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融机构新思维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郑晓玲//俞雪华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金融危机又是怎样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的?各金融机构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机构基于这次金融危机应作怎样的监管改革和创新?回答以上问题之前,要清楚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也要清楚金融机构运作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以上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内容推荐

金融危机源起于金融机构,金融危机直接危害金融机构。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应如何应对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本书在对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关系间的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提出了各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危机、持续稳健发展的策略,本书还探讨了在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的创新和调整。

由于当前金融危机仍在进行之中,未来走向依然存在变数,本书仍为抛砖引玉之作。

本书适合各类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也适合研究和关注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的社会公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产生

二、美国次级贷款快速扩张的原因

三、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二节 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在美国的传导机制

二、蔓延西方和新兴市场国家

三、冰岛金融危机和国家危机

 第三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诱因

二、金融机构放松的信贷条件

三、过度违规操作的金融机构

四、滞后而且无效的金融监管

五、过于宽松的政府货币政策

六、透支的消费传统和低利率

七、全球化自由化的经济金融

 第四节 美国等应对金融危机

一、西方央行应对危机的措施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

第二章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第一节 金融机构如何控制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

二、金融风险的特点

三、金融风险的种类

 第二节 金融风险恶化为金融危机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分类

三、金融危机的特点

 第三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特征

二、美国金融危机与以前危机的不同

 第四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新思维

 第一节 银行风险与银行危机的关系

一、商业银行业的特殊性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四、银行危机定义及原因

 第二节 银行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银行危机的界定及分类

二、银行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联

三、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三节 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新思维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严防危机传染

二、创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三、切实实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

四、危机下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

五、花旗集团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第四章 投资银行应对金融危机新思维

 第一节 投资银行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中的投资银行

二、投资银行的含义

三、投资银行的业务

四、投资银行业务与金融危机的成因

 第二节 金融危机下投资银行的生存

一、金融危机对投资银行的影响

二、独立的投资银行能否生存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下投资银行的出路

一、投资银行模式的变更

二、科学的监管

三、去杠杆化和经营风险的控制

四、人才和企业文化的培养

第五章 其他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危机新思维

 第一节 保险公司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保险公司业务与保险投资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下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

一、政府对问题保险公司的救助措施

二、将市政担保债券与资产支持证券隔离

三、修改债券保险监管规则保证债券市场稳定

四、积极发展抗风险能力强的传统保险产品

五、加强职业责任保险缓解对市场供给冲击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证券投资基金及基金公司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及管理

三、美国金融危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

 第四节 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与创新

一、次贷危机后共同基金业监管环境

二、金融危机下美国共同基金的产品创新

第六章 我国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危机新思维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维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第二节 我国证券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维

一、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状况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影响

三、我国证券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启示

 第三节 我国保险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维

一、我国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三、我国保险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启示

 第四节 基金管理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维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影响

三、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应对金融危机新思维

第七章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创新

 第一节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有何关系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三、金融混业监管模式

 第二节 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也要有新思维

一、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监管反思

二、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蓝图

三、金融监管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三节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新思维

一、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的必要性

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新动向

三、金融监管改革的特点与作用

 第四节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三、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美国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通过银行获得长期住房抵押贷款买房。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由于美国以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走低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和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的,这样银行就会在这种贷款上出现亏损。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大,但同时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如果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不能还款,那么他们可以申请房屋重新贷款,用新申请贷款来偿还旧债。如果房地产价格上涨显著,则借款人在利用新债偿还旧债之后还可以获得部分现金以作他用。然而,如果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即使借款人申请房屋重新贷款,也不能完全避免旧债的违约。如果房地产价值下跌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借款人就干脆直接违约,让贷款机构收回抵押房产。美国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基准利率上调了425个基点,以及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共同导致了次贷危机在2007年夏季的集中爆发。2007年美国有40.5万家庭失去了自己的房屋,同比上升51%。2007年美国超过1%的家庭房屋被没收,而2006年该比率仅为0.58%。

住房抵押贷款是美国银行业首先开发出来的信贷品种,需要购房的借款人或称抵押人(mortgagor)按照预定还款计划,并以特定不动产(房产)作为抵押品来确保债务偿还。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主要由三大类机构发放,即商业银行、储贷机构和抵押贷款银行(mortgage banker),他们每年的贷款发放额占所有抵押贷款的90%以上,其余10%左右的份额由财务公司、信贷联盟或其他机构分享。商业银行、储贷机构本来是储蓄类金融机构,由于抵押贷款这一特殊资产可以证券化并获得现金,储蓄存款反而越来越不重要了。抵押贷款银行是非储蓄类金融机构,它们从商业银行获得短期融资发放抵押贷款,再将抵押贷款在二级市场出售后偿还短期融资。贷款“真实出售”后,信贷风险转移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因此从抵押贷款银行的角度看,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不失为一种低风险业务。只要业务规模巨大,盈利就相当可观。正因为如此,抵押贷款银行2l世纪以来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贷款人,占据了近50%的抵押贷款市场份额,且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受益于美国政府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鼓励公民买房的住房政策,更受益于政府精心构建的抵押贷款交易市场。美国抵押贷款交易市场分为机构担保抵押贷款市场和无担保抵押贷款市场。机构担保贷款指联邦住宅管理局、退伍军人管理局提供抵押保险的贷款。声名赫赫的联邦住宅管理局、退伍军人管理局早在大萧条后的1934年就根据《联邦住房法》成立,二者的主要作用就是向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者及退伍军人直接发放住房贷款或者提供全额还款履约担保,符合二者规定的放贷标准的抵押贷款被称为“标准贷款”。买人标准类抵押贷款的主要机构,是政府发起设立的三家机构,分别为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innie Mae或GNMA,也称珍尼美)、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annie Mae,也称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贷款银行(FHLB,也称房地美)。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购人“标准贷款”,然后发行以“标准贷款”支持证券,并为这些债券履约提供信用担保。

在美国,华尔街精英信奉的原则是“只要有现金流,就要证券化”。贷款机构发放贷款后,不论是否是“标准贷款”,一般会进行信贷出售或者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MBS)。信贷资产支持证券(MBS)可以依赖自身信誉发售(如三家标准类抵押贷款经营机构发售的MBS),也可以通过风险分级、外部评级等复杂的过程变为不同风险一收益结构的合成式债务按揭债券(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又称资产支持型抵押债务权益),售出后还可以公开上市交易。这个过程,美国名之日“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securitization)。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品种,它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二战之后,美国经历了近30年的黄金岁月,经济持续繁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30年的经济繁荣带来了几乎同样繁荣的股市,股票市值日增、长期红火的股市培育了大批在股市投资逐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导致社会资金向非银行金融机构集中,出现了引人瞩目的银行资金“脱媒化”(Disintermediation)问题。当时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投放机构是以公众存款为主要负债来源的储贷机构,储贷机构在“脱媒”问题日益严重、存款利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政府积极支持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以增加流动性为目标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才风起云涌、蔚为大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市场得到了迅猛成长。

P2-4

序言

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席卷全球,这次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政府及货币当局、金融机构、企业、个人无一不是危机的局中人。金融机构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当事人,也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曾经称雄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或倒闭或转型,全球金融巨擘美国国际集团和美国花旗集团被“国有化”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金融危机又是怎样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的?各金融机构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机构基于这次金融危机应作怎样的监管改革和创新?回答以上问题之前,要清楚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也要清楚金融机构运作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以上就是本书写作的主要内容。

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及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使我们及早地认识到了金融全球化时代巨大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我国金融机构今后的稳健运行也带来了经验教训和启示,我国金融机构也应抓住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转变为自身的机遇,积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打造我国健康强壮的金融体系,从而有利于我国的金融安全。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受到了金融界、理论界、新闻媒体等广泛的关注,关于金融危机的新闻资料和研究资料甚多,给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便利,主要参考文献列于书后,感谢各位作者及网络资料提供者!书稿到交稿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停止,需要研究的问题又太广泛,本书未尽之处甚多,只能留待以后关注。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世界,由于时间有限和知识偏狭,书中难免存在遗漏和错讹之处,敬请读者赐教以备完善,谢谢!

本书由郑晓玲写作第一、二、三、六、七章,由俞雪华写作第四、五章。感谢薛誉华老师和陶雨花老师对本书写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