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量担任总主编的本系列丛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军细菌战》《中国空军抗战》《中国海军抗战》《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日英烈民族魂》《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华北抗日》《华东抗日》《华南抗日》《抗战中的延安》共19个分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由唐晓辉所著的这本《九一八事变/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是丛书的一个分册,是青少年历史读物。
日本图谋侵华七十多年,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八年,3500万中国人伤亡!中国人民和军队英勇抗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让前辈告诉子孙,让历史告诉未来——和平来之不易,悲剧绝不能重演!
“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专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主题出版系列读物,旨在让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面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由唐晓辉所著的这本《九一八事变/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反映1931年日本武装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如伪满洲国的建立等;同时,详细记录了围绕九一八事变以及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军民所展开的英勇抗争,如马占山江桥抗战等等。
“我杀死了张作霖”
起初,关东军司令村冈派参谋竹下义晴潜赴北京,组织刺客刺杀张作霖。河本大作得知后,认为是多此一举。他对竹下说:“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华北方面有没有干这种事的人,实在心存疑虑。万一的时候,不要让军方或国家负任何责任,而由一个人去负一切责任,否则虎视眈眈的列国,一定会乘这个求之不得的机会来胡搞。所以由我来干好了。因此你到华北后,直往北京,仔细侦察张作霖的行动,确知他何月何日坐火车逃到关外,随时告诉我。”于是,本想在北京刺杀张作霖的竹下义晴成了河本大作的秘密侦探。
河本最终选择了炸毁列车的方法来谋杀张作霖。关于爆炸的地点,先是决定在新民府东方巨流河铁桥附近安装爆破装置,但是当着手准备时,却发现该处“奉天军的警备严得不得了。而且,最低限度,得在那里等上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样警备森严的状况下,这是办不到的”。“所以,必须另外选择日军活动比较自由的地点。”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后,河本大作认为满铁线和京奉线的交叉地点沈阳车站西北的皇姑屯最为安全,因为在那里“满铁线走其上面,京奉线通过它的下面,日本人在那里稍微走动也不怎么奇怪”。
为了避免事发后暴露真相,煞费苦心的河本大作“叮嘱名叫安达隆成的大陆浪人去找中国人,安达知道流氓刘戴明以前曾被张作霖免去部队长的职位而怀恨在心,因此以2万元为报酬,要他去找三个游民(都是吗啡惯犯)。刘戴明各先给50元,并指示他们说:‘6月3日,在日本人经营的澡堂换好衣服后,深夜到满铁线陆桥附近的日军步哨去听候命令。”’其中一个人发现情况不妙,找机会逃跑了,而真相也就因此在事后曝光。另外两个人则带着日本人交给他们的三封信(均是伪制。内容都是南方某人给东北某人的,暗示他们在东北尽快起事,如其中一封的内容为:“叙玉兄:目前汉口方面已成交,正在装运。各方面当于6月10日前抵京,东三省方面希速购进,盼告知。愚弟4月20日”),在沈阳由河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肇事地。到了预定的地点后,关东军独立守备第四中队长东宫铁男大尉为了伪装现场,令他俩抱着早已准备好的炸弹,然后下令刺死这两个人,并把尸体遗弃在肇事地,企图以之混淆视听,迷惑公众,为关东军开脱罪责。竹下义晴到北京后不久就探知张作霖已决定逃往关外的消息,并得到张回奉天所乘火车的预定行程的密报。河本大作接到报告后,立即与北京、天津、山海关、锦州、新民府等京奉线要地的谍报人员取得联系,令他们严格监视张作霖返回东三省专车通过的地点,并随时向他通报准确的时间。
1928年6月2日,河本终于得到确切消息:张作霖将于3日凌晨乘专车从北京出发。当晚,河本亲率驻朝鲜日军第二十大队的藤井贞寿工兵中尉在南满、京奉交叉点满铁旱桥桥墩上部放置30麻袋炸药,将导火线引到桥南约500米处的望棚内.安装好电流引爆装置,并埋伏了一个排的冲锋队。至晚10时,一切都安排妥当,专候张作霖的列车到来。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发表了“出关通电”,声明休兵息争,率部退出京师。
3日晨1时15分,张作霖在清冷的月光中,偕同政府要员并侍从武官及其家人踏上了北归的旅途。20节的长龙列车把张作霖乘坐的原前清慈禧太后的花车夹在了中间,试图以此来驱散夜的沉闷和惜惜的别离。然而,命运的安排早有了定数。(P024-025)
修订版序
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修订再版“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我感到非常高兴。当年我参加组织编写了这套丛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成武同志为第一版作序后,由我为再版作序。虽然水平有限,然出版社坚持,也只好尽力而为了。
1993年以后,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开始猖獗,日本政局也开始出现右倾化的动向,不时上演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为日本侵华战争涂脂抹粉,企图推卸战争责任的闹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永远牢记这段历史,尤其要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记住这段历史。在我国国内,虽然抗日战争方面的图书资料很多,却难见一套比较系统地对青少年进行抗日战争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丛书。1998年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编辑赵卜慧等同志策划了“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受出版社邀请,我组织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周忠信,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明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张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细菌学专家郭成周以及对抗日战争史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了这套丛书。这套丛书收录了大量的史料和图片,有些是首次公之于众的,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日军细菌部队罪行等;讴歌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如八一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该丛书第一版推出12本,于1999年9月出版。丛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当年就名列共青团中央“中国新世纪读书计划第7期新书推荐榜”,并被列为上海市中小学生图书馆必备书目,荣获第9届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课外读物三等奖。
近几年,日本政府在右倾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安倍上台以后,不但矢口否认历史,而且否认对侵略历史表示歉意的“村山谈话”,挑起诸多事端,解禁集体自卫权,对外出售武器,动摇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根基,加快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亚洲邻国的高度警惕。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的形式,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4月10日,又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将在纪念日举行空前盛大的阅兵活动,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
在此之际,修订再版“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担当意识和责任精神。丛书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挖掘和整理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由初版12册增加到22册,内容更加丰富,事实更加清晰,范围更加广阔,尤其是把儿童抗战、文化抗战、台湾抗战、空军抗战、海军抗战等鲜为人知的抗战史料呈现在读者面前。不难看出策划者把这套丛书作为精品工程精心来打造的良苦用心。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一雪百年屈辱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的实现,许多道理需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人民会铭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人欺负”的教训,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和工作,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日益繁荣富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央档案馆原馆长
中国档案学会原理事长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原副秘书长
王明哲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