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头和三胞胎(美绘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郑春华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是一套最完整、最权威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呈现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最佳读物,体验最温馨、最有爱的父子亲情,重温陪伴孩子成长的永恒经典,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老师作序鼎力推荐。郑春华著的《大头和三胞胎》是该套书之一。

内容推荐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郑春华著的《大头和三胞胎》是该套书之一。

目录

围裙妈妈减肥

土豆叔叔饭店

地铁马戏团

大头和三胞胎

真假恐龙

路遇小偷

一只橄榄球

大狼灰

夜捕“狮子”

一起哈哈大笑

熊家婆

新游戏

大皮鞋

风筝爷爷

红鬼脸和绿鬼脸

试读章节

土豆叔叔饭店

今天,小头爸爸的好朋友,也是大头儿子的好朋友——土豆叔叔的饭店开业了。小头爸爸对大头儿子说:“我们去帮忙当一天服务员怎么样?”

大头儿子说:“太好了!我只在饭店吃过饭,还从来没有在饭店当过服务员呢。当服务员肯定比吃饭好玩多了!”

于是一大早,他们就来到土豆叔叔饭店。只见饭店门口放着很多花篮,空中还有气球。

土豆叔叔长得就像个大土豆,脸圆圆的、胖胖的,眼睛很小,要是笑起来就像没有了一样。他穿着西装,戴着领带,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大头儿子抢先喊道:“土豆叔叔,我们来当服务员啦!”

土豆叔叔迎上来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握手,说:“太感谢了,今天第一天营业,正愁人手不够。”然后对小头爸爸说,“你帮忙洗盘子。”再转身对大头儿子说,“你嘛,还太小,干不了活。今天你在土豆叔叔饭店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大头儿子一听,嘴巴嘟起来了:“不行,我今天不是来吃饭的,我今天是来当服务员的!”

土豆叔叔听了哈哈笑起来,眼睛又小得像没有了,他摸着自己的脑袋说:“这样吧,你今天就专门用这些鲜花来奖励文明用餐的人。”土豆叔叔指了指门口的花篮。

“什么叫文明用餐呀?”大头儿子不懂。

土豆叔叔就蹲下来,掰着手指头说:“一、不大声讲话;二、不喝醉酒;三、不剩菜……”

大头儿子听完连连点着大头说:“我明白了,保证完成任务。”说着,大头儿子就去花篮那儿选鲜花去了。

大头儿子拿着一大把鲜花躲在屏风后面。只见饭厅里客人越来越多,他们在服务员的引导下,有的坐大桌子,有的坐小桌子。这些客人看起来都很文明。

就在大头儿子正要走出去献花时,忽然一下走进来七八个大人,他们刚围着一个大圆桌坐下,就冲服务员大喊大叫:“上菜!快给我们上菜!越多越好!”

大头儿子“哼”了一声,自言自语道:“这些人真不文明,大喊大叫,还要点那么多菜,要是剩下来就更不文明了……”

这时,又有客人进来了,是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孩子。他们刚坐下,妈妈就对服务员小声说:“我们三个人,点三个菜、一个汤就够了……”服务员微笑着写好点菜单,很快离开。

大头儿子乐了,他赶紧从屏风后面走出去,把一朵鲜花献给这位妈妈:“你文明用餐,奖给你一朵鲜花。”

这位妈妈愉快地收下,还摸摸大头儿子的大头,说:“谢谢你!”大头儿子又去给另外一桌的两个叔叔献花。

服务员来来去去地忙着,差不多都在给那个大圆桌上菜,那菜已经多得快叠成宝塔了,可他们还在大叫:“上啊!快上啊!”

大头儿子给好几桌客人献过花后,正要回到屏风后面去,忽然被大圆桌上一个吃得满脸通红的大胡子叔叔一把拉住,问:“你怎么不给我们献花?啊?”

大头儿子瞪着眼睛在心里默默数他们桌上剩的菜,数完了才说:“你们会得到一份特殊的礼物!”P9-13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听说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她是从幼儿园里来的老师,因为喜欢创作,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所以来应聘当了编辑。还听说,那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365夜》,主编是鲁兵先生。鲁兵先生办事极为严谨、认真,凡入选的作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即使已经入选的作品,也要在文字上仔细推敲修改。那时候,鲁兵视力近乎丧失,需要别人为他朗读初选的稿件,听到不够妥当的语句,他必会让其停下来,字斟句酌。听说朗读稿子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位来了不久的女编辑,她就是郑春华。

因为喜欢郑春华那些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小诗、儿歌和童话,又因为她参与了《365夜》的编选工作.鲁兵经常谈起她的工作和创作,多有褒奖,也因此,我和她尚未见面就觉得很熟悉了。那段时间,她每有新作问世必寄给我,我们也常就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创作,切磋探讨。

不久,她有了一次进京学习的机会。她那次来京,看样子像是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所以还带着她的父亲——诗人郑成义写给我的信,嘱咐我对其女儿多加关照。有了这层关系,我自然也就有了一份责任。她在京学习期间,我记得她利用星期日的放假时间,像探亲似的来看望我,我们也得以坐下来,很从容地聊天,谈创作、谈工作、谈生活。

对一个人的真正了解和真实印象,永远不是在开始,而是在长久的交往过程中,是无意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而不是刻意造成的。在我看来,郑春华的创作是有准备的,这来自于三个方面:童年时代的文学熏陶、幼教工作的切身体会、初始编辑工作的严格训练。当然,这一切的准备还与她的性格禀赋相契合。郑春华心胸开阔,心直口快,伶牙俐齿,思维敏捷。这一切,常常会表现在她的作品中。

在这里,我要说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家喻户晓、影响颇大的作品。

在写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前,郑春华已有多部作品问世,并获过大奖。为什么单这部作品广受欢迎,经久不衰?这使人不能不对这部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加以关注。

选什么题材来写,这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熟知程度和关注热情。儿童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常常借助于对家庭、校园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幼儿文学则更偏重于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作为从事过幼教工作的郑春华,自然会对家庭故事倾注全力地书写。从这部多达四十万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投入的心血。她在家庭中尽职尽责,所以她才能把家庭发生的故事尽收眼底,并倾注感情于笔端。这些故事好像阳光下的花朵,花朵间飞舞着的蝴蝶和蜜蜂,给人带来的是乐观向上的趣味和快乐。这些故事里,没有廉价的噱头和搞笑,我们读到的是千千万万家庭里都有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多种多样的,有温馨的、有天真的、有幽默的、有惊险的、有智慧的……读了这部两百多篇的故事集,我心中对这样一个家庭的艳羡油然而生,随后便是掩卷思考:作者的灵感从哪里来?在我看来,它来自一个人的良知和母亲无私的爱。儿童文学应该是一种纯真高尚的艺术,因为它服务的对象就是最纯美的一群孩子,他们的心像浑金璞玉一般。作家要给这些低龄的孩子以力量,让他们有一双寻美的眼睛、向善的目标和求真的理想。这一切,不是靠说教,不是靠管束,而是靠表现和传达感情的艺术手段。儿童文学作家要有母性的情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每一篇故事绝无卑陋世俗的东西,充盈的是满满的温暖亲切,就像阳光一样照彻情感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微风吹拂、林间鸟鸣一样朴素的自然天籁。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

爱,可以使平平常常的小故事具有了深情厚意,让我们学会爱孩子,爱家庭,爱生活。我想,这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就是作家郑春华的意义。

二零一五年五月,才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