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谈编著的《孔子的梦与中国历史》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孔子的梦”,主要介绍孔子一生的梦想——天下为公,概述孔子积极推行的通过仁爱来达到公天下的大同世界,并从各个方面介绍孔子的一生。下部为“从伏羲到溥仪”,根据孔子将中国历史为公天下和家天下两个历史时期的论断,用大量历史事实阐明公天下的帝王侧重为人民谋福祉,受到百姓的拥护;而家天下的帝王则据天下为己有,剥削压迫人民,是人民的死对头,最终招到民众的唾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孔子的梦与中国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张伯谈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伯谈编著的《孔子的梦与中国历史》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孔子的梦”,主要介绍孔子一生的梦想——天下为公,概述孔子积极推行的通过仁爱来达到公天下的大同世界,并从各个方面介绍孔子的一生。下部为“从伏羲到溥仪”,根据孔子将中国历史为公天下和家天下两个历史时期的论断,用大量历史事实阐明公天下的帝王侧重为人民谋福祉,受到百姓的拥护;而家天下的帝王则据天下为己有,剥削压迫人民,是人民的死对头,最终招到民众的唾弃。 内容推荐 张伯谈编著的《孔子的梦与中国历史》分上下两篇。《孔子的梦与中国历史》上篇为“孔子的公天下之梦”,主要介绍孔子一生的梦想——天下为公,着重阐述孔子积极推行“仁爱”来实现公天下的大同世界,并从各个方面介绍孔子的一生。下篇为“中国家天下的历史”,以孔子的观点,从伏羲到溥仪,将中国历史分为“公天下’,和“家天下”两个历史时期,用大量史实阐明公天下的领导人一心为人民谋福祉,受到百姓的拥护;而家天下的帝王则据天下为已有,穷凶极恶地压迫、剥削人民,是人民的死对头,最终遭到民众的唾弃。 目录 前言 上篇 孔子的公天下之梦 一、孔子首梦天下为公 二、孑L子追梦的一生 三、孔子相貌非凡 四、孔子的自白l 五、孔子弟子说孔子 六、齐太史说孔子 七、孔子与马克思一样追求人类美好未来 八、孔子发明了仁学 九、孔子论政及其为政 十、孔子诛少正卯 十一、孔子谈载舟覆舟 十二、孔子救鲁 十三、孔子与楚昭王 十四、孔子谈君臣父子关系 十五、孔子谈君子与小人 十六、孔子的《论语》与做人治国的大道理 十七、孔子多才多艺、武功惊人 十八、孔子是杰出的音乐家 十九、孔子是《易经》之父 二十、孔子的书法 二十一、孔子是万世师表 二十二、孔子的箴言 二十三、孔子大办私学 二十四、孔子的学与问 二十五、孔子的独特教育方法 二十六、孔子对弟子的跟踪考察 二十七、孔子最好学的弟子颜回 二十八、孔子谈如何结交朋友 二十九、孔子的外交魅力 三十、孔子谈儒家的品行 三十一、孑L子说敬老是好传统 三十二、孑L子说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三十三、孔子反对大义灭亲 三十四、孔子见南子 三十五、孔子的惊人预见 三十六、孔子的知微知彰 三十七、孔子哭麟 三十八、孑L子答小儿辩日与相人之失 三十九、孔子谦让圣人之称 四十、孔子的和平思想 四十一、孔子的安贫乐道 四十二、孑L子的养生之道 四十三、孑L子的生活情趣 四十四、孔子的松柏精神 四十五、孑L子葬母 四十六、孑L子不反对女子改嫁 四十七、孔子之丧葬 四十八、孔子的后代 四十九、孔族的中兴祖 五十、孔族的宗庙 五十一、孔子和夫人的雕像 五十二、孑L子的卫士 五十三、孔子的替身 五十四、孔子的手植树 五十五、孔子身后的浮沉 五十六、孔子的世界热 五十七、孔子《论语》中几段话的读法 五十八、孔子所受的不公正的编派 五十九、孔子的公天下之梦何以难实现 下篇 中国家天下的历史 一、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二、三皇(自此始为公天下的历史) 三、五帝. 四、夏朝(自此始为家天下的历史) 五、商朝 六、周朝 七、秦朝 八、西楚 九、汉朝 十、三国 魏国、蜀汉、孙吴 十一、晋朝 十二、十六国 前赵、后赵、成汉、前凉、后凉、南凉、 北凉、西凉、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 南燕、北燕、大夏、西燕、冉魏、代国 十三、南北朝 南朝:刘宋、南齐、萧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一北齐、西魏、北周 十四、隋朝 十五、唐朝 十六、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闽、 北汉、南汉、荆南、楚 十七、宋朝 北宋、南宋、辽朝、金朝、西夏 十八、元朝 十九、明朝 二十、清朝 后语 试读章节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他同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韶》乐,就学了起来,三个月不知肉味。齐国人都称赞他。 齐景公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国君像个国君,臣子像个臣子,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景公说:“好!真是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很多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论语·颜渊》云:“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后来,齐景公又问政于孔子,孔子日:“政在节财。”景公悦,想把尼溪田封给孔子,因宴婴之阻而止。齐景公对孔子日:“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孔子四十二岁时,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五年,季桓子立。季桓子挖井得羊,后来吴国毁会稽得一节大骨,都向孔子请教,吴国使者称赞孔子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圣人。 孔子生于乱世,目睹家天下的丑恶,看清家天下是战争的祸根,又研究了三皇、五帝时代的社会,把我国历史分为公天下和家天下两个时代,他梦想天下为公,并提倡和积极推行仁爱,以达到大同世界。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才能。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无所施,莫能己用,日:“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悦,止孔子。孔子日:“夫召我者岂或?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直到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一岁时,鲁定公才任他为中都宰,他才有机会施展他的抱负。他到任一年,中都邑就路不拾遗,器不雕伪,各国纷纷效法。孔子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又由司空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二岁。这年春天,齐鲁讲和。齐国怕鲁国重用孔子称霸,危及齐国,约鲁定公在夹谷会盟,企图要挟鲁国。时孔子摄相事,随鲁定公与会。孔子在会上施展了非凡的外交才能,出奇制胜,收复了鲁国失地。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果断地杀掉了扰乱国政的鲁国大夫少正卯。孔子使仲由为季氏宰,堕三都。鲁国大治。鲁国人歌颂他。 齐国害怕鲁国重用孔子称霸,吞并了齐国,就使出了美人计,在齐国内挑选了八十个能歌善舞的美女和三十匹身有花纹的马送给鲁定公。鲁国中了美人计,季桓子接受了美女纹马,鲁定公整天外出巡游,观赏美女纹马,懈于政事,连郊祭也不发祭肉了。孔子知道齐国的美人计是对着他来的,而定公中了计,已无能为力,眼看大祸临头,只好带着几个弟子星夜离开了鲁国,开始长达十四年之久的颠沛流离生活。孔子离开鲁国时歌道:“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史书把孔子的这次流亡说成是孔子周游列国,显然与事实不符。 孔子逃出鲁国后,同几个弟子先到卫国,又到陈国。路过匡城,匡地人误以为孔子是害过他们的阳虎,整整围困了孔子和弟子五天。孔子等离匡过蒲,住了月余又返回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要见孔子,孔子不得已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孔子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又去曹适宋。 宋国是孔子先祖受封的地方,又是孔子夫人的家乡。孔子的先祖食采于栗,栗就是今天的河南夏邑。孔子常到宋国祭祖。后人在夏邑设有还乡祠,是我国著名文化胜迹。至今夏邑已成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多达一百多人。孔子到了宋国,就去拜见宋君,宋君问道:“我想长久保住国家,统有各座城池;我想让百姓安心而不迷惑;我想让士人都竭力效劳;我想让天时正常;我想让圣明的人不招自来;我想让官府管理得好。怎样才能做到?”孔子对日:“很多大国君主问过我,都没有你问得这样全面。你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丘闻之,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那么众多的都市都能得到;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士益之禄,则皆竭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日寸;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宋君说:“我没才能,做不到。”孔子说:“这些事不难,只要想做就可以做到。” 孔子在宋国期间,听说宋国权臣司马桓魅为自己建造豪华墓室,三年不成,就十分气愤。孔子说,这样奢侈,死了还不如快点烂掉好。《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云:“孔子在宋,司马桓魅,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工匠皆病。夫子愀然日‘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司马桓魅得知后怀恨在心。当孔子与弟子习礼于一棵大树下时,司马桓魅就派人砍掉那株大树,并将孔子师徒团团围住,企图杀掉孔子。孔子说,天在我身上生就了优秀的品德,桓魑能把我怎么样?《论语·述而》云:“子日:‘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孔子就把弟子分散开来,各奔郑国。 司马桓魃欲杀孔子,可能与他的弟弟司马牛有关。司马牛不满其兄的行为,同他断绝了兄弟关系。司马牛就是孔子的弟子司马黎耕,字子牛,常说他没有兄弟。《论语·颜渊》云:“司马牛忧日:‘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日:‘商闻之,人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相失,独立于外城的东廓门。弟子们到处寻找孔子,有个郑国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三寸,狼狈得像一只丧家之犬。”子贡在东廓门找到了孔子,并把郑国人的话如实告知孔子。孔子听了欣然笑道:“那人形容我的相貌,无关紧要…… P6-7 序言 孔子同马克思一样,追求人类美好的未来。 孔子生活在家天下的奴隶社会,就梦想天下为公,并勾画出公天下大同世界的图景。他发明了仁学,积极鼓吹爱护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一切以人为本,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而实现公天下的大同世界。 孔子认定天下为公,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生死以之。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大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培育出大批志士仁人,为实现他的公天下梦共同奋斗。 孔子将中国历史分为公天下和家天下两个时期,戳穿了家天下统治阶级的骗局,为中国人民揭开了公天下的生动画面。 孔子反对战争,并指出家天下是战争的根源。这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是一大贡献。 孔子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圣人,他的光辉思想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孔子的公天下之梦,是中国之梦,也是世界之梦。 让孔子的公天下之梦早日成真,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光荣任务。 后记 我们高兴地看到,孔子的公天下之梦,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成为现实。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现孔子的公天下梦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知道,公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也不是某些少数人的天下,而是人民的天下。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天下与家天下是截然不同的。公天下的领导人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是老百姓的带头人,而家天下的帝王则穷凶极恶地欺压百姓,剥削百姓,是老百姓的死对头。中国虽然早已将家天下扫进了历史博物馆,但它还在散发着刺鼻的臭味,污染着人们的灵魂,特别是家天下的封建意识,尤其是官本位意识阴魂不散,害得干部们的公仆意识迟迟未能普遍树立起来。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就严重地影响了孔子公天下之梦的实现。 我以耄耆之年撰写此书,就是要为孔子的公天下梦鼓与呼。希望孔子的公天下之梦早日成真! 此书的修改定稿与出版,舍侄张洋出了大力,不敢藏善,不敢掠美,非言谢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