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是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又一著名作品,讲的是一个鲁宾逊型的荒岛生存故事。作品中充满了对科学、人性、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肯定与推崇,洋溢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群被南军围困的人们乘着热气球突围。但天不随人愿,暴风把他们扔到了无人的荒岛上。他们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利用小岛上的资源,在一个早已住在岛内的神秘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在荒岛上生存了下来,还救助了附近岛屿上的另一个落难人。最后,火山爆发毁掉了小岛,但他们也幸运地回到了祖国。这一段荒岛上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一生受益无穷。
《神秘岛》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描写的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有5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的故事。他们团结互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在小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建立起幸福的生活。最后他们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游船,重返祖国的怀抱。
《神秘岛》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融合着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热情讴歌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坚忍不拔、不畏强暴的品质,洋溢着强烈的追求自由和爱国主义精神。 愿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朋友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陪伴青少年朋友度过黄金时光。
第三章
名师导读
幸存的人们渐渐地适应了岛上的生活,他们取得了火种,找到了水源,开始了打猎,完全融八了这个神秘的小岛。
“烟囱”分为三至四个房间,不过它特别阴暗,就算是一头驴都不会.赞成它有资格称作房间。但是里边却很干燥,并且居住的人还能站起身来,至少处在中间部位的那些主要的居室是这样的。地上铺着一层细细的沙子,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布置它以便满足大伙儿更好的需求。
“也许我们的同伴能找到比我们这儿还要好的栖身之处呢。”赫伯特说,他和潘科罗夫特一面干活一面交谈起来。
“很有可能,”那个水手回答说,“不过,既然我们不能断定,我们就不要胡思乱想了。一张弓多一根弦无论如何都比一根弦要好啊!”
“啊!”赫伯特接着说,“如果他们能够找着史密斯上尉同时将他带回来,这样,我们只有谢天谢地啦。”
“是啊!”潘科罗夫特小声说道,“他是一个男子汉,那可是千真万确的呀。”
“这是,”赫伯特说,“你对重新看见他不抱希望了?”
“希望老天爷让我能够重新看见他啊!”这位水手回答说。他们安顿自己住所的工作不久就完成了,并且潘科罗夫特对此觉得十分满意。
“此刻,”他说,“只要我们的伙伴愿意,他们可以回来了。他们将会拥有一处满意的简单而粗陋的住处了。”
眼下必须做的是修建一个炉灶和预备生火做饭。实际上,这是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在左面第一通道的尽头,在起初留下来的那十分曲折而又狭窄的缝口处放几块宽大的平石就行了。如果炊烟不将热气带到外边,就足能让里边保持一定的温度了。贮存起来留用的木头放在一间屋里,并且,这个水手在炉灶的石板下面置放了几块木柴,另外还有一些细小的树枝。在水手正忙于干这种活的时候,赫伯特忽然问他是否有火柴。
“当然有了,”潘科罗夫特回答说,“我应当说多亏有呢,如果没有火柴或是没有火绒,那我们就会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呀!”
“我们怎么说也可以和野人一样用两块干木相互摩擦来取火!”赫伯特回答说。
“好啊,那您就试一下吧,我的小伙子,我们倒想瞧瞧,除去把你的手臂擦得都折断了以外,最后你还能够得到其他的什么东西。”
“但是,这可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办法,在太平洋的海岛上常常被采用的取火办法。”
“我承认这点,”潘科罗夫特回答说,“不过那些土著人一定懂得取火的那种方法,或是他们使用的是一类很特别的木头,因为我早就试过很多次,企图用这样的方法取火,然而从来都没有获得成功!所以我不否认,我还是爱用火柴啊!哎,我的火柴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肯定会找着方法取火的,”赫伯特说,“史密斯上尉和斯皮莱先生不会和我们一样没有主意的呀!”
“不错,”潘科罗夫特说,“不过,眼下,我们却没有火,我们的同伴返回的时候不能好好地吃上一顿饭餐啊!”
“但是,”赫伯特马上说,“你不觉得他们也许会有火绒或者火柴么?”
“我认为那倒未必,”这个水手一边摇头一边说,“纳布和史密斯上尉都不吸烟,并且我深信斯皮莱宁肯留着他的记事簿也不会留着他的火柴盒!”
赫伯特没有说话。火柴盒不见了很明显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儿。但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一直都坚信他们会用一种或是另外一种方法取到火。潘科罗夫特,虽然经验很丰富,而且并非那种在大小事情面前觉得困惑的人,不过他却不是这样想的。无论如何,眼下只有等着纳布和那个记者回来了。不过这么一来,他们就只好放弃他们原先准备要做的硬蛋饭餐了,而那种生吞活咽的摄生法,不管是对其他人,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不是一种让人喜爱的方法。
快要六点的时候,太阳在西面高地后边看不到了以后,正在沙岸上走来走去的赫伯特看见纳布和斯皮莱回来了。
回来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表现出一种无法表达的紧张心情;那个水手的预料非常正确。赛勒斯斯皮菜·史密斯还是没有找到!
这个记者回来以后就坐到一块岩石上边,一言不发。他已经十分劳累了,饥饿到了极点,再也无力说出一句话了。
要说纳布,两只红彤彤的眼睛说明他先前流过很多眼泪,而这时他忍不住再次哭了起来,这清清楚楚地表明,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希望。
记者站起来,并且在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的带领下,朝着岩洞那边走去。在路上的时候,潘科罗夫特用一种非常自然的口吻问他,身上是不是偶尔还剩下一两根火柴。
这个记者停止走路,开始在他的衣兜里寻找,不过根本就没找着,接着说道:“我先前是有的,不过也许是被我都丢掉了。”
这个水手接着问了纳布一个相同的问题,而获得的也是相同的答案。
……
P14-16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其随着岁月的积淀,逐渐成为人类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文学以自身闪烁的高贵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以各种方式呈现着人生的美好,揭露着生活的丑恶。
名著以文字为媒介,用历史积淀的经典向后人传承文化,让后人领略其中的深刻与智慧。
本套经典文学名著宝库汇聚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优秀作品,忠于原著,版本上乘,囊括了所有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这里有神奇动人的童话寓言;有令人神往的神话传说;有幽默风趣的人物故事;也有真实的世间百态。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让学生们充分学习、领略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漂流记、历险记等培养青少年的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此外还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名著,洋溢着纯真与童趣的伟大作品以及凝结着人类美好品德的教育经典等。题材涵盖了青少年喜欢的探险、历险、游记等,同时也包含了同学经典、散文、启迪心灵的故事等,让青少年走近伟大灵魂、传承文化、解放心灵。借助这些经典,青少年可以饱览世界的精神宝库,品味崇高与激情,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人格的提升。
在浩瀚的世界文学之林中,本套经典文学名著宝库的特色在于:
1.文字与青少年零距离:编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恰到好处的删减,使之更容易理解、更适合青少年阅读。在国外名著的翻译上,译者给予了全新的诠释,在语言文字上加入了现代元素,使之更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口味。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具有亲和力,让青少年自觉走近经典,无负担阅读。
2.图文并茂,诠释经典:书中充满童趣的精美插画,与文字联系紧密,可以深度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形象地阐释作品的内涵。便于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让其爱不释手。
3.助学成长:选文根据教育部最新版课程标准编写,题材涉及国学名著,如必背古诗词、弟子规等,此外加入童话、寓言、科普、侦探等,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借助本套名著宝库,青少年可以与古圣贤隔空畅谈,可以与孙悟空上天入地,可以与汤姆·索亚一起去历险,可以和尼尔斯一起去旅行,可以和爱丽丝一起漫游奇境,进而在中外思想大师的引领下,与伟大灵魂对话。
这套经典文学名著宝库采撷几千年来中外文学名著中的精华,立足于青少年接受的阅读心理,从选文内容、文字质量、图文配置、装帧设计等多角度下足功夫,是为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文学精粹,是一把开启文学宝库的钥匙,是青少年不可不选、不可不读的经典。
这是一套适合学生阅读、使学生轻松地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课外知识、领略文学魅力的经典名著。
——朱晓瑞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的青少必读经典。高效满足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
——华文侠
有效提升学生读写能力、易于提高语文成绩的文学经典。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朱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