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淡忘的辉煌之战,在这个战场上,除了残酷与血腥还有中国人的坚韧及血性。这是一个发生在正面战场、炎黄子孙共同抗战的故事,这里有中国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里有中国人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吹响集结号,他们就是战争中的英雄。
翻开杜青编写的《上高会战》一书,聆听这首关于抗日的悲壮史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高会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杜青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场被淡忘的辉煌之战,在这个战场上,除了残酷与血腥还有中国人的坚韧及血性。这是一个发生在正面战场、炎黄子孙共同抗战的故事,这里有中国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里有中国人面对灾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吹响集结号,他们就是战争中的英雄。 翻开杜青编写的《上高会战》一书,聆听这首关于抗日的悲壮史歌。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被遗忘的伟大胜利。杜青编写的《上高会战》竭力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还原了昔日辉煌的真相,还原炎黄子孙共同奋勇抵御外侮的光辉业绩。中国陆军第74军一战成名。 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在铁骨铮铮的中国人身上,流传的不光是故事,还有人性的光辉。 谨以《上高会战》向那些曾经为保卫祖国、抵御外侮而流血流汗的所有中国人致敬。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声 试读章节 修水河边馒头山。 1939年3月20日下午四时,沉闷已久的天空突然万炮轰鸣,日军以200余门大炮的强大火力开始向我国民政府第9战区防线、修水南岸守军猛攻。 为歼灭中国军队第9战区主力,迫使中国政府迅速投降,日集中第6、第101、106、116四个师团和独立第14旅团以及海军一部,由11军团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沿南浔铁路、德昌公路以及由鄱阳湖通过赣江水道向南进犯。3月17日,东线日军116师团一部附海军陆战队舰艇70余艘,在数十架飞机和毒气掩护下向修水河口吴城发动进攻,我32军141师等部奋起抵抗;20日拂晓,西线日军第六师团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我73军阵地猛犯;当日下午,以101师团、106师团为主的日军先头部队向我中线79、49两军阵地重点进攻。 馒头山被一寸寸削平,坚固的工事被彻底抹去,南岸的中国守军仿佛被掩埋进了松土中。 数个时辰后,炮声沉寂,鬼子的炮袭终于停歇下来,从炮火掀起的松软泥土中爬出无数中国士兵,持锹拿铲紧张构筑新工事。 天空突然变得模糊起来。 49军26师防区,一名士兵看着突然变得混浊而灰暗的天气,“咋个老天爷也不帮小鬼子——这么快就暗下来了。” 另一名士兵抹了把汗,“格老子,害老子喝了半天的灰,今晚非得摸几个鬼子耍耍。” 一名上尉不停用望远镜朝前方观望,镜中一个人影朝战壕处逶迤而来。 “前面来了个人,娃看看去!”上尉朝正在构筑战壕的几名士兵下令。 士兵们都没动。 “妈了个巴子,聋了吗!” 上尉正要发怒,几个士兵叫了起来: “雾,好大的黑雾哈!” 上尉压抑怒气,重新举起了望远镜。 一团黄而暗黑的东西正汹涌而来,而且越来越密,上尉内心一紧,随即高呼起来:“给老子停下,都停下,鬼子放毒气了!” 几个班排长抢先响应,从身上抽出毛巾,但更多的士兵尚未反应过来,持工具傻站着。 上尉额头上露出青筋,厉声高喝道:“瓜娃子,都他妈快把口鼻捂住了!” 一股毒气窜了过来,上尉掏出毛巾堵住口鼻,无法再叫。他眼看着士兵们打起了喷嚏,然后一批批士兵在他面前瘫软下去。 阵地完全笼罩在一片暗黑的烟雾之中。(此役,日军一次性动用20000只烟雾喷射器向我馒头山阵地发射催泪喷嚏性毒气,我军官兵大量中毒。) 夜静得可怕,这时上尉被一阵微带寒意的山风吹醒,他感觉到舒服了好多,一打挺就坐了起来。 “龟儿子,都给老子起来!”上尉随手捡起支枪,拨弄着被毒气熏晕的士兵们。 被上尉砸醒的士兵们一个个还是晕乎乎的,“连……连长,咋个站不起来哈……” “瓜娃子,都他妈雄起!”上尉火气甚大,“听好了,不管起不起得来,反正……那鬼子很快就会攻过来!” 士兵们一个个仍旧像放了气的球,任凭上尉如何咒骂也无济于事。 此刻一名士兵快步奔入战壕并脱下衣服,那衣服提在手上沉甸甸的,显然被水浸湿过,士兵也不说话,将衣服在众士兵脸上逐一抹过去,说也奇怪,经那一抹的士兵们好像突然精神了许多,一个个慢慢站了起来。 上尉眼瞅着这名士兵,走了过去:“你娃叫什么,哪来的哈?格老子,以前就没见过你!” 士兵笑了笑说:“长官,我刚来你们这里,我在找我的老部队。” 上尉好像想起了什么,“崽儿,白天过来的那个人是你哈!” 士兵点了点头,“我叫张天龙,我过来的时候,刚好鬼子朝你们放毒气,我瞅着不远处有条沟子,就奔那去了。” 上尉很惊讶地望着他,“不简单哈,格老子你这年纪还是新兵蛋子吗?”上尉突然瞄见张天龙衣服上上士的领章,“瓜娃子,都上士了!难怪这么机灵哈,格老子还在奇怪你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原来跑河边去了……小鬼子也够快,刚才你过来,爷都还没瞧清你的模样,毒气就来了!” “长官,您客气了,请问您这里是……”张天龙见这上尉和气,反而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话未说完,便被上尉打断了,“找老部队?兄弟,那么麻烦干吗,都是中国军人吗,哪都一样,一样打鬼子,一样升官发财,留下哈,格老子,绝不亏待你!” “长官,这……不大合适吧!”张天龙见对方这么热情,越发有点窘了。 “巴适,巴适,哪个王八羔子敢说不巴适了!”上尉一使眼色,“弟兄们,大家说巴适不!” “巴适巴适!”众士兵附和起来。 上尉转身,朝一名上士嘀咕起来:“对头,这人就给你了,你娃知道连长的眼光不会错哈!” 上士年纪和张天龙相差无几,一张学生样的娃娃脸使他稍显稚嫩,置身于这战火连天的战场仿佛极不协调。他祖籍广东,名叫曾天耸,是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原本就是个学生。他的家境非常富有,只是为了打日本才远涉重洋回到了祖国。 曾天耸脸色微红,“兄弟,留下吧,您看连长对你多器重啊!” “这——”张天龙原想拒绝,但是看见众人期盼的目光,终于不再说话。 “进入阵地!”突然,上尉突然高呼起来。 一阵坦克的轰隆声渐入人耳,头戴防毒罩的日军101、106两师团先头部队借“特种烟”(即毒气)的掩护开始强渡修河,我中国军队在的毒气中艰难反击。 馒头山阵地,日军攻势凌厉,我阵地终于被日军强行突破一缺口。 一名鬼子兵一刺刀下去,将阵地上因中毒而无法反抗的一名中国士兵刺死,另一名中国士兵刚站起半截身子,也因身体软弱无力被该日军返身再次刺死。 鬼子借着毒气的掩护对中国军队展开了血腥大屠杀。 张天龙手忙脚乱地捡过一支汉阳造,扣动扳机。 “喀嚓”枪栓拉上了,子弹却怎么也出不去。 “这鸟枪!”张天龙气急,正要再找支枪,一阵“轰隆隆”的坦克轰鸣声已经来到了身边。 “喂,鬼子上来了!”张天龙大叫,他一抬头,这才发现身边的人仿佛突然蒸发了一般,身边除了尸体,再也见不到半个活着的人影了。 “打个鬼!”张天龙大怒,干脆扔掉枪就地一躺,也融入了尸体堆当中。 P6-8 序言 “好朋友,好兄弟,大家去当兵,保卫国土莫迟延,快上战场杀敌人,杀尽敌人回家乡,回到家乡享太平;好朋友,好兄弟,请你仔细听,日本强盗不赶走,我们大家活不成,我们不愿做奴隶,大家快快去当兵……” 老井,枯枝。 在时间的侵蚀下,老井旁边那简陋的老屋也显得出奇地苍老和疲倦,铸井工匠们刻意在井旁石板上留下的字迹和条纹也早已模糊不清…… 江西上高下坡村,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子,这也是60多年前那场战役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早已进入迟暮之年的老人李福秀轻哼着60多年前的这首抗战歌曲,眼睛逐渐湿润,她感慨道:“90年代吧,政府在官桥一带发掘出了大量毒气罐,那是鬼子溃败时来不及带走的毒气弹,当时建房的民工不知道那是毒气啊,挖掘的时候一不小心,使一千多人都中毒了,50多年了还能害人,你说那鬼子坏不……” 老人说的这个事件是1992年5月发生在江西上高官桥的一件事情,其时当地正在扩建圩集,民工们在地下挖出了很多瓶瓶罐罐,乡下赶集时人又非常多,于是都跑去围观,后来很多乡民莫名出现呕吐以及身体溃烂等不适症状,随后当地统计,出现相关症状的当地居民居然有一千多人,这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核查之后发现,原来,这些挖出来的东西是日军在上高会战大溃败时遗留的毒气弹,那二百多枚斑斑锈迹其实就是包裹罪恶的毒气弹,是日军侵华的又一有力史证。 老人的语言有点含糊不清,但这已经足够,她依稀能把人带入当年,将人们带入到对那场战争的回忆当中——其实能够记得这件事的人早已不多,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另一个老人——他甚至连自己叫什么也无法说清,然而你问他是否记得当年鬼子过来的情景时,他仍然全身颤抖着,甚至激动地挥着拳头,只是他已经无法用清楚的语言告诉我们而已。 “鬼子坏啊,听老一辈说,村里的东西,除了门槛前的石头,整个村的房子全给鬼子毁了,带不走的就烧、就搞破坏,还在井里投毒,在稻谷里拉屎。’’隔壁的下坡新屋,年纪大点的其他村民也如是说。 “当时就是在这下坡桥周围,有个排长叫张天龙,还有个叫杜国雷的排长……听说都在这里死守,有人说他们死了,也有人说他们随罗将军的部队去别的地方了……反正啊,当时这里是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死人,到底死的人有多少?战后三年尸体堆过的地方,流出的水还能使人的皮肤溃烂,您说这是什么概念!” 在老人的描述中,张天龙的轮廓清晰起来,当时正是1939年3月的南昌战役,日军正猛攻南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