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洪秀全/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钟卓安//欧阳桂烛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近代史开端伊始的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了震惊世人和令清廷手足无措的太平天国反清起义。这场延续了几近20年光阴、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农民大起义,实为中国和世界农民战争史上所仅见。而它的领袖、称之为“天王”的洪秀全,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第一位反清大英雄,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继承者,敢于肩负“反清反帝”双重历史使命的爱国者,因此至今依然是值得国人纪念和家乡人民骄傲的历史人物。

内容推荐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本书是《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分册《洪秀全》。

目录

一、科场梦幻的破灭

二、创立与宣传拜上帝教

三、金田揭竿永安建制

四、向金陵“小天堂”挺进

五、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

六、实用主义的文化教育

七、血洗京城

八、政局丕变

九、天京陷落

十、功过评说

试读章节

在清朝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呱呱坠地。洪秀全乳名火秀,族名仁坤,秀全是他所谓梦见上帝之后自己起的名字。他兄弟姐妹共五个,上有两兄一姐,下有一妹妹。

据《洪氏族谱》记载,洪姓源远流长。它起始于传说的伏羲时代之“共工”氏,到东汉灵帝元年(168),有共工普者因“惧祸”而改“共工”为“洪”,“共工普”为“洪普”,并从甘肃敦煌远避山东青州。“洪”姓从此开始,“共工普”被尊为青州洪姓始祖。洪姓在青州共传二十九代,历时七百余年,在唐僖宗执政时期(873—888)又因天灾人祸而由青州南迁,中经江苏、浙江和安徽南部,入江西饶州府的乐平县枫木桥。乐平第十五世的洪贵生,在其父亲洪璞任职福建晋江时,由晋江驻地迁人广东省丰顺县汤田。时过三世,第三世的洪贞禄之妻戴氏,携孙洪法珩再从丰顺迁程乡,即后来的嘉应州治所,不久便定居于嘉应州的石坑。嘉应州洪氏尊洪贞禄为始祖。当洪贞禄传至第十一世洪淞三的时候,再迁至广州府的花县福源水,第十六世的洪秀全就出生在这里。但不数年,福源水洪氏又迁往本县官禄(土布)。洪秀全的青少年时光就是在官禄(土布)度过的,为此后人多说他是官禄(土布)人,甚至误称其祖籍为官禄(土布)。

“官禄(土布)”,在洪氏族人的心目中,从她的地名到地理位置,都堪称难得的风水宝地。他们企望在这里一洗洪姓自从迁入广东之后便在科场和官场上销声匿迹的晦气,恢复其在江西乐平时代科场连连高中,进士辈出,仕途一片璀璨,出任中央给事中、祭酒、尚书乃至大学士者不乏其人的荣光。官禄(土布)人为之充满着“望子成龙”的梦想。

据说官禄(土布)洪氏盼望出“龙”,并且相信洪秀全辈能够出“龙”的心情是有原由的。洪秀全在出世之初就有不少明显的成“龙”先兆:出世当晚,他的父亲洪镜扬便看见一轮奇异的“金光”;满月后,一到晚上洪秀全的头顶就会“发光”,洪镜扬还发现在洪秀全的睡床上躺着一条“龙”,洪秀全的母亲更是看见这条“龙”正是洪秀全的身体。经此煞有介事的荒诞渲染,洪镜扬夫妇和族中长者都相信洪秀全长大后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说不定还能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龙”——真命天子呢!村中父老对洪秀全的未来满怀厚望。

果然,洪秀全自幼聪颖好学,甚得长辈喜爱和同侪敬重。1819年春天,刚满六周岁的洪秀全便来到本村私塾“书房阁”上学,很快就以优异的成绩博得老师的好评。老师因材施教,为洪秀全单独加量授课,使他进步很快,五六年间即熟读“四书”、“五经”、《孝经》、诗词和古文,成为村中的小文化人。为此,家中节衣缩食,送他“负笈他乡”求学深造。不几年,洪秀全的学问大有长进,令家人和族长赞叹不已,甚至逢人夸奖,喜不自禁。

然而毕竟家境不裕,洪秀全十六岁的时候便辍学在家务农、放牛。说来也巧,第二年有一同窗因羡慕其学识,请他做为期一年的伴读;期满后,又因村中父老惜其才华,聘他为村塾教师,使之意外获得既能自谋生计,又可长进学问的大好机会。从此,洪秀全在村塾一共教了七年书。

由于家人和族长对洪秀全的未来都寄予厚望,认定他准能“取青紫如拾芥”,顺利驰骋于科场,足以“显父母,光宗族”,因此他还在十六岁辍学那一年,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到科场“小试牛刀”,第一次参加了广州府选拔秀才的童生试。

科举考试,发端于隋朝,宋朝定制,明朝已经完全成熟。清沿明制,视科举考试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和基本的形式。按制,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府、州、县举行)、乡试(省城举行)和会试(京城举行)三级。其中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考试及格者入府、州、县学宫学习,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或茂才;凡生员,经“科考”及格后均可参加乡试,中式者称举人;凡举人都有资格参加会试,中式者都称贡士,并随之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和朝考。殿试按成绩分考生(贡士)为三等即三甲,其中一甲三名,依照名次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不分名次;余为三甲,亦不分名次。凡参加殿试的贡士统称为进士,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则是按成绩划分等级和授予官职的考试,其中成绩最优秀的为翰林院庶吉士,其余分别出任京师的主事、中书或京外的知县等职。不管是童生试、乡试、会试,都是分多场进行的,如童生试,仅县考就有五场。县考及格后参加府试;府试及格后参加各省主管文教的官员即“学政”主持的“院试”。所有各场考试都及格后,才可获得“生员”即“秀才”的资格。考试以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四书”文句为题,答题时必须严格依照“八股文”的形式,内容不得越出朱熹的《四书集注》,要求十分苛严和刻板。

洪秀全毕竟由于年岁还小,学历尚浅,第一次考试便铩羽而归,实不足怪,不但官禄(土布)的气氛依旧平静,洪秀全也心平气和地照样教他的书,长他的学问,为下一次考试继续努力。

然而道光十六年和十七年(1836、1837)的两次考试连连败北,后果就大不一样了。洪秀全为之苦闷万分,悲愤至极,1837年甚至被失败击倒,病卧广州寓所,雇请了两个身强力壮的轿夫才把他抬回官禄(土布)家中。洪秀全在家中神情恍惚,如癫似狂,大病四十天,且几度死而复生,令家人“均以其不久即去世”。气氛至为悲哀!但洪秀全并没有死,在如此大病之后,突然奇迹般地完全苏醒过来。P3-8

序言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编辑,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