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和谐人生谈--关于人生幸福的和谐哲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邓如松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是一种主观感觉,和谐是幸福的核心要素,和谐哲学是离我们最近、最重要的人生哲学,在和谐哲学指引下创造和享受幸福人生。

《睁开“第三只眼睛”》;《生活,是美好的》;《相见相处都是缘》……《和谐人生谈--关于人生幸福的和谐哲学》(作者邓如松)告诉你如何寻找人生幸福!

内容推荐

《和谐人生谈--关于人生幸福的和谐哲学》(作者邓如松)告诉你如何寻找人生幸福!

《和谐人生谈--关于人生幸福的和谐哲学》收录了《树立和谐的人生理念》;《睁开“第三只眼睛”》;《生活,是美好的》;《相见相处都是缘》;《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的精神支撑》;《快乐的精神源泉》;《成就事业的精神力》等故事。

目录

导论:和谐人生,幸福诀窍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和谐是幸福的核心内涵

和谐哲学是离我们最近、最重要的人生哲学

在和谐哲学指引下创造和享受幸福人生

一、强化和谐意识

1.和谐是一种美好理念

和谐是一种理想境界

和谐人生就是幸福人生

树立和谐的人生理念

2.和谐是一种人生智慧

睁开“第三只眼睛”

生活,是美好的

相见相处都是缘

世事洞明皆学问

3.和谐是一种精神力量

生活的精神支撑

快乐的精神源泉

成就事业的精神力量

二、养成和谐心态

1.倡导和谐哲学

人生哲学万花筒

摆脱“贫困的哲学”

“管用”的和谐哲学

2.运用和谐思维

“我思故我在”

“角度决定高度”

“思路决定出路”

走出思维习惯的误区

3.保持和谐心态

心态决定状态

“我心有佛”

“我的心情我作主”

三、构建和谐关系

1.善良为本

人性的美好之花

善以立身

善有善报

2.宽宏大量

差别然后多彩

“宰相肚里能撑船”

“把他交给上帝”

3.团结奋斗

“好风凭借力”

“己欲达而达人”

合作才能“双赢”

四、建设和谐社会

1.人类的共同梦想

孔夫子与柏拉图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历史的深刻教训

“搭积木的孩子”

“溺水者的悲剧”

“冤冤相报何时了”

3.现实的矛盾冲突

国际冲突

国内社会矛盾冲突

个体心理冲突

4.未来的美好憧憬

“初级阶段”是道坎

“中国特色”是盏灯

“和谐社会”是面旗

五、享受和谐人生

1.和谐地学习

学习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学习是实践的客观要求

学习是时代的紧迫任务

在学习中享受人生

2.和谐地工作

工作是生存的条件

工作是生活的意义

工作是创造的途径

在工作中享受和谐人生

3.和谐地生活

生活就是酿蜜

“君子之交淡如水”

“味无味处有真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4.享受和谐的幸福人生

和谐地履行义务

和谐地接受约束

和谐地面对挫折

和谐地奉献自我

和谐地创造和享受人生

试读章节

是什么样的主观感受,使人们总是处于幸福的良好状态呢?是和谐。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的幸福,包含着一个要素体系。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就是“土”和“钱”;福,就是“田地”、“房子”、“衣服”。幸福,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有房子住。这些说法不错。但这些只是幸福的客观要素,是幸福要素的一个方面。幸福要素的另一方面,是幸福的主观要素,这里面也有丰富的内容,如动机、愿望、满足、愉悦等。这也是幸福的心理过程。即内部或外部引起动机,发展成为期盼、愿望或欲望,期盼、愿望或欲望得到实现而引起满足,因满足而感到快乐。所以,有另一角度的解释,幸福就是:幸者,祈望也,盼想也,欲求也;福者,服也,舒服愉悦也。也即,幸福,就是人们的需要(欲求)在被得到满足后的心理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因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人们又把幸福称为幸福感,幸福感的心理过程包含需要感、满足感、愉悦感三个大的阶段。因此,需要、满足、愉悦,是幸福的三大主观要素。

幸福的核心内涵是和谐。和谐是一种理念、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和一种力量。和谐作为一种理念,就是把和谐看做美好的、理想的人生境界,确立追求和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谐作为一种心态,就是没有烦恼,消除怨愤,不是消极悲观而是积极进取,处于平静、积极、友善、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作为一种智慧,就是认识人生的宝贵与美好,自觉地珍视和把握人生,善于处理现实与理想、当前与未来、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乃至自然的关系,使自己始终保持和谐心态:和谐作为一种力量,就是心理在和谐状态下,正确地处理各种矛盾和各种关系,积极作为,努力进取,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创造和享受幸福人生。从主观角度讲,和谐是意志、是态度、也是方法和手段,因而它对幸福的主观三要素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指导和规定“需要”,如比较、选择正确的需要及其向度和程度;它确定和度量“满足”,用“客观必然性”的态度和方式视满足为满足,变不满足为满足、不够满足为相当满足;它影响和决定“愉悦”,使心情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处于高兴、快乐的状态。可见,和谐决定需要、满足和愉悦。因此,和谐是幸福的核心内涵,和谐决定幸福,和谐就是幸福。

有一位处士,隐居山野,年过九旬,虽然生活清苦但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许多人不顾地僻路遥,专程向他请教长寿的诀窍,他总是回答说:饮山脚的泉水,住山腰的茅舍,看山顶的景色。人们听了觉得这算不得诀窍,每每感到失望。有一天,一位县令来探访他,县令要用自带的酒肉款待他,他谢绝县令的酒肉仅以清荼陪谈。县令向他倾吐说,我自幼饱读经史,立志兼济天下,出仕以来多有作为却未得重用,且多受同侪排挤。“怆然忿然,不能自已。请指点迷津。”处士的回答还是:饮山底水,居山腰庐,看山顶景。县令思索良久,拜谢而去。

县令毕竟是聪颖之人、饱学之士,既得真谛,茅塞顿开,自此泰然怡然。处士的“饮山底水,居山腰庐,看山顶景”,其实就是以和谐的观念和方法处理好“需要、满足、愉悦”之间的关系。“需要”不可高,“满足”当取下,淡看高处风云变幻,“愉悦”于自在轻松之境。人生之味寓其里,人生之乐在其中。

我们都熟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

《淮南子·人间训》日: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不久,马果然回来了,并且带回来一匹骏马;后来,其人骑在骏马上摔伤残疾了,但却避免了服兵役战死沙场。

我们通常用这个故事来阐释“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的祸福相生相随的道理。这其实也是用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看待世事的范例。得失不计,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可以总是处于幸福、快乐之中。P8-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