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宋兆麟//李露露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是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幅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画面,其丰富的内容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风貌图景。在它几千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内容推荐

这本书首先是编给全球华人阅读欣赏的,因此在序言、目录和节日简介方面我们均采取中英文对照方式;本书为集中展现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特辑录由国家文化部颁布的国家级晨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七个中国传统节日;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形象、深入体味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演变及文化内涵,我们采取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图说形式;我们特邀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宋兆麟先生作为本书的主编,其中珍贵的图片文献不但丰富多样,而且有许多都是第一次出版面世。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运用比较生动的语言、大量的文物图像,亦文亦图,集中描述了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活动。节日从何而来?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变化?各种节日有什么仪式和内容?它们的发展走向又如何?本书的作者都有史实和文献资料回答了这些问题。

本书文图结合,通俗易懂,符合当今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要求,是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实用读本。同时,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供了一本重要的节日文化参考书。

目录

出版前言

春节

 忙年

 迎年

 拜年

 驱疫

 娱乐

元宵节

 来历

 太一神

 灯火

 元宵

 大傩

 送灯

 娱乐

清明节

 寒食

 祭祖

 清明饮食

 踏青

 插柳戴柳

 蚕花会

 游戏

端午节

 来历

 祀神

 划龙舟

 吃粽子 喝雄黄酒

 避五毒

 游戏

七夕

 牛郎织女

 乞巧

 种生

 饮食娱乐

中秋节

 祭月

 拜月

 其它活动

 月饼

 兔爷

 土地神

 送瓜

 游戏

重阳节

 登高

 插茱萸

 赏菊

 祭海神

 吃重阳糕

 饮菊花酒

 娱乐活动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忙年也叫忙岁,是春节的筹备阶段。千家万户平时再忙,也要把春节过好,为此要进行一系列准备活动。首先是进行扫除,把家里家外清扫得干干净净,为过节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其次是做年节食品,如杀年猪,灌血肠,做豆腐,蒸年糕,炸面果。按照习俗从除夕到正月里,一般是不大动烟火的,基本上是吃年前准备好的食物,表示生活富足,连年有余。第三是办年货,出门前往往开列一张年货单,单上列有红纸、神马、香烛、点心、糖果、皇历、灶王爷、玩具等,还要给小孩儿买新衣、鞭炮。城里人可去店铺办年货,乡下人则到集镇办年货。《春明采风志》记载了置办年货的种类:“琉璃、铁丝、油彩、转沙、碰丝、走马,风筝、■毛、口琴、纸牌、拈圆棋、升官图、江米人、太平鼓、响葫芦、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买办一切,谓之忙年。”由此可见,置办年货是忙年的重要一环。

年尾的活动很多,主要是准备过年。

北京民谚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满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来热一热。

所以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除夕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祈求新年丰收。江苏有“画米囤”风俗,即在户外用编孔小蒲包袋,内贮石灰,囤外打印成元宝、矢戟诸形,以求金银财宝。山东德州农民在除夕要提灯人麦田,把灯放在地头,人在地的另一头趴下,以观麦苗长势,来测年景好坏。另一个目的是求子。如山东鄄城过除夕时,要扫院子,把水缸盛满,在院内放好芝麻秆,并唱“撒岁歌”:“东撒岁,西撒岁。儿成双,女成对。全是胖小,都往家里跑。”由此可以看出,祈求农业丰收、人丁兴旺是除夕的主要目的。P4-5

序言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宋兆麟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即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如颁布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法、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国家、省市和县市三级)、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制度,等等。对上述文化进行田野调查,以文本、录像和搜集实物等手段,进行有效的保存和保护,并且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让民族民间文化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出光和热。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举措,必将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想保护好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首先必须了解、掌握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就以我国岁时节庆来说,它无疑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一定的文化空间、场所,又有许多口头文学、节庆仪式、饮食、娱乐,几乎涉及中国民间文化的方方面面。尽管过去出版过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但是比较零散,还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在一些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宣传得还不够广泛。当然进行田野调查不是从零开始,必须掌握前人已经做的工作,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开展科学调查。

《图说中国传统节日》运用比较生动的语言、大量的文物图像,亦文亦图,集中描述了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活动。节日从何而来?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变化?各种节日有什么仪式和内容?它们的发展走向又如何?本书的作者都用史实和文献资料回答了这些问题。

本书文图结合,通俗易懂,符合当今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要求,是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实用读本。同时,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供了一本重要的节日文化参考书。

后记

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曾写了一本《中国古代节日文化》,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原拟多加些插图,但未能如愿,这是一件憾事。后来宋先生忙于民族文物研究,无暇顾及节庆研究,李露露女士则继续做下去。她搜集了大量图像,先后出了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1992年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写得不错,但图版印刷欠佳,社会反响不大。另一本是《中国节》,2005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加之出版装帧极为出色,出版后社会反响较大,被业界公认为是一部好书。

最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邀请李露露女士再编一本岁时节庆的书,由于她编务缠身,难以应允。后来经过多次协商,决定由宋兆麟先生、李露露女士合作,在李露露女士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又搜集了一大批珍贵少见的历史节日图像,从而有了呈现给广大读者的《图说中国传统节日》一书。

由于时间仓促,资料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请方家指正。

作者

2006年1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7: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