问题,但我确实没有意识到这种融资行为的严重后果,大约到了2005年末或2006年初,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想到它会引发如此大范围的市场震荡。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住房抵押贷款平滑了消费对于当前收入的依赖,降低了短期利率的影响。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
我们在美国和全球所看到的房市崩溃所造成的影响,最核心的原因是没能认识到住房泡沫,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有风险,那么风险防范又从何说起呢?
——耶鲁大学教授 罗伯特·希勒
不管是在经济周期的高峰还是谷底,风险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公司文化之中。
——高盛集团CEO 劳尔德·贝兰克梵
金融产品和创新要充分考量宏观货币政策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必须要考虑到金融产品和创新对其产生的反作用。
——中金公司 赵晓征
我们追踪研究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事件,为时已经一年多时间了,目前美国次级贷款事件已经演变为美国次级债的危机,期间有许多国际知名的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断裂而受到巨大损伤,甚至面临倒闭。而波及众多国家的投资者更是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相关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不得不伸出援手,评估并对冲由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影响。
时至本书出版之时,这一事件的传导仍在延续,此时也正是各家银行或上市公司进行2007年年报信息集中披露之际,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产生的系统风险尚未完全显现,危机传递还没有最终结束。因此,我们还会对此继续跟踪,并将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将事态演变的最新进展,呈现给广大读者。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债危机发生及演变的节奏很快,危机中涉及的金融新产品和衍生产品具有一定商业规则和保密特点等,因此,受到局限性影响,本书中的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的收尾阶段,正值我国的戊子灵鼠年新春佳节之际,为更好地完成此书,我们利用节日加班加点,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大力的支持。在此,对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表示深深的感谢。
此外,为了能更好地展示从不同视角看待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事件,我们在书中也少量引述了一些资料和观点,原引未一一列述,在此一并感谢。
作者
2008年3月于北京
序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引爆
绪论 金融危机总是在最薄弱环节爆发
第一篇 次贷危机爆发
1.大西洋彼岸的金融飓风
新世纪金融公司埋了什么样的“雷”
找错支点的贝尔斯登基金
“报警器”失灵的美林
搁浅的“航空母舰”花旗
2.风暴摧垮的金融家
看走了眼押错了宝——孤独的领导者奥尼尔
外行到底能不能领导内行?——解不开烦恼的普林斯
遭淘汰的不一定是弱者——为了瑞银荣誉的乌夫利
第二篇 次贷危机聚焦
1.聚焦美联储
格林斯潘斯人已去,遗害犹在?
伯南克真的改弦更张了吗
2.聚焦大赢家
未卜先知 方能稳操胜券——预知次贷危机的保尔森
大浪淘沙靠的不仅是运气——笑着数钱的贝兰克梵
第三篇 次贷危机揭秘
1.揭秘次级贷款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
2.揭秘次级债
美国的次级债
次级债的危机探因
3.揭秘从次级贷到次级债的危机
金融产品的关联与风险传导
多米诺效应与次级债危机
附 参考文献
跋 大数法则为什么会失灵——现代金融系统对风险管理的挑战
编后语
关注邻人就是关心自己
有人说如今的地球越来像个大村子。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村子的邻居,谁家要是发生了点啥事,可能是同时,也可能是晚几个小时,最迟也就是当天晚上,就会让地球人都知道了。地球那边发生的事也可能离我们很遥远,也可能与我们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些事不值得我们去关注。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关注邻人就是关心自已。”别人家发生的事情,即使不可能在我们这里发生,但总会给我们一些有用借鉴和提示。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在经济领域已经充分实践,然而,作为经济核心的现代金融,更把全球一体化的精髓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这个现代金融核心的代表者,伴随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其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实践表明,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或许是我们做好经济和金融工作的有效途径。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事件,事态的发展已持续一年之多,并演变成为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不断引爆数家国际知名的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受到巨大损伤,面临危机甚至倒闭。事件的发展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不仅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甚至损伤到整个经济层面。同时,相关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不得不伸出援手,评估并对冲由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影响。
“次级危机事件”也受到中国金融界、经济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事件发生之初,我们就对其进行了高度关注,伴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我们边研究边解读,力图发现本原,了解真相,记录下这一历史事件,同时我们也想用中国人的视角,观察美国从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到次级债危机的演变,并试图用人们能读得懂的语言,展现出这一事件的全过程,预测其未来的走向。
中国经济出版社邀约我们把这一跟踪的观察研究成果梳理成书,并期望这本书能也同时像教科书一样,全面系统地介绍次级抵押贷款、贷款的资产证券化、证券化衍生产品和次级债务等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因此,我们立足追溯事件的真相,解读“美国次贷危机到次债危机”的来龙去脉,编写了此书。现呈现给大家,期望本书不仅能成为一部金融时事的追踪报道,也能是一部比较深入的金融案例的剖析解读,以飨读者。
作者
2008年3月于北京
2007年初,一场在大洋彼岸刮起的始料未及的金融飓风,几乎波及了全球经济的各个角落,远至挪威偏僻的小岛,大到世界顶级的金融巨头,广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不断遭受冲击。天知道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态仍在延续,灾难没有停歇,至今还没有人能准确预知它的最终结局。但有人早就嗅到了其中的奥妙。本书通过对金融故事的生动讲述和专业解读,首次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从“次贷危机”到“次债危机”产生和蔓延的过程,探索了危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成因,让读者在把握次贷、次债、衍生产品等金融脉络的同时,了解到“次贷危机”背后的秘密,感受经济的跌宕起伏,体会金融家的百味情愫……
究竟何谓次贷?何谓次债?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金融工具引爆了全球震荡?谁在这场灾难中受创最重?谁竟然从中发了“大财”?“前车覆,后车戒”,中国的房地产和金融系统,应该怎样防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人说,次贷危机是美国经济得了一次感冒,有人说,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非典”,也有人说,全球经济很可能会受到传染。通过美国的次贷危机我们能悟到什么?
金融飓风突发,拷问货币体系,经济风险加剧,挑战宏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