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IT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使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彻底改变了社会的发展和运行方式。对会计职业领域来说,传统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受到重击,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再到ERP的迅速升温,给会计工作者带来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借助信息化工具武装自己,寻求提升工作效率的新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共识,而且日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今天的财务实践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ERP的导入和发展。自2005年始,在国内众多管理软件厂商的引导和推动下,ERP进入普及时代。ERP系统覆盖了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财务管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的产、供、销业务活动密切结合,企业的任何行为都会以价值形式在财务系统中反映出来。对于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来说,不了解这种新的财务管理平台将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果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相融合,了解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无疑会被时代淘汰。
1.1.1相关概念
1.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主要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
3.ERP与会计信息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rul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目的是优化企业资源。具体地说,ERP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企业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对企业的所有资源(人力、资金、信息、物料、设备、时间等)进行充分调配和平衡优化,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建立高效率供应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提供保障,同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在ERP已经普及的今天,ERP几乎成为企业管理软件的代名词。
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理、传输,以便系统地、连续地、综合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达到客观地反映过去、实时地控制现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目的。把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来认识和剖析更能反映会计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的本质特征。
1.1.2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都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所处成长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宏观经济组成单元的微观经济企业,其管理模式也必然随着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而变革。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也就是说,特定时期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必须适应特定时期的企业管理体制。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业务流程,把企业管理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企业管理达到一个更高层次后又反过来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进一步发展,以适应企业更高层次管理模式的需要。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的进步是既相互适应又相互推动的。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专业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与技术的变化过程,我们大体上将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这样4个阶段。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