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士桂/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胡惠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距今南宁市三十公里的邕宁县台马乡大满村,坐落在苍翠的绵延青山之间,邕江支流的生命之水就从这里蜿蜒流淌,途经钦州奔腾人海。从很早开始,此地就世代聚居着李姓、陆姓两大家族,广西名老中医李士桂的故乡就在这里。

李家是土生土长的壮家人,世代以务农为生,但是祖上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即子孙中能出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李士桂的父亲李尚友,小时候早早就被送到学堂里读书了。于是当同龄的男孩还忙乎着在田里玩着抓四脚蛇的游戏,女孩儿还在为谁织的布更平更细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他却一知半解又勤奋认真地读着深奥的古诗文,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高中状元,骑着高头大马,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接受人们的恭贺。

但不知是命运不济,还是天资愚钝,他连考了两次,却连一个秀才都没有考上。后来,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崩溃,盛行了千百年的科举制度灭亡了。这场革命,使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砸碎了压在人民头上几千年的封建枷锁,给很多人带来了希望。但是,对于只会读古书的李尚友而言,这却是一场彻底毁灭了他的梦想的革命,因为科举制度的结束,使他所读的书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不能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考秀才,就更不可能实现祖先的愿望,凭借读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的梦想破灭了,他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他一度失落,一度偏执地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抱着读了很多遍的古书,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科举制度明午就能恢复,而自己则可以继续参加考试。他一厢情愿地编织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直到周围的人纷纷剪掉了长长的辫子,将长衫换成了短衣,他才不得不清醒过来。

他平静地走回了田里,和他旧时的同龄人一起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后来他娶了妻又生了子,再后来妻子因病过世,他就再娶妻再生子。只是,他的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却始终无法忘却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现在他只能和他的祖先一样,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1922年人们喜获荔枝丰收,当火红的果实摘下不久,9月8日,村里一座泥砖小院便迎来了李士桂的平安诞生。这是个窄额头、高颧骨的孩子,跟父亲李尚友长得极其相像。他并不是李尚友和颜杏旺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在他之上,还有同父异母的兄长李士仙,同胞哥哥李士佃和姐姐李有光,后来他又有了小弟弟李士曹。他和他的兄姊们一样都在父母心中占有沉甸甸的分量。

这个其乐融融的七口之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认定为中农成分,其时主要靠着父亲李尚友一边在各村做私塾先生,一边和母亲颜杏旺下田劳作生活。凭着四亩水田和几分山地,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有几分滋润。

在大满村,李士桂的童年无拘无束,也有着令他难忘的深刻回忆。他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又由于家庭等原因转学到南宁,而因此得以一步一步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一、童年时光藏阴影

童年时代的李士桂有着无拘无束的幸福生活。春天的时候,他喜欢跟在兄长们的身后,在农田里、在山上、在野地里肆意地奔跑、打闹,让汗珠尽情地挥洒。到了夏天,下河摸鱼、瓜地偷瓜、稻田里钓蚂拐都是让他津津乐道的事情。最让他高兴的是荔枝成熟的时候可以放开肚子随便吃,完全不理会嘴上会不会起水泡;赶集的时候还随着父母到街上去卖掉荔枝,换回柴米油盐杂碎的钱。再过些天,他就必须和哥哥姐姐一起下田,帮父母收割水稻。尽管烈日炎炎,汗水浸渍,但黄澄澄的稻谷会让任何一个农家子弟喜不自胜。他们在夏末收割稻谷,秋初播下第二季种子,等到冬初又再次迎接丰收,李士桂的心总是喜滋滋的。

冬天是李士桂最讨厌的季节,尽管母亲总要给他们穿上厚厚的棉衣,但怕冷的他脸上总是挂着两串无法断根的清鼻涕。还好每天晚饭后,父亲会在客厅的一角点起火堆,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取暖。孩子们便趁这个时候把红薯和芋头埋到火边,一直等到有淡淡的焦香味儿散发出来,才将它们拨出灰堆不亦乐乎地吃起来。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一边吃着简单的美味佳肴、打打闹闹,一边听父母讲些做人的道理,或是神奇的故事,漫漫冬季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在尽情挥洒童年幸福时光的同时,小小的李士桂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农忙时帮忙丰收是自然的,平常他和弟弟还承担着几项光荣的任务,如喂鸡、喂鸭等。

这年,母亲从集上捉回两只猪崽,告诉兄弟俩如果他们能认真负责喂养,到年底的时候猪崽就能长成大猪,杀一头猪就能让全家人在过年的时候吃上香喷喷的猪肉。吃不完的肉,他们就把它做成腊肠留着慢慢吃,可以吃一年。另外那头则卖掉,换回的钱则能给他们买新衣服,或者是陀螺和铁滚等好玩的玩具了。兄弟俩听了眼里便闪现出了神往的光芒,心里充满了企盼。P2-5

目录

第一章 名医成长

 一、童年时光藏阴影

 二、懵懂孩童初启蒙,乡里求学长见识

 三、遭剥削异地求生存

 四、初到南宁

 五、扼杀在摇篮中的革命理想

第二章 求医之路

 一、毕业等于失业

 二、立志学医

第三章 医学院里的高材生

 一、缺乏教材苦作抄书郎

 二、理论枯燥丧信心,正巧郎中来释疑

 三、战乱夹缝中学业受影响

 四、望闻问切基础功,尤以切脉最难学

 五、惊魂“太平间”

 六、五彩缤纷“百草园”,采摘炮制皆学问

 七、实习坚定中医信念

第四章 成家立业

 一、再毕业再失业

 二、多个郎中缺病人

 三、暂做老师谋生存

 四、欢欢喜喜当新郎,添丁增口乐呵呵

 五、分家只为儿悬壶,贤妻辅助苦也乐

 六、悬壶济世受欢迎,买药帮助?苦人

 七、本领高强难避忧,一纸消息解愁闷

第五章 中医院里增才干

 一、辛苦创业,坚定信念

 二、取经同行治骨折,理论创新有突破

 三、读书破万卷,力求消除疑症

 四、寻访民间药方,解决疑难杂症

 五、亲实践细钻研,自当实验小白鼠

 六、举杯共学习,杏林两药王

第六章 处变不惊

 一、巧渡自然灾害

 二、坚定信念,经历政治风暴

 三、愧对子女,专心从医

 四、携子之手能否白头

第七章 无私的医学导师

 一、继承人选之争

 二、一波平息,一波又起

 三、悉心带徒,倾囊相授

 四、忘年交,父子情

第八章 领导有方,术德双馨

 一、展神奇,促团结

 二、立本职,善待人

 三、医者父母心

 四、朴实无华的平凡人生

第九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晚年生活

 二、悄然离世

 李士桂年谱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唯一同时沿海、沿边、沿江的省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广西中草药资源丰富,中草药品种居全国第二位。广西是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的世居地,其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壮汉等各民族文化的滋养下,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孕育了“桂派中医”这一独特的中医流派,在全国中医行业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地区也具有广泛影响。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中医药、广西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名医辈出,涌现出了以“国医大师”班秀文为代表的一大批“桂派中医”名家,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桂派名老中医”是“桂派中医”的代表人物,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们逐渐摸索总结出具有广西特色的一整套方法和经验,为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弘扬“桂派名老中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力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实施了“国医大师”班秀文等老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宣传工程,《桂派名老中医》丛书就是该工程的成果之一。丛书分为学术卷和传记卷。学术卷在发掘、整理“桂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第一批名老专家,将他们数十年的临床体会和经典医案进行系统梳理提炼,旨在全面总结他们的医学成就,为繁荣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传记卷由专业作家撰写,主要记录“桂派名老中医”的人生经历和成才轨迹,弘扬他们大医精诚的精神,希望能借此探索中医名家的成长成才规律,为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体系提供借鉴。

由于时间紧迫,书中错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2010年12月

内容推荐

《李士桂:传记卷》是全国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士桂教授的个人传记。

他,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从壮乡走来,在风雨中经受洗礼而成长为全国名老中医。

在父亲光耀门楣思想的教导下,他勤勤恳恳读书,一步步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为了生存,他曾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校医,以及个人执业医师,最后他选择了将生命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永远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其行医生涯充满了艰辛苦难,但他始终心怀慈悲,努力治病救人,并最终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在事业和生活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就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朴实无华的全国名老中医一李士桂。

《李士桂:传记卷》由胡惠编著。

编辑推荐

由吴惠编著的《李士桂·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为系列丛书“桂派名老中医·传记卷”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全国名老中医”李士桂的传奇人生。全书分为五章,讲述了李士桂如何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壮乡少年,经受风雨洗礼而成长为全国名老中医。幼年的李士桂在父亲光耀门楣思想的教导下,勤勤恳恳读书,一步步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他曾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校医,以及个人执业医师,最后他选择了将生命与广西中医一附院永远联系在一起。尽管行医生涯充满了艰辛苦难,但他始终以中医“救死扶伤”的医训作为座右铭,心怀慈悲,努力治病救人,并最终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在事业和生活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