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你欣赏中国散文名篇/成长的书香
分类
作者 傅德岷//卢晋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北京大学的名称,是从民国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为京师大学堂;包有师范馆仕学馆等,而译学馆亦为其一部;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译学馆教员,讲授国文及西洋史,是我为北大服务之第一次。

民国元年,我长教育部,对于大学有特别注意的几点:一、大学设法商等科的,必设文科;设医农工等科的,必设理科。二、大学应设大学院(即今研究院)为教授、留校的毕业生与高级学生研究的机关。三、暂定国立大学五所,于北京大学外,再筹办大学各一所于南京、汉口、四川、广州等处。(尔时想不到后来各省均有办大学的能力。)四、因各省的高等学堂,本仿日本制,为大学预备科,但程度不齐,于人大学时发生困难,乃废止高等学堂,于大学中设预科(此点后来为胡适之先生等所非难,因各省既不设高等学堂,就没有一个荟萃较高学者的机关,文化不免落后;但自各省竞设大学后,就不必顾虑了)。

是年,政府任严幼陵君为北京大学校长;两年后,严君辞职,改任马相伯君,不久,马君又辞,改任何锡侯君,不久又辞,乃以工科学长胡次珊君代理。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我回来,初到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这当然是出于爱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数的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我到底服从后说,进北京。

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问北大情形。他说:“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汤君又说:“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陈君现改名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现在听汤君的话,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从汤君处探知陈君寓在前门外一旅馆,我即往访,与之订定;于是陈君来北大任文科学长,而夏君原任理科学长,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旧贯;乃相与商定整顿北大的办法,次第执行。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拼命的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劣根性,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就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然而要打破这些习惯,止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那时候因《新青年》上文学革命的鼓吹,而我们认识留美的胡适之君,他回国后,即请到北大任教授。胡君真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人,所以一方面与沈尹默、兼士兄弟,钱玄同,马幼渔,刘半农诸君以新方法整理国故,一方面整理英文系;因胡君之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最明白的,是胡适之君与钱玄同君等绝对的提倡白话文学,而刘申叔、黄季刚诸君仍极端维护文言的文学;那时候就让他们并存。我信为应用起见,白话文必要盛行,我也常常作白话文,也替白话文鼓吹;然而我也声明:作美术文,用白话也好,用文言也好。例如我们写字,为应用起见,自然要写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隶写药方,当然不可;若是为人写斗方或屏联,作装饰品,即写篆隶章草,有何不可?

那时候各科都有几个外国教员,都是托中国驻外使馆或外国驻华使馆介绍的,学问未必都好,而来校既久,看了中国教员的阑珊,也跟了阑珊起来。我们斟酌了一番,辞退几人,都按著合同上的条件办的,有一法国教员要控告我;有一英国教习竟要求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来同我谈判,我不答应。朱尔典出去后,说“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的了”,我也一笑置之。

我从前在教育部时,为了各省高等学堂程度不齐,故改为各大学直接的预科;不意北大的预科,因历年校长的放任与预科学长的误会,竟演成独立的状态。那时候预科中受了教会学校的影响,完全偏重英语及体育两方面;其他科学比较的落后,毕业后若直升本科,发生困难。预科中竟自设了一个预科大学的名义,信笺上亦写此等字样。于是不能不加以改革,使预科直接受本科学长的管理,不再设预科学长。预科中主要的教课,均由本科教员兼任。

我没有本校与他校的界限,常为之通盘打算,求其合理化。是时北大设文、理、工、法、商五科,而北洋大学亦有工、法两科;北京又有一工业专门学校,都是国立的。我以为无此重复的必要,主张以北大的工科并入北洋,而北洋之法科,刻期停办。得北洋大学校长同意及教育部核准,把土木工与矿冶工并到北洋去了。把工科省下来的经费,用在理科上。我本来想把法科与法专并成一科,专授法律,但是没有成功。我觉得那时候的商科,毫无设备,仅有一种普通商业学教课,于是并入法科,使已有的学生毕业后停止。

我那时候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两种,是农、工、医、药、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而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时期,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所以文理两科,必须设各种的研究所;而此两科的教员与毕业生必有若干人是终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员,而不愿往别种机关去的。所以完全的大学,当然各科并设,有互相关联的便利。若无此能力,则不妨有一大学专办文理两科,名为本科,而其他应用各科,可办专科的高等学校,如德法等国的成例。以表示学与术的区别。因为北大的校舍与经费,决没有兼办各种应用科学的可能,所以想把法律分出去,而编为本科大学;然没有达到目的。

那时候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地质地文等方面属理科。历史学自有史以来,属文科,而推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为十四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我素来不赞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孔氏的主张。清代教育宗旨有“尊孔”一款,已于民元在教育部宣布教育方针时说他不合用了。到北大后,凡是主张文学革命的人,没有不同时主张思想自由的,因而为外间守旧者所反对。适有赵体孟君以编印明遗老刘应秋先生遗集,贻我一函,属约梁任公、章太炎、林琴南诸君品题;我为分别发函后,林君复函,列举彼对于北大怀疑诸点,我复一函,与他辩;这两函颇可窥见那时候两种不同的见解,所以抄在下面:(略,见本书“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

这两函虽仅为文化一方面之攻击与辩护,然北大已成为众矢之的,是无可疑了。越四十余日,而有五四运动。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其有年在二十岁以上,对于政治有特殊兴趣者,可以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不必牵涉学校。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力阻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到八年五月四日,学生又有不签字于巴黎和约与罢免亲日派曹、陆、章的主张,仍以结队游行为表示,我也就不去阻止他们了。他们因愤激的缘故,遂有焚曹汝霖住宅及攒殴章宗祥的事,学生被警厅逮捕者数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学生居多数;我与各专门学校的校长向警厅力保,始释放。但被拘的虽已保释,而学生尚抱再接再厉的决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态度。都中喧传政府将明令免我职而以马其昶君任北大校长,我恐若因此增加学生对于政府的纠纷,我个人且将有运动学生保持地位的嫌疑,不可以不速去。乃一面呈政府,引咎辞职,一面秘密出京,时为五月九日。P9-11

目录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李大钊

“今”

蔡元培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鲁迅

周作人

苦雨

夏丐尊

白马湖之冬

郭沫若

访沈园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

张恨水

五月的北平

矛盾

雷雨前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

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闲话

郑振铎

海燕

丰子恺

还我缘缘堂

朱自清

荷塘月

老舍

北京的春节

瞿秋白

一种云

张闻天

飘零的黄叶

俞平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冰心

穆木天

秋日风景画

夏衍

野草

鲁彦

听潮

沈从文

梁实秋

槐园梦忆

巴金

李广田

山水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

钱钟书

何其芳

雨前

杨朔

茶花赋

刘白羽

长江三日

徐迟

枯叶蝴蝶

碧野

天山景物记

季羡林

幽径悲剧

菡子

黄山小记

俊青

雄关赋

袁鹰

筏子

宗璞

紫藤萝瀑布

林非

询问司马迁

王蒙

凝思

傅德岷

伫立西湖畔

刘再复

读沧海

冯骥才

珍珠鸟

杨闻宇

六骏踪迹

周涛

巩乃斯的马

余秋雨

一个王朝的背影

张承志

清洁的精神

史铁生

我与地坛

贾平凹

丑石

张秀亚

杏黄月

萧白

响在心中的水声

许达然

失去的森林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张晓风

愁乡石

郭枫

老家的树

郑明娳

教授的底牌

香江赋

钱歌川

追忆丰子恺

凌叔华

回忆郁达夫一些小事情

序言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灿若繁星。早在殷商时代,在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上,已见散文(广义)的踪影。春秋战国,诸子蜂起,汪洋雄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勃兴局面。两汉更化,《史记》超群脱俗,将历史散文推向顶峰,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魏晋南北朝,重“文”(韵)轻“笔”(散文),但山水散文与笔记文得到了发展。唐宋繁荣,散文“八大家”高举古文运动的旗帜,反对六朝以来风靡三百年的骈律、主张新鲜活泼的文风,无论在散文理论的建立,写作题材和手法的多样化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是继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又一次高峰。明清小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突出“自我”,空灵透逸,达到了个性鲜明的新境界。鸦片战争炮击,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许多仁人志士为求民族的自强和国家的独立,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一百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激荡嬗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使散文这一短小精悍、极富时代性和主体性的文学样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名家名篇迭出,佳作奇葩纷呈异彩,“时代推动了散文,散文反映和表现了时代”。

中国百年散文是思想启蒙、民主思潮不断发展的记录。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8世纪启蒙时期的“人权、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纷纷传入中国,促进了国人思想的启蒙和民主思想的滋生。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封建专制王朝被推翻,袁世凯“皇帝梦”的破灭,张勋复辟丑剧的完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我国人民“科学”、“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绵延迁衍,直至20世纪末,仍然是我国人民思想上追求的目标。中国百年散文中有不少篇章正是这种思想追求的记录。诸如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今”》、蔡元培的《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以及林非的《询问司马迁》、余秋雨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与其决裂的坚定态度,对民主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热烈的向往与追求。

中国百年散文是个性解放和人性觉醒的载体。经过“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王纲”解纽,封建正统思想逐渐崩溃,思想大解放,人们的认识已同过去不一样,决非“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而是“为自我而存在了”。这种个性解放和觉醒的思想促使散文家们打破古文的桎梏,以白话文为体用,叙事、议论、抒情、言志。所以,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文化运动逐渐从启蒙主义走向了马克思主义,曾经显示了思想启蒙特点的“民主”、“科学”的口号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个性的、人性意识的觉醒,导致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的觉醒,进而导致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全面觉醒。这些不同层次的奔向现代观念的思想内涵,在中国百年散文中均有所体现。周作人的《苦雨》、郑振铎的《海燕》、张闻天的《飘零的黄叶》、梁实秋的《槐园梦忆》、茅盾的《雷雨前》、瞿秋白的《一种云》,以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都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现了个性(人性)、民族、阶级、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全面觉醒。

中国百年散文是中华儿女团结御侮、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史诗。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入侵,使我国大片国土沦亡,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的作家们怀着满腔的民族义愤,纷纷走出大都市的“亭子间”,走向乡村,走向内地,走向敌后,走向大后方,救亡图存,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拿起笔作刀枪,以血泪为文章,为正义而呐喊,参加“以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伟大斗争。丰子恺的《还我缘缘堂》、夏衍的《野草》、巴金的《灯》等,是中华儿女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批判“亡国论”,坚持抗日斗争,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的赞歌,是不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壮丽诗篇。

中国百年散文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颂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的重组,生产力的解放,全国人民有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生产热情高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散文家们用他们的笔记录了这些灿烂的篇章。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杨朔的《茶花赋》、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盛赞了新中国人民新的生活,新的风尚,新的山川风物,新的爱国主义情感,讴歌了新中国“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20世纪80年代吹起的改革开放的骀荡东风,将神州大地吹拂得绿意葱茏,花红烂漫。散文冲破了“左”的思想和古典主义艺术趣味的束缚,得到了新的崛起,迎来了散文史上的又一个春天。峻青的《雄关赋》是对觉醒了的人民力量的赞颂,是对社会主义祖国“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的讴歌。贾平凹的《丑石》、刘再复的《读沧海》、傅德岷的《伫立西湖畔》则是对拔擢人才的伯乐的呼唤,是人生奋斗与进取之歌,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数典忘祖思想的批判。

中国百年散文是海外炎黄子孙思乡恋乡的乐曲。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海外游子远离祖国数十年,心里、梦里思念的仍然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片故土。正如《我的中国心》中所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此,海外散文家纷纷用他们的笔写下了对祖国、故土的思恋,萧白的《响在心中的水声》、张晓风的《愁乡石》、郭枫的《老家的树》,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乡思与乡恋之情,以及对民族自尊与独立的“人格”、“国格”的赞颂。

中国百年散文是中西文化融合、艺术多元化的画卷。这百年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时期,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现代艺术技法,加上散文家主体意识的加强,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文体的交叉与渗透,散文的笔法得到了更新与拓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百年散文中除了纪实的富于现实主义特征的散文而外,还有抒写主观情感、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其体式,除了常见的小品、随笔、游记、印象记而外,还有对话体、告白体、书信体、寓言体……其手法,有纪实的、象征的、梦幻的、怪诞的、意识流的……其人称,有第一人称“我”的,有第二人称“你”的,也有第三人称“他”的,甚至三种人称综合运用于一篇作品之内,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画卷。

《教你欣赏中国散文名篇》一书就是从中国百年散文宝库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具有:(一)经典性。经时间的淘洗,大多是有定评的名家名作,即使少数不太为人们所熟悉的作者,其人选作品也属上乘佳作;(二)抒情性。无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这些作品均情真意挚,朴素隽永,展时代风貌,抒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国情;(三)哲理性。哲理是“在最崇高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许多高尚的强有力的思想”(恩格斯),是散文家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和人生奥秘真谛的揭示,本书所选的不少篇章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能给人以人生启迪。

《教你欣赏中国散文名篇》集作者简介、原作和鉴赏于一体,读者不仅在短时间内能饱览百年散文的精华,更能从鉴赏文字中进入原作思想艺术的堂奥,增知启慧,励操砥志,怡情养性。它将为提高民族文化精神添砖加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傅德岷 韦济木

内容推荐

《教你欣赏中国散文名篇》一书是从中国百年散文宝库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具有:(一)经典性。经时间的淘洗,大多是有定评的名家名作,即使少数不太为人们所熟悉的作者,其人选作品也属上乘佳作;(二)抒情性。无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这些作品均情真意挚,朴素隽永,展时代风貌,抒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国情;(三)哲理性。哲理是“在最崇高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许多高尚的强有力的思想”(恩格斯),是散文家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和人生奥秘真谛的揭示,本书所选的不少篇章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能给人以人生启迪。

《教你欣赏中国散文名篇》集作者简介、原作和鉴赏于一体,读者不仅在短时间内能饱览百年散文的精华,更能从鉴赏文字中进入原作思想艺术的堂奥,增知启慧,励操砥志,怡情养性。本书由傅德岷等主编。

编辑推荐

中国百年散文是思想启蒙、民主思潮不断发展的记录。教你欣赏中国散文名篇》一书是从中国百年散文宝库中精选出来的。集作者简介、原作和鉴赏于一体,读者不仅在短时间内能饱览百年散文的精华,更能从鉴赏文字中进入原作思想艺术的堂奥,增知启慧,励操砥志,怡情养性。本书由傅德岷等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