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军事制度。当今世界有哪些国家实行了军衔制?各国军衔是如何编制的?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它们的军衔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识别和区分各国的军衔标志?军衔与职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军人退役后还能挂军衔吗?这些鲜为人知的问题,本书将一一为您揭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58个国家军队授衔内幕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李庆山//王晓慧 |
出版社 | 大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军衔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军事制度。当今世界有哪些国家实行了军衔制?各国军衔是如何编制的?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它们的军衔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识别和区分各国的军衔标志?军衔与职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军人退役后还能挂军衔吗?这些鲜为人知的问题,本书将一一为您揭开。 内容推荐 军衔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军事制度。正是由于这种制度的普遍实施,才使得各国军队像今天这样整齐划一。透过军衔标志,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一个国家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状况,而且可以窥见其军队文化、传统、规模、结构等。在现代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军衔将发挥比过去更大的作用。无论对军人还是普通百姓来说。五彩缤纷的军衔都充满了神奇而迷人的诱惑力。 当今世界各国军衔制大体一致,但在具体设置和实施上又有差异。为既能从整体上反映世界各国军衔颁授的情况。又限于篇幅。本书选取了158个国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较详细地分章记叙了美、俄、德、英、法、日、印等国军衔制的情况。对其它各国军衔制的情况则只作简要介绍。 目录 第一章 美国军衔 美国的军衔标志 美国的军衔与任职等级 美国军官军衔的晋升 美国军官军衔的任免权限和程序 美国军人的薪金取决于军衔高低 美国的临时军衔 九旬老翁晋升上将 潘兴上尉一下子被提升为准将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四个“之最” 斯普鲁恩斯为何被称为“将军中的将军” 人们何以称布莱德雷为“大兵将军” 上尉利德尔·哈特的名声为何远扬 四星上将史迪威与33年中同情 建功在中国的飞虎将军陈纳德 美国历史上的10位五星上将 美国6位华裔将军 尉官和准将的最大服役年龄均为60岁 杜威为何获美当时唯一的海军上将衔 美国21世纪初海军上将 美国21世纪初陆军上将 美国21世纪初空军上将 苏联军衔制的诞生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军衔演变 俄军现行军衔标志 俄军的军衔与军服 俄军士兵升到元帅要走多少阶梯 苏联(俄罗斯)最高级别军衔服役年龄不限 苏联的“五代”元帅 卫围战争初期的苏联元帅 苏联军兵种主帅 苏联军兵种元帅 苏联早期统帅图哈切夫斯基 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大元帅”原因何在 苏联元帅朱可夫 崔可夫的元帅之路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苏联海军元帅衔 进入太空的捷列什科娃女将军 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苏联将帅 被清洗的苏联将帅们 苏联军衔标志的几次变化 苏联1935年授衔高级将领名录 苏沃洛夫何以称之“士兵元帅” 列宁称布琼尼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骑兵统帅 第三章 日本军衔 日本新旧军衔制 日本自卫队的军衔设置 日本自卫队的军衔标志 日本的“元帅”是一种荣誉称号 日本的31位“元帅” 6位日本“元帅”的末日 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赌徒人生 谁是日本自卫队最高军衔的军官 日本的军衔与种类繁多的军服 日军官兵的薪金主要由军衔等级确定 日军在中国毙命的大将有多少 第四章 德国军衔 德国纳粹时期的军衔设置 纳粹德军军衔标志 纳粹德国元帅 纳粹德国的将官军衔 隆美尔曾扛过12年的上尉肩章 联邦德国出了个少校市长 前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军衔 前西德衔官比例及任免 德国军官军衔与职务关系 德国现任主要高级将领 第五章 英国军衔 英国衔职的任免 英国军官军衔与职务 英国军官军衔的晋升 蒙巴顿是怎样从一个海军尉官晋升到了海军元帅的 伍德沃德何因从少将不久就晋升到上将 第六章 法国军衔 现代衔称在法国中世纪后陆续出现 拿破仑战争使法国形成了较完整的军衔体系 “平等权利”是法国军衔制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拿破仑麾下的元帅们 为什么从事军事工程的沃邦能当上元帅 获得多国元帅衔的福煦 戴高乐曾被戏称为“摩托上校” 法国现军衔的任免 法军的军衔与职务关系 法军军官军衔的晋升年限与方式 第七章 印度军衔 与众不同的印度军衔制 印军军官及衔职服役年限 印军最高军衔的军官是谁 印军士兵到将军的军衔设置 印军军官军衔与职务对照 印军军官军衔的晋升 印军各衔军官的待遇 巴基斯坦军衔 巴勒斯坦军衔 阿富汗军衔 阿联酋军衔 阿曼军衔 阿塞拜疆军衔 巴林军衔 不丹军衔 朝鲜军衔 东帝汶军衔 菲律宾军衔 格鲁吉亚军衔 哈萨克斯坦军衔 韩国军衔 吉尔吉斯斯坦军衔 柬埔寨军衔 卡塔尔军衔 科威特军衔 黎巴嫩军衔 马来西亚军衔 蒙古军衔 孟加拉国军衔 缅甸军衔 尼泊尔军衔 塞浦路斯军衔 沙特阿拉伯军衔 斯里兰卡军衔 塔吉克斯坦军衔 泰国军衔 土耳其军衔 土库曼斯坦军衔 文莱军衔 乌兹别克斯坦军衔 新加坡军衔 叙利亚军衔 亚美尼亚军衔 也门军衔 伊拉克军衔 伊朗军衔 以色列军衔 印度尼西亚军衔 约旦军衔 越南军衔 阿尔巴尼亚军衔 爱尔兰军衔 爱沙尼亚军衔 奥地利军衔 白俄罗斯军衔 保加利亚军衔 比利时军衔 波黑军衔 波兰军衔 丹麦军衔 芬兰军衔 荷兰军衔 捷克军衔 克罗地亚军衔 拉脱维亚军衔 立陶宛军衔 卢森堡军衔 罗马尼亚军衔 马耳他军衔 马其顿军衔 摩尔多瓦军衔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黑山)军衔 挪威军衔 葡萄牙军衔 瑞士军衔 斯洛伐克军衔 斯洛文尼亚军衔 乌克兰军衔 西班牙军衔 希腊军衔 匈牙利军衔 意大利军衔 阿尔及利亚军衔 埃及军衔 埃塞俄比亚军衔 安哥拉军衔 博茨瓦纳军衔 布基纳法索军衔 布隆迪军衔 赤道几内亚军衔 厄立特尼亚军衔 刚果(布)军衔 刚果(金)军衔 吉布提军衔 几内亚军衔 几内亚比绍军衔 加纳军衔 加蓬军衔 津巴布韦军衔 喀麦隆军衔 科特迪瓦军衔 肯尼亚军衔 莱索托军衔 利比里亚军衔 利比亚军衔 卢旺达军衔 马达加斯加军衔 马拉维军衔 马里军衔 毛里塔尼亚军衔 摩洛哥军衔 莫桑比克军衔 纳米比亚军衔 南非军衔 尼日尔军衔 尼日利亚军衔 塞拉利昂军衔 塞内加尔军衔 斯威士兰军衔 苏丹军衔 索马里军衔 坦桑尼亚军衔 突尼斯军衔 乌干达军衔 西撒哈拉军衔 赞比亚军衔 乍得军衔 中非军衔 巴拿马军衔 多米尼加军衔 古巴军衔 海地军衔 洪都拉斯军衔 加拿大军衔 墨西哥军衔 尼加拉瓜军衔 萨尔瓦多军衔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军衔 危地马拉军衔 牙买加军衔 阿根廷军衔 巴拉圭军衔 巴西军衔 秘鲁军衔 玻利维亚军衔 厄瓜多尔军衔 哥伦比亚军衔 圭亚那军衔 苏里南军衔 委内瑞拉军衔 乌拉圭军衔 智利军衔 澳大利亚军衔 巴布亚新几内亚军衔 斐济军衔 新西兰军衔 试读章节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四个“之最”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美国的五星上将,他借助父辈的提携和自身的文韬武略及赫赫战绩,一路顺风地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少将、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这在世界军衔史上还是少有的。 1880年1月26日,麦克阿瑟降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将军(后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家中。为了给儿子铺开一条金光道,父母在麦克阿瑟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1886年麦克阿瑟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母亲千方百计地引导和鼓励小麦克阿瑟学习和研究历史,浏览世界名人传略,督促他努力学习,但由于贪玩调皮,成小麦克阿瑟绩平平。19岁时,他通过“走关系”进入西点军校学习。麦克阿瑟的母亲为了防止漂亮的儿子受风流韵事的纠缠,也随同前往,跟踪管教。1903年麦克阿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母亲为了麦克阿瑟的升迁而四处求情,将麦克阿瑟送到曾在其父老麦克阿瑟麾下任过职的潘兴将军的部队里,以求得到特殊的关照和提携。1905年10月,麦克阿瑟又作为其父的随从参谋,以老麦克阿瑟“驻日本观察员”的身份,进行搜集情报的工作。他们父子在香港、仰光、加尔各答、孟买、爪哇、越南和上海等地四处“巡察”,将情报收集范围扩大到了几乎整个亚洲。这一阶段,他不仅为美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而且从他父亲那里又学得了很多很多谋仕之道,也使他的政治嗅觉更加灵敏,人格品性更加多面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德宣战。麦克阿瑟在美国驻法国的第42师任参谋长。麦克阿瑟虽然只是个参谋官,但他不断深入前线,身先士卒,不避艰险,率领和激励士兵勇敢作战,战绩赫赫,深受官兵爱戴,不久便升任师长。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麦克阿瑟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 1919年回国后,麦克阿瑟得知拟派他到母校担任校长的消息。此时的西点军校比较混乱,课程陈旧过时,学员的知识面狭窄。作战部队对西点军校毕业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深为不满,几任校长都没有“吃到好果子”。麦克阿瑟打心眼里不想接任这个“危险”的西点军校校长职务,在各方的劝解尤其是母亲的劝说下,最后勉为其难,走马上任。就这样。不足40周岁的麦克阿瑟成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当时新任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对麦克阿瑟说,西点军校有悠久的历史,你要使军校恢复起来,重放光彩。麦克阿瑟排除各种障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拓新路,开始了现代化的教育,使西点军校迅速适应了世界的变化和战争对人才的需要。麦克阿瑟曾是西点军校最杰出的学员,是从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受勋最多的美军军官之一,共获得2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1枚服务优异勋章、7枚银星章、2枚紫心勋章以及数枚法国授予的勋章。没有西点军校的培养,他可能就无缘得到这一切,有了这一切,他在西点军校学生面前就有了说服力。当然,麦克阿瑟又是西点军校最好的校长,没有他的3年重整旗鼓,西点军校也可能就没有今日的辉煌。麦克阿瑟应该感谢西点军校,西点军校也应该感谢麦克阿瑟。 1922年麦克阿瑟离开西点军校,被派到菲律宾任职。同年2月,45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少将,成为美国陆军最年轻的少将。 1930年8月5日,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部长发来的电报,胡佛总统决定由麦克阿瑟出任陆军参谋长之职。麦克阿瑟考虑到,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和平主义情绪高涨,军队预算必将缩减,此时此刻去担任参谋长之职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所以有推辞之意。麦克阿瑟的母亲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即拍去电报,力劝儿子接受这个职务,她说:“如果你表现出怯懦。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羞耻。”再次听从母亲的劝告,于1930年11月走马上任,50岁的麦克阿瑟成为美国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1935年夏天,麦克阿瑟在参谋长职务上任期结束,他接受菲律宾自治政府总统奎松的邀请,前往菲律宾担任军事顾问而离开美军。 1941年7月,由于太平洋形势日益紧张,麦克阿瑟再度应召服役,任美菲远东军司令,10月晋升为四星上将。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向菲律宾大举进攻。麦克阿瑟奉命阻止日本的进攻,于1942年3月11日受命撤离菲律宾抵达澳大利亚,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1942年,日本海军在珊瑚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中失利,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由被动转入主动。麦克阿瑟为保证美、澳盟军补给线畅通,率美、澳盟军在巴布亚、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并取得胜利。1944年他又在莱特湾大海战中大败日本海军。麦克阿瑟因战绩卓著而被晋升为五星上将。 麦克阿瑟是美军一名杰出的将领。他反对因循守旧,主张最大限度地运用新武器,使用由舰队支援的空地打击力量,出其不意地对主要目标实施大规模攻击。他成功地运用“跳蛙战术”,夺取了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众多岛屿。他擅长三军联合作战,被称为“两栖作战的大师”。 麦克阿瑟之所以会成为美军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少将、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所幸之处,首先是由于自身具有敏捷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赫赫的战功及高超的指挥才能。同时,从他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他的家庭对他的刻意培养,他父亲为他打下的基础,他母亲对他仕途的关注及关键时刻对他的点拨与推波助澜等等,也是他得以更顺利发展的优越的客观条件。 斯普鲁恩斯为何被称为“将军中的将军” 在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中,斯普鲁恩斯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一位卓越的战略家。美国海军部长欧内斯特·金将军在发表人事命令时说:“在美国海军将级军官中,斯普鲁恩斯的心智能力超过了所有的人。”知人善任的尼米兹上将则称赞他是一位“将军中的将军”。 斯普鲁恩斯出生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03年考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1906年9月毕业后。到海军战船上服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晋升为中校,指挥驱逐舰“爱伦华德”号,到太平洋服务。1921年起,斯普鲁恩斯历任美国海军工程局处长、“载尔”号和“澳斯本”号驱逐舰舰长、驻欧美海军指挥官的助理参谋长等职。1926年夏,斯普鲁恩斯进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被分派到海军情报办公室任职。1931年6月,他被选调到海军军事学院任教,次年晋升上校。从1933年5月起,斯普鲁恩斯先后担任驱逐舰护航舰队参谋长、海军军事学院战术系主任等职。1940年10月晋升海军少将,出任海军第10军区司令,1914年6月兼任加勒比海战区司令。 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斯普鲁恩斯奉命接替哈尔西指挥第16特混舰队,协同第17特混舰队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中途岛海战刚刚结束。斯普鲁恩斯即被任命为尼米兹的参谋长。美军开始转守为攻,首先在所罗门群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斯普鲁恩斯一上任。便开始调整兵力支援南太平洋集团的作战,并对未来的中太平洋战役作了深思熟虑的筹划。 一年之后,斯普鲁恩斯因成绩斐然被擢升为中将,并担任了中太平洋部队的司令。上任伊始,斯普鲁恩斯大刀阔斧地精简了幕僚组织。他认为,幕僚组织愈小愈好,庞大的机构则贻害无穷。1943年秋,中太平洋部队开始转入全面反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张首先进攻马绍尔群岛。然而,刚刚就职的斯普鲁恩斯却力表反对。他认为,中太平洋部队的“第一刀”应该是吉尔伯特群岛,因为美国的任何基地都不能对马绍尔群岛实施成功的侦察和支援,况且马绍尔群岛的设防更为坚固。而进攻吉尔伯特群岛则较为容易。而且占领该岛之后还可对马绍尔群岛进行侦察和支援登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时,第一个目标应该是马金岛而不是瑙鲁岛(将瑙鲁岛作为第一个攻击目标亦为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的),因为瑙鲁岛地形险恶,设防严密,并与战役的第二个目标塔拉瓦岛相距太远,不便支援,与日军在特鲁克的基地又太接近,易遭袭击。而马金岛距塔拉瓦岛不远,离马绍尔群岛更近,并可在岛上开辟机场,在礁环中停泊舰艇。斯普鲁恩斯这两项有理有据、分析透彻、切合战情的建议,得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高度评价,很快被采纳了。 1943年11月20日,斯普鲁恩斯率领中太平洋部队发起了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登陆战。攻打马金岛时,美军打得十分顺利;登陆塔拉瓦岛时,美军损失较大,为此,斯普鲁恩斯受到了国内的许多批评。然而,斯普鲁恩斯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因为马绍尔群岛中的夸贾林岛,设防比塔拉瓦岛更为坚固,如首先攻打马绍尔岛,必定遭到夸贾林岛的全力增援和抵抗,美军的损失必定会更加惨重。美军正是应用了攻打塔拉瓦岛的经验教训,因而在占领吉尔伯特群岛之后,紧接着又迅速地征服了马绍尔群岛。据说,这次作战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成本最低而收效最高的一次”。美国著名的海军史专家莫里森认为,塔拉瓦的经验教训是“1945年胜利的播种床”。由于马绍尔群岛作战的成功,斯普鲁恩斯被晋升为上将。这时,他指挥的中太平洋部队也被称为第5舰队,所辖的两栖部队则称为第5两栖编队。 1944年6月,中太平洋部队在斯普鲁恩斯的具体指挥下,兵分两路,南北夹击,直取马里亚纳群岛,准备突破日军的内防御圈。6月15日清晨,当第一批陆战队在舰炮和飞机的掩护下一举登上了塞班岛的滩头时,一支庞大的日本舰队在小泽大将的率领下正向菲律宾海驶来,企图使美舰队处于日本战船和岛上陆基飞机之间,以两翼夹击。斯普鲁恩斯冷静地分析判断了战情之后,当即决定,暂停在关岛的登陆计划,第5舰队的作战舰只迅速移师提尼安岛以西150海里处准备迎战。接着,斯普鲁恩斯又命令舰载机全力轰炸关岛机场,一举砸碎日军双钳中的一把。6月19日10时,当两支舰队相距300海里时,日舰队连续发起了4次进攻,共起飞舰载机338架次。然而,由于关岛的陆基飞机已大部被歼,日军舰载机孤掌难鸣,很快被击落了297架。经过两天激战,日军损失惨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著名于世的“马里亚纳大规模火鸡射击战”,亦被称为“菲律宾海战役”。扫除了小泽这一海上障碍之后,美军又很快攻下了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牢牢控制了马里亚纳群岛。 紧接着,斯普鲁恩斯又制定了下一个战役目标——攻占琉璜岛和冲绳岛。然而,尼米兹告诉他,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决定收复菲律宾之后将继续进攻台湾。斯普鲁恩斯认为,进攻台湾困难太大,而且距离日本太远,难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攻占琉璜岛和冲绳岛,既可以作为轰炸日本本土的前哨机场,也可以从那里使用战斗机保护从马里亚纳起飞的B一52重型轰炸机,还可以控制东海及日本南部海域。这一建议又被采纳了。美军在攻占了菲律宾之后,决定越过台湾,西取琉璜岛和冲绳岛,决定由斯普鲁恩斯担任战役最高司令官。在斯普鲁恩斯的巧妙指挥下,琉璜岛和冲绳岛这两个日本本土的最后屏障被砸了个粉碎。 从攻占吉尔伯特,到夺取冲绳,美军中太平洋部队航空母舰和两柄兵力的运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充分展示了斯普鲁恩斯的军事指挥才能。从斯普鲁恩斯几次纠正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既定方针的行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个冷静、沉着、不善交际的海军战将的智勇双全和卓越的战略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他在战略分析与预测中的过人之处和他在美军的价值所在。尼米兹曾深有感触地说,斯普鲁恩斯是一位“将军中的将军”。 P30-35 序言 军衔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军事制度。正是由于这种制度,才使得各国军队整齐划一、威武雄壮、多彩亮丽、风光八面。通过军衔标志,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一国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状况,而且可以窥见其军队文化、传统、规模、结构等。在现代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军衔将发挥比过去更大的作用。 那么,当今世界有哪些国家实行了军衔制,各国军衔是如何编制的,有什么不同?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大国,它们的军衔的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识别和区分各国的军衔标志?军衔与职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退役后还能挂军衔吗? 西欧大约在15~16世纪开始实行现代军衔。俄罗斯军衔承袭了前苏联乃至沙俄的传统,是“东方型”军衔的代表,与西欧有什么不同?在二战时期,西欧大国颁授了多少元帅衔?至今,世界上授予元帅衔最多的国家是哪国?日本设元帅衔了吗?美国为什么没设元帅衔?斯大林为什么被授予“苏联大元帅”?这些有趣的授衔内幕将为您一一披露。 为能从整体上反映世界各国军衔颁授的情况,限于篇幅,本书选取了158个国家,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办法,较详细地分章记叙了美、俄、德、英、法、日、印等国军衔制的情况,对世界上其他各国军衔制的情况只作简要介绍。 世界各国军衔制内幕故事纷繁,本书披露的仅为冰山一角。书中也许还有许多不足和缺憾,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更正、补充。 作者 2007年夏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