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吉祥图案(民俗艺术中的美丽意象)/中国民俗文化探幽丛书
分类
作者 沈泓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泓编著的《吉祥图案》通过民间年画中的图案,从吉祥寓意的源头追踪溯源,破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密码,以专题形式分别解析了夫妻恩爱吉祥画、繁衍生息吉祥画、精神气节吉祥画、气象节令吉祥画、科场得意吉祥画、福善之事吉祥画、利市招财吉祥画、瑞物祥图等的意味,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动物腾挪喜气来,飞禽翩翩呈祥瑞、植物欣欣意盎然、高情逸韵吉祥花、人物祥图俱欢颜、果品祥物著嘉华的奇妙世界。

内容推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图案犹如一只船,在绚丽色彩和诗意之梦中,传承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和标志性符号。作为文化符号,很多吉祥图案的寓意并不为人们完全理解,或众说纷纭,如同神奇密码,静静等待着人们去破译……

目录

第一章 图腾崇拜通吉祥

第二章 吉祥图案类别多

第三章 长寿富贵吉祥图

第四章 夫妻恩爱吉祥图

第五章 繁衍生息吉祥图

第六章 精神气节吉祥图

第七章 气象时节吉祥图

第八章 科场得意吉祥图

第九章 福善嘉庆吉祥图

第十章 利市招财吉祥图

第十一章 瑞物无种意俏皮

后记

试读章节

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吉祥年画装饰自己的厅堂和房间,用这些吉祥图案点缀自己的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亲朋好友的祝愿,对良辰佳节的庆贺。吉祥图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面貌、审美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

吉祥是中国传统图案的主题之一,古人称为“是图必有意,是意必吉祥”,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图画都是有特殊寓意的,这一点和西方绘画是所有不同的。

追根溯源,吉祥年画和吉祥图案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探其源流,可以从远古的图腾崇拜说起。早在远古图腾崇拜时期,先民们对神秘莫测的宇宙万象充满了好奇,对诸多的飞禽走兽充满了幻想,对花鸟虫鱼等动植物的形状与生活特性充满了猜测,于是,企福求安的图形符号由此诞生。

吉祥图案萌芽于远古图腾。从如今可考证的实物观察,最早的吉祥寓意年画起源于远古岩画。如宁夏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上,太阳与马之问刻画了一条相连的光芒,为何画太阳与马而不是其他,因为太阳与马是吉祥的象征,其光芒是吉祥之光。

西藏阿里岩刻中,太阳的四周画满了牲口和鱼类;新疆库鲁克山岩刻中,太阳与持弓的人同在。这些都是早期吉祥画的萌芽形态。

这些大量出现的太阳、马群和鱼的图画,可以看出古人表达的是祝愿太阳赐福,保佑马群繁殖,祈祷渔猎时能够满载而归。这已经有吉祥寓意了。

太阳纹是最早具有明确吉祥寓意的图纹,出现于距今八千年左右。当时,太阳纹作为吉祥图案几乎遍布神州大地。

远古时代的吉祥图像在原始岩画中表现的特别充分,如狩猎图、舞蹈图、双手伸举图、双人牵手图等。在广西花山岩画上,笔者也发现了大量的这类人物、太阳、动物和植物的图案,表达了远古人类在对自然不可知的恐惧同时,更多是充满了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华早期吉祥画,可以从远古的石器和彩陶实物上面找到踪迹。当时彩陶工艺上的动物纹、人面鱼纹等,都带有人敬天神的意味,充满了人类对混沌世界的敬仰。这种图腾文化,奠定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基础。

吉祥图案的雏形,来自这些原始岩画和彩陶中的太阳神、人面鱼纹图腾,还有原始彩陶与雕刻中的动物纹和植物纹,以及回纹、钩连纹、旋涡纹、五形纹等,其中很多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吉祥画的特征。

龙、风、龟、鸟是吉祥年画中经常出现的物象,这些图案最初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石雕、玉雕中,当时被人们看做是形状夸张的怪兽,其实它们都寓意吉祥。除了龙、凤、龟、鸟等,还有云纹、水波纹、回纹等纹饰,虽然是吉祥图案的附属部分,也有吉祥寓意。

吉祥物是人类意识观念的产物,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吉祥观念,《易·系辞下》里有“吉事有祥”之句,而从出土的商周钟鼎、陶器等文物上,可发现很多象征吉祥的图案,此时吉祥图案已露端倪。

P2-3

序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图案犹如一只船,满载着古人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在绚丽色彩和诗意之梦中,驶向幸福彼岸。

吉祥图案最集中出现在民间年画和民间剪纸中,它色彩绚丽、构图喜庆、寓意祥和、传承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和标志性符号。

作为文化符号,大多吉祥图案为人们喜闻乐见,但很多吉祥图案的寓意并不被人们完全理解,或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或会其意而说不清,有神秘性;或至今也未被人们所真正理解,如同神奇密码,只能想象,静静等待着人们去破译。

如《鱼乐图》。通常人们都把它当成渔家乐,其实不然,依笔者考证和理解,在古代民俗观念和民间绘画中,《鱼乐图》与性爱有关。这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考察。

第一,鱼是男子的象征,水是女子的象征,因此有鱼水情深和鱼戏水之说。

水是女子的象征容易理解,《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鱼是男子的象征可以从一些民间传说、民俗故事和民间年画中寻找线索。如“鱼跃龙门”、“鲤鱼跳龙门”、“鱼龙变化”等,画中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一龙首鱼身的鲤鱼翻越于龙门之上,寓意科举及第、功成名就、飞黄腾达、青云得路、仕途顺利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似乎都与女子无关,因为古代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要“行不动裙,笑不露齿”,别说跃龙门,就是小姐楼都不得逾越(在婚前)。

“鱼跃龙门”显然是雄性之举,且是极富阳刚的雄性之举。在这里,鱼是男子的象征。

民间年画中,如是单鱼在水中嬉戏,表明是男欢女爱,鱼是男,水是女。如是双鱼在水中嬉戏,同样是男欢女爱,只不过双鱼中有男女之别,为一男一女,水则成了情爱,相濡以沫嘛。

第二,《鱼乐图》谐音“娱乐图”。

娱乐在古代有男女交欢之乐的意思,故而古之《鱼乐图》实乃性爱之乐。

我国民间新婚洞房窗纸上贴双鱼戏水图,其显层寓意夫妻和好、子孙兴旺和富贵长乐,而隐层寓意则是祝愿新婚之夜男女合欢之意。

第三,鱼戏水和鱼水情往往有莲花和荷叶相伴,民间年画和剪纸中鱼穿莲图,就是一种男欢女爱的美丽隐喻。

莲花是女子的生殖器和性器的隐喻,如送子观音是站或坐在莲花之上,莲花开处有生育。高密年画《莲花生人》中的莲花,也是代表女人的生殖器和性器,因为莲花不能生人,只有女人才能生人,从何处而生?如何才能生人?当然莲花的指意是隐秘而又明白的。

第四,从上古历史文化背景来考察鱼的性象征意义,线索就更加清晰了。

后记

《中国民俗文化探幽》丛书,是一套通过笔者收藏的民间年画、剪纸、纸马、拓片、藏书票等民俗艺术品原作,透视中国民俗文化的丛书,是一套通过流传千百年的民间图像,解读民俗文化的丛书,每一本书从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对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分析和描述。

近20年来,笔者收藏和研究兴趣转向民间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每收藏一件民间艺术品,都要探究其意味和来龙去脉,于是大量查阅资料,向民间艺人请教,最后发现,这些民间艺术品都或多或少地与民俗有瓜葛,或直接来源于民俗,乃至成了民俗的载体。我感到,抓住了民俗文化这个大纲,所有的民间美术品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谓纲举目张也。

于是,收藏的同时,我的研究重点转向了民俗文化,最后成为兴趣所在和兴奋焦点。

知识的获得按古人言不外是读书和走路。读万卷书,可以了解民俗知识的宏观脉络;行万里路,则是从民间获得民俗的原生知识。这是细节微观的知识,是源头的知识,是原始的知识,是来自大地和泥土的知识,因而它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也是最权威的知识。

书本上的民俗知识,不过是民间沃土上开放的花朵,失去了泥土大地生长的土壤,书斋中构造的所谓知识不过是缘木求鱼,空中楼阁。所以,任何专家学者的论述都离不开源头。

走进民间,就是走向田野,民俗文化就是一门生长在田野上的学问。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民俗学”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先提出,后逐渐被世人所接受。民俗学走进中国学术界,始于1918年,当时中国出现了早期的民俗学组织——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民俗学会,还出版了有影响的刊物《歌谣》周刊、《民俗》周刊等。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声和组成部分,1918年北京大学的歌谣运动在中国民俗学史上影响深远。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征集运动”,激荡起了中国学术界“到民间去”的思潮。新文化运动先驱如李大钊、胡适、周作人、鲁迅等都曾参与其间,从而造就了第一批中国早期的民俗学家,如顾颉刚、周作人、黄石、江绍原、张清水等。

20世纪初的那场以歌谣征集带动起来的民俗学革命,吸引了大量热衷于走进民间的学者参与,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投身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俗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尽管中国第一批民俗学家在当时还没有充分熟悉民俗学这门科学的性质、理论和研究方法,但他们到民间去、到田野去的行动,他们用脚写书而不是用手写书的创举,为民俗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

值得庆幸的是,收藏将我无意中带到了这条阳光大道。这十多年来,笔者为收藏濒危的或正在消逝的民间木版年画,利用休假数十次行走在中国大地和东南亚华人居住区,在偏僻乡村和田野阡陌,寻访民间年画艺人,在深山古寺和寂寥老巷,收集民间年画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