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往事已成昨日黄花,郑祖二人困守愁城,相思成疾。在祖悲秋和梅清涟激励之下,郑东霆重铸信心,携师弟毅然出关,远赴天山,寻找梦中人。此时的江湖又有一番澎湃激烈的风起云涌。一纸邀函唤起了数不清的雄心壮志,名门大派叛徒迭起,英雄豪杰结伴出关,中原高手拼死拦截,郑祖二人适逢其会,阴差阳错,挤在当中。大漠深处,龙城鬼谷,升魔台独立云间,江湖秘籍明码标价,谁有手段谁得益。勾心斗角的江湖众魔头,神出鬼没的天书主事,时隐时现的昆仑魔教,从未出场的牧天侯。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郑祖二人到底要付出何种代价才能阻止魔教称霸江湖?大漠情歌响起之时,谁能够最终实现江湖之梦?一切尽在大唐乘风录之天书会。
慷慨激昂的诗歌武侠,豪迈奔放的江湖大戏,绝美无双的武功招式,自成一派的诙谐文风!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武侠杂志——《今古传奇·武侠版》火热连载半年之久!金牌笑将、幽默天师、新喜剧武侠宗师金寻者继《大唐行镖》后又一经典力作!华丽奔放,慷慨激昂,悲到神伤,笑到断肠的武侠大戏!
直径三柞长,大如饭锅的羊肉夹馅油胡饼七扭八歪地叠成一座摇摇欲坠的小山,摆在郑东霆桌前。他伸出手去,随手撕下半张饼,蘸了蘸手边香气浓郁的牛腩炙汤料,张开大嘴,甩开獠牙,一顿乱嚼,三下五除二,转眼将这半斗面做成的大饼吞入腹中。虽然胡饼中夹了上好的红炙羊羔肉,但是他仍然感到淡而无味,不由得站起身来,朝着桌中间那道清炖紫鹿肉望去。这十斤紫鹿肉从日升炖到日落,此刻香气四溢,令人馋虫大动。郑东霆此刻更不客气,只见他赤手伸入了装着紫鹿肉的海碗,也不管汤热肉炙,五指一抓,生生捞出一把足有半斤的鹿肉,抹到嘴上,一阵啃咬,瞬间吃了个精光。吃完了鹿肉他仍然感到不过瘾,伸出自己已经油光闪烁、肉腥四射的大手,抓向旁边的银丝鲫鱼脍。鲫鱼脍第一讲究刀具砧板,第二讲究老到的刀工。鲫鱼刺多,利用专业的烹具,配合精微绝妙的刀法,挑去鱼刺,留下细腻如雪片的肉丝,再精烹细作,如此制成的鱼脍,乃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小民都极爱的桌上珍品,得来着实不易。而此刻的郑东霆似乎对这些浑不在意,只见他仿佛一只饿了大半年的猢狲,毛手毛脚地抓入鱼脍之中,捞起一把云卷雪翻的鱼丝,高高举到空中,对准自己的大嘴,缓缓垂下,任凭那些切得薄若蝉翼的鱼丝在手中烂成片片碎渣,滴滴落入他的口中。
“哎……哎呀!”一声突兀的惊叫突然在门口响起,仿佛郑东霆这一把抓起的不是银丝鲫鱼脍,而是某人身上的一块肉。
郑东霆不用抬眼去看,就知道来人是谁。他随手一甩,将手中已经是一团浆糊的鲫鱼脍丢回盘中,抓起身边的酒壶,仰头痛饮了三大口,伸袖抹了抹嘴,道:“哼,别好像死了亲娘似的,凭咱们师兄弟手上的银两,这鲫鱼脍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来人正是郑东霆唯一的师弟祖悲秋。只见他满脸可惜地看了看狼藉不堪的酒桌,下意识地将双手拢入袖中,微微摇了摇头。
“你来有事吗?不会是专门来找我喝酒的吧?”郑东霆歪歪斜斜地靠在太师椅背上,一只手撑着桌面,另一只手懒洋洋地伸入半敞的衣领中挠着胸膛。
“师兄,我……我仔细想过了。我想得很清楚,也很明白。我觉得,我应该去找她问清楚。我……我决定去一趟天山。”祖悲秋说到这里,圆圆的脸蛋上露出一丝坚毅决绝的神色。
郑东霆浑身微微一震,身子不由自主地坐得笔直,两只手成八字状扶住桌案,一双环眼死死瞪住祖悲秋,神色突然一肃。
“师兄……”祖悲秋感到此刻郑东霆的神色极不寻常,身子不由自主地缩了缩,犹豫着问道,“你觉得如何?”
“呃——”郑东霆张开大嘴,打了一个长长的酒嗝儿,重新躺回太师椅上,恢复了原来懒散的样子。
“师兄?”看到郑东霆对自己的决定没有一点反应,祖悲秋不禁急了起来,又问了一声。
“师弟,这一次你下决定的速度……咕咚,”郑东霆举起酒壶,对嘴又灌了一口酒,“……挺快啊。”
“噢?”祖悲秋的圆脸上露出一丝振奋的神色。
“只用了一年时间。”郑东霆将空空如也的酒壶丢到地上,沉声道。
“咳……”祖悲秋的眼中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缓缓低下头,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不知不觉……原来已经一年了。”
“我真搞不明白你,想去找她你早点说嘛!一年都过去了,我还以为你早把她忘了,现在又来旧事重提,你不是脑子进水了吧?”郑东霆拧紧眉毛厉声道。
“我……我想不明白秋彤为什么要走,我以为她会回来找我,我想等她……而且天山又……那么远……”祖悲秋支吾着说。
“难怪人家叫你祖南龟啊。”郑东霆狠狠地看着他,用力摇着头,“要去你自己去吧,我祝你好运。”
“啊?师兄……你,你不和我去?不,不行啊,我一个人不行!”祖悲秋连忙惊叫道,“师兄,你难道不想去找连大侠?呃,我是说连姑娘……”
“别和我提她!”郑东霆眼中红光一闪,抬手猛地一拍酒桌,炸雷一般暴喝道。
“哎哟……”祖悲秋被他突如其来的暴喝吓得三魂出窍,脚底下一个踉跄,一屁股坐倒在地。
看着祖悲秋狼狈不堪的样子,郑东霆长长舒了一口气,重新躺回椅中,将桌上的羊肉胡饼一把抓到手中,用力地撕扯下硕大的一块,放到口中狠狠嚼着,仿佛在嚼着自己一腔的愤懑和怨恨。
“师兄……你,你别见怪,但是你打死我我也要说一句。”祖悲秋看到郑东霆的情绪平复了一些,连忙抓紧时机道,“当初连姑娘和你宛如蜜里调油,我亲眼看到她在你头上留下的唇印。谁知道第二天她就和秋彤一起留书出走,连天山派的朋友们都不明就里。难道你就不想去查一查到底是什么让她变成这样?”
“哼!有什么可查?女人白天一个样,晚上一个样,我们见得还少吗?”郑东霆抓起桌上一只空空如也的菜碟,一把甩在墙上,砸得粉碎,“老子有钱的时候是郑大王,没钱的时候是郑王八!”
祖悲秋被他吓得双手抱着脑袋,跪伏在桌面之下,但还是执拗地接口道:“师兄,我个人觉得连姑娘并非青楼勾栏内的女子一般庸俗下作,我觉得她之所以出走一定是有无法说出的苦衷,和……和秋彤一样。”
“哼,难道我不希望她有一个能让我接受的理由?这一年来我思前想后,为她找的理由还少吗?前一刻还柔情蜜意,投怀送抱,以身相许,后一刻却一纸别书不知去向,一走就是一年。人家说一夕春梦了无痕,她倒好,连春梦都给我省了。亲我一口,玩弄完我的感情拍拍屁股就走。”郑东霆说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两只手不停撕扯着手中的胡饼,仿佛把它当成了连青颜。
“师兄,我说一句,你可别生气……”祖悲秋从桌子下面冒出一个头,小心翼翼地说,“你是不是怕和连姑娘见了面,发现她真的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而变了心,自己无法承受?”
听到祖悲秋的话,郑东霆浑身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一层层寒栗起遍全身,周身肌肤犹如被万把钢针攒刺一般的疼痛。连青颜红晕初生的俏脸仿佛腊月的朝阳在他的眼前如梦如幻地一闪,接着就陷入了重重雾霭之中,化为虚影。
“我就知道,你心底深处从来没有变过,你仍然是当初并州醉酒狂歌的游侠少年。”
P1-3
武侠是我珍贵无比的童年记忆之一。我是一个对幸福非常敏感的人,当时光流逝,留在我心中的永远是最温暖决乐的回忆。这些记忆在我心中会非常清晰,我甚至能记住当时的味道。
我希望自己能够把心中的感受讲给别人听,让他们也能获得我当时的幸福。所以我永远在向朋友们推荐金庸的小说,为他们讲述当中最精彩的细节。这也是我从小喜欢讲故事的最大原因。
《大唐行镖》的创作和成功让我步入作者的行列,也为我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机械工程硕士的专业,全心投入到写作之中。因为,讲故事是我生命中的最爱。我希望写出当年金庸古龙前辈曾经给过我的那种感觉。那种一旦翻开书页,就可以彻底离开现实的羁绊,一头扎入书中世界的自由感。
这些年来,武侠失势的呼声甚嚣尘上,强势的媒体和评论员都相继认为武侠的辉煌已经过去。我并不认为是这样,我相信江湖和侠客的记忆仍然深深根植在人们心中,但是这些记忆因为种种原因而渐被尘封,不再熠熠发光。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武侠作者,不求登峰造极的文笔,不求深沉睿智的思想,但求能够擦去尘埃,重新为人们打开通往侠客江湖的大门,让国人童年的记忆重放光芒。
几经艰苦,终于学会开车的我明白了驾车人和乘客的区别。会开车的人看的是车前窗的风景,不会开车的人看的往往是车侧窗的风景。所以驾驶员看到的景色更清晰更深远,他们的神思往往会飞翔在更远的地方。于是我想,在江湖中恣意来去的侠客们是否和凡人也有这一重的区别呢?他们这样的人会组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江湖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大唐乘风录》的创作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也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江湖,一个以轻功为分水岭的江湖。希望这个新的江湖能够更好地承载读者们的期望和梦想,带领人们重返武林。
在创作过程中,今古传奇武侠版的编辑清欢、李为小、康天毅、神谷、尚桑陌、小柯,社长冯知明为我提出了极为宝贵的修改意见,令我粗糙的初稿最终闪耀光芒。特别是李为小、康天毅两位编辑,他们不仅为我提出了极有帮助的修改意见,而且在我自我怀疑的时候给了我最热情的鼓励和支持,让我能够有始有终地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现代出版社的臧永清社长和吴庆庆编辑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令其终见天日。在这里,我要由衷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读过众多港台名家以及新派武侠小说后,再读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仍然让我眼前一亮。它似传统而非传统,人物离经叛道中又不失内心的信念,情节峰回路转,诸多对话让人哑然却又会心一笑,颇具喜剧色彩。金寻者以旧瓶装新酒,给读者带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江湖。
风歌(大陆新武侠小说领军人物,今古传奇暨黄易武侠文学一等奖得主)
金寻者是善于刻画江湖的。他所钩凿出来的江湖,有一种活灵活现的味道,并不可怕,也非毫无由来的热血与仇杀,而是让人觉得江湖是一种符号,一种走出去可以变得不同的生活的符号。因为这个缘故,人们会忘记主人公的年纪,像喜欢一位少侠一样喜爱他们。
文舟(中国资历最深的奇幻作家之一,欧式奇幻代表人物)《大唐乘风录》构思别致,情节跌宕起伏,时时出人意料。文笔老练流畅,气韵生动,刻画人物奇中却有真性情,在当下武坛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时未寒(大陆新武侠代表作家,与凤歌拜称“蜀中武侠双子星”)
郑东霆使夜落星河剑,这打斗可列为新世纪武侠最经典的比剑描写,足可令人屏气凝神,情为之移,志为之沮,有观止之感。这场武打描写,梁羽生、古龙固然写不出,便是放在金庸小说中,也是丝毫不见逊色的。
引自侠路相逢乘风阁网友评论看潇洒大唐,有豪迈,也有清愁,一如江湖的梦醉梦醒,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跳脱在文字之外的飞扬热情。逐梦江湖,原是快乐事。
引自侠客社区金粉世家侠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