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萨尼卡(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6)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扎·普里列平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被一些评论家称为“高尔基《母亲》的当代版本”的作品在2006年出版,恰逢后者问世的一百周年。《萨尼卡》讲述的是关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青年人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点是俄罗斯一个外省的小城以及莫斯科。普里列平将对俄罗斯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化作了一段后苏联时空的剪影。

内容推荐

《萨尼卡》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中2006年度俄语文学入选作品。小说再现了苏联解体后一个充满艰辛、悲苦的空茫的时代,塑造了以主人公萨尼卡为代表的一群试图变革现实、呼唤“革命”的愤激少年,被俄罗斯评论界誉为“高尔基《母亲》的现代版本”。萨尼卡是一个本该有着美好前程的外省青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社会巨变无情地剥夺了他的幸福与未来,悲愤与茫然中他加入了激进的左翼政党。为了社会与民族的复兴,他与一大批同病相怜的年轻人一道投身于变革现实的“革命”洪流中:他们集会游行,抢砸商店,袭击宪警,占领省府大楼,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作者以经典的现实主义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代青少年的青春困惑,愤怒与绝望,深刻反思了这场悲剧性变革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伤痛。

试读章节

可这次萨沙还没有发现任何佩戴上校肩章的人。

围栏外面不远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地铁里沉重的车门在永无休止地开开合合。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们四处捡拾着空酒瓶,仔细查看着瓶颈。一个高加索人喝着汽水,在警察身后观望集会的情况。萨沙与他不经意地对视了一下,高加索人连忙转身走开了。

萨沙发现围栏外面不远处停着几辆大车,车身上画着一个尖牙利齿的猛兽。车窗全部被窗帘遮住,时而能看见窗帘被拉动。车里有人,他们手握橡皮短棍,时刻准备冲向车外寻找击打的对象,而且棍棍致命。

“看见了吗?”维尼卡问萨沙。维尼卡睡眼惺忪,酒还没全醒,一对肿眼泡活像两个煮烂的饺子。

萨沙点了点头。

他本以为特种部队不会来参与维持秩序,可现在这种愿望彻底落空了。

维尼卡笑了,那神情好像到时候车里蹿出的不是身穿迷彩头戴钢盔的恶魔,而是手拿气球的小丑们。

萨沙在被围栏围住的人群中漫无目的地穿行。

“就像在召集鼠疫病人……”

围栏由一块块两米长的铁板组成,沿着这些铁板每隔一段站着一个士兵。

维尼卡紧随着萨沙。他们的队伍位于广场的另一端,已经可以听见扬娜用清脆的声音在集合由小青年组成的队伍。

萨沙一路上看到和碰到的,大都是些看着贫困而窘 迫的人们。几乎所有的人都远不年轻了。

在他们的行为中能够看到某种破釜沉舟的绝决,似乎他们拼尽全力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在此舍生取义。他们胸前捧着领袖们的画像,而画像上的领袖们都明显要比大多数集会者年轻。画像中闪过列宁的笑脸,这样的大幅画像萨沙还在学识字课本时就熟识了。列宁继任者安详的面庞也在一些苍老的手中飘舞着,他头戴军帽,身穿大元帅服。

有人向他们兜售一些印在灰纸上的小报,萨沙拒绝了,维尼卡嬉皮笑脸地呵斥了报贩。

正在发生的一切让人感到既惋惜又难过。

成百甚至上千的人每年都要在这个广场上聚集两三次——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但就是坚信,他们的悲愤集会能够导致政府下台。

自从资产阶级政变以来,集会的人们越来越老,已经无法威慑任何人了。

所以,四年前一个退役军官,奇怪的是,居然还是哲学家、智者兼怪才的科斯坚科把一群野蛮凶狠的毛头少年带到了这个广场,他们其实并不明白,到一堆红旗和老年人中间来做什么。

几年后这些孩子们长大了,成了人人皆知的示威者和寻衅滋事者。

如今在科斯坚科领导的党派中招募了大量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以至于在今年的集会上警方使用了铁栅栏来做防护,以防集会者冲破封锁……

时不时有一些开朗而健壮的老头用充满好奇、希望以及些许怀疑的眼光打量着萨沙和维尼卡。

台上一个爱国党派的议员正持重地踱着方步。打老远就可以认出那张营养良好、红光满面的脸庞。这张脸让议员在周围那些灰头土脸的人当中显得卓然不群。

议员穿着一件价值不菲的黑色外套。他摘下羊皮帽,光着脑袋站在民众面前。帽子由身后一个随从拿着。

台子下方挂着一些没有任何感召力的标语。萨沙边读边皱眉头。

他们没被允许发言,借口是时间不够,大会组织者委婉地劝他们不要站在上台的阶梯上。萨沙站在阶梯的倒数第二级,仰视着组织者。组织者表示确实安排不过来。

“小伙子们,下去吧,下一次再来。”

“科斯坚科的情况怎么样?”萨沙往回走的时候,听到了议员清晰的男低音。议员看见萨沙手臂上佩戴着具有侵略性标志的红色袖标,于是向大会组织者问道。

“还在牢里,”有人答道,声音里有种刻薄的味道。不过这种刻薄转瞬即逝,因为议员生气地说道:

“我知道他在坐牢。”

“据说,要判十五年,”大会组织者赶紧答道,语气严肃,带着几分对科斯坚科命运的惋惜。

在他们谈话的当儿萨沙停下了脚步,他站在窄小的阶梯上,无所顾忌地偷听着对话。一个中年妇女走上阶梯,她要登台发言。

“哎,你下不下?”她不太礼貌地问萨沙。

萨沙从阶梯直接跳到地上。

“您就在下面喊吧,”她对着萨沙的背影说道。“您现在还没资格上台发言……”

在下面等候萨沙的维尼卡早就猜到了结果,什么也没问。似乎让不让上台他全无所谓。

维尼亚在口袋里翻转着几十个花炮。有时候他会把它们一个个拿出来,在眼前转动不停,好像不知其为何物。

“你有烟吗?”维尼亚问萨沙。

“我给你说过了……”

“是吗?”维尼亚不解地笑道。“你说什么了?”

他们再次从人群中挤到已经排好队的自家队伍前。

扬娜一头黑发,穿一件雅致的、毛领毛袖的夹克短衫,随队伍走着,大声地下着命令。她下身是一件深蓝色的喇叭牛仔裤,看起来迷人极了。

萨沙知道,她曾是科斯坚科的情妇。

科斯坚科正在牢里押着,案子正在调查中,罪名是购买枪支,总共就几支自动步枪。而他的追随者们正群情激愤地聚在一起,个个黑罩遮面,满头大汗,目露凶光。

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莫名其妙的年轻人聚集在了一起,也许是某种与生俱来的印记、伤痕吧。

科斯坚科被捕后党的事务由马特维来掌管,他应该在集会现场,但今天他没有站在队伍里,而是在一边观望。P2-5

序言

能与中国读者结识我深感荣幸。这并非是一个想对新朋友讲恭维话的作者的信口说来之词。这是——肺腑之言。我还记得,孩提时的我痴迷地阅读中国历史书的情景——我始终被你们人民的强盛、力量、智性所震惊。我还记得,青少年时代的我为我们国家的解体而痛心——那时俄罗斯还叫做苏联。在十五年前的那些日子里,直至今天我依然满怀欣羡地望着中国——她善于摆脱我们未能摆脱的错误。

俄罗斯正在经历充满艰辛的时期。我在书中描写的年轻人是最近病态的二十年出生的孩子。这些孩子你们可以喜欢他们,也可以不喜欢他们(我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我的兄弟),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明白,他们不可能成长为另一种样子。他们经受了太多的卑鄙、欺骗与屈辱。

我这本书的问世是在马克西姆·高尔基的《母亲》出版一百年之后——这似乎是一个巧合:起码我并没有刻意让我的长篇小说的发表与高尔基作品出版的周年纪念的日子相重合。然而,两本都是讲述年轻革命者的长篇小说发表的时间正巧相隔一百年,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俄罗斯如同一个世纪之前,又站在了十字路口,又走进了一个充满变故的时代。有这样一句非常精妙的格言:“你若是能生活在一个充满变故的时代该多好!”对我们,对俄罗斯人来说,这句格言应验了。

这些变故是我们自己招来的,而如今我们正试图理清这些变故。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感到痛心与忧伤。很多人感到茫然。

俄罗斯文学要反映现实,要了解,在这一切混乱中哪儿才有光明更新的希望。作家试图找到一种说法,借助于它能猜测我们的未来。在俄罗斯,文学已经不能像上个世纪,上上个世纪一样,影响国家的意识形态。但俄罗斯人依然把文学理解为聆听、理解,随后继承上苍意志的一种手段。今天我们寄希望于俄罗斯人民的殉难精神,精神力量,集体的自我意识。我相信,我们还没有完全错过我们已经错失的历史时代。

倘若中国人民永远不犯我们犯下的错误,那我会感到幸福的。俄罗斯最近的二十年让我们非常清楚地懂得,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遵循自己的规律去创造生活。我坚信,中国会永远继续其只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能抵御各种无谓影响的历史。

祝愿你们幸福,柔美,善良!

你们的真挚的扎·普里列平

2007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萨尼卡》再现了苏联解体后一个充满艰辛、悲苦的空茫的时代,塑造了一批不惧强权、搏击黑暗的忧国忧民的少年。作品渗透着对俄罗斯一段荒谬历史的反省与贬斥,充满着变革现实的强烈渴望。逼真而又鲜活的生活与生命存在,朴素平实、亲切自然的文字,粗犷豪放、激越悲愤的叙事赋予写实小说巨大的情感魅力。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委员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