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帅望一边往嘴里放东西,一边翻账本。
站在他身边的酒楼老板不住地冒汗。
帅望笑眯眯地:“别紧张,别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一次突击查账,难免有问题。”
那老板继续擦汗,突击查账……
这位小少爷,对酒楼的食物水准与服务态度不满,所以突击查账。
不好吃,你还一个劲儿地往嘴里放?
韦帅望一边翻一边道:“不用客气。你忙你的,再给我拿点核桃酥来。”
老板忙前忙后,压低声音骂伙计都给我小心点,回到后厨吼大师傅:“给我打起点精神来了,把看家本事使出来。大老板在此,不想滚蛋就小心点。”
门口进来一个少年。
黑衣,一把刀。
站在门口。
整个大堂都暗了,温度似也低了两度。
店伙计刚被修理过,哪敢怠慢,迎过去:“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那人沉默了一会儿,问:“住店多少钱?”他的气场让远远的韦帅望感到一阵威压,不过此种杀气对小人物无效。
伙计咧着嘴笑道:“上房一间二两银子。”
黑衣人沉默。
伙计赔笑等着,始终不敢露出大店伙计的嘴脸来。
那黑衣人看来已准备转身离开,因着伙汁的良好态度,沉默良久道: “别的呢?”
伙计笑道:“咱们高中低档客房都有。我看客官远道而来,一定想好好休息。咱们有间尾房,条件是差点,胜在安静,价格又便宜,四钱银子。”
大老板在此,伙计态度真是空前绝后的好啊。韦帅望瞄了一眼来人,肚子里暗笑:你小子命好,我刚修理过他们,所以他们听见你不要上房,还是给你个上房客人才享受得到的笑脸与委婉。
黑衣人沉默一会儿,问:“冷家山离此还有多远?”
伙计道:“不远了。您要是走着过去,还有半天的路。”往他身后瞄瞄:“你的马呢?你不是走路来的吧?”
黑衣人垂下眼睛,像是在算账。良久,道:“我打尖。”回头叫外面站着的一个少年:“黑英,进来吧,我们快到了。”
进来一个委委瑟缩的少年,有一双黑亮的大眼睛,一脸的怯生生,缩在那黑衣人身后,低声:“这里好贵的样子。”
伙计没听到,还伸着手往里请。
韦帅望耳聪目明地,忍不住斜一眼,谁说老子的店贵,一点也不贵,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斜一眼,看到黑衣人的刀。
嗯,好刀。
转过身子来,细看,嗯,好刀法。
看人家走路能看出好刀法来?
呵,很简单,那人的刀柄磨得好光滑,极好的硬木刀柄,已经磨得黄玉一样光滑润泽。
帅望忍不住笑道:“今儿减价大酬宾,打尖住店,统统五折。”
黑衣人抬头,冷冷地看了韦帅望一眼,沉默。
伙计一看,呵,这小子不识抬举,不给我们大老板面子,脸上堆着假笑问:“客官来点什么?” 黑衣人道:“四个馒头,一盘牛肉。”
伙计笑道:“好嘞,四个馒头,一盘牛肉——”
那个怯生生的少年,忽然问:“多少钱?”
伙计道:“二钱银子,打五折是一钱银子!”
少年“啊”了一声,看起来对这个价格极为惊诧。
是啊,要是在路边,要这些东西,二十个铜板就能搞定,一钱银子一百个铜板,差五倍呢。
黑衣人眼看着桌子,没有表情地:“牛肉不要了。”
店小二终于笑不出来了:“那您来点什么?烤鸭炖鹅炒瑶柱?”尖酸刻薄的嘴脸出来了。
黑衣人淡淡地:“馒头。”
店小二“哈”地一声,当场就要送客:你吃馒头?您出去吧,俺们这座位都比馒头值钱。
韦帅望端着一盘子核桃酥过来了,边吃边问:“你们去冷家山啊?咱顺路,我也往那儿走。喂,上菜。”
伙计的脸,立刻化了一样笑开了花:“爷,妻什么菜?”
韦帅望道:“随便,挑好吃的上。”
坐下:“别客气,我请。”
黑衣人淡淡地:“那边有空座。”
帅望摸摸自己的鼻子,一鼻子灰,笑:“我一个人走路怪无聊的,难得同路,遇上了是缘分。给个面子,两位大侠,我能同你们坐一桌吗?”
黑衣人淡淡地:“不能。”
这下子可是撞门板了。
那怯生生的孩子窘得脸都红了:“哥!”哀求,你别这样啊,人家一片好心的。
黑衣人垂下眼睛沉默。
韦帅望咧嘴笑,嗯,好,我脸皮厚,我当没听见。
菜来了,帅望笑嘻嘻地:“吃菜吃菜。”
黑衣人转头,向那伙计道:“馒头。”
帅望咧咧嘴,真倔,向伙计一扬头,馒头就馒头,快去拿来。
伙计端上来四个馒头,黑衣人接过,给弟弟两个,自己两个,一声不吭,空口吃馒头。
帅望咧咧嘴,陪笑:“二位,赏脸尝尝我们家师傅做的菜?”
小朋友拿眼睛偷偷看一眼黑衣少年,向韦帅望笑笑:“谢谢,不用了。”P1-3
继中国主流文坛首次拉开与网络文学全面对话序幕、举办跨年度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之后,国家级出版重镇东方出版社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重要出版选题。
网络文学是最近十来年间各出版单位畅销书的重要出版资源,各出版社或文,化公司不断向我所在的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长篇小说选刊》推荐网络文学纸质图书,使《长篇小说选刊》较早关注到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前行。如2003年选发过堪称网络文学初创期的代表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作者:慕容雪村),2005年选发了新浪网络文学大奖赛第二名《爱情豆豆》(作者:千里烟)等等。基于此,在2008年至2009年间,《长篇小说选刊》组织筹划了由中国作协为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联合“中文在线”共同主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二十余家原创文学网站积极响应,参与者囊括了网络文学领域内所有知名原创网站。活动期间,二十余家文学期刊及东方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主流报刊社共同参与,一批优秀的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者走上“17K文学网”前台,审读和评点网络作品,与网络作者及读者直接交流。可以说,这次“盘点”,是主流文坛与网络文学界首次打破藩篱的聚会,由此拉开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全面对话的序幕,在中国网络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都堪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东方出版社策划编辑这套“中国网络文学盘点”书系,也是发端于此次的“盘点”活动,这套书系不仅将大盘点成果收纳其中,还大海捞针般地寻觅新的优秀作品。这些在海量的文本中突显出来的网络文学作品,既将其鲜明的网络文学特征展示于世,也经受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间所形成的审美标准的严格检验。因此,“中国网络文学盘点”,堪称总结梳理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本。
纵观网络文学的十年发展,似乎并没有“一以贯通”的发展逻辑。如果说,网络文学的“文学”命名只是一个偶然(它其实完全有可能错过这个命名),那么撞出这个偶然的,是它初创期那些训练有素而急于寻找表达空间的文学热爱者们,正是他们的创作状态和作品形态,奠定了“网络文学”之名。1997年流传于网络上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两年后正式出版,第一次启用了“网络文学”作为宣传概念。之后,如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今何在的《悟空传》和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这些发表于网络、流传于网络的走红作品,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成功经验,纷纷成为纸质畅销书的出版资源,网络文学因此声名大噪。
初创期的网络文学,聚拢了一批心存梦想,崇敬文学的人们。网络写作的无门槛进入方式,是他们成就其文学梦想的所在。用慕容雪村在作品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网络作家们的无功利的写作心态,“我写作只为一句话:我证明,人间曾有人如此活过。”
网络文学的作品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当代文学60年在纸质媒体发表作品的总和,这与它引入了商业赢利模式的刺激机制分不开。后期的网络文学,功利目的成为写作的莫大推力。写作是在苛刻的点击率和迎合读者口味的生产模式中进行,一个写手每月写不到20万字就会被点击率淘汰出局,这符合网络“刷新”的生命法则,但这种生产化模式下的写作,这种由点击量来决定成败的生产方式和写作环境,显然有违于人们公认的文学创作的规律。于是,网络所提供的看似“无门槛”、“无审读”、“无规范”、“无训练”的最自由的写作天堂,由于违背了孕育艺术生命的基本条件,其“成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必然与“作品”相去甚远。而一味地揣摸读者口味,取得点击率和吸引眼球的效果,则成为许多写作者本能地趋就的一种创作模式,从而导致了目前网络写作充斥着大量低俗化,哗众取宠,技法粗糙的现象,抑制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商业运营模式正是网络文学获得蓬勃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事实是,作为新媒体经济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学只会加速它的产业化发展,而绝不会因为文学的召唤回到它的史前期。如作家陈村所说,我本以为,围绕网络,总会有一群人结成不同的圈子和团体,默默坚持他们的信仰和趣味,写出不同于以往、风情各异的文学作品来,……现在,我们应该正视网络文学是一个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体样态,在这个前提下来期许它的健康发展才有意义,也才有可能。既不要过分夸大网络文学的自由精神,也不要过分去贬低它的商业化、快餐化。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种写作机制与环境中,网络文学仍然源源不断地诞生着很多优秀作品。正是这些优秀作品的存在,构成了网络文学蓬勃生命力的另一个重要支撑点。而这些作品,也是经由大量普通读者的点击,脱颖而出的,如《此间的少年》、《新宋》、《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高手寂寞》等,虽然各具特点,虽然不乏玄幻与江湖气息,但都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它们虽诞生于“眼球经济”的网络,但都不满足于泛泛的娱乐性、可读性与消遣性,并且由于少了某些观念和程序上的羁绊,保持了一种无拘无柬直逼现实的特点。这些文本,对于我们的文学谱系,从写作的精神解放和想象力解放,到作家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表达,都有独特的研究和借鉴意义。同样,据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网络读者,相信有益心智的审美阅读才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根基。
无疑,网络文学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得益于它所依托的,正是网络这一新型传介方式。而新媒体对于人类社会所能产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早已使今天的我们都不再可以是网络时代的局外人。“置身于网络时代”预示着什么?它预示着我们正处在人类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普及和应用的时期,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惊人变化的时期。而网络丈学的出现,则无非是这场大变革背景下的一个局部的变革效应,是新技术革命对于传统的传媒方式和书写阅读方式的一种“不经意”的改变。
不经意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历经十多年的开发推进,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也似乎是在不经意间,网络文学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长成了对中国文学拥有巨大影响的一脉,并且持续地对我们时代的文学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相应地频频使用起“传统文学”、“传统出版物”、“传统纸质媒体”这一类名词来,“传统”本应是一个含着时间规定性的概念,而此时,上述这些被我们称作的“传统”的种种,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莫不都还结结实实地存在于当下,且在我们的社会中仍旧占据着主流的或日主导的地位。仅此一例,即可说明我们所面对的历史关口,一个新时代、新社会的大门口。
在人类以往的经验中,文学的发展从来不在进化论的图表上呈现,以往任何一个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变革的时代,都不会像今天一样对文学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前所未有地让文学在网络上安了家,或者产生了网络文学这样一种新的文学样态。在这个意义上,无论网络会不会是明天承载文学的主要媒介,都不妨碍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关注网络文学,而不仅仅把网络文学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现象,似乎相信它会与以往一切现象一样终有消失的一天。归根结蒂,理应被我们更加积极地关注的文学,承载和传承着人类的道德理想和人道使命。而网络文学,几乎会成为一代又一代在网络时代成长和出生的人们与生俱来的“文学”,他们的文学观会由网络文学来塑造,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中,也会布满读屏的痕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曾说,“网络文学因其超强的传播能力,使纸媒文学瞠乎其后。正因为这种传播能力,使它成为了未来民族审美的导引者,任何轻视或忽视其巨大能量的行为,将造成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失误。”这,就是包括文学界、出版界在内,全社会都要热忱关注网络文学的原因所在。
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予网络文学以巨大的生命力,这个写作场域几乎每天都在吸附着海量的写作者和读者涌入,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以大众为主体的写作和阅读浪潮。新的传媒载体带动的全民写作,必将成为当代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并因其突出的文学特征而成为同时代文学领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现象之一。同时,网络文学作为横跨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独特的出版资源,亦使它在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出版史上,拥有了不容小觑的意义。
高叶梅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
这是一部关于爱和成长,勇气和希望的网络青春武侠小说。韦帅望身世沉重而复杂,一个懵懂的孩子赤手空拳进入成人世界,时刻行走在生死边缘,会发生些什么?是谁说过,成长总是孤单而不可告人?率性的韦帅望……倔强的韦帅望……聪明绝顶的韦帅望……一个发生在虚拟的武侠世界一个真实的少年的故事,蓦地牵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恍然想起那充满渴望和绝望、温暖和背叛的身不由己的少年时光。
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精选巨献!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打破藩篱的一次狂欢!
权威文学期刊《长篇小说选刊》隆重推荐!
三位网络文学“大神”级别写手携手亮相!
这是一部关于爱和成长,勇气和希望的网络青春武侠小说。韦帅望身世沉重而复杂,一个懵懂的孩子赤手空拳进入成人世界,时刻行走在生死边缘,会发生些什么?是谁说过,成长总是孤单而不可告人?