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发之前
请先认识你的小小探险家
不得了,孩子天生就带着神秘魔法!
孩子在每个特定的时期会主动发展一种特定的能力,
或是对某个特定现象产生很大的兴趣。
只要掌握孩子在遵循着不同敏感期所产生的强大驱动力,让他们充分发展,
就能获得非常惊人的力量,也能达到极度优质的开发。
这真是太神奇了!为什么七坐八爬九月长牙?
每当我快忘记孩子狂热学习的本质、坚决的意志力时,我会把脑海中的画面转到孩子踏出第一步的当下。
我永远记得,孩子每跌倒一次就会爬起来一次,跌倒了一百次就会爬起来一百次,小宝贝像一个小斗士,始终专注认真,绝不会被挫折击倒。
“为什么我从不会担心宝贝们学不会走路?”
“为什么我从不担忧他们会在一次一次的跌倒中放弃学步?”
这些提问总会让我想起:孩子与生俱来、无可例外的,都具有自我鞭策、向上求好的天性。
往后的岁月,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一次次顽强向上的本能。
两个月大时,每当宝贝从饱满的睡梦中醒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撑起小脖子,用清澈无瑕的双眼环顾四周。撑累了,小圆头就自动趴下,但不一会儿,小圆头又重新撑起。
趴下、撑起、趴下、撑起,宝贝像是接收到一个个中央指令,不厌其烦地锻炼自己的小脖子。
四个月大时,小宝贝又变身为一台机油饱满的翻土机,不断地练习翻身。从床的中心翻到从床边,就算翻到滚下床也还是锲而不舍地继续翻滚!
宝贝们给我的连连惊喜,一次比一次精彩:七月学坐、八月学爬、九月站立……初为人母的我在目睹宝宝出于自主、操练自我的强大本能,一个教养信念慢慢在我心中生根:
在每一个阶段,宝贝都会带着天赐的坚决意志,遵循成长蓝图中神秘的既定规划,一步一步地完成生命中自我成长的任务。
学走的宝贝一旦松开我的手,一双小脚就再也停不下来,不住地自我练习,直到能自己走稳、走好,直到能跑跳自如。
他们的一小步,撑起我全部的相信与憧憬;同时,他们跌倒后越发清亮的眼神,激发着我将母爱化为追寻孩子成长秘密的探索。
开启“天眼”,看孩子的敏感期
后来,我终于在“蒙特梭利理论”中找到答案,不仅研修“蒙特梭利居家教育”课程,更期盼把所思所学运用在自己的三个孩子之上。 我首先最感激的是学到了“敏感期”这个观念。
孩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会主动地发展一种特定的能力,或是对某一个特定现象产生莫大的兴趣。人类的成长就是被这样的力量所支配、引导,遵循着不同时期的“敏感期”而自动产生强大的学习驱动力。只要掌握到这股驱动力,孩子便能获得非常惊人的成长速度,也能达到极度优质的开发。
惊人自学力,无人能阻挡
我像是找到世界上最棒的宝藏,欢欣鼓舞地一路跟着孩子,满心期待地与他们的“敏感期”相遇。
宝贝一两岁时,总是伏在地上捡大人们忽略的小东西,一颗颗小种子、小石头,在宝贝眼中都成了宝物。这是对“小东西”的敏感期,目的是学习探索环境,同时也自我训练手眼协调。
三四岁时,他们的小耳朵总能轻易地捕捉到几百公尺以外的细微声响,分辨是救护车,还是消防车?这是“听觉的敏感期”,他们自动学会分辨声音的细微差别,甚至能轻易地学习不同语言。
四五岁时,宝贝喜欢指认各种汽车的logo:BMW、Volvo、Ford、Nissan……如数家珍。这时,宝贝正处于“符号敏感期”,拥有自我训练辨认与组织符号的能力。
五六岁时,广告牌上的大字突然有了魔力,频频对孩子放电,他们指字问字,有边念边、无边念中间。靠着自学,能神奇地辨认出很多汉字。此刻的宝贝正处于“阅读敏感期”,向着文明人类的沟通方式靠近。
细细思量每一个画面,孩子的发展就如同浪涛,一波接着一波!回想每一个当下,我总在宝贝不断进行的一场场自我学习中,捕捉到可爱又可敬的专注神情。
一岁宝宝的手指头还不太灵活,却非得把小东西捡起来不可,这对学步儿来说一点也不简单,但他们却愿意反复练习!如果计算宝贝捡小东西的次数,将会惊奇地发现,大人们可能都会输给孩子。
没人能够阻挡他们不断的自我锻炼,学习如何运用手指,磨炼对大小事物的观察力;更没人能理解何以如此辛苦地练习,孩子的脸上却绽放笑容?
这种自我追求的精神,是宝贝与生俱来的珍贵魔法,在宝贝每一次面临自己抉择的全新学习时,都能像学走路之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大能量,不达目的绝不罢休!(P1-P6)
第一章 出发之前
不得了,孩子天生就带着神秘魔法!
这真是太神奇了!为什么七坐八爬九月长牙?
开启“天眼”,看孩子的敏感期
惊人自学力,无人能阻挡
错过敏感期,就像漏针的毛线衣无法补救
关键前六年的“吸收性心智”,为自主学习奠基
给正确的养分与环境,就能长成大树
零到三岁的全然拷贝期
三到六岁的自主发问期
七到十二岁的多元自主学习发光期
我们的脚步有多远,孩子的眼界就有多宽
父母的脚步,创造孩子的视野
父母的爱,能支持孩子勇敢向前冲
为什么我家孩子忙到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二章 从家启动
对环境好奇探索,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家,要跟孩子一起分享
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家的设计
在客厅打造一个“孩子角落”
浴室就是玩水天堂
我家的开架式游戏工作房
空间越开放,创意就越自由
不“蒙式”,也能玩出很多可能性
所有玩具放在一个大箱子里?错啦!
橱柜要像百货公司橱窗,定期更换摆设
通过巧手,垃圾也能变成宝
“脏乱”是创作的必要之恶
为什么另一半不能谅解孩子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脏乱?
第三章 放手观察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游戏高手
换双眼睛,就能看见卫生纸变雪花的创意
大人眼中的墙壁,是孩子眼中的大画布
拖着他走,不如陪着他前进
只有自由意志,才能对大脑“垦荒”
兴趣是人生路程的指标
断舍离的放手教养,从不做贴身保姆开始
帮孩子自己做,他才能做自己
你认为的捷径,可能让孩子绕了远路
为什么我真心的赞美不能激励出孩子的具体行动?
第四章 从心激励
父母愿意陪伴,孩子就会大胆探寻
不把自己变成孩子,就不会遇见你真正的孩子
孩子的热情在哪里?答案就在游戏中
专心陪伴,心“诚”则“灵”
用孩子的话好好解释
游戏房就像弹药库,货源充足很重要
定期盘点,适时补货
他有想法,我就要不断想办法
让孩子用锯子,没那么可怕
我是孩子未来的“营销经纪人”
做孩子的热情拉拉队与头号粉丝
听孩子说自己的梦与故事
发自内心的赞美,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亮点
问“好问题”,让他的想法转个弯
学李安的杂食,吸取多元的创作养分
帮孩子找到展场和舞台
为什么父母都会拒绝孩子饲养古怪的小宠物?
第五章 点燃专注
家有不可思议的工作狂
在对的时间,碰到对的事,就会乐此不疲
重复,是因为无法阻挡的热情与着迷
热情如烟火,一朵灭,一朵起
动手做,让学习变好玩
通过双手,开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科技时代让人从善用双手,退化到只用一根手指
虚拟国度里,没有“手脑并用”的模式
善用网络,它就会是最好的老师
网络和手机是工具,而非玩具
兴趣在哪里,学习就在哪里
我家没有资优生,只有乐在兴趣中的孩子
快乐学习的荷尔蒙会让人上瘾
为什么我家孩子没事只打游戏、上“脸书”?
第六章 走向自信、自律与自由
狼爸虎妈也打不出“自我鞭策”
孩子比你还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瓶颈”是逗点,不是句点
有自信,才能更快乐地自主学习
考不好,人生依旧是彩色的
孩子的自信,不是来自父母虚伪的赞美
没时间陪伴,孩子也能自得其乐
有限的陪伴时光,不是亏欠,是祝福
懂得跟自己相处,是学习“专注”的起点
无用就是有用,无所事事才能有所试试
无论几岁,都给他继续游戏的权利
爱玩,就会有创意
十二岁前,是“创意脑”的保鲜黄金期
设定终生学习的模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使用手册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会主动学英语?
孩子,天生就有自己的学习魔法
彭菊仙
寒假回南部过年团聚,姑姑教孩子们玩德州扑克,从此,这个集斗智、耍诈、心理战术于一身的游戏,成了我家三个小子最爱的静态休闲活动。周末一整个晚上,老大翔翔(初二将升初三)、老二凯凯(小六将升初一)、老三钧钧(小三将升小四),这三个小子围在一起,在尔虞我诈的诡谲氛围中谈笑用兵大斗法。
我万万想不到,能让我家的手工小达人凯凯会爱上这一游戏的原因,不仅仅是在转瞬间就能决定赢者全拿或是输掉裤子的命运,更是那一整堆在起落间迅速挪移、令人眼花撩乱的彩色筹码。
凯凯被一个个质感厚实、碰撞起来铿铿锵锵的筹码迷得神魂颠倒,好比小时候我们迷上尪仔飘,手里握的越多,心里就越是踏实与富足。
“妈妈,我要搜集更多筹码!”
“那你得花自己的钱喔!”
“我不想买!”
“那你要……”
“我要自己做做看!而且我不要那种用扁扁的纸做的筹码!我要自己做真正的筹码!”
首先,凯凯跟着我向水电行要了一截硬水管,然后像是切大肠一样,锯成一片又一片;再来,像是塞米糕一样,他把一圈圈水管塞满了纸黏土,再想办法把一个一个像是甜点的“黏土饼”烘干。然后从网络上找筹码的图案,打印之后密密地贴上。侧边也不马虎,用各色贴纸量好之后,裁切贴上。
“什么?这是你做的?我远远看还以为是买的呢!锵锵锵……好有重量感!”
“还没做完,我要做六百个!”
六年级的下学期,凯凯几乎像是在线工人一样,一片一片地捏塑、烘干、黏贴!这应该是他小学毕业前,做过的最傻最痴最疯狂的事情吧!
凯凯做到一半,发现黏土实在太贵了,于是开始搜集自制黏土的方法,终于在美国的网站上找到一个童心未泯的老太太,用过期的面粉、盐巴、碎的废纸,以及一些我不知道的现成原料,教小朋友自制黏土。
为了制成黏土,凯凯听着老太太的英文解说,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记录下来,并认真执行。果真,制造了一坨又一坨的好用黏土。然后,凯凯又废寝忘食地继续他那快乐忘我、别人却无法理解的冗长苦工!
期间,他爸和我都曾劝他,花费一整个学期做筹码,恐怕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期间,同学找他打球他不应,弟弟找他到生态公园他也不去,我笑他:“你实在太‘乔布斯’了吧!”
凯凯却回答:“可是你不知道我有多快乐呀!”
我又劝他:“你可别为了一棵树而放掉了一大片森林啊!” 凯凯却回答:“这些筹码目前就是我的森林呀!”
接着,他告诉我:“妈妈,我学到很多啊,我知道怎么自制黏土,也研究了怎么做一个模子,然后做成大小厚薄一致的产品,而且,我也挑战了自己的毅力!”
到现在为此,凯凯已经完成了四百个筹码,一切还在进行中。
我看着整齐一致的鲜艳筹码,仍旧无法猜透孩子的奇特使命是何等的超凡伟大!但是,一个孩子愿意忍受长达数月的寂寞,我能理解的是,他一定有别人无法理解的“自我感动”!我最终无法不成全这一奇怪的角色!而且,明明确确摆在我眼前的画面是:
数大便是美!数大便是伟大!
用这个插曲当自序,其实,是让我自己再一次重温孩子天生各自独特的追求。每一个孩子有他天生独特而敏锐的天线,不断扫描,力图对准自己的追求目标。
看看这道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怪命题,到底有没有答案呢?
问题:一项益智性竞赛游戏V。S一个天生为享受手工之乐而生的孩子
回答:怪题目碰到适合他的怪孩子,就会碰撞出怪惊人怪有趣的答案!
这本书从头到尾就是想要和父母们分享:每一个孩子,当然包括你的孩子,天生就热爱学习,天生就对学习有自己的独到想法,而且天生必定带着自己的学习魔法来到世界。他们会想办法开展自己的学习之旅,有个绝对积极正向的内在自我,引导他们踏上学习旅程。
陪伴三个孩子这十五年来,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一个我要强迫营销的空泛理论,而是一个亘古以来不会改变的事实;这不只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事实,而且是一趟连旁观的大人也会拍案叫绝的奇妙学习之旅。
这个旅程是孩子自己带来、自己想要、自己摸索、自己踏步,自己冲锋陷阵,自己担任主角。
而抵达终点之后的丰硕果实也只能由孩子自己摘取、自己品尝、自己消化、自己吸收,成为他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邀请您,让我们一起来对准自己孩子的学习本能,见识其伟大可贵的本能学习动机,亲眼目睹他们主动积极又快乐无边地走完一趟趟自我学习的旅程吧!
教养的过程,就是一趟发现孩子的天赋之旅。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自己的学习魔法,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潜能。当父母看见孩子真正的样子,就能给予最适当的引导与帮助。
孩子就如同一部预先设定好的机器,有天生独特而敏锐的天线,会侦测到环境里吸引他们的特定事物,然后就朝着特有的方向,执著的行走。
你的孩子喜欢涂鸦还是舞蹈?喜欢讲话还是思考?当孩子展现天赋亮点时,你,该怎么做,该怎么说,才能陪伴孩子展开这趟生命之旅?
彭菊仙所著的《找对天赋让孩子遇到最好的自己》,开始天赋教养的5堂课,从此改变孩子和你的人生!
找对天赋,为孩子搭建最适合他的舞台,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天赋每个人都有,发挥好孩子的天赋,教育才会得心应手。
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指定而是发现;
孩子都有自己的魔法,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限制而是协助。
找对天赋,轻松启动孩子美好未来!
做孩子天赋路上的推进器,不当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彭菊仙所著的《找对天赋让孩子遇到最好的自己》:天赋教养的5堂课,彻底改变你和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