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木偶奇遇记/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科洛迪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经典代表著作。此书于1880年在意大利出版,被认为是儿童古典文学经典之一,曾拍成电影二十多次,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介绍到世界各地。

《木偶奇遇记》讲述的是一段奇怪的木头的传奇经历。主人公叫匹诺曹,是木匠杰佩托的得意之作。因为他既会说话,又会走路,当然少不了孩子的调皮捣蛋。匹诺曹是个天真善良,活泼可爱,聪明勇敢的孩子,但是同时也有一身的缺点。他调皮,不喜欢上学,懒惰,喜欢不劳而获,而且还容易听信他人的话,经受不住诱惑。或许会有读者认为匹诺曹就是个一身毛病的孩子,哪里值得我们去欣赏。然而,这正是作者塑造人物的高明之处。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绝对不会是完人;而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是在教条之下规规矩矩的好学生。

内容推荐

《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被誉为是儿童古典文学经典之一。《木偶奇遇记》讲述的是,当仁慈木匠皮帕诺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位蓝色的天使赋予他最心爱的木偶皮诺曹生命,于是小木偶开始了他的冒险。如果他要成为真正的男孩,他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在历险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驴子。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意外与皮帕诺相逢。

目录

第一章 奇怪的木头

第二章 本匠和樱桃师傅

第三章 匹诺曹诞生

第四章 会说话的蟋蟀

第五章 饥饿的匹诺曹(上)

第六章 饥饿的匹诺曹(下)

第七章 三个架

第八章 上学

第九章 音乐的魅力

第十章 木偶大剧场

第十一章 吃火人的威严

第十二章 偶遇狡猾狐狸和猫

第十三章 红虾旅馆

第十四章 突现黑衣强盗

第十五章 逃命的木偶

第十六章 美丽救世主

第十七章 吃药

第十八章 种金币

第十九章 上诉被捕

第二十章 释放又遇蛇

第二十一章 变身看门狗

第二十二章 抓小偷

第二十三章 匹诺曹和鸽子

第二十四章 勤劳蜜蜂国

第二十五章 再遇蓝发仙女

第二十六章 匹诺曹进学校

第二十七章 被欺负又遭警犬追捕

第二十八章 险遭油炸

第二十九章 慢腾腾的蜗牛

第三十章 罗梅奥的引诱

第三十一章 玩具国

第三十二章 变成驴

第三十三章 驴子的悲惨境遇

第三十四章 被鲨鱼吃掉

第三十五章 和爸爸相聚鲨鱼肚

第三十六章 真小孩——匹诺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奇怪的木头

相传很久以前有……

“有一个国王吗?”可爱的小朋友们是不是想这么说呢?

可是这回你们猜错了。这并不是一个关于国王和王后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段木头。所以,接下来我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有关于木头的故事。

这段木头并不值钱,也不珍贵,从外表看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一段普普通通的木头,尤其是在冬天,我们拿来放进炉子和壁炉里生火取暖用的。我无法说清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只知道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无云。一个老木匠趁着好天气在整理他的铺子,无意间发现了这段木头。这个老木匠叫安东尼奥,但是街坊邻居们都喜欢叫他樱桃师傅。为什么呢?因为他的鼻尖总是又红又亮,活像一颗熟透了的樱桃。

对于无意间在自己的铺子里挖到的宝贝,樱桃师傅很是高兴,他满意地搓着两只手,绕着木头来回踱着小方步,微微笑着自言自语道:“这木头出现的真是时候啊,我正好可以拿来做条桌子腿。”

樱桃师傅是个做事利落爽快的人,他说做就做,只见他快速拿过一把锋利的斧子,对着这段木头就要给它去皮刨光。然而,当他正要砍下第一斧的时候,他的两只手却高高地举在半空一动不动了,整个人也僵在那里,因为他听到一个很细很细的声音在恳求:“老人家,可别把我砍得太疼了。”

亲爱的小朋友们啊,请你们想象一下吧,这位善良和气的老木匠该得有多么惊讶呀!他显然被惊吓到了,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朝屋子巡逻了一遍,想要找出刚才说话的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可是他什么也没发现。于是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在每个角落查看动静。他弯下腰朝凳子底下看,没有看到人;他打开一个长久以来关着的碗橱看,也没有看到人;他往一只放着碎片木屑的篮子里看,更加没有人;他甚至打开门往屋子外面的街道瞧了瞧,也没有人。那么这个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呢?

“我明白了,”樱桃师傅如大智若愚般地拍了下脑袋,抓了抓头上的假发,笑着说道,“刚才一定是我耳朵产生幻听了,我还是接着干我的活吧。”于是他重新举起斧头,使劲地在木头上砍了一下。

“哎呀!你砍疼我了!”那个很细很细的声音哭着叫了起来。

这下可真把樱桃师傅吓到了。只见他的眼珠子差一点从眼眶中脱出来;嘴巴大张着,舌头长长地垂到下巴,活像一颗妖怪的头。过了一会儿,樱桃师傅才慢慢清醒过来了,他抖抖索索,舌头打结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个喊“哎呀”的细小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这屋子里面明明没有其他活的东西了。难道是这段木头学会了小孩子那样又哭又叫了吗?可是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这段木头很普通,跟平常木头没什么区别啊,放到炉子里,或许还可以煮熟一锅豆子呢。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木头里面躲着一个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一定得解决了他。”他这么说着,就两手抓起那被砍了一刀的可怜木头,狠狠地撞向墙壁。

“砰砰砰”,就这么撞了一会,樱桃师傅停下来,支起耳朵想听听有什么喊叫的声音。可是他等了两分钟,没听到任何动静;五分钟,仍然没有;十分钟,还是没有。“哎呀,我明白了,”他摸摸头上的假发,苦笑道,“怕还真是人老了,产生幻听了,才以为有这么个会喊‘哎呀’的细小声音,我还是继续干我的活吧。”然而他心里还是很害怕,于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勇气,他哼起了小曲。

他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哼着小曲。此时他放下斧子,拿来另外一把刨子,打算把木头刨光滑。他顺着木头从上往下刨,可是刚刨了这么一下,那个细小的声音又出现了,还笑嘻嘻地说话:“停下来,停下来,你把我弄得好痒啊!”

这下子可怜的樱桃师傅就像是被雷击中一样突然全身疲软,跌倒在地。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躺在地上。经过这么几次的惊吓,他已经面无血色了,就连那个总是又红又亮的鼻尖也都发青了。

第二章 木匠和樱桃师傅

正在这时候,有人敲门了。

“进来。”木匠师傅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就这样坐在地上说。

一个瘦小却精神矍铄的小老头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木匠铺里。

P1-3

序言

《木偶奇遇记》的作者卡洛·科洛迪(1826—1980),原名卡洛·罗伦齐尼,是19世纪后半期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以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而享誉世界。1826年11月24日科洛迪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里。从教会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记者工作,并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他写过不少短篇小说,随笔,评论;对于教育问题也相当重视。他热爱孩子,对于下一代寄予厚望,因此他投入到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中,为孩子们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之作。但是说起他的儿童文学创作,其实是带有相当的偶然性。1875年,他的朋友菲利切·帕吉请他翻译了三篇法国贝罗的童话,发表后受到小读者欢迎。科洛迪接触这些童话以后,有所触动,才想到要为儿童写作,于是接连写出儿童小说、童话以及配合教学的读物。他的儿童作品有《小手杖》、《小木片》、《小手杖游意大利》、《小手杖地理》、《小手杖文法》以及《木偶奇遇记》、《眼睛和鼻子》、《快乐的故事》。还有一本译作《仙女的故事——法国贝洛等人的童话集》。

其中《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经典代表著作。此书于1880年在意大利出版,被认为是儿童古典文学经典之一,曾拍成电影二十多次,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介绍到世界各地。其中书名的意大利语为Le awenture di Pinocchio。故事主角长鼻子匹诺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童话形象。那么《木偶奇遇记》是一部怎样的童话呢?好奇的读者可以亲自翻开书页,随着匹诺曹一起,进入那个神奇的世界。

《木偶奇遇记》讲述的是一段奇怪的木头的传奇经历。主人公叫匹诺曹,是木匠杰佩托的得意之作。因为他既会说话,又会走路,当然少不了孩子的调皮捣蛋。匹诺曹是个天真善良,活泼可爱,聪明勇敢的孩子,但是同时也有一身的缺点。他调皮,不喜欢上学,懒惰,喜欢不劳而获,而且还容易听信他人的话,经受不住诱惑。或许会有读者认为匹诺曹就是个一身毛病的孩子,哪里值得我们去欣赏。然而,这正是作者塑造人物的高明之处。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绝对不会是完人;而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是在教条之下规规矩矩的好学生。匹诺曹是这个时代孩子的代表,他的生机和活力,他的可恨和可爱,让他永远活跃在读者的面前。匹诺曹是一个木偶,然而却是想成为一个真正孩子的木偶。当他诞生之时,由于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不顾爸爸杰佩托的告诫闯出家门,来到街上,开始接受这个于他而言相当新鲜的世界。当然,这仅仅是冲破自我的第一步。有人会疑惑,匹诺曹为什么总是磨难重重?想去读书却受到音乐的诱惑,卖掉书本看木偶戏,结果却差点被木偶戏班班主当柴火烧;当他意外拥有五枚金币时,却终究被狐狸和猫欺骗,还遭到由他们扮演的强盗的欺负;更遑论之后更加危险的境况,被狗追,差点被油炸,被当作看门狗,被鲨鱼吃掉等等。更为奇诡的是,他居然因为在“玩具国”玩了五个月而变成了一头毛驴,最后还经历了买卖风波。他的经历丰富而诡异,曲折而离奇,让人难以置信却又忍俊不禁。这就是匹诺曹,一个为了成为真正的小孩而不断经历考验,不断地在别人的警告和企图保持自我本真之间摇摆的木偶。

《木偶奇遇记》虽然只是一部童话,然而它成为古典童话经典并非仅仅因为故事的精彩,更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匹诺曹。

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主人公,在17世纪末,科洛迪便摒弃了传统童话王子公主、国王王后的叙述模式。他选择了一个不完美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集天下孩子缺点于一身的人物形象。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匹诺曹的性格出乎意料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充实,直至完满。一开始,匹诺曹是令人头疼的,顽皮,懒散,极度厌恶学校,贪玩成性,甚至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诲,整个顽劣儿童。然而,这似乎未经雕琢的粗糙性格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愈加细腻。在经历过欺骗、被欺骗、吃苦和磨难之后,匹诺曹逐渐长大,这个长大并非指生理上的长大,而是指性格的渐渐完满。匹诺曹开始懂得在这个世界生存的道理,开始明白只有好孩子,爱学习会劳动的孩子才是一个真正的孩子。于是到童话的最后,匹诺曹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了真真正正的孩子,他变得乖巧、爱学习、爱劳动。匹诺曹的性格并非永恒不变,正是因为这个变数才创作出这样一个富有经典意义的童话人物形象。

其二、光怪陆离的场景和形象。

《木偶奇遇记》里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场景,比如安静得仿佛死城的小镇,匹诺曹和会说话的蟋蟀的灵魂的对话,红虾旅馆晚餐事件,三个医生莫名其妙的言论,一场法院无厘头的审判,在鲨鱼肚子里重逢的父子俩等等,充满了诡异和荒诞;而更具有童话色彩的是作者塑造的一批非人非物的形象:会说话的蟋蟀,瘸脚狐狸和瞎眼猫的怪异组合,用打喷嚏来表示感动的木偶戏班班主,神秘莫测的蓝发仙女,比火鸡还大的鸽子,尾巴喷火的大蛇,哲学家思想的金枪鱼,慢腾腾的蜗牛,头顶海带的渔夫等等。他们或是动物,或是人类,然而在童话里,这一界限却已相当模糊。因为即便是动物也会开口说话,也会思考;而即便是人类,也只是保留了人类外形却具备动物本能的人类。然而,正是这光怪陆离的场景和奇形怪状的形象才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童话画卷,组成匹诺曹神奇历险记。童话是一个特殊的体裁,在这个体裁里,出现任何离奇的事件都属于正常,在把非常态正常化的童话下,一幅幅被夸大的画面就像一片片拼图的碎片,当所有的碎片拼贴完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对着你微笑的匹诺曹。因此,在嬉笑怒骂背后,作者其实拼贴的就是匹诺曹的成长史。

其三、幽默讽刺的语言。

童话并不注重语言,然而科洛迪的童话对于语言却尤为苛刻。虽然我们是间接翻译,然而在编译过程中,编者却仍能感受这种语言的魅力。科洛迪善于不显山不露水的讽刺,在《木偶奇遇记》里多次出现这种“外国式”的冷幽默,或许更多时候,如果不是留心琢磨,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特色很容易被读者忽略。例如:在第十三章中:“瞎眼猫没什么胃口,只吃了三十五条涂番茄酱的鳍鱼,四份杂烩。这只可怜的猫还一直嚷着自己胃不舒服,吃不了太多。后来,他又因为杂烩的味道太清淡了,指使服务生为他加了三次牛油和奶酪粉!狐狸也很想点几样东西吃吃,然而,医生告诫过他,什么都不要吃。所以他只点了一只鲜美的肥兔子、五六只佐餐的肥童子鸡和小公鸡。”这是顺其自然的描述,但是“只吃了”和“三十五条”明显存在巨大反差,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产生违和感,然而只要再稍加品味,就会突然明白过来:作者在冷静平常的叙述之下,带来却是极强烈的讽刺。再例如第十九章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句话“这个小东西太倒霉了,他的四枚金币被盗了。你们立即带他走,把他送进牢里去”。这是猩猩法官的判决,这样颠倒是非的话语,简单却直逼现实。再例如第二十章那只笑死了的蛇,幽默搞笑的意味已经完全要流淌出来了。这就是科洛迪在童话中特有的语言特色,不是明目张胆地讽刺,而是通过语言的巧妙安排,达到讽刺。

《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值得青少年及家长阅读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主人公匹诺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那长长的鼻子,更多的是他身上闪烁的精神光芒,那就是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从匹诺曹身上找到曾经的或是现在拥有的自我本真。

书评(媒体评论)

“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契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把握当下语文教学的脉搏,译文精到,导读精准,设计精美,是中小学生应用课堂教学、运用课外知识的最佳读本。

——孙绍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