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在《班长下台(名师导读美绘版)》中,桂文亚老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记录了她的童年,那些关于家人的文字,那些充满童趣的故事,那些对自然的呐喊……深深触动孩子的心灵。
阿桂桂是个功课不太好的班长,她豪侠倔强,敢和男生打架;她古灵精怪,在班会课上模仿老师;她善良仁厚,真心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敏感细腻,和火车赛跑,只为伏在窗前,将缤纷的少女心事撒下……调皮捣蛋、天马行空、热爱自由的阿桂桂,和窗边的小豆豆一样,她的喜怒哀乐,都是最最诚实的孩童心声,让每个读者读罢莞尔一笑,从中找到共鸣。孩子们喜欢阿桂桂,因为她就是他们自己;大人也喜欢阿桂桂,因为她是孩童时代的影子,提醒着他们去呵护只属于童年的东西——小小的梦想和最真诚的初心。
《班长下台(名师导读美绘版)》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桂文亚的经典作品集,有讲述童年生活的趣味故事,也有表达生活情趣与思考的散文小品,还有描述大千世界的旅行游记。活泼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爱不释手。本书有不少篇目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班长下台
“陈淑真、钟德淑、赵怡德……”月考分数结算出来,老师开始发成绩单。
老师是按照成绩高低一个个喊名字,愈前头的成绩愈好,愈落后的,表示愈差,从一门、两门红字到三门红字,不用明讲,大家心里有数。
“桂文亚!”老师喊我的名字,我跳了起来,匆匆跑向讲台,低着头,又匆匆回到座位上。
英文五十八、理化五十二、数学三十二!我难堪地盖住半张成绩单,尽管国文九十二、历史八十七、地理八十五,又有什么用?大家统统看得很清楚,每次月考发成绩单,班长总是倒数第几名,总是涨红了脸。
下了课,我闷闷不乐地从书包里抽出向赵怡德借的《侠隐记》。还是看小说好。公爵说:“我活在世上做什么?别的做不了,只好把往事想想,聊以自慰。你能够看我一眼,我好似得了至宝,就将它收藏在我的心里……”
公爵爱恋着王后,正在说着情话,他的情话是多么甜蜜呀,甚至表白:“你若是爱我,我死了也甘心。” 但是我好像没有被这些伟大的甜言蜜语骗过,我并没有陶醉。我心里记挂的还是那张三门红字的成绩单,要怎么拿回去盖章。妈妈忧虑加上生气的表情,好像乌云一样飘在窗外的蓝天上。爸爸在外地出差,每回家信总是千叮咛万叮咛,努力用功,加强英文、数学,要考上一所好高中,才有希望进大学……
数学,数学!要不是背中了一题例题,我恐怕只猜对五题是非选择。刚开始学几何,老师很有耐心地一讲再讲,他说不懂没关系,慢慢来。
第一次小考下来,班上有二十个同学不及格,还有几个人吃了鸭蛋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没关系。”老师拍拍我的头。第二次小考,不及格的人少多了,但是还有几个人吃鸭蛋,我考了二十分。“进步了!”老师鼓励我。只是第三次小考,唉!我又抱了鸭蛋。
陈培武老师真的很好,教学认真,也没有暴力倾向,顶多是在同学吵闹的时候猛拍黑板,发出连珠炮般的警告:不要讲话不要讲话不要讲话!他不像隔壁班的阎罗王,对学生又打又骂的,他也不会像某些老师专爱冷嘲热讽成绩不好的同学。可是,鸭蛋抱多了以后,老师大概太失望了,也就不再理会我了。我记得,他还没教我们班的时候,每回在操场上看见我,总是笑睐睐地招招手:“小班长,骑脚踏车要小心哟!”
功课好,就是好学生,功课坏,就是坏学生?“我活在世上做什么?别的做不了,只好把往事想想!”痴情的公爵还有往事可想,我呢?三门功课不及格,活在世上有什么用?
成绩单藏在书包里已经有两天了,老师催缴,我说忘了带。我不敢拿回家给妈妈看是真的。上次月考只有数学不及格,这次居然多加两门!妈妈一定怪我小说看多了,《西游记》《浮生六记》《老残游记》《双城记》《基度山恩仇记》……还有,还有外加那几十大本武侠《黑旗令》!
其实和小说没有关系。我上数学、理化课时也很用心听讲,也好像听懂了,问题就出在考试,新题目一出,就不会了。爸爸叫我念英文,我也念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坐在院子里大声背诵,明明每个字母都记得了,偏偏一到考试,又忘记了。
也许我不应该开老师玩笑。那天班会余兴节目,我踮起脚尖,手里夹着一根粉笔,学英文老师一扭一扭地走进教室,轻轻那么一扔,半截粉笔刚好掉进黑板槽里,然后扯着嗓子娇娇细细地说:“Good moming,everybody!”全班同学一阵爆笑,我也得意地扬眉咧嘴。
千不巧,万不巧,这伟大的杰作居然被正好经过教室的英文老师看见了。第二天一早,我就被老师喊了去教训一顿。
“李老师非常生气,认为你太没礼貌,而且,她还怀疑上个礼拜甩在她白褶裙上的黑墨水也是你弄的。”
“不是我!”我抗辩道。
“还有,你是不是去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只好点点头,老师怎么会知道我看电影的事?
“李老师还说,你的英文练习本里夹了两张凌波和乐蒂的明星照片!”
“你是班长,在班上应该起带头作用,凡事以身作则,怎么反而调皮捣蛋?马上就要升初三了,不用功,是考不上高中的。光是文科好没什么用,成绩单上三门主科不及格,怎么得了?你看善班、美班、温班,哪一班的班长不是前三名?你啊!光顾着玩,上课偷看课外书,下课抢着打躲避球……”
老师的嘴巴像鱼缸里的金鱼,一张一阖,镜片后面的眼睛突突的,凶巴巴的。老师继续说了一大堆一大堆,我都不记得了,只有“哪一班的班长不是前三名”这句话好像针一样戳得我昼夜难安。
P25-30
捡拾生命的珠宝
吴新华
打开《班长下台》这本书,仿佛打开了桂文亚整个的生命旅程。她用轻盈、诙谐和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她的小小世界:以儿童之心观看世界,让世界变得奇妙、可爱、温馨;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告诫小朋友们要珍惜生命中的珠宝,不忘初心。打开这本书,让我们静下心来跟着可爱的“桂老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心灵之旅”,捡拾自己生命的珠宝,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以儿童之眼观看世界
桂文亚的作品充满童趣与想象,她用多姿多彩、感性细腻的文字,带领读者回归充满童真的单纯世界。“老师老师别生气”、“绿叶弟弟放暑假啦”、“巧克力的味道,便是妈妈的味道”等俏皮的语言,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让我想起了自己那个欢快单纯的童年。童年其实并未离我远去,它一直封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作家轻松几笔,就勾起了那久远的甜蜜回忆。
本书第一辑“我不是坏小孩”中,作者描述了许多童年有趣的故事,比如:惹妹妹生气哭鼻子,骂妹妹是“自来水”,模仿老师的各种动作神态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和同学因为打球闹不愉快而“火并”等,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呢?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小读者们是不是也做过这些并没有恶意的“恶作剧”呢?因为感同身受和情感的共鸣,读者不会因为书中“我”的过错而责怪她,反倒因其率真而心生怜爱之意。
因为“恶作剧”,因为考试不及格,因为和同桌吵架,“我”就是一个坏小孩了吗?不,恰恰不是的。作家只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塑造了一个“大人”眼中不够完美的孩子而已。而这样的孩子恰恰才是真实的,生动的,立体的,才是被孩子们接受的。因为“她”就是“我”,“我”就是“她”呀。
热爱生命体验“平凡”
托尔斯泰曾说: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去爱了。我好感谢,因为我拥有很多爱,所以我将会知道世界的一切。
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好。桂文亚在《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一短文中,询问读者是否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听过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听过风吹的声音?这些并不是想象的声音,只是因为作家对自然比常人多了几分关注,多了几分热爱,才听见了旁人无法听见过的声音。
在作品的第二辑与第三辑中,作家抒写了一种平凡的、放松的充满爱的生命状态。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一篇《“慢慢的”公寓》:“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园子,里面种满了花,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唯一不足的是常有那小蜗牛来捣蛋,吃掉植物的嫩叶子。要不要将这些小坏蛋们就地正法?“我”稍加犹豫后,将那肇事的十八只小蜗牛装进了一个铺满菜叶的盒子里,让它们远离自己的小园子。小蜗牛似乎体会到了“我”的善意,没过两天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园子里。“不要再说我慢!这种话,我已经听过几万遍了!”文末,“我”发出了这样的一声喟叹。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要老是怒气冲天,慢下来,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忽略小蜗牛的“可恶”行径,保留对生命的尊重,你会发现别样的风景不是吗?
细水长流好读书
经历了快乐的童年时期,青涩的青春期,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开始以旅行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她开始为土耳其浴着迷,去采摘埃及香料市场上的人间烟火。从伊斯兰堡到剑桥,最终,她又将这些生命中的感悟写进自己的文字里,用精妙的文字去诠释什么是真、善、美。
“让一片云,影响另一片云。”作家在最后一辑“细水长流好读书”中告诉读者要多与爱读书之人交流,并通过积极思考将所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心灵深处的积淀。去主动认识一些爱读书的人,通过交流,你总能得到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把学来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细细咀嚼、消化、吸收,最后挥毫泼墨,写出自己独有的智慧篇章。诸君莫做“储物罐”,而应争当“造物者”。
要做一个“造物者”,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正如书中所说:“生活要有购书的预算,拥有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如同拥有一个好朋友,它让你有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因为它永远不会离开你。”小学阶段是建立自我的关键时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写作技巧的探索,都始于将懂未懂之时。怎样写作?桂文亚从作家的角度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创作经历,而我则从教师的角度给小朋友三点建议:一、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准备丰富的写作素材,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二、不要讨厌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每改一次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三、写作是真性情的表达,而不是为了名与利,唯有发自心灵的作品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永远热爱平凡的生命,永远热爱读书与写作,这是桂文亚生命中的珠宝,希望阅读这本书的你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捡拾到更多美丽的珠宝,享受美丽的时光。
桂文亚的散文里,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美”。她相信“美的本然”,在乎人怎么去发现。“关”。几乎是桂文亚的宗教。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林良
在关于童年的感觉和想象中,我们跟随着桂文亚女士一起。触摸感觉和想象的尽头,领略童年盎然的生命意趣,回味童年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动。我想说,作为一位儿童散文作家,桂文亚女士是独特的,也是幸福的。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