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墓中的文明史/青少年常识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木目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其气势之恢弘、建造之精妙、设计之合理,令今人望尘莫及;帝王谷中一具神秘的木乃伊,带领人们接近法老拉美西斯三世的死亡之谜,去重现那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的三个,秦始皇陵的宏大壮观可窥一斑;征服西方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踏平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他们的安葬之所至今仍让人们煞费脑筋……《古墓中的文明史》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古代社会的发达文明,解开伴随这些墓葬的千古之谜。本书由木目编著。

内容推荐

古墓背后的故事像生命一样丰富而精彩,它们的身上附着了种种传说与疑云。《古墓中的文明史》站在科学的立场,以信史记载和考古发掘为依据,古墓不再神秘。通过它们,我们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古代社会的发达文明,解开伴随这些墓葬的千古之谜。

《古墓中的文明史》将把人们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本书由木目编著。

目录

时间惧怕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埃及人民创造的奇迹——胡夫金字塔

盗墓案带来的惊人发现——法老牙医古墓

女法老的最后归宿——哈特谢普苏特墓

古埃及文明的一颗明珠——纳菲尔塔莉墓

法老的死亡之谜——拉美西斯三世墓

追寻古老的马其顿王国——腓力二世墓

千古疑案——亚历山大陵墓

神秘的墓葬群——亚历山大城地下墓穴

由王宫变成的王陵——卡苏比王陵

神庙下的秘密——帕卡尔王陵

古老而神秘的莫切文明——莫切古墓

泥砖金字塔——西潘王陵

惊人的7000具骨骸——马耳他地窖

千年的古老文明——伊特鲁里亚人古墓

维京人的生死居所——萨顿胡船棺葬

悬挂8000具木乃伊的地下墓穴——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天主教地下墓穴

法国大革命前后历史名人的归宿——先贤祠

尸骨陈列场——巴黎地下墓穴

音乐家们永无休止的沙龙——中央公墓

卡里亚帝国的世界奇观——摩索拉斯墓

佛祖舍利的主要收藏地——桑奇窣堵波

各族工匠联合打造的精品——帖木儿陵墓

壮丽的帖木儿帝国时代的陵寝——沙赫一静达陵园

莫卧儿建筑风格的里程碑——胡马雍墓

莫卧儿优美的艺术品——贾汉吉尔陵墓

一滴爱的泪珠——泰姬陵

越南开国君王陵——越南雄王陵

越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顺化皇陵

前方后圆坟中的“巨无霸”——仁德天皇陵

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典范——高丽第31代王恭愍王陵

“人文始祖”之陵庙——河南省淮阳县太吴陵

天下第一陵——黄帝陵

河南内黄县二帝陵——颛顼、帝喾陵

治水英雄的葬地——绍兴市东南郊会稽山麓大禹陵

中国金字塔——曲阜少吴陵

商陵烟云——商中宗太戊陵

商王朝晚期的一座王后墓——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

西周时期特殊的埋葬方式——江苏土墩墓群

上古国君第一墓——西周虢国墓地

千年古墓谜团——江西靖安县水口乡的东周古墓

北有秦宫南有印山——印山越王陵

战国初期天籁之音——曾侯乙墓

千年丝绸灿若彩云——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西安骊山秦始皇陵

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陵墓——西安汉长陵

拨开千年历史迷雾——大葆台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墓

难得一见的考古发现——六安双墩汉墓

依山凿穴为玄宫——汉文帝霸陵

陈列“文景之治”盛况的汉阳陵——汉景帝刘启及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

汉代帝王陵墓之最——汉武帝刘彻茂陵

马踏匈奴——西汉名将霍去病墓

独树一帜的奇特结构——狮子山楚王陵

龟山汉墓的千古之谜——西汉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

尸体防腐学上的奇迹——长沙马王堆汉墓

青冢拥黛——昭君墓

满城汉墓创造的中国之最——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妻窦绾墓

武威雷台汉墓——守张掖长张君之墓

三国枭雄身葬何处——曹操陵墓

薄葬世代传——泉州古墓

东方金字塔一集安高句丽将军坟

北魏大小冢——孝文帝长陵

9岁女童拥有的金玉满堂——隋代李静训墓

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夫妻皇帝合葬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乾陵

唐代等级较高的墓葬——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

唐宪宗李纯陵墓——唐景陵

红颜魂归何方——杨贵妃墓

地下飞檐古建端楼——宝鸡大唐秦王陵

惠安密林深处千年古墓——五代时期合葬墓

水塘下的千年砖室墓——扬州“五代”时期古墓

山上石人奠君主——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

令盗墓贼无计可施的帝王陵——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辽祖陵

辽国王室贵族墓葬的代表——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

千年神秘古墓群——宣化辽墓群

一代天骄墓地之谜——成吉思汗陵

死亡殿堂——小河墓地

神秘的奇迹——西夏王陵

中国明朝皇帝墓葬群—一天寿山明十三陵

明清皇家第一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孝陵

咀代长陵——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的陵寝——天寿山明献陵

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的合葬陵寝——天寿山明景陵

天寿山明裕陵——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合葬陵寝

明宪宗朱见深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聚宝山明茂陵

明孝宗朱祜樘及皇后的合葬陵寝——明泰陵

一陵双冢举世无双——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

明世宗朱厚熄及皇后的合葬陵寝——阳翠岭南麓明永陵

大峪山东麓明昭陵——明穆宗朱载重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寝

前方后圆的建筑总布局的陵墓——明定陵

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的合葬陵寝——北京昌平天寿山明庆陵

由贵妃墓升格为明末帝陵——明思陵

明代豪华古墓——安溪“乡饮宾”之墓

满清皇室祖先陵墓——盛京三陵

关外第一陵——清永陵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的陵墓——沈阳清福陵

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沈阳清昭陵

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清东陵

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一清西陵

一代英主之墓——清康熙帝景陵

清世宗雍正皇帝及皇后的合葬陵寝——永宁山清泰陵

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清乾隆皇帝裕陵

清咸丰皇帝的陵寝——平安峪清定

西太后奢华的地宫——慈禧太后陵

试读章节

古埃及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金字塔在阿拉伯文中意为“方锥体”,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金字塔经受住了千年岁月的考验保存下来,正如埃及的谚语所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古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方锥体的形状,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人一种用泥砖砌成的长方形的坟墓里,古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埃及的法老也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住所。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时,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想法。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到达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状表示了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埃及太阳神的标志是太阳光芒,而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太阳光芒。当你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像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从那时开始在古埃及掀起营造金字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那时,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代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比较著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4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大金字塔,共动用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四位法老哈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哈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紧挨着哈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哈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哈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

第三大金字塔是门卡乌拉的陵墓,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人大西洋。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新发现的两尊石像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是怎样修建的,墓壁上的绘画也生动地再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

有两座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金字塔,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而来,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