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三岁时行穿裙仪式,排场与当年的大皇子不相上下。内藏寮与纳殿竭尽全力,大操大办,仪式甚是隆重,不免引起了世人的种种非议,然待见到这小皇子相貌出众,举止、仪态超凡脱俗,俨然一个盖世无双的玉人儿,人们心中这才消去了对他的妒忌和非议。见识广博的人看见他,均甚是吃惊,瞠目注视道:“世间也会有如此神仙般的人儿吗?”
这年夏日,小皇子的母亲桐壶更衣身感不适,想请求准假回娘家去休养,可皇上总是不准许。这位更衣近年来常常生病,皇上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他说:“不妨暂且在这里住下,将身子养养,等等情况再说吧。”但在此期间,更衣的身体每况愈下,只过去五六天,身体已衰弱得十分严重了。更衣的母亲太君见此,啼哭着向皇上请假,皇上这才准许她出宫返家。可即使在这等时候,她也觉要提防意外发生,避免吃惊受辱。因此决定将小皇子留在宫中,只身悄悄离开。形势所逼,皇上也不便一味挽留,只因碍于身份,无法亲自送她出宫,心中不免深感难言之痛。更衣原本是个容貌姣好的美人儿,但此时已芳容消减,心中百感交集,却无力申述,只见快奄奄一息了。皇上目睹此景,茫然无措,一边啼哭,一边历叙前情,重申盟誓。然更衣已无法言语,双目黯然,四肢更是无法动弹,只得昏昏沉沉地躺着。皇上甚感狼狈,又无办法,只得匆匆离开,命左右准备辇车,然而始终无法舍得将她放下,于是又走进更衣房中,又不准许她离开了。他对更衣说:“我们曾立下盟誓:大限降临之时,也得双双同行。想来你应该会一直待在我的身边吧!”更衣也深感隆情,时断时续地吟道:“大限来时悲长别,残灯将尽叹命穷。早知今日……”说到这时,想要再继续说,奈何体弱多病,已是疼痛难耐、气若游丝了。皇上仍执意留她在宫中住着,并且亲自守视病情。可是左右奏道:“那边今日开始祈祷,高僧都已请到,已经定于今晚启忏……”便催请皇上前往。无奈之下,皇上只得准她出宫返回娘家。
桐壶更衣离宫后,皇上满怀悲痛,无法入眠。只觉长夜漫漫,忧心如焚。而派去探病的使者也迟迟不回,不由得长吁短叹。使者来到那更衣家门外,只听见里面号啕大哭。家人对他哭诉道:“夜半一过便去世了!”使者失落而返,对皇上如实禀明。皇上闻此噩耗,心如刀割,神至恍惚,只得将自己关于一室,枯坐凝思。
小皇子年幼丧母,皇上很想将他留在身边。可丧服中的皇子留侍御前,无此先例,只得准其出居外家。小皇子年纪尚幼,见众宫女啼哭哀号,父皇也泪流不止,心中只是奇怪。他哪能想到,平常父母子女别离已是悲哀断肠之事,更何况生离死别呢?悲伤归悲伤,最后还是要按照丧礼举行火葬。太君恋恋不舍,悲泣哀号道:“让我与女儿一同化作灰尘吧!”她挤上送葬的众侍女的车子,来到爱女的火葬场,那里正在举行庄严的葬礼。此时的太君,心情何其悲痛!她呜咽难言,勉强说道:“看着她,一想到平日的音容笑貌,就好像她还活着。但真切地见到她变成了灰烬,才相信她已不是这世间的人了。”说完,哭得几乎从车上跌了下来。众侍女忙来搀扶,百般劝解,她们道:“早就害怕会弄到这般地步的。”不久,宫中的钦差来了,宣读圣旨道:“追封桐壶更衣为三位。”此番宣旨又引起了一阵号啕大哭。皇上想起这更衣在世时,不曾做女御,总觉得异常抱憾,因此追封,给她晋升一级。不想这追封又引起许多的怨忌。知情达理的人,尚认为这更衣容貌秀丽、优雅可爱、性情纯淑、和蔼可亲,的确无可指责。只因往昔皇上太过宠爱,因此遭人嫉恨。现在已不幸身亡,皇上身边的女官们记起她品格之高贵、心地之善良,都不胜惋惜。正所谓“生前诚可恨,死后皆可爱”,这古歌必是为此情此景而兴的了。
P3-4
紫式部(约973-1014或1025年),日本平安时代的杰出女作家。日本古典文学的光辉代表。她出生于充满书香之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自幼聪颖过人。随父学习汉学。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对白居易诗歌颇为喜爱。同时对汉乐、儒学和佛经等有较高造诣。22岁时嫁与藤原宣孝。24岁时即寡居。29岁被召进宫中做皇后彰子的侍从女官,为彰子讲解《白氏文集》《日本书纪》。自此熟稔宮廷种种内幕。《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很好。是世界文学目前的里程碑。
《源氏物语》是日本经典的长篇小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该书一般认为成书于1001年至1008年。
《源氏物语》产生于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这个时期,平安京的上层贵族恣意享乐,表面上看起来一派太平盛世,事实上却充满了非常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本书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公子的爱情故事和生活经历,描写了当时上层贵族的腐败政治与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与特征。书中以上层贵族之间的相互倾轧和权力争斗为主线,通过源氏的爱情婚姻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命运的悲惨。
《源氏物语》书名前半部分的“源氏”是男主人公的姓,后半部分的“物语”意思是“讲述”,这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本书描写了桐壶帝、朱雀帝、冷泉帝、今上四代天皇,经历70多年,所涉人物达400多位,其中主要为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以及宫廷侍女和平民百姓。
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原名和生卒年不详,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由于她的长兄担任式部丞,所以称为藤式部;之后她创作了《源氏物语》,书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于是又称其为紫式部。紫式部生于中层贵族,书香门第,是个才女。她的曾祖父、祖父、伯父和兄长均为有名的歌人,父亲兼长汉诗与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十分有研究。她自幼随父学习汉诗,熟读中国古典文献,尤其是对白居易的诗颇有研究。除此之外,她对音乐和佛经也十分熟悉。之后,因家道中落,她嫁给了地方官藤原宣孝,但是婚后不久,丈夫便去世了。后来应当时的统治者藤原道长之召人宫,得以有机会直接接触宫廷生活,全面了解到妇女的不幸和宫廷的内幕,对贵族阶级的没落倾向也有深切感受。这些都为她创作《源氏物语》打下了基础。代表作有《源氏物语》《紫式部日记》等。
写作上,作者运用细腻的手法,将书中大多数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且各具鲜明的个性。体裁上,作者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地运用了汉诗文,仅仅是白居易的诗句就有90多处;此外,还大量引用了《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
《源氏物语》自问世以来,虽然已过千年,但至今仍保持着它的艺术生命力,影响着日本文学。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讲中也曾指出:《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阅读《源氏物语》,去体味日本经典文学的古雅吧!
紫式部著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文学的灵感之源。
本书叙述一位梦幻般的俊美人物“源氏”的一生,表现出日本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百态,为平安盛世的贵族生活留下翔实而丰富的剪影。
紫式部著的《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